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docx
- 文档编号:12579853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4.50K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docx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铧强中学易航宇
一、考纲分析
本节复习课内容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新课程考纲对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要求均为Ⅱ,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能量流动”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常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结合,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侧重能量的去路、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
复习时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点,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所学的能量流动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例题分析,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升识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科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分析“提高有机生态农业园收益”的措施,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复习难点
(1)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
(2)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3新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能量流动的过程,但学生掌握的是彼此相对孤立的有关能量流动的知识点,知识网络的构建还不完善,而且距离学生新课的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知识有所遗忘,所以,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同时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高三学生已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比较抽象,所以多举实例,配以图表分析,构建物理模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在高一新课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拓展,采用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基础知识让学生自主复习,填写导学案,知识的内化转移到课堂中完成。
另外,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以及通过自主梳理,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但还不完善,仍需设计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忆、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等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实现个性化教学。
其模式是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学案辅助在课后自主完成,学生通过填写学案完成基础知识梳,提出疑问反馈给教师。
知识的内化在课堂中经师生、生生协助而完成,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提高复习课效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课前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学案,再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六、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基础知识梳理):
自主复习→自主完成学案,提出疑问→教师评阅学案,关注出现的问题
(2)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
展示分享学生学习成果→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共同整合完善提高生态园收益的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剖析疑惑点,构建物理模型突破重难点“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课堂反馈练习,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七、教学过程
课前:
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
学生自学
分发学案,监督学生自主复习。
学生复习教材,讨论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并完成学案。
课前
学案评阅
教师评阅学生学案,关注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重难点确定课堂探究内容。
课堂: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PPT展示:
某生态农业园效果图。
提问: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生态园的收益?
观察、思考,逐渐进入学习情境。
用现代生态农业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果展示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能量的输入。
引导学生从能量的去路、竞争关系、变废为宝等方面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
点评,教师列举第一措施:
从能量的去路分析,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少大棚作物____________,提高作物产量。
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哪些去路?
思考,归纳
交流讨论、完善措施、代表展示成果。
思考,借鉴优点,找出不足。
进一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讨论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归教材
夯实基础
知识内化
提升能力
归纳总结构建网络
请学生填空,引导学生完善生产者能量的去路。
请学生绘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再填空完成基础知识归纳。
点评,教师列举第二个措施:
从竞争关系分析,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高水稻产量,采用___________等措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牛,提高收益。
为什么流向虫和鼠的能量不能再流向牛?
为什么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教师再补充:
各营养级的捕食关系是不变的,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利用。
为什么牛肉比水稻价格贵?
减少的能量到哪去了呢?
例题:
计算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效率:
引导学生归纳能量传递效率的公式。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物种;是同化量之比,而不是摄入量。
教师介绍能量金字塔,请学生结合能量金字塔解释为何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
能量传递效率的“极值”计算。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归纳。
例题分析
教师列举第三个措施:
专家还建议适量引入蛇,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
原理是什么?
请小组代表解释原理。
教师点评:
应该选择蛇所处最短食物链,从高营养级分析到低营养级。
教师列举第四个措施:
对作物秸秆如何处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教师补充:
还可以用来培养食用菌。
通过刚才的分析应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哪些重要的实践意义?
比如:
对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再比如:
对农田除草、灭虫、灭鼠,使能量多流向牛,体现什么意义。
教师提示,
(能量是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传递,那么有机物是由哪些物质合成,分解产生的产物又有哪些去向呢?
这是物质循环的有关内容,同学们下来先自主复习。
)
填空,对比自己学案,纠正不足,进一步理解能量的传递过程。
自我校正填写内容,归纳能量流动过程基础知识。
讨论、分析、纠错
思考,回答: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
分析,给出答案,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归纳整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分析、计算
归纳公式,进一步理解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实现知识的应用。
小组讨论、给出答案,其他同学可以给出不同答案。
给出答案,体会研究能量流动的实际作用。
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分析、归纳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构建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量。
了解基础知识过手情况,夯实基础。
构建物理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突破重点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清楚所采用措施的原理。
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特点的理解。
突破重点
联系实际,师生互动。
完善能量传递效率公式的归纳,分析,清楚关键点,易错点。
突破难点。
联系实际,师生互动。
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提升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及时反馈、落实。
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多样化教学
知识迁移,用已有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实例分析,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符合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主动构建知识网络。
承上启下,联系前后知识,引导学生从全局观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高考演练
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讲要求
思考、分析、讨论,展示答案,进一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
课后完成相应作业
并对学习内容反思和总结
及时巩固,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解题能力。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九、教学反思(待续)
课后练习:
1.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
2.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 ,B ,C 。
4.图中有 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 。
丙和丁的关系是 。
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 kJ的能量。
5.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 能量 流动 教学 设计 一轮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