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2583449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17KB
精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docx
《精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他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作者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深受学生青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以后的习作实践中去。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5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蟋蟀的精神,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2.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5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把握生字表中的生字的笔顺、字义、写法等,识记并运用。
2.交流、学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导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的爬山虎的奇妙。
这节课上,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板书:
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
2.师生一起理解课题,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明确:
什么是住宅呢?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才叫住宅,而动物住的地方一般叫窝、巢、穴等。
蟋蟀是一种昆虫,作者却将它住的地方称为住宅,这是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蟋蟀。
提问示例:
蟋蟀的住宅建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特点?
它是怎样建造的?
作者会如何描写蟋蟀的住宅?
他对蟋蟀又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圣莱昂的一户农家,从小喜欢昆虫,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共十卷,雨果赞之为“昆虫的史诗”。
这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一百多种昆虫。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
本书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地喇叭等。
身体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较体躯长。
有咀嚼式口器。
有的大颚发达,善于咬斗。
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于跳跃。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
夜间出来活动,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
2.听音频朗读,边听边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特别留意比较难读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识记。
4.教师检测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
住宅(zhái)临(lín)时选(xuǎn)择(zé)住址(zhǐ)优良(liánɡ)洞穴(xué)
大厅(tīnɡ)卧(wò)室专(zhuān)家九寸(cùn)卫(wèi)生钳(qián)子
比较(jiào)两排锯(jù)
会认的字:
隐(yǐn)蔽丝毫(háo)慎(shèn)重挖掘(jué)搜(sōu)索倾(qīnɡ)斜
骤(zhòu)雨布置(zhì)抛(pāo)出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扌:
择(抉择)掘(挖掘)搜(搜索)抛(抛弃)
土:
址(地址)塘(池塘)填(填补)堵(堵塞)
◆量词归类:
条:
一条隧道一条围裙一条小河
丛:
一丛草一丛灌木一丛杜鹃
(3)教师讲解每个生字的结构、笔顺、写法等,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指导:
[宅]上下结构,宽窄相当。
上部首笔点在竖中线左侧,下部两横稍向右上提。
[选]半包围结构,“辶”从左、下包围“先”。
“先”上横短下横长,第五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
“辶”捺画伸展,托住“先”。
[良]首笔点在竖中线左侧,横画稍向右上倾斜,末笔捺画长伸,捺脚超出上部。
[卫]中竖直,在竖中线左侧;末横长且平,宽于上部。
良卫
◆易错提示:
[择]右部下面是“”,不要多加一横写成“丰”。
[钳]右部是“甘”,不要漏掉一横写成“廿”。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出有疑问的词语和句子。
2.同桌间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点拨重点词语。
(1)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预设:
引导学生找出“慎重”一词的近义词(谨慎、小心等),让学生在对近义词的把握中理解词义。
也可以结合句子中的“排水优良”“温和的阳光”,让学生体会蟋蟀在选址时的用心,从而感知词义。
(2)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预设:
理解“粗糙”一词的含义,可以采用对比法。
分别出示粗糙的物件和精致的物件,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词义。
3.指导词语归类。
◆带“不”字的成语:
毫不可惜妙不可言不知所措目不暇接出其不意不可思议诲人不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平坦——平整简朴——朴素
反义词:
平坦——崎岖隐蔽——暴露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需要思考的问题。
阅读与思考:
A.“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
(蟋蟀住的地方,蟋蟀的洞穴)
B.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选址;外部;内部)
C.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动工;挖掘方式;修整)
预设:
这几个问题重在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有稍许难度。
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再概括作答。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
每年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建造房子。
它精心地,用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掘,。
房子建好后,还要对它进行整修。
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真啊!
(2)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划分层次,并归纳出每一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直接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作者从住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
主要介绍了蟋蟀是如何精心地建造住宅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同学们,你们也没有想到吧,小小的蟋蟀居然可以建造出如此复杂、精致的住宅,可以堪称建筑界的奇迹!
蟋蟀柔弱的身躯里怎么有如此大的能量?
它又是如何选址,建造出那么精美的住宅的呢?
