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之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师打印稿FH.ppt
- 文档编号:1261292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PPT
- 页数:54
- 大小:506.50KB
物流管理之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师打印稿FH.ppt
《物流管理之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师打印稿FH.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之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师打印稿FH.ppt(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管理(新二版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国物流师认证必备,顺德科奥物流师认证培训中心,2,本章重点,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及特征,业务需求掌握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核心问题掌握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掌握,2,3,目录,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实施,3,4,目录,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实施,4,5,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类别及其特征(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的环节、不同企业部门所面对的物流的功能不尽相同,使得物流中心的业务有相当大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信息系统的功能设置。
物流中心在供应链上的位置,5,6,面向制造企业零配件采购供应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掌握),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接收主机厂的短期生产计划及突发的电子看板,实现JIT配送作业管理。
据物流中心库存大小以及补货提前期,向供应商发出补货通知,供应商根据补货通知,组织货源并送货到物流中心。
根据JIT思想,物流中心是在为零配件供应商提供服务。
6,7,面向制造企业产成品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掌握),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接受各个分销商的订单,将商品分拨到各地去。
利用互联网进行BtoB或BtoC的网站进行网上销售,直接面对用户,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采购和销售,,7,8,产品分销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运作模式,8,9,面向批发企业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掌握),最为复杂,信息系统既要完成物流中心具体物流运作管理,同时也承担着采购进货、销售出货业务的管理。
9,10,分销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运作模式,10,11,属于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掌握),服务于多个货主企业。
是整个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各个结点(如制造商、零售商)及相应的交通运输工具(承运人)连接起来。
更加强调与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客户ERP系统的对接,强调与海关、金融、保险的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
11,12,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总体结构,12,13,业务需求(掌握),物流中心其实是一种场所或组织,对商品的实体配销进行着整体分配,它具有订单处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拣货配送的功能,甚至还能寻找客源、拥有最终渠道、采购、产品设计及开发品牌等。
一个典型的物流中心对客户企业主要有两个方面作用:
(1)通过物流中心可以及时地了解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和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搜集信息;
(2)及时掌握商品的库存流通情况,进而达到企业产销平衡。
13,14,通用型物流中心作业内容(掌握),1订单处理作业2采购作业3.进货入库作业4库存管理作业5补货及拣货作业6流通加工作业7出货作业处理8配送作业9会计作业10.营运管理及绩效管理作业,14,15,物流中心作业流程,15,16,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功能,1订货管理
(1)客户订单接受与处理。
(2)客户订货确认。
2入库管理3配货管理4在库管理5接受货物6入库保管7货物盘点8出库管理9配送管理10配送路线选择11配送车辆安排12财务会计系统13营运、绩效管理系统,16,17,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有时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
运输是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常代表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可能占物流总成本的1323。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传统产业开始步人数字化时代。
17,18,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在内向物流,交叉理货,外向配送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有效管理运输的工具管理和运作运输和交叉理货的全过程,从客户下单,到产生财务报表和绩效评估管理整个过程,从供应商处提货,通过枢纽,到客户手中.或说管理这一环节的供应链活动,18,19,TMS基本要求,输入给供应商的定单(有待履行)收到运输确认支持货物直接送到客户手中,19,20,TMS的功能,与产生拣货,交付等的收费业务监控发票及票据来往产生报表跟踪货物管理交叉理货过程,20,21,运输交易,与大多数的商品买卖不同,运输交易往往受到5方影响,即托运人(起始地)、收贷人(目的地)、承运人、政府和公众。
运输过程中的各方关系,21,22,运输信息化技术
(1),1条码技术:
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是实现EOS系统、EDl、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运输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2RF技术:
射频技术RF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
通过RF技术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客户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该地所存产品代码和数量等。
22,23,运输信息化技术
(2),3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非常适合于运输行业。
可用于传递货单、发票、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凭证,描绘货物的品种、数量、重量、尺寸以及其他重要相关信息。
还可以进行统计工作,计算出运营成本、净利润、周转率、总收入等信息并进行收益分析。
4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可以为运输管理提供数字化平台,如借助GIS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运输企业可以对公司的运营线路进行优化,并根据专题地图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客货流量的变化情况,制定行车计划。
还可以帮助运输管理部门对货物运输进行线路选择和监控,驾驶者也可以根据GIS提供的信息查看路况信息以及休息、用餐地点等。
23,24,运输信息化技术(3),5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和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的显著特点。
GPS导航系统与GIS技术、无线电通信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许多功能。
GPS监控服务系统具有定位、被劫报警、防盗报警车辆故障求救、医疗求助、引路求助、文字收发、监听、电话免提、遥控开车锁、无线遥控设置或撤销车辆的防盗状态、全国漫游以及通话等功能。
24,25,关于RFID,1、什么是RFID?
