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备考会上的发言.docx
- 文档编号:12578244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22KB
高三备考会上的发言.docx
《高三备考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备考会上的发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备考会上的发言
2008年高三备考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
我在这里谈谈08年高三理综复习一些相关问题。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这里有很多是个人的观点,不对之处,敬请你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学科特点;
首先说明一下,江苏、广东和上海三地的物理卷对于理综卷来讲,只能仅供参考,因为物理分卷与理综物理试题是不可比拟的。
物理独立命题考试的时间是120分钟,单位时间题量少,而理综是150分钟需要考三科,单位时间内的题量多,所有理综与单独命题的试卷没有可比性,难易程度显然不同。
理综物理试题难度不可能大,物理过程不可能太复杂,因为三科共卷本身就加大了思维的难度,若某单科的一道题难度加大就会导致整个试卷的考查目标降低,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侧重点是理综。
历年来高考物理学科重中之重是力与运动,如06年的理综Ⅰ的三道计算题(声波的反射、煤块在皮带上运动、锡纸球在金属板间上下运动)就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
而其他的需要考查的知识点均在选择题中体现,有不少的教师曾对06年的理综Ⅰ的物理试题持有异议,认为考查点过于集中,连大家都认为非常重要的动量和能量的知识点都没有涉及到,是命题者的失误。
命题的主体是大学教授,作为大学的教授,如何通过一套物理试题来选拔好人材是最重要的,他注重的是学习物理而应获得相应的能力。
物理学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分析能力,建模能力(包含的归纳、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而动量与机械能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要么较为简单,要么较为复杂,而存在着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考查往往物理情景既不简单,又不十分复杂,正好符合考查的要求,对其中的物理情景的正确分析表明了基本的物理能力,所以,近年皮带传动、两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成为了热点内容。
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更是涉及到这些能力,这些原因致使“力与运动”为考查物理学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07年的理综Ⅰ中考查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波,气体压强的微观结构和内能的变化,光的全反射,运动和力(图象),原子能级跃迁,匀强电场中的电势确定,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追及问题,完全弹性碰撞(涉及到二元二次方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难)。
实验是示波器和动量守恒定律(涉及到恢复系数)。
物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是有多个选项,但8道选择题中只有2题的答案有多个选项。
第24、25题是占40分的两道大题,这两题的设问都只有一问,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较高,要完成完整的求解过程比较困难。
这也是导致今年物理得分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07年的理综Ⅰ中的物理相对化学和生物,得分率低,如黄冈的化学人平在80分左右,而物理就只有50分左右,可见物理学科相对的难度。
07年理综Ⅱ考查气体压强与内能变化,机械波,自由落体运动和圆周运动,光的偏振,能级跃迁,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机械能守恒(探测器在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竖直面的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确定初始高度的范围;由完全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确定中子的质量(查德威克实验),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先是平抛运动,后是圆周运动)。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和测电流表的内阻。
相对而言,理综Ⅰ比理综Ⅱ的难度稍大些,但06年的理综Ⅱ比理综Ⅰ的难度稍大些,这些变化是具有相对性的。
07年北京试题考查光导纤维(光的全反射),第2小题是拼盘(裂变、原子结构、光电效应、能级跃迁),热学(内能变化、压强、热力学第二定律),由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用图象确定照片曝光时间(考查观察能力),机械能守恒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匀强电场中质点的运动(旧瓶装新酒),计算题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基础题),环保汽车(开放性试题),电磁感应中的平衡态与能量转化。
实验是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偏转、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由实验数据确定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纵观07的理综,物理试题在注重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核。
考试内容与要求不超纲,没有偏题和怪题。
不偏难,适度创新,突现三大特征:
平稳:
适中、创新。
题型基础,常规,模型简洁,多见,不偏,不怪;适中:
题目难度系数中等,不偏难高,有效的区分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梯度;创新:
在常见的题型中有变化,部分试题的呈现方式、问题设置有创新。
物理试题的题量、题型、分值与去年一致,试题的整体表述准确、科学、简洁。
与06年理综不同的是,07年的试题将动量与能量作为命题的主战场,出现多年未见的碰撞中用动量和能量守恒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总体难度比06年有所提高。
07年的物理试题在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核。
实验能力的考核以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为载体,进行拓展和变式。
考核示波器的使用,是强调实际操作,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是很难顺利完成试题所要求的调节。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以教材学生实验为基础,验证新的物理量,要求考生对原有实验过程以及测量的物理量的理解。
这是实验命题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第24题需要用二元二次方程求解,第25题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在应用物理规律作出图示的基础上,寻找几何关系进行求解。
用图象或图示表示物理量变化或物理过程的变化。
考核学生读图、作图,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试题数明显增加,是加强了考查考生将物理过程抽象为物理模型的能力。
近年来命题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知识的考察呈现两个特点
⑴重点基础知识考察呈现隐蔽性、新颖化趋势
对考生所熟悉与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考察时注重细节和规律,同时又具有隐蔽性,理综Ⅰ中对氢原子能级的考察,突出电子与氢原子碰撞的能量吸收问题以及氢原子能级跃迁时辐射光谱条数的等差性。
实验题中求碰撞的恢复系数,实际上就是考察动量守恒实验,这些试题对于考查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在今年理综Ⅱ中求中子的质量的计算题,实则考核的是弹性碰撞,与原子核的基础知识无关。