下节课上,我们继续探究。
小结:
我们首先从课题入手,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接着学习了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了解了各种理解词义的方法。
我们还给课文划分了层次,了解了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尤其是等同学,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分组交流从这节课中学到的理解词义、给课文划分层次的方法。
(2)摘抄并积累文中描写蟋蟀的精彩、生动的语句。
(一)描写蟋蟀的美句
※一身黑亮的盔甲,一对长长的触角,加上又尖又细的尾巴,组成了那只可爱的黑色战将——蟋蟀。
※墙角响起了蟋蟀的歌声,先是“瞿瞿瞿、唧唧唧”地试唱,继而又高高低低地咏叹着,音调圆满,响亮、明朗而精美。
(二)关于蟋蟀的古诗
促织(节选)[唐]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诗意: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其建造住宅的过程。
2.感受蟋蟀的建筑才能,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3.了解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并能借鉴这种方法写话。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蟋蟀洞穴的特点及其建筑住宅的才能。
2.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具体事物,并选择一种事物具体地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抽查检验。
出名不光住宅临时功夫选择住址优良并且现成洞穴大厅卧室才能技术专家成果九寸收拾平坦修理平整大体清洁卫生假使钳子比较疲劳轻微余下增长强有力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2.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课文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的过程,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赞美了蟋蟀认真工作、艰苦劳动的精神。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看似柔弱的蟋蟀却有这么出色的建筑才能,真是让人佩服!
它们凭借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工程”。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蟋蟀究竟有什么奇特本领,这个“工程”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感知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用单横线画出文中表现蟋蟀谨慎选择住址的句子。
B.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蟋蟀的住宅的句子。
C.用“△”标出描写蟋蟀修建住宅的动作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圈画出的重点词句。
2.汇报展示,理解课文。
(1)学生汇报圈画的内容,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A.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这几句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分别写出了“别的昆虫”和“蟋蟀”怎样的特点?
如何理解加点的“随遇而安”一词?
)
预设: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说出前两句话和第三句话所写的内容,进而明白这几句话是将“别的昆虫”和“蟋蟀”进行对比;然后讲解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理解“随遇而安”这一词语,要结合前面的“不肯”,分析蟋蟀为什么不肯随遇而安,在分析中体会这一词语对刻画蟋蟀形象的作用。
B.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这是什么句式?
有什么作用?
)
预设:
教师首先应向学生介绍句式的含义及各种句式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对号入座,明确这里是设问句。
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设问句的作用。
C.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句话是如何描写蟋蟀的?
表达了作者对蟋蟀怎样的感情?
)
预设:
这句话写得很动人,教师在讲解这句话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句子,在朗读中感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这样自然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
D.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圈出句中的动词,说说运用这些动词的好处,并想象蟋蟀建造住宅的画面。
)
预设:
动词是表示人或物的动作的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找出句中的动词,并分析运用一连串动词的作用。
想象句子描绘的画面,重在品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发挥想象,并结合句中的动词,感受蟋蟀挖洞的画面。
(2)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文中的其他知识点。
A.在选址上,蟋蟀和其他的昆虫有什么不同?
明确:
其他的昆虫是很随意地找一处隐蔽的处所,只要能藏身就行,蟋蟀则不这样。
它慎重地选择排水优良、有阳光的地方,并且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挖掘,这样挖出来的洞穴才真正称得上是“住宅”。
从蟋蟀对住址的选择可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
B.具体说说蟋蟀的住宅的特点。
明确:
①从外部看,向阳——朝着阳光的堤岸;干燥——即使有骤雨,也立刻就会干;隐蔽——隐藏在青草丛中;有门,有平台——微斜的门口,收拾得很平坦的平台。
②从内部看,简朴——没什么布置;清洁、干燥,很卫生。
C.作者为什么将蟋蟀的住宅称作“伟大的工程”?
明确:
①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从住所简朴、清洁、干燥、卫生等可以看出蟋蟀修建住宅的精心,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聪明才智。
②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那样简单,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
在这明显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
D.学完本文后,你还有哪些发现想要和大家分享呢?
