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3new.docx
- 文档编号:12591196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79KB
专题讲座3new.docx
《专题讲座3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3new.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讲座3new
专题讲座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王漫(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我们对2011年版课标的解读,既要关注到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捕捉十年课改实践之经验教训在国家课程文件中的体现,也要关注两份文件中没有变化、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东西。
关于初中阅读教学的解读,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部分。
在研读这两部分对第四学段(初中)阅读教学相关论述的同时,适当勾连其他部分、其他学段的文字,便于更好地理解初中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读”占鳌头。
语文课程的许多重要理念,要靠阅读教学来落实;阅读教学的实施,又要时刻关注课程理念的指导。
因此,讨论阅读教学,不能不涉及到“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等关键问题。
1.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2011年版课标在“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做出了新的阐述。
第2页开宗明义: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同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句放在这段话的末尾。
中间一句话,则是对“基本特点”的具体解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种改动,把2001年实验稿中含糊其辞的地方明确化、清晰化了。
2001实验稿说的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句话的问题,一是把“语文”与“语文课程”混淆在一起论述,二是仍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习惯性的标签来给语文课程定性,却又不好明说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因为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早就遭到了质疑)。
而2011年版课标的处理,明确告诉我们: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综合性、实践性”;今后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时,要告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套路,要从“综合性、实践性”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语文课程教学的得失。
那么,所谓“综合性、实践性”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
在第3页最后一段,课标指出: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接着说: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从这段话的前一句,可以归纳出语文学习综合性的三个方面:
能力训练点的综合、语文与生活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
再看课标20页(“教学建议”部分)的论述: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上两段话中的第一段,再次阐发了“综合性”的三个具体表现或要求;第二段话,则是更具体地提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提出了“专题学习”的学习方式。
在“评价建议”部分,课标再次强调(27页):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就是不要孤立地看待和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减少琐碎分析和过多的讲解,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2.在阅读教学中遵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继承了2001实验稿的基本框架和思想,在一些细节上又有补充。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的根本目标
“语文素养”是2001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包括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和新课改强调的“人文修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两方面的内涵。
这里不再赘述。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里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条原则
我们用三个关键词,帮助老师们简要把握这三条原则:
(1)人文内涵。
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既强调主流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也提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实践取向。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值得注意:
此处删掉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
这并不少说今后的教学就要返归传统的知识教学,而是避免过去十年对语文知识的片面理解、过度轻视和错误处理。
(3汉语特点。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强调语感,提出“整体把握”,是2001年课标的思想。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谈基本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抽象的理念和状态,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2011年版课标,在保留实验稿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新增内容: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并把实验稿中“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它值得老师们在教学中努力践行。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指课程格局,也涉及教学理念
在这个条目下,2011年版课标提出: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又提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双重规定。
传统语文的学习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网络)都应成为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二、解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阅读”
首先值得注意:
2011年版课标把2001年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扩展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应该说,这意味着“课程目标”与“内容”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课程目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那么,课程内容应该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支撑物。
课程目标是“学会什么”,课程内容是“具体学什么”。
比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课程目标,那么,提升朗读能力的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方法,就应该是课程内容。
遗憾的是,2011年版课标的论述,并没有在课程内容上有很多实质性突破。
但是,一线的教师,应该从课标第二部分标题的变化,意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说法,课程改革的出路就在于语文知识(课程内容的核心)的除旧纳新,要走出对教学法和课程资源的简单依赖。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共有10条,我们略做分类,帮助老师们整体把握:
要点
归类
1.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价值导向
2.中华文化、当代文化、多样文化……
3.热爱母语的感情,自信心,习惯,方法
语文能力
4.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态度
5.探究学习,实践,运用
6.识字写字
分述五大版块的总体要求
7.阅读
8.写作
9.口语交际
10.工具书、信息能力……
其中第7条,关于“阅读”的要求如下: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这段话一共6句,每句话阐明一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句:
阅读方法
第二句:
阅读基本能力
第三句:
阅读文体的规定。
注意: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是2011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标对实用类文章阅读的重视,其具体要求在学段目标中有分解。
第四句:
文言文阅读要求。
第五句:
背诵的量化规定。
(积累)
第六句:
课外阅读的量化规定。
