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docx
- 文档编号:12633464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8.39KB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docx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课前安排好四位同学穿好新疆维吾尔族、西双版纳傣家族、东南沿海特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服装并通过预习掌握本章四地情况),现在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好吗
好!
(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注意:
不要一齐打开,这样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
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
(大屏幕显示)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
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板书)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
(大屏幕显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
(大屏幕显示)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不是,可以。
(板书)
活动1:
(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
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教师问:
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某某省(自治区)某某县(自治县、市)某某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某某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说明。
(大屏幕显示)
某某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某某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某某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
(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板书)
举例:
(大屏幕显示)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承转: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
(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板书: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
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北京
西北地区
上海
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参考答案:
1.
(1)秦岭淮河
(2)夏季风400(3)一二
2.
(1)某
(2)某(3)某(4)√
3.
4.略
※板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活动与探究
你的家乡位于哪个区域,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
你的亲人或朋友位于哪个区域,它们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
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南、北方的自然差异有哪些(回答:
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讲授新课]
放录像片段:
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
(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
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
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
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方、北方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方:
旱地为主
南方:
水田为主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北方:
小麦、大豆等
南方:
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北方: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
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北方:
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
水运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北方: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
活动:
(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活动:
(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
(2)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为主。
(3)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
(4)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等。
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
(2)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
(3)南方传统民居墙体高,而屋顶坡度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相同。
(4)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1.
(1)旱地
(2)水田(3)小麦大豆(4)水稻油菜
2.
(1)√
(2)√(3)某(4)某
※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气候
※活动与探究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关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注意收集整理,并试着解释其成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年级 下册 地理 课件 四大 区域 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