理综Ⅰ的第一道计算题属于运动的追及问题,是以接力赛跑中交接棒形式出现的,命题新颖。
⑵基础知识考察的“边缘化”
所谓“边缘化”是指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教材中一直没考过的内容今年有所考察,实验题考察对示波器原理的使用,近几年来一直没出现过。
理综Ⅱ卷中对光的偏振的考察是对新教材中新内容的第一次考察。
由此可见,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全面的,在复习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
2.物理规律与图象知识结合较多
07年六套理综卷中,每套都有二至三道图象的题,考察重点在于理解、应用图象的能力以及根据物理规律绘制图象的能力。
考生所表现的问题主要是物理量方向与坐标正负关系弄不太清楚,还有曲线的线性和非线形问题也不太清楚。
近两年来,非线性图象通过坐标的变换转化为线性也是一个考察方向,如06年天津理综卷中测量电阻的实验对数据处理时将非线形转化为线形堪称经典。
3.“n”的频繁出现
近年高考计算题中多次出现“n”次的现象,07年计算题第24题与n次弹性碰撞有关,06年理综Ⅱ卷计算题与n次圆周相联系、06年理综Ⅰ卷中涉及n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等(锡箔纸揉成的导电小球在两金属板间的运动)。
由统计可知06年六套理综试卷中有三套试卷中的计算分析题与“n”有关。
总的来说,“n”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奇偶次相间交替出现、一般数列如或等,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注重整体性、规律性,考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通项公式,同时数学计算也容易出现错误。
3.碰撞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广泛结合
碰撞虽属于力学范畴,但这两年碰撞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广泛结合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几乎每套题都有所涉及,07年其他省份试题中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守恒)试题的出现也很频繁,由于是碰撞能解决瞬时作用的速度问题,碰撞与高中各个知识点都有联系,所以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综Ⅰ的第24题,理综Ⅱ的第第24题,广东卷的第17题,宁夏卷的第30题,山东卷的第33题,天津卷的第23题,重庆卷的第25题……等,07年试卷除北京和海南之外,其它试卷均涉及,而且全是计算分析题,分值都在15分以上。
足以证明碰撞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这么重要,是不是意味着年年都要考呢?
那就要看命题者的倾向啦!
而我们只能做到有备无患。
我们通过研究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更好地把握尺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2008高考说明物理学科的预测
2007年考纲与2006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删除单位制中的“毫米汞柱”,估计2008年的考纲与2007年相比,也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变化,毕竟现在考查的还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内容。
而且历年来的高考说明都强调了一点,考试大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考试的内容范围、题型示例均没有做实质性的变化,而且相对前一年的试卷虽然有所变化,但还保持稳定。
07年考查目标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和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质的考查。
学习《考试大纲》,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可以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
我们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
三、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命题趋势;
不管高考说明如何变化,高考命题总趋势还是以力与运动为主线条,其他的知识点将附着在这根主线上,如电学中的与场相关的运动问题就是附着在力与运动的主干上。
而比较独立的知识点如热学内容,热学题一般来讲并不简单(难点在气体的压强),考查的知识点是多个而不是单个,热学试题出现拼盘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同一道选择题中内能、压强和分子力及热力学第二定律都能考查到(压强的微观解释是难点也是重点)。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学、原子物理等的考查也会出现一道选择题。
06、07年的试卷均说明了这一点。
这些部分若不涉及到高科技及目前科学前沿知识,都应该是基础题,交流电这些年来考查较少,其原因是交流电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个延伸而已。
热学的选择题可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光学的选择题、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的选择题都可能涉及到多个知识点。
理综在只有12道考题的情况下,要突出重点知识重点考,知识面要尽可能的多,势必在选择题中来达到这一目的。
我的观点是:
除重要的知识点外,在07年没有顾及到的知识点要适当地加强,没有考查到的试题形式也要适当的加强训练。
四、后阶段物理复习建议(黄冈中学的传统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是基础复习
这一轮复习是最重要的,所需要时间最长,目的就是夯实“双基”。
它以教材上的章节为顺序进行复习。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做到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的能力除了明确地向学生讲清外,还要配备一定量的例题引导、帮助学生(注意,这些例题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然后归纳、总结,而不是一味地讲解),同时还要有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从中领悟,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
此过程中,不要疏忽基础题,以中档难度的题为主体。
对于每个章节的复习,不要孤立地进行复习,要采取“滚雪球”的方法进行复习,也就是后面的复习要将前面的内容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将前面发生的问题在后面的复习中再度有意识地重复,这样可以避免前面复习过程的内容,由于一段时间不沾边而遗忘。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所有的手段和目的都在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段黄金时光,充分利用这一阶段时间以弥补以前学习中的知识上的缺陷或能力的不足是最后的一次机会。
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应该通读一遍(每章节进行复习开始),对于教师提出的例题,要认真思考与这部分知识的联系,思考例题中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通过这章节的知识如何联系起来建立关系式,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本例题有那些解法,这些解法中那种方法是最简捷的,为什么是最简捷的(这一定是有着内存联系的)。
一定要做到一题一议,要达到每做一题,都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对这部分知识达到理解、掌握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每一章都应有一套检测题,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复习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补救。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特别典型的错误,要分析透彻,要将错误一点一点地“撕碎”,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
