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2647797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20.79KB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课题
第1课 《声律启蒙》(节选一)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
第2页
七、活动广角:
第3页
八、成长袋:
第4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6页
六、活动广角:
第7页
七、成长袋:
第8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重点: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10页
六、活动广角:
第11页
七、成长袋:
第12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续小儿语》(节选)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4课、《增广贤文》(节选二)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孝当竭力,……第一莫欺心。
”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18页
六、活动广角:
第19页
七、成长袋:
第20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增广贤文》(节选二)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弟子规》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弟子规》文学常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22页
六、活动广角:
第23页
七、成长袋:
第2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7课、《弟子规》(节选二)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弟子规》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弟子规》文学常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26页
六、活动广角:
第27页
七、成长袋:
第2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第7课、《弟子规》(节选二)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8课、《幼学杂字》(节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正月元宵,立春雨水。
二月花朝,惊蛰春分。
三月寒食,清明谷雨。
四月清和,立夏小满。
五月端午,芒种夏至。
六月三伏,小暑大暑。
七月七夕,立秋处暑。
八月中秋,白露秋分。
九月重阳,寒露霜降。
十月小春,立冬小雪。
十一月数九,大雪冬至。
十二月腊八,小寒大寒。
除夕分岁,次早新年。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小卡片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小卡片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30页
六、活动广角:
第31页
七、成长袋:
第32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幼学杂字》(节选)
正月元宵,立春雨水。
二月花朝,惊蛰春分。
三月寒食,清明谷雨。
四月清和,立夏小满。
五月端午,芒种夏至。
六月三伏,小暑大暑。
七月七夕,立秋处暑。
八月中秋,白露秋分。
九月重阳,寒露霜降。
十月小春,立冬小雪。
十一月数九,大雪冬至。
十二月腊八,小寒大寒。
除夕分岁,次早新年。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9课、《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勤能补我拙,---日久结人缘。
”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34页
六、活动广角:
第35页
七、成长袋:
第36页
八、个人熟读自立歌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10课、《千家诗》
(一)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38页
六、活动广角:
第39页
七、成长袋:
第40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千家诗》
(一)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清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11课、《千家诗》
(二)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山居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42页
六、活动广角:
第43页
七、成长袋:
第44页
八、课后熟读44页的《赤日炎炎似炎烧》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千家诗》
(二)
山居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12课、《千家诗》(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
第46页
六、活动广角:
第47页
七、成长袋:
第48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千家诗》(三)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反思
重建
课题
第13课、《千家诗》(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教学难点:
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经典回放:
雪梅二首(其)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卡片和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传统文化 教学 设计 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