下面,我们详细解读第四学段(7~9年级,初中)的阅读目标:
具体条目规定
分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多种阅读方法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阅读基本能力(精读)的要求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三)文体阅读要求。
5、6:
总说辨认文体(知识角度)
7:
文学作品阅读
8:
实用文章阅读
9:
古诗文诵读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四)其他:
语文知识、信息素养、课外阅读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具体解析:
1.“阅读”目标的前两条,提出了四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或称阅读方式):
朗读、默读、略读、浏览。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精读教学,特别是教材中所谓精读课文的教学,忽视了“略读”和“浏览”作为独立阅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专门训练的必要性,也不注意培养默读习惯、进行速读训练,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善于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所有文本和书籍都只能从头到尾通读;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还有很多初中生不会默读,所谓默读只是不出声地朗读,做不到“不指读、不回视、不动唇”,无法在默读时控制注意力、进行认知监控。
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把“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的训练提上议事日程。
2.朗读教学,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首要要求。
朗读的意义,这里无须多加论述。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作为目的,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手段,它是促进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体验情感、揣摩语言的有效策略。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出现在小学到初中四个学段中,初中与小学的微妙区别在于:
小学阶段要求的是“朗读课文”,初中阶段去掉了“课文”二字。
这意味着,初中学生要在朗读能力上有所飞跃,而不只是朗读课文。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
到了初中,其地位大为削弱。
初中的一些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分析和肢解式琐碎提问占据了过多时间,教师因为担心课时不够、“讲不完”,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读和朗读时间,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分析的若干结论,忽略了通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形象和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初中阅读课上加强朗读的内容。
朗读训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比如内部技巧的“情景再现、逻辑层次、感情基调”,外部技巧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
有的老师只会一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究竟怎样读出感情、并且是恰如其分的感情,就缺少具体的指导。
课标22页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9页的“评价建议”也指出: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这是2011年版课标新增的大段内容,既对朗读的具体要求做出了阐释,又特别提醒“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种提醒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不少小学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养成了学生“夸张的、大起大落、拿腔捏调”的习惯,这种朗诵腔,需要初中教师有意识地加以矫正。
3.第3、4条,表述的是“阅读基本能力”的要求,也可以说是精读的质量要求(因其指向课文)、理解性阅读的要求——理解,是阅读心智活动的中枢环节,此前的感受、此后的欣赏、评价,都要围绕着“理解”。
第3条的关键词,是“理清思路”、“分析内容(领会主旨)”和“体味词句”,这三点是阅读任何文本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做不到这三点,就谈不上基本理解;这3点指向“读懂作者”,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基本准则;第4条的关键词,是“心得”与“质疑”,指向“读出自己”。
——实际上,“读懂作者”与“读出自己”正是积极阅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所谓的阅读对话:
阅读,首先要尊重作者、读出作者原意;其次要调动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观点与文本对话,对文章的内容或形式,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心得、启示、共鸣,或者是质疑、问难、颠覆。
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阅读对话”的基本原则,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实现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既训练他们依据文本准确理解的能力,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创造性的空间。
关于精读的质量要求,更具体的表述在“评价建议”部分(29页):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这段话区分出不同学段的层级要求,是2011修订版课标的一大进步。
细读本段,可以发现一、二学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把握大意和词句理解(“写了什么”);第三段,开始关注“怎样写”的问题(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第四段(初中),则归纳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的基本理解和“文体阅读”的能力。
4.第5、6条中的两个“了解”,说明这两条是偏重知识性的目标:
了解表达方式,了解文学体裁,都涉及到文体辨认;“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意义则在于:
不同性质的文本,在阅读方式、教育价值等方面,有显著区别。
如下表所示:
阅读方式
(阅读取向、阅读姿态)
阅读目的
教育价值
语言关注点
阅读能力
文学作品
章句式阅读、鉴赏性阅读
注重情感体验,审美愉悦,精神共鸣
培育感性力量(如移情体验、形象再现、联想想象等)
文学语言的鉴赏品味
感知、理解、欣赏、评价
写实作品
信息式阅读、批判性阅读
区分事实与观点,了解作者观点的来路和意图;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旁观者的分析、鉴别;从文章中提取和加工有用信息
培育理性能力(包括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敏捷度、创造性;逻辑思维的技能)
实用语言、科学语言的准确含义
主要是理解、评价
课标的7、8两条,正是对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分而论之。
5.第7条阐述“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概括为三点: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
删去实验稿中“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一句,是降低了阅读要求。
“关于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第3段指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其中出现了依次递进的四个关键词: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关于阅读的评价”建议开头即说: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处没有提“评价”,难度似乎有所降低)。
第7段又指出: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这是2001实验稿已有的内容。
接着,2011年版课标大段补充了不同学段的具体评价要点:
“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我们援引课标对四个学段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内容,是为了让老师们强化认识文学作品教学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感受、体验、领悟”等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重要地位,不以过于抽象琐碎的分析,扭曲了文学阅读应有的状态;进而明确“感受”等心理活动涉及的对象,即:
形象、情感、语言。
这三者,本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也应该是文学阅读与文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
课堂实践中,不少老师试图落实新课改理念,大量使用“感受”、“感悟”等词语,但往往不清楚“感受、感悟”的对象,使用策略也不得当,致使文学作品的阅读走样,这值得我们警惕。
顺便指出,对于初中阶段文学作品的阅读,课标在“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用的是“欣赏”,但“评价建议”中也出现了“初步鉴赏”的字样。
“鉴赏”比“欣赏”的要求略高,不仅能感受出文学作品的美,还能说出其何以美,有一点理性分析的成分。
那么,初中生能否谈得上“文学鉴赏”?