也就是要抓到“点子”上。
学生的解题技巧可能比教师强,学生的错误也可能很奇特,这两种类型都要引起教师的足够注意。
从教师来讲,要围绕学生思考问题,从学生讲,要从自身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搞好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扎实,不能寄希望于以后的复习。
这一轮复习是为高考过线奠定基础的复习。
这一轮的复习时间一般应在高考前的3月上旬结束。
二、第二轮复习是专题讲座形式
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对于实验部分,可放在专题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章节来复习)等部分分成几个专题进行小型的综合训练。
另外对于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一些归纳。
这一轮复习的目的是提高综合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要将教材部分进行有机的结合,有一些题能将很多知识点包含在内,但它又不能在那一章内单独出现,对于这些典型的题要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这类题的思路和解法。
有些题若是在某一章节出现时,可能学生还能解答,一旦到了综合训练,就不知道该从什么途径进行求解,这就需要教师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
如在力学这部分的第二轮复习中,所选例题涉及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一定要围绕这些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充分地去发掘学生的知识面及与此相关的内容。
比如一道题中要求物体运动的速度,那么在高中物理中与速度相关的内容有:
匀变速运动中可以求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中也可以求速度,动能定理可以求速度;动量定理可以求速度;能量守恒及动量守恒还可以求速度……,在这些求速度的方法中所要求的适用的条件不完全相同,那么与题设条件相吻合的求速度的途径就可以由你的比较和分析后来确定最佳方案了。
在电学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试题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道大题,而且难度也偏大,这类题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范围比较广,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第二复习过程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一个简捷的解题过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二轮复习中对方法和规律进行有机的渗透、归纳、总结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抓得好,能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有高屋建瓴的感觉。
适时地举行专题讲座,开展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关注社会热点,注重学科交流
随着高考考查知识范围的逐步拓展,高考物理试题,对中学生而言,可能是全新的物理知识情景,但这些情景经模型简化后仍落脚于高中课本知识,如07年北京理综卷的23题的环保汽车,07天津理综卷的25题离子推进器等,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科学发展的新动向。
考虑到高中生知识水准及认识能力有限,近两年考试中,学科间的综合试题基本没有。
三、第三轮复习是综合训练
第三轮复习也就是高考前的冲刺训练。
这类训练的目的是适应性的考试,也就是相当于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赛。
在前面的二轮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到对物理这一学科的知识全面性,完整性。
而在第三轮的综合训练中,教师除了根据综合训练的特点出几套综合性的试题外,教师在对于近年来的高考题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试题的走向,对能力的要求,重点考查的内容后,还可以把自己对今年的高考可能出现的内容组织一些相应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在总复习基本结束,学生即将步入考场的关键时刻,采取这种措施是对的,因为在前两轮复习中,全面而整体复习的基础上,注入个人的一些侧重点,是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成绩,若是某些方面对了,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大有好处的。
以上是高三三轮复习的基本安排。
在这三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共同点是:
1.要重视对于概念、规律和方法认识的深化
高考的目标是要选拔优秀的中学毕业到高等学校深造,录取的考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学科能力,具备深造的潜能。
因此高考命题要以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为载体,以考查学科的五种能力立意。
在2007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各份试卷中,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覆盖了力、热、电、光、原等部分中的主干知识,如牛顿定律。
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生的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的。
物理复习要对概念、规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复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复习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只是记住概念、规律的条文,而是要重在理解,重在对于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认识的深化。
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⑴在运用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过程中,深化对于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认识。
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含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更重要的是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做习题就是运用概念、规律的过程,通过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是高三复习的基本内容。
⑵通过对相关或相近的概念、规律的比较,深化了对概念、规律的认识。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和规律是相关的或相近的,平时的学习是一个一个概念、规律,通过比较来深入理解它们。
例如,电场与磁场,从场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场的描述‘带电粒子在场中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可以是使我们对电场与磁场的认识更深入。
⑶要重视概念、规律的系统化和概括化。
我们学过了许多的概念、规律,这些概念、规律储存在头脑中,不是杂乱无障的堆砌,而是有规律的,系统化和概括化就是指按照概念、规律之间的关系,储存在头脑中,形成网络式的结构。
概念、规律的系统化、概括化是建立在对于概念、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概括化、系统化的程度越高,对于概念和规律的认识越深入,运用越来也越自如。
如物理图像,力学中位移一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加速度随外力变化的图象、加速度跟质量关系的图象、振动图象、波的图象等等,要把它们概括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共同的东西。
掌握物理图象,首先,要把图象、图象表达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具体的物理情景联系起来,这才能真正理解物理图象。
