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docx
- 文档编号:12636980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40KB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docx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论范畴一般的个别化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论述了
范畴一般把握社会历史的局限性,应该通过“纳新”、“考古”和“面向感性确定性”的方式
把一般个别化,克服范畴逻辑的局限性。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范畴一般的局限性;一般个别
化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既强调社会历史研究要从个别上升到范畴一
般,又充分认识到范畴一般把握个别的局限性。
为了实现实践哲学改造世界的旨趣,马克思
认为必须不断地回到具体实践,把一般个别化,克服范畴一般的局限性。
马克思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论述了范畴一般的局限性。
从本体论角度看,有两方面的理由。
首先,一般总是存在于历史的有差异的个别中,离
开了有差异的个别,是没有什么一般的。
“特殊的生产条件(例如畜牧业、农业)发展起特
殊的生产方式和特殊的生产力,既有表现个人特性的主观的生产力,也有客观的生产力。
劳
动主体所组成的共同体,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归根到底归结为劳动主体的生产力发展的
一定阶段,而和该阶段相适应的是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和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
在某一定点之前——是再生产。
再往后,便转化为解体。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辩证法的一般只能存在于不同的特殊的个别生产条件中,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辨
证法,它的界限应当被确定,它不抹杀现实差别”。
〔2〕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反映具体的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实运动。
总之,具体的历史的有差异的个别是一般存在的根基,离
开个别是不存在一般的,在用一般理解个别时,必须还原具体的个别的差异,不能用个别中
抽取出的一般抹杀个别之间的差别。
任何一般都是在具体的历史的个别中存在,也只有在这
些历史的有差异的个别之中才有充分的适用性。
“劳动这个例子表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
也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内才有充分的适用性。
”〔3〕
其次,同一些范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社会地位,适用这些范畴一般于个别时要
区别对待。
因为同一范畴所指称的对象在不同的个别中有不同的社会地位。
〔4〕如货币虽
然很早就发挥作用,但在古代它只是在片面发展的民族即商业民族那里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
因素。
货币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却是前提,它穷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关系。
〔5〕
从认识论意义上看,抽象方法和因此得到的一般的内涵的多层次性、片面性也构成一般
对个别的适用性的限制。
“生产一般,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
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为不同规
定的东西。
其中,有些属于一切时代,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
”〔6〕“生产一般”内涵
有许多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对生产一般适用的多层次性,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选择适用
这个抽象一般的相应部分和规定。
“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生产一般),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
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
”〔7〕虽然生产一般条件是从个别生产条件中抽象出来的,虽然
生产的一般是从个别抽取出来的,有助于认识个别生产阶段,但单纯用生产一般无法理解任
何现实的个别生产阶段,个别生产的特殊性构成了生产一般适用性的限制,因此,也可说单
纯用一般无法推导出具体的个别,个别的特殊性构成对一般适用性的限制;因为一般舍弃了
个别的具体特点和不同个别之间的差异,所以仅仅靠一般,不具体研究个别的特点,无法理
解任何具体的个别,因此,在用一般理解个别时,要研究个别的特殊性。
作为抽象方法的结果,思维具体虽然比片面的抽象规定更高级,但它也是有局限的,仍然是理论一般,和现实具体是有差别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
体的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
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
举例来说,
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如交换价值,是以人口即在一定关系中进行生产的人口为前提的;也是
以某种家庭、公社或者国家为前提。
交换价值只能作为一个具体的生动的既定整体的抽象的
单方面的关系而存在。
”〔8〕思维具体仍然只是反映了一个生动整体的一个截面或侧面,所
以仅用思维具体这个一般,不能正确地理解现实的个别。
单纯用一般不仅无法理解个别,也
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一般。
比如神话如何能成为艺术的前提则是具体来谈的。
希腊艺术的神话
前提只能是希腊神话,而不是别的神话。
因为个别上升到一般使两类个体之间的一一对应关
系被作为一般的“类”与“类”之间的联系取代,所以单纯靠“神话是艺术的前提”这个一
般是无法准确地理解个别的神话和艺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也无法准确地理解“神话是
艺术的前提”这个一般。
〔9〕
可见,只有认识一般产生和存在的个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才能正确地认识范畴一般适用的界限,才能正确理解范畴和理论一般;只有在厘清范畴一般内涵的基础上,辨别范畴一
般各部分适用的个别条件的特殊性,才能正确适用范畴一般;只有认识理论抽象方法的缺陷,
把一般和个别的特殊性结合,才能认识个别;只有认识到思维具体也是有局限的,仍然只是
认识了具体现实的一个截面,才能正确理解现实的个别,因此,要正确理解一般,要以一般
正确地把握个别,要达到认识个别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认识范畴一般把握现实的局限性,必
须通过回到实践具体情境,在一般指导下,认识相应的个别的特殊性,把握不同的个别之间
的差异,即通过一般的个别化(尽管这受到社会存在水平的限制)克服范畴一般把握现实的
局限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通过“纳新”把一般个别化。
如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看来进入了新阶段,决定他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材料即研究属
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个别。
在一般的指导下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新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一
般个别化把一般加以检验、修正、重构和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通过“考古”方法把一般个别化。
