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学案.docx
- 文档编号:12597304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70.60KB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学案.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学案
《议论散文两篇》导学案
【走进作者】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号槐聚。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
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作品一览】《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年)、《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年)、《围城》(长篇小说,1947年)、《谈艺录》(文论,1948年)、《管锥篇》(1-4册,文论,1979年)、《七缀集》(文论集,1985年)
【识记积累】
1.注音
搅动琐碎镶嵌隔膜
飒至捷径希冀斟酌
驯服笼络鸟窠
2.词义
凭眺(tiào):
在高处向远处看(多指欣赏风景)。
奢侈(shēchǐ):
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
斟酌: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窥见(kuī):
看出来或察觉到。
眸子(móu):
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蹒跚(mán)滑稽(jī)莞尔(guǎn)朱拓(tà)
B.孱头(chàn)磕头(kè)蹩进(bié)勃然(bó)
C.牲醴(lǐ)凫水(fú)形骸(hái)咀嚼(jǔ)
D.恐吓(hè)害怕(hài)给予(jí)供给(gě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讥诮吮吸份量冠冕堂黄
B.应酬鬼秘诡密故弄玄虚
C.瞎制唾弃告诫残羹冷灸
D.吮吸打皱祭祀联绵不断
【疑难探究】
1.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为什么?
文中列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2.作者笔下的门,有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又为什么不直接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探讨,而要选择“门”来寄托自己的思想呢?
【文段精析】
(一)阅读课文《窗》,完成1-4题。
1.文章第二段“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从文中看,窗和门的“不同的意义”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答:
2.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①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
②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答:
①
②
3.文章结尾说“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
”文中的“关窗”有什么含义?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关窗”的含义:
这样写的好处: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对窗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而又害怕外界的纷乱的一种矛盾的心境。
B.作者精心选择了“窗”这一独特的审视角度,将众多而零散的材料统摄于“窗”,又借“窗”传达了精深的要义。
C.本文包涵了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表达了一种“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的深刻思想。
D.文章以“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开头,标志着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时间,结尾仍与之呼应。
E.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或描景绘物,或写人叙事,或抒发胸臆,或直抒己见,浑然天成,毫不做作。
(二)阅读课文《门》,完成5-6题。
5.作者开头说: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6.第三段中,作者说: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7.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⑴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⑵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⑶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
B.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
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C.作者笔法自然,轻巧而又严密,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
如第二段说“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就与上文工人修水龙头和女厨突发忧郁症有一定内在联系。
D.第四段对开门方式的描写,作者精选了五个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景,生动细致地表现出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不同心态,紧扣文章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E.第六段中“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最终判决”的畏惧和对“一个结束”的悲伤,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毗邻裨益闭门羹铜墙铁壁刚愎自用
B.机械泄密卸包袱浑身解数沆瀣一气
C.差错误差开小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
D.校戡皎洁抬轿子彰明较著矫枉过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破天荒声名鹊起万变不离其宗
B.观摩顺口溜真知卓见不敢越雷池一步
C.脉膊炒鱿鱼闲情逸致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D.部署拌脚石敝帚自珍大丈夫能曲能伸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央、教育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消息发布,全国各地大学生反响强烈。
②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③第二轮北京六方会谈虽然未能使美朝之间的分歧有明显减少,确定了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
决定成立工作组,六方会谈的解决机制得以确认。
A.起动一经扶植但还
B.启动一旦扶持但并
C.起动一旦扶植并还
D.启动一经扶持但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某些用工单位招聘农民工时许诺的工资等待遇根本不能兑现,这种行为不是卖狗皮膏药又是什么呢?