这里不能展开讨论,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翻阅参考资料上的文章。
6.第8条阐述实用文章的阅读目标。
其中,“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是2001实验稿已有内容;“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是新增内容。
实验稿原有的“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一般可归为“说明性文章”。
课标对实用性文章的教学要求,一再提示我们:
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等文类的教学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把握观点、获取信息、思考判断”的能力,绝不能因循旧套,把“辨认说明方法”、“套用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等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作为此类文本的教学重点。
有关说明文、议论文教学的详细建议,请看参考资料。
2011年版课标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提出。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完整的一篇文章而言,由若干片段组成的、不讲究排列顺序的一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能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材料可以是文字、图表等,材料呈现的信息和观点可以互不相同。
专门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是源于2010年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中,中国上海的学生成绩第一,但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中失分较多,暴露出中国学生长期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要求。
课标要求: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其实仍着眼于“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的实用作品解读原则。
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示例及教学策略,请参看本课程中说明文教学案例分析。
不知老师们是否注意到:
课标并没有专门提出“记叙文”的概念。
这意味着,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所谓记叙文,其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性的“新闻”,一类是文学性的散文或小说。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的记叙文,都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教,遵循第7条“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努力教出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
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还去教“记叙六要素”、“记叙顺序”等知识,可能与小学严重重复,而且是无效的教学内容。
7.第9条是古诗词、文言文的阅读要求,重在诵读、积累、感悟,提高文化修养、培养文言语感。
我们认为,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古诗词背诵的数量多多益善,课标“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就把原来推荐的120篇扩大到136篇(虽然总篇数240篇没有变化)。
文言文的教学,则一定要遵循评价建议的要求:
“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目前,有的地区中考的文言文命题还存在缺陷,比如仍然变相考察语法细节,只考教材或考试说明中的篇目,造成文言文教学死记硬背、死尅中几个有限篇目,既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更是严重败坏了学生的文言阅读兴趣,使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数量、难度大为增加的文言文,感到巨大的学习困难。
这些情况,需要提请广大初中教师注意。
8.第10——12条是关于语文知识、信息检索能力、课外阅读的要求。
2011年版课标与实验稿没有什么实质变化,我们不再展开论述。
关于语文知识,特别在25页的“教学建议”中专条(第6条)论述,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详加阐释。
需要注意的是:
课标此处提到的语文知识,仍然囿于传统的陈述性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而非知识性课程,陈述性知识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能力与素养提升才是目标。
然而,任何能力的提高,都少不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的支撑;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种种困境,不是知识多了,恰恰是程序性知识的严重缺失,是已有知识的严重僵化。
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关注语文知识的除旧更新,用有效的知识指导语文能力的训练。
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提醒老师们:
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的必经之路,教师一定要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纳入明确的教学计划。
正如“教学建议”指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课标“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对2001推荐的作品有所调换,请大家细心比较,这里不再罗列。
三、解读第三部分“实施建议——阅读”
我们先把2011年版课标“实施建议”中最主要的两部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梳理如下:
两部分
段落
表述内容
关键词
教学
建议
1
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质
对话
2
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讲座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