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的建立.docx
- 文档编号:12587273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27KB
创新平台的建立.docx
《创新平台的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平台的建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平台的建立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突破:
创新平台的建立
摘要:
承接产业转移为中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了机遇,但由于无法掌握核心技术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践中,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了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加剧、产业配套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平台的建立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点,因此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企业需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高校与企业间需加强合作,以此促进皖江城市带创新平台的建立。
关键词:
业转移;技术;创新伴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转移,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配套设施以及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倾斜,成功地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区域。
中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东部地区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区域。
作为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前沿,皖江城市带更多的参与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具备发展的后发优势和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
(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称“皖江示范区”)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率先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
依托资源、区位和政策的优势,皖江示范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整体经济水平实现较快增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皖江示范区生产增长较快,需求稳步扩大,运行质量提高,多项指标均高于全省,2011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为44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4%;第二产业增加值2770.9亿元,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1.8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营业务收入7354亿元,增长41%;利润总额328.4亿元,增长41.4%。
皖江示范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平台这一金字招牌,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区内招商引资形势良好,总量已占全省的7成以上,集聚效应明显。
从外资看,2011年1-7月份皖江示范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5亿美元,增长49.2%,占全省的73.8%。
从内资看,1-7月份皖江示范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52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414.4亿元,增长59.8%,占全省的71.1%。
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13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042亿元。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1.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日益激烈。
从产业转移竞争的角度来看,来自皖江城市带周边的长三角国家级发展规划区,如江苏沿海经济规划和横跨闽浙赣粤四省的海西经济区等,拥有和皖江城市带相同甚至更好的区位优势。
同样,中部地区区位相近,资源禀赋相似,政策环境相似,各省为推进自身经济的发展,都积极地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竞争非常激烈。
此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省份内部经济欠发达区域也在积极抢占产业转移的资源。
2.产业综合配套能力较弱。
近年来,示范区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之下,顺利地承接了长三角等产业转移,并形成了一批不同层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
然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链上下游缺乏联系和配合。
一方面产业集群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另一方面,集群内的企业产业关联度低,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互补作用较弱,合作意识淡薄。
由此导致产业综合配套能力较弱,影响到其竞争优势,并阻碍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示范区进行产业转移和集聚。
3.技术级差造成经济差距拉大。
根据克鲁格曼技术转让均衡模型,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技术水平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永久性差距。
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
尽管这正是皖江示范区的优势所在,并且大大地促进了示范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转移极有可能强化皖江经济带的低端位置,导致其与东部地区更大的经济差距。
4.对高耗能行业依赖程度偏高。
受经济利益驱动,东部沿海地区在进行产业转出的时候,往往选择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外转移,这就导致了中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过程中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威胁。
2011年上半年示范区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1373家,占全区工业的20.1%;增加值777.5亿元,占全区的36%。
其中,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和电力增加值规模位列全区工业行业前10位。
示范区对高耗能行业依赖程度偏高,将直接对资源环境造成威胁,也有悖于中部崛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初衷。
5.科技创新水平不足。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以及内生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和创新平台的缺失致使皖江示范区科技创新水平的不足。
研究表明,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根据2015年规划的目标,r&d经费相当于gdp的比例要达到2.2%。
然而,2009年,示范区内仅有铜陵市和合肥的r&d经费相当于gdp的比例超过这一目标值达到3.4%和2.3%。
2010年,示范区国内外三种专利受理数为30043项,专利授权数为12390项。
同期上海仅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和专利授权数就分别达到33511项和48215项,示范区与东部沿海省市的差距较大。
科技活动中,2010年r&d人员68631人,同期上海的r&d人员就达到17748人,广东省为446579人,示范区的人力资本相较东部沿海省份不足。
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问题来看,产业转移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带来经济的发展,但是依赖承接产业转移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不可行的。
产业转移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真正的发展有赖于创新。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平台建立的必要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具备“后发优势”,这是发展经济学界的共识。
具备“后发优势”的国家能够利用先行国家发明的技术取得加速的发展,这种技术的转移往往是与产业转移相伴进入欠发达国家或地区。
然而,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往往选择国内相对落后的产业或者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行转移,承接地无法取得巨大的技术突破。
从传统的经验看来,加工贸易往往是产业转移最为常见的形态。