明确:
学习一篇课文,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词语、句子、语段、写法、主旨、情感等多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述合理即可。
(3)回味品读课文,感受蟋蟀的才能。
小结:
小小的蟋蟀,精心地选择住址,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出这么完美、精致的住宅,真令人惊叹!
它不像别的昆虫随遇而安,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摹,展现了蟋蟀独特的才能,表达了对蟋蟀极大的赞赏,使我们感同身受。
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让我们抒发对弱小生命的赞美之情吧!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
法布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在那些小小的昆虫身上,他倾注了满腔热情。
下面的文段节选自他所写的《昆虫记》中的《蝉》,仔细品读,看看小小的蝉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学生朗读。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法布尔《昆虫记•蝉》
2.阅读与交流。
(1)蝉在地下生活的时间是,在阳光中歌唱的时间是。
(四年;五个星期)
(2)选文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抒情)
(3)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问;赞叹、热爱)
(4)可以用哪个词来赞美蟋蟀和蝉呢?
(伟大)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
同学们,自然界中有各种鲜活的生命,它们欢悦生动,卓越不凡。
走近它们,聆听它们,我们能感受自然之趣,领悟生命之理。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
小昆虫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你观察过哪种昆虫?
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想一想,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注意要突出这种昆虫的特点。
提示:
这种小昆虫叫什么名字?
它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
它有哪些特别的行为?
从它身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全班评议。
螳螂是一种体型偏大的昆虫,它全身披着绿色的大衣,头像一个三角形,头上有一对丝状的长短不一的触角。
它有两只透明的翅膀,前身还有两把“大镰刀”,四条腿纤细修长,支撑着全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昆虫中的“帅哥”。
螳螂遇到猎物时,会迅速摆出一副进攻的姿态,张开翅膀,后翅直立,状如船帆,身体上端弯曲,像一把弓;两只晶亮的眼球闪闪发光,透出一股杀气,纹丝不动地注视着猎物。
此时的猎物不知大敌当前,待到离得更近了,螳螂倏地舞起大刀劈过去,可怜的猎物挣扎几下,便再无还手之力,成了螳螂的美餐。
点评:
从其外形、捕食的过程方面介绍螳螂这种昆虫,写得很细致,遣词造句准确生动,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在描写螳螂遇到猎物的情态时,文段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和恰当的比喻,十分生动形象。
这些都要靠细心的观察才能做到啊!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实录:
◆抓住重点段,深层次探究文本内容
师:
现在,我们来看看蟋蟀建造的住宅的内部有什么特点。
谁来说说?
生1:
住宅内部虽然没有什么布置,但墙壁很光滑。
生2:
蟋蟀的住宅内部十分平整。
生3:
蟋蟀的住宅很简朴,也很卫生。
师:
(板书:
简朴、卫生)总的来说,蟋蟀的住宅可谓设计巧妙、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简朴卫生,它是用什么工具修建住宅的呢?
生:
前足、后脚。
师:
如果我们想到它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那么这个工程可称得上什么?
生:
(齐答)伟大的工程。
师:
(板书:
伟大的工程)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这个“伟大的工程”。
先自由朗读。
(生自由读第5~7自然段)
师:
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建造出了如此伟大的工程。
请读读文中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句子,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1:
蟋蟀盖房子时,把所有的工具都用上了。
它为了建造精致的住宅,真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生2:
蟋蟀工作疲劳时,就就地休息一会儿,然后又继续,连看的人都不耐烦了,蟋蟀却十分有耐心。
生3:
从秋季到冬季,蟋蟀一直在盖房子、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直到冬季。
蟋蟀真的很勤劳,它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师:
蟋蟀盖房子时表现出来的毅力、耐心,真的十分让人感动。
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蟋蟀的精神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
赏析:
语文学习离不开文本,而文本中的各个自然段又有轻重之分。
在本文中,介绍蟋蟀的住宅这部分内容应是课文的重点。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也正是抓住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文本做了较深层次的探究。
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感受到了小小的蟋蟀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精神,点燃了自己情感的火花,对蟋蟀的“伟大”也有了颇为深刻的体验。
文本的重点部分是揭示文章主旨、表达文章中心的关键,教师教学时抓住了这部分内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蟋蟀的住宅 精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蟋蟀 住宅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