第二,要认识图象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具有的物理意义,认识图象表达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
第三,有的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还具有物理意义。
2.要抓基本物理图景的复习,掌握由题意而解读生出的物理图景
物理高考的试题设计,在考查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对于具体问题的物理情景的认识。
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于题目的物理情景的认识上,综合题也就是将多个基本物理图景综合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对于考生的要求,就是能够对于给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基本物理图景的组合,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灵活地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物理图景是指对高中物理的某一单元中的物理事实的认识,例如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图景,是“牛顿定律”单元的中心,它是在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牛顿三个定律,对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认识,从而能够根据物体受力和开始运动的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高三复习时,要抓住基本物理图景的复习,以基本物理图景为中心,认识相关的概念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审题技能的训练,认识具体问题物理图景。
3.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
物理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高考试题坚持从中学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新的科学技术,考查考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近几年来物理试卷的特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的试题的设计还注重了对考生的基本素质的考查,考试大纲规定了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反映了对于考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是学习潜能、创新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之一是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因此,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加强了对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
今年的试题中有许多涉及了一些实际装置或是课本上没有见过的,需要考生阅读理解题目给出的信息,来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将所学过的知识与新的事实结合起来,理解新事实的物理情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是物理学科的特点。
今年的实验题目是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制的,有的题目考查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有的题目要求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这些题目的设计既体现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
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三物理复习是重要的一环。
高考物理实验的复习应该把握住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这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1)要求知识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2)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
考试说明中规定了要求正确使用的十三种仪器,对于这些仪器都要做到知道它们的构造原理、主要参数、使用方法和测量读数。
(3)会处理实验数据。
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会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来减少实验的误差;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其次,要认真地复习“知道内容表”所列的基本实验。
基本实验的复习应该采取如下的基本模式:
从实验目的出发,认识实验原理。
理解实验方法,包括:
实验装置、控制条件、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会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根据目的、原理去理解实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才会运用学过的物理原理和方法去处理跟实验有关的问题。
第三,学会设计简单的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这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解决实验的有关问题。
实验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对于实验的理解,必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通过物理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个物理教师,首先是要明确物理学科的位置,在理科综合中,物理试题只有12道题,命题的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地多考查一些知识点,还要考查一定的能力。
12道题,如何也涵盖不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内容?
那么主要考查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识。
高中物理的核心是“力与运动”,也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内容(大家可以看看历年来物理高考试题的分布,重心是不是“力与运动”),其它内容需要考查的绝大部分也只能是涉及到而不可能加大难度(这也意味着是基础题),热学、波动(包括振动)、光学、原子物理往往都是一道选择题,这些选择题只要扣住这几部分内容的要点,往往就能得分,我们在复习中为什么不大刀阔斧地进行简化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呢?
作为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在每个角角落落都要想法出计算题进行复习、考查,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复习中做过多少无用功。
教师在复习时应站在高考试题的命题者的视角来看待复习,就应明白一个道理:
在每个章节,要扣住的知识点、结构和试题的特点,抓住处理试题的方法或途径,使学生对每个章节有个整体的把握。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归纳、建模、想像、发散思维、应用、创新等能力。
在各轮的复习中,建议:
合理训练、重在讲评
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套题训练。
教师在组题与评讲上要做足功课,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透彻理解了,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能机械地套用熟悉的题目类型。
练习贵在精而不在多,练习完成后不要急于对答案,想一想题意是否理解正确,是不是有其他的解题方法,这道题与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 会上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