这一产业具有明显的“飞地效应”和“候鸟经济”特征,会根据政策环境、产业配套能力、运营成本等调整自身的区位选择,是典型的“无根工业”。
承接地如果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创新,则难以避免由于这类产业转移导致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能够较好地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促进本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获取先进技术的途径增多,发展中国家具备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新机遇。
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具备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承接产业转移、对外开放就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提升本土的创新能力。
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承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来发展经济。
只有通过创新体制的建立,才能达到真正的突破,从而达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中部崛起”的历史使命。
安徽省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皖江示范区这一产业集聚现象。
集聚的产生除了节约交易成本之外,还有获得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的动因所在。
马歇尔(1964)认为,集群有助于劳动力共享以及非正式信息的扩散。
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聚毫无疑问会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信息交流的加强以及知识外溢的效益,支撑这种正效应的最终力量是创新。
关于产业集群在促进创新方面的研究中,波特(1997)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认为产业集群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降低企业的进入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演化经济学认为,技术是沿着某种轨迹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选择中不断前进的。
技术研发不是单一的结果,往往是受到周围其他创新活动的影响引发,是一个有着路径依赖的过程。
这种路径依赖中的相互影响作用是通过劳动力与人才市场、公共机构与制度、风俗习惯与传统价值观等不可移植的因素共享,潜移默化地实现的。
技术创新的这一特性,凸显出建设一个共享的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形成了规模不一的工业或高技术产业园区,区内企业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尽相同,这一过程中的共享不可能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
建立起一个知识创新平台并灵活地捕捉、正确分类、消化和利用集群外部的知识,能使整个集群的内外部知识库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这一氛围中,既要竞争更要合作、学习,从而产生较强的联合行动效应。
创新平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活动主体倚接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过程获得更高的技术突破,在相互学习探讨的过程中激荡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得这种创新技术优势表现为区域间的专业化和差异化。
这种高端竞争优势相对于短期的以成本优势占据有利地位的产业聚集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
除此之外,共同的目标追求、风俗习惯以及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无形的因素能够深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从而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能够有效地减少合作的摩擦,提高合作的效率,进而有利于创新平台的建立和维系。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共享机制是建立在各主体知识存量、知识吸收、知识传播、知识整合等方面的能力相当的基础上的。
如果在这一创新平台上的经济活动主体在技术创新能力上相差过大,也就无法很好地实现技术知识的有效交流,从而降低了知识共享的效率。
硅谷的成功并不是取决于它有多少个实验室,而是取决于它有多少个咖啡馆。
创新平台提供的这种创新风气,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的交流和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水平差距不能太大,失去了有效交流的基础,也就直接弱化了创新平台的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政府需发挥其引导作用,为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支持政府在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安徽省政府及其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运用倾向性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走上创新型生产的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需要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平台,为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提供良好的渠道,这样才能促进企业间合作,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共同建立企业的创新平台。
(二)企业需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为创新平台的建立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创新的灵魂。
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是企业创新平台的构建,都需要一大批技术水平过硬、思路开阔、学习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作为中坚力量。
安徽省内目前拥有省级以上科研院所158家、高等院校97所,在科研单位工作的人员就有114万人。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要,为企业的生产及技术的研发有针对性地引入高素质人才,在满足其薪金要求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的氛围,留住现有人才并吸引更多能促进企业创新的人才加入。
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增加核心岗位的关键人才分享创新成果的股份,使企业经济效益与人的自身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三)高校与企业间需加强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注于技术的研发,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企业的科研力量相对较弱,但在盈利方面具有其特长,两者联合起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在高校科研方面,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一大批高校在机械设计、动力、能源、材料等专业方面都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企业方面,有奇瑞汽车等一批旨在打造自主品牌的本土创新型企业。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致力于技术创新研究,企业致力于把技术创新推向市场并转化为经济收益,同时还能将市场需求反馈给院校和研究所,这不仅能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提供资金保障,也能够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系统。
因此,高校与科研院所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两者间的合作是实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新突破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江小娟.理解科技全球化——资源重组、优势集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管理世界,2004,(06).[2]王磊、张建清.集群、创新与发展——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流派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0,(04).[3]陈夏生、李朝明.产业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1).[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4.[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7.[6]戴宏伟.我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8,(04).[7]牛青山.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11,(0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平台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