马克思对原始公社所有制的三种形式具体区别的研究,实际上是他在已有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理论一般的指导下,具体研究资本主义之前
的三种公社所有制形式的个别差异,这是为了说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者能够自由
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条件是如何形成的,是为了认识资本主义
社会的运动倾向并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问题,这就是一个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一
般个别化的过程。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的一般个别化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资
本论》中则真正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理性具体把握,但是马克思早
已认识到,作为理性具体的思维具体只是生动整体的一个截面,单纯靠思维具体无法把握现
实和改造现实,所以马克思认为前两种都是靠间接经验实现一般的个别化,这对于彻底解决
实践问题是不够的,要彻底解决实践问题,必须在思维具体的指导下,面向“感性确定性”,
“还原”到具体实践所面对的“这一个”,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实践的具体问题。
如为了认
识俄国农业公社发展前途的可能性,马克思具体地研究俄国农业公社的特点,但还是对自己
给查苏里奇的答复的绝对正确性表示怀疑,因为他只是凭借书面资料研究得到关于俄国社会
农村公社前途的结论的,他不可能像查苏里奇和其他俄国人那样亲临实践具体情境,不能克
服书面资料的语言一般的片面性和僵化,不能把一般彻底地个别化。
〔10〕这说明马克思把
一般具体化个别化的努力及其彻底性。
?
[1][2][3][4][5][6][7][8][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0卷).人民出版社,1995,6,(2):
488、51、46、49、44、29、4
2、52、26-27、26.
责任编辑:
江海洋
双重民主原则下的自治
——从《法兰西内战》透视马克思的政体思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本文以对理想政治运行模式的寻找为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中关
于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出马克思在文中关于政体的思想,即一种新型
的共和政体。
这种新型共和政体以双重民主原则下的自治为核心,通过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
来进行实际运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尽管公社自身的运作时间十分有限,其
制度安排也没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但其以人民自治为核心的治理精神却有着永恒的意义。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巴黎公社;政体;自治
在政体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按照执政者的人数和执政者的产生方式与任职期限
将政体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
恩格斯曾指出:
“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
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
”〔1〕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集中分析了未来社会的政治形
式。
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在巴黎以革命的方式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它可以说是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政体模式
(即社会共和国)的一个雏形。
“帝国的直接对立物就是公社。
巴黎无产阶级在宣布二月革
命所呼喊的‘社会共和国’口号,的确是但也仅仅是表现出这样一种模糊的意向,即要求建
立一个不但取代阶级统治的君主制形式,而且取代阶级统治本身的共和国,公社是这个共和
国的毫不含糊的形式”。
〔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通过对巴黎公社这个世界首个无产
阶级政权进行分析评述,建构出了其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政体模型。
马克思以双重民主原则下
的人民自治的巴黎公社为原型构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共和政体,这种新型的共和政体不但自身
具有崇高的价值理念,而且有着现实的可操作性。
自治是指个人或集体管理其自身事务,并且单独对其行为和命运负责的一种状态。
更狭
义地说,它是指根据某个人或集体特有的“内在节奏”来赞誉自主品格或据此生活的品格(这
需要摆脱外部强制)的一种学说。
自治最终可追溯到古希腊人对政治自由或自主的崇尚。
因
此,在实践中这种理想允许有各种各样等级的自治。
在最低层次上,人们的注意力局限于文
化自主,第二个层次则是法律的自主和权利,第三个层次是内部政治自主或本土管辖,最后,
自治在单独一个共同体组成国家的形态上,等同于永久性的独立,因此,是民族国家。
〔3〕
巴黎公社实行的自治原则即努力发展各类的自治组织,实现人民的自我管理。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多次提到了作为公社核心理念的自治,“只要公社制度在巴
黎以及次一级的各中心城市确立起来,那么在外省,旧的集权政府就也得让位给生产者的自
治政府”。
〔4〕“公社的存在本身自然而然会带来地方自治,但这种地方自治已经不是用来
牵制现在已被取代的国家政权的东西了”。
〔5〕“它(巴黎)恪守纯粹防御的立场,满足于
巴黎实际上的自治”。
〔6〕我们通常认为民主是一种优良的治理模式,但民主解决的是权力
的归属问题,对于权力的大小却很难控制,所以民主政体下也有可能出现非常集权的政府。
而自治可以将权力进行分割,使其最大限度的小,保持共同体的稳定与安宁并防止权力的无
限膨胀。
马克思这样总结:
“人们对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
利益的代表者,这证明公社完全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
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压迫性,公社真正秘密就在于:
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
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7〕
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巴黎公社的这种自我统治可以使劳动摆脱资本的束缚,最终实现
真正的劳动解放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解放,巴黎工人发动这场革命的实质意义就在于自治。
巴黎公社的运行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构:
即地方层面上的直接民主原则和省及国家
层面上的间接民主原则相结合。
〔8〕民主的原始含义就是人民的统治,即现代意义上的直
接民主,其暗含的逻辑是,原汁原味的民主离不开公民的政治参与,名副其实的政治参与需
要公民的亲自“出场”和“在场”,公民在政治舞台上的出现和表演不是被迫卷入而是自愿
作为,积极介入政治过程意味着通过行使正当权利而在一种互动情境中做出关乎公共事务的
集体决策。
〔9〕这是一种民主的“理想类型”,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演,民主精神的完备体现,
必定指向对公民自治的偏爱。
但由于这种理想民主模式在大国很难施行,具有现实的不可能
性,所以卢梭认为,就民主一词的严格意义来说:
“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
远也不会有。
”〔10〕而作为公社可以实践操作的运行模式,具体实施的是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双重民主。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说: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
