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各地市初中化学升学考试试题汇编.docx
- 文档编号:12635849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107
- 大小:1.63MB
黑龙江各地市初中化学升学考试试题汇编.docx
《黑龙江各地市初中化学升学考试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各地市初中化学升学考试试题汇编.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各地市初中化学升学考试试题汇编
目录
1、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
2、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暂无)
3、牡丹江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
4、大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
5、龙东地区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
(佳木斯、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
6、绥化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
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Fe—56Cu—64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哈尔滨大街小巷有许多的营养早餐车,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下列食品中富含营养素种类最多的是( )
2.(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3.(2分)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5.(2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钢铁表面采用涂油、刷漆、镀铬等方法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D.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炉具进风口
6.(2分)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7.(2分)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Hg+O2
HgO化合反应
B.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氧化反应
C.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D.钟乳石的形成CaHCO3=CaCO3↓+H2O+CO2↑分解反应
8.(2分)“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B.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治氟斑牙和氟骨病
C.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
9.(2分)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
5
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
D.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10.(2分)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气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11.(2分)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12.(2分)区分下列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软水与硬水
蒸干观察
加肥皂水观察
B
磷矿粉与碳铵
观察颜色
闻气味
C
呼出气体与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D
棉线与尼龙线
观察颜色
点燃后观察
13.(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伸入燃着的蜡烛
B
CaCO3
CaO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NaCl溶液
MgCl2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
K2CO3
K2SO4
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15.(2分)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固体混合物,为研究铜粉的组成情况,取4g混合物,先加热完全氧化后,再加入6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A.80%B.64%C.16%D.96%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6分)2017年5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乳业大会”在“一带一路”上的名称哈尔滨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共担社会责任,同创健康中国”.
(1)如图是哈尔滨周边新建的标准化奶牛场,可提供优质奶源,牛奶可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 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 的主要原料.
(2)若牛奶的包装袋是一种塑料制品,它应该具有 性(填“热塑”或“热固”).
(3)奶牛的饲料主要来自于农作物,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 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氮肥,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我国著名化工专家 先生为氮肥和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7.(4分)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我的哈尔滨!
2017年,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哈飞集团研制的“直﹣19E”直升机首飞成功…中华儿女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
(1)直升机的燃料是航空燃油,是 炼制的产品,直升飞机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内能→
(2)高温陶瓷材料可以是制造陶瓷发动机,通常所用的材料是氮化硅(Si3N4),该化合物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3)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飞机、火箭的常用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它们具有的共同性能是 (填字母).
A.密度小,强度好B.密度大、硬度大C.熔点低、硬度小.
18.(4分)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是 ;
(3)画出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少一个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9.(4分)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
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
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
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
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碳
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
A
B
C
20.(7分)下列是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将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图补充完整.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时,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 ,气压 ,使瓶内压强 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降.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21.(4分)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一种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E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
(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物反应,请回答:
①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
A 、E ;
②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
①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
A 、C ;
②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2.(6分)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图1):
观察到烧杯值的现象是
(1) .
【提出问题】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甲同学:
A是稀盐酸;乙同学:
A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如图2)
【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
(2)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3)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 .
【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
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6) 除去.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除去溶液中干扰离子的一般方法是:
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7) 除去.
23.(5分)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式求解2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
(4)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 .
哈尔滨市2017年初中升学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哈尔滨大街小巷有许多的营养早餐车,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下列食品中富含营养素种类最多的是( )
1、【答案】D
【解析】大米、油条、面包含有的主要营养素都是糖类;汉堡提供的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
选D
2.(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2、【答案】B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B.
3.(2分)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3、【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过氧化氢分解、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电解水,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选A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A.用活性炭净水,可以吸附色素异味;B.石灰石是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C.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D.氮气用于制氮肥等化工产品。
选B
5.(2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钢铁表面采用涂油、刷漆、镀铬等方法都能防止钢铁生锈
D.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炉具进风口
【分析】A、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D、根据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说明燃烧不充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钢铁表面采用涂油、刷漆、镀铬等方法,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钢铁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说明燃烧不充分,可调大炉具进风口,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6.(2分)(2017•哈尔滨)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会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7.(2分)(2017•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Hg+O2
HgO化合反应
B.甲烷燃烧CH4+2O2
CO2+2H2O氧化反应
C.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D.钟乳石的形成CaHCO3=CaCO3↓+H2O+CO2↑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2Hg+O2
2HgO,故错误;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不属于任意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
C.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D.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故错误.
故选C.
8.(2分)(2017•哈尔滨)“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B.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治氟斑牙和氟骨病
C.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
【分析】A、根据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的应对方法进行解答;
B、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与人体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维生素A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可拨打119火警电话,身陷火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故说法正确.
B、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过量则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故说法错误.
C、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
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
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不是人体都需要,故说法错误.
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说法错误.
故选A.
9.(2分)(2017•哈尔滨)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
5
C.甘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
D.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分析】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甘氨酸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
由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甘氨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
C2H5O2N.
A.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所以甘氨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B.由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甘氨酸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
5,故错误;
C.甘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由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甘氨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共10个原子,故正确.
故选D.
10.(2分)(2017•哈尔滨)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气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以及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B、根据海水淡化技术和淡化工艺在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有进行大规模的使用进行分析;
C、根据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进行分析;
D、根据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气,故A正确;
B、海水淡化技术和淡化工艺在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有进行大规模的使用,故B错误;
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故D正确.
故选:
B.
11.(2分)(2017•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酒精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B、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2.(2分)(2017•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软水与硬水
蒸干观察
加肥皂水观察
B
磷矿粉与碳铵
观察颜色
闻气味
C
呼出气体与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D
棉线与尼龙线
观察颜色
点燃后观察
【分析】A、根据软水、硬水的不同是所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多少的不同,以及肥皂水在软水和硬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碳铵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在呼出气体和空气中都不会复燃进行分析;
D、根据棉线和尼龙线的颜色相同进行分析.
【解答】解:
A、软水可能是硬度小,等量时可能固体残余少,也可能没有剩余物质,如果是前者,区别不明显
软水不一定是纯净水,不能鉴别;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取样品,观察颜色,灰白色粉末的是磷矿粉,白色晶体的是碳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取样品,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铵,没有明显气味的是磷矿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带火星的木条在呼出气体和空气中都不会复燃,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棉线和尼龙线的颜色相同,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
B.
13.(2分)(2017•哈尔滨)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
【解答】解: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 各地 初中化学 升学考试 试题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