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2641433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02KB
《李商隐诗二首》教案.docx
《《李商隐诗二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诗二首》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商隐诗二首》教案
《李商隐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奚生,河南人年轻时以文才受令狐楚赏识,推荐中进士,但他却娶令狐楚政敌王茂元之女。
令狐楚之子后当了宰相,李商隐从此被压抑得抬不起头。
因此其诗忧郁感伤,常慨叹个人的沦落和世运的衰微,揭示政治的黑暗。
由于他多愁善感和复杂的意念,其诗常避实就虚,具有象征意味。
其诗想像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常镶嵌典故,意境朦胧。
今存诗600多首,有《李义山诗集》。
《锦瑟》大约作于88年,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终年46岁。
此诗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回忆往事。
借助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因此此诗极耐人寻味……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8年)。
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
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诗文解析
(1)原文展示(配录音)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2)诗文分析
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
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意思是:
锦瑟呀,你要那么多的弦干什么?
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音都勾起了我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人用瑟起兴不是无因的,瑟这种乐器本可以演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跟哀怨的情调联在一起,如“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这首诗虽未指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诗人既由此而思及“华年”,它的情调也就可想而知了。
读这两句还应注意,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那就更能引人遐想了,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
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
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
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
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
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美好的画面。
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
“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
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
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
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这个想象于古老的说法。
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
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
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翻译:
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
“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张中行用“一切都如隔世”为此句作注,真是妙极了!
小结:
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诗的写作特点:
大量用典(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的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
)
4后人对《锦瑟》的解读:
A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B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
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人生说
首联:
看见锦瑟陷入回忆。
颔联:
“庄周晓梦”句说人生如梦(美)
“望帝春心”句说人生如寄(短)
颈联:
“沧海月明”句说人生如泪(悲)
“蓝田日暖”句说人生如烟(幻)
尾联:
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
爱情说
首联:
看见锦瑟陷入回忆。
颔联:
“庄周晓梦”句说热恋的
感觉如蝴蝶般轻松。
“望帝春心”句说恋情的
夭折与爱心的不死。
颈联:
“沧海月明”句说夜晚的痛苦。
“蓝田日暖”句说白天的惆怅。
尾联:
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
典故注解
A庄周梦蝶
庄周有一天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B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治水有功的鳖灵丞相,自己隐居山中,不久有谣言说他趁鳖灵在外治水和鳖灵的妻子私通,因羞愧才让位给鳖灵的。
杜宇有口难辩,悒郁愁闷而死,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口中流出鲜血。
珠月交辉
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
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珠得月之光华,才显得分外晶莹。
D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E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6艺术特色
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中曾说:
“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
A开头写诗人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语语清空如话,却使人可以想像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
B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
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氛和丰富的意蕴,可以使人品味无穷。
小结:
诗歌艺术特色:
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二、后探究
思考题:
《锦瑟》每一联都代表一种情境,一种心绪,你能试着说说吗?
2赏析李商隐的其他诗作,试着从中体会他的创作特色。
如:
《无题》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马嵬(其二)》教案
一、诗文解析
原文欣赏(配录音)
马
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2背景介绍
(1)相关历史事
唐玄宗到了晚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声色,76年6月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与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等仓皇奔蜀。
行至马嵬(今陕西平西),随行将士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
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以平军愤。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术士为其招魂。
术士声称在海外仙山见到了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唐人诗中常见的题材,一般多归罪于贵妃,斥之为祸首。
此诗别出新意,把讽刺的锋芒直指玄宗。
(2)写作背景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
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
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3诗文赏析
首联: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
意为:
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三四句承上铺写。
“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
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
颈联: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五六句转入实事。
“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
“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两人的爱情也一同“驻马”了,幻灭成空。
“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
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
尾联: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尾联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
“纪”,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此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
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
以“如何”来反问,暗含指责。
4结构分析
二、文探究
《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答: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
“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
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
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
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2此诗“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表现何在?
答:
讽意至深:
否定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结尾设问深化议题。
用笔至细:
倒叙方法;委婉措辞“空闻”、“徒闻”、“如何”等;立意含蓄:
对比手法点明主旨。
三、后作业
外练笔作文:
结合李商隐的诗歌名句,以“我所知道的李商隐”为题,写一篇短文。
A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E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商隐诗二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