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
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
公
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
警察不再是中
央政府的工具,他们立刻被免除了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的工作
人员。
所有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官员也是一样。
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
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
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
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
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
不仅城市的
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
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
”〔11〕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种制度安排赋予了地方居民以极大的自主性,高尚的“人民
的统治”在此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
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这些地区的各个代表会议又向设在巴黎的国民代表会议派出代表,
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正式指令)的约束。
仍须留
待中央政府履行的为数不多但很重要的职能,则不会像有人故意胡说的那样加以废除,而是
由公社的因而是严格负责任的勤务员来行使。
民族的统一不是要加以破坏,相反地,要由公
社在体制上、组织上加以保证„„而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
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
〔12〕鉴于专区和国家层面上的直接民主不
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所以按照一种代议民主的方式进行实际运作。
在双重民主的原则下,
巴黎公社所建构的新型共和制得以良好的运转。
政府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政府存在,这一过程就
永远不会停止。
就某种程度而言,实际工作者和学者们不断寻求促使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方法
本身就证明了人们期望改善政府行为的愿望。
〔13〕巴黎公社的制度架构中内涵着一种新型
的政府治理模式,它通过实行廉价政府、平民式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简单化和阳光政策等治
理形式来使共同体得以良好的运行,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共管理水平。
马克思在文本中这样论述:
“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这一口号,
因为它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
”〔14〕“公社能使农民免除血税,能给他们一个廉价政府,能把现今吸吮着他们鲜血的公证人、律师、法警和其他法庭吸血鬼,
换成由他们自己选出并对他们负责的领工资的公社勤务员”。
〔15〕公社通过在全国规模内组织国民自卫军代替原有的军队,用选举产生的公务员队伍代替原有的官僚集团等改革方式
最大限度地削减在经济方面附加在人民身上的负担,这不但在相当大程度减少了国家的债
务,同时也使广大的农民阶级获得了部分解放。
“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
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16〕
这种平民化的管理方式使得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政治动物”开始
在这种新型的共和政体下得到浮现。
“„„现在错觉已经消除。
彻底清楚了国家等级制,以
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为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责任制来代替虚伪
的责任制,因为这些勤务员总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
〔17〕公社要使其对公共事
务的管理足够简单,让所有人都有意愿表达的权利,这种让人人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制度安
排是很有感召力的。
“但是公社可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诩决不会犯错误,它把自己的所言
所行一律公布出来,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让公众知道”。
这便是我们现代政治学意义上政府
的阳光政策,政府将自己的全部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接受人民的批评,倾听人民的呼声。
巴黎公社这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注重底层民众的政治参与,通过使政府结构扁平化,削减
中间层级,提高政府的效能,赋予人民普选权并对政府职员进行监督,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
水平,实现政务公开,推行阳光政策,提升政府的公众形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会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未来理想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
体。
但我们应该看到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一种终极诉求需要一系列社会-历史-文化的更替
演变才能到达,建立起符合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体制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选择一条通向理想社
会的最佳路径应成为我们当下关注的焦点问题。
巴黎公社所体现的这种新型共和政体为我们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尽管公社自身的运作时间十分有限,其制度安排也没能达到最优化
的效果,但其以人民自治为核心的治理精神却有着永恒的意义。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2):
73
4.
[2][4][5][6][7][11][12][14][15][16][17]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2):
55、56、58、90、
58-59、55、56、58、62、97、96.
[3][英]戴维?
米勒、韦农?
波格丹诺著,邓正来主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
书[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45.
[8]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
006(1).
[9][意]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
93:
118-119.
[10][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88.
[13][美]B?
盖伊?
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
中文版序言.
责任编辑:
江海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18571858 经济学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