即射频识别。
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
2、什么是RFID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
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3、RFID技术的应用a.在零售业中,条形码技术的运用使得数以万计的商品种类、价格、产地、批次、货架、库存、销售等各环节被管理得井然有序;b.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使得路桥、停车场等收费场所避免了车辆排队通关现象,减少了时间浪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及交通运输设施的通行能力;c.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上,整个产品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均被置于严密的监控和管理之下;d.在粉尘、污染、寒冷、炎热等恶劣环境中,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卡车司机必须下车办理手续的不便;e.在公交车的运行管理中,自动识别系统准确地记录着车辆在沿线各站点的到发站时刻,为车辆调度及全程运行管理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
25,26,运输技术趋势,更多的使用管理决策/资源管理工具设备改进实时的货物追踪(自动导航、卫星、晶片、无线扫描)废气排放控制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安全/可靠更多的集装箱化电子数据交换(实时的电子签收)标准化(托盘的标准化和周转/流通、产品电子代码(EPC)RFID的应用,26,27,运输管理系统功能叙述,1运输业务接单
(1)报价成本。
根据客户运输订单进行成本核算,并生成报价。
(2)客户关系管理。
对客户进行管理,作为业务管理的依据,如优惠价格等。
2运输任务计划及调度管理
(1)分单作业。
对各种模式的业务进行最小业务分单。
(2)线路配送调度。
根据订单设定运输线路,以及可替换备用配送线路。
并记录历史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3)配载。
对运输任务进行车辆配载。
3运输过程管理查询
(1)运输任务查询。
提供各类运输任务查询,运输状态更新功能,支持通过GPs或运输信息交互系统以及其他的联结方式。
(2)运输任务情况查询。
生成运输任务情况报告,支持外部客户通过Inter-net或者电话查询,针对客户与承运商的运输费用查询。
4费用管理
(1)成本计算。
(2)运输费用结算。
(3)利润模块。
(4)财务软件接口。
5运输资源管理
(1)车辆管理。
(2)承运商管理。
27,28,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该是一个公共社会化的、开放统一的信息系统,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物流信息发布、检索、交换的一体化系统,为企业提供一条紧密连接的信息渠道,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使其真正获得核心竞争力。
28,29,构建区域物流平台核心问题(掌握),当前,要构建我国区域物流平台,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系统性整合2非标准性设施减少竞争力3积极做好区域物流资产的整合工作,29,30,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构成要素,区域物流平台是物流的载体,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的复杂网络体系。
区域物流先进与否,从载体及其他基础设施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物流系统化是将一定范围的物流诸环节(或各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视为一个大系统,运用系统学原理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
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网络的通达性2物流活动一体化3物流信息的电子化、互联网络化4网络运行的高效化,30,31,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物流系统化是将一定范围的物流诸环节(或各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视为一个大系统,运用系统学原理进行整体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
对于区域物流平台是否达到系统化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网络的通达性2物流活动一体化3物流信息的电子化、互联网络化4网络运行的高效化,31,32,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子系统,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应突出物流园区核心业务,与之紧密相关的信息平台就是公用信息平台和物流业务信息平台。
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平台和政府职能部门支撑信息平台主要是作为其辅助功能平台,以及和其他相关信息平台进行交互的接口等。
一般包括:
1公用信息平台2物流业务信息平台3.物流运作支持信息平台层次,32,33,目录,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实施,33,3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掌握),1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2程序设计和软件购置。
3人员培训。
4.数据和系统转换。
34,35,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一)程序设计
(二)程序设计的性能指标衡量一个程序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维护性。
2可靠性。
3可读性。
4规范性。
5实用性。
6高效率。
35,36,程序设计的方法,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2快速原型程序开发方法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36,37,常用的编程工具,1常用的编程语言类2数据库类3程序生成工具类4系统开发工具类5客户服务器工具类6面向对象工具类,37,38,程序设计的步骤,第一步,理解设计要求。
第二步,选择编程工具,熟悉开发环境,包括计算机的性能、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三步,编写程序。
第四步,测试程序。
38,39,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原则:
1.测试人员应避免测试自已设计的程序。
2.测试用例应考虑输入、输出。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由“确定的输人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
3测试数据的选取应考虑各种不同情况。
4检查程序是否执行了规定以外的操作。
5对每一个测试结果做全面检查。
6妥善保存测试用例。
39,40,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方法,系统测试的内容:
1.功能测试。
2性能测试。
3可靠性与安全性测试。
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管理 信息系统 建设 打印 F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