B.很多地方都提出“保姆式”服务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为投资者跑龙套、当服务员。
C.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D.国际奥委会对奥运赞助设置了种种清规戒律,禁止奥运赛场上有任何广告行为,使得TOP赞助商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以此实现赞助计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加剧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等问题。
B.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投票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再次挫败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审议中国人权记录的企图“不采取行动”的动议。
C.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7日在京举行庆祝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向全国参与“神舟”“神箭”研制工作的129个单位颁发了荣誉奖牌。
D.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发生严重火灾事故后,消防人员对莫斯科市的部分建筑进行检查时发现,多幢宿舍楼和旅馆内部存在火灾警报系统隐患。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与月亮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①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人室中,急急把门关上。
②在太阳好的时侯,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③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月光晒到那里就把椅凳移到那里。
④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
⑤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侯,半夜即息。
A.③①⑤④②B.②③①⑤④
C.③④⑤①②D.⑤②④③①
9.议论散文两篇
答案
【识记积累】
注音
搅动(jiǎo)琐碎(suǒ)镶嵌(xiāngqiàn)隔膜(gémó)
飒至(sà)捷径(jiéjìng)希冀(jì)斟酌(zhēnzhuó)
驯服(xùn)笼络(lǒngluò)鸟窠(kē)、
【夯实双基】
1.C(A、“蹒”读pán;“莞”读wǎn;B、“孱”读càn;“磕”读kē;D、“供给”的“给”读jǐ。
)
2.D(A、“份”应为“分”;“黄”应为“皇”B、“鬼秘”应为“诡秘”;“诡密”应为“诡秘”;C、“灸”应为“炙”)
【疑难探究】
1.因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眸子,可以看到他的内心。
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
文中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它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
2.实在的“门”,是读者熟悉的,能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哲理,能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
如果直接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探讨,读者可能难以理解,借助具象可以使深刻的思想变得浅显易懂。
其实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写的是“门”,表达的却是作者对社会以及人生终极的思考和感悟。
【文段精析】
1.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让我们安坐了享受;窗代表着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或:
窗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之一,是文明的象征);窗意味着坦诚。
(每个要点2分)
2.①任何事情都有其背景和根源,学问从它的背景根源进行探究更为直接。
②人们生活的沟通和保护是必要的,精神上的沟通和保护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每小题2分,大意对即可。
)
3.①(2分)含义:
保障个人私生活;让灵魂更加自由。
②(2分)好处:
在意义l上既紧知文题,点明旨趣;在结构呼应文章开头,首尾照应。
(大意对即可。
)
4.BE(A“害怕外界的纷乱”在文中没有依据;C关于“围城”的感受不是本文所要表达的;D认为行文的线索是时间不正确。
)
5.“开门”的含意是:
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关门”的含意是:
意味着一个结束。
6.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或:
因为门的意义就是能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而玻璃门是透明的,做不到这些。
)
7.
(1)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或:
人是有隐秘需求的。
)
(2)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3)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分析]“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谈了“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人在关闭的门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
”这一切无非是说明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而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也无独立的天地,所以“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联系上下文看,前面是孤立地谈“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这段却是阐释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要联系上下文。
前边谈到人生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但就每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一扇门的关闭而言,要想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重现是不可能的,联系本段最后一句话“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也能帮助我们对这段开头句子的理解。
8.BC
[分析]A项的错误在于“也表现出某些消极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确实,作者在谈“开门”时,多谈的是积极的一面,在谈“关门”时,谈了令人伤感的一面,有消极因素,但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知的神秘色彩,“门”是隐秘的象征与文章的神秘色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D项的错误在于“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典型意义”还说得过去,而“现实意义”则根本谈不上,说有“强烈的”就更错了。
E项的错误在于“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与前文“最终判决”和“一个结束”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倒是与后文的“一扇门轻轻关上”对举着说的,尽管这句话的确是“作者深刻人生体验的形象化表达”,但把它联系到前文说它反映了作者的“畏惧”和“悲伤”则是错误的。
【基础知识】
1.B(A“毗”读pí其他都读bì;B都读xiè;C“开小差”读chāi,其他都读chā;D“校、较、轿”读,“皎、矫”读jiǎo)
2.A(B组卓——灼;C组膊——搏、胜——甚D组拌——绊,曲——屈)
3.D(起动,侧重在实施;启动,侧重开始实施。
一经,表示只要采取某种措施,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多表已然;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或假如有一天,侧重在将然。
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
4.C(“举棋不定”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不能说是保守思想。
A“卖狗皮膏药”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
B“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妻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D“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
5.A(B句子杂糅,应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投票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对美国议案‘不采取行动’的动议,中国再次挫败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审议中国人权记录的企图。
”C宾语残缺,“成功”后应加“答谢会”。
D互相矛盾或成分残缺,“存在”后应加“没有”。
)
6.B(注意上文提示“太阳与月亮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可以断定其顺序。
)
第19课 兰亭集序
课前预习区
自主梳理
1.实词
(1)通假字
①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趣舍万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列坐其次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集
②临
③所以
(4)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长咸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映带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觞一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足以极视听之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词
之
3.文言句式
(1)死生亦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其欣于所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能喻之于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句翻译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区
文本探究
1.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
与作者的感情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信可乐也”句中“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看待作者阐明的生死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如宋人评价这篇文章:
“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对此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学案 高中语文 必修 议论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