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docx
- 文档编号:12568875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9.46KB
天下有道.docx
《天下有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有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下有道
周至一中教案(高一、高二)
年级:
科目:
授课人:
日期:
课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诸子散文及各派思想。
2、了解儒家思想及《论语》的内容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课文朗读,初步感受孔子勇于担当道义的精神。
教学设想
(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
(2)简而能赅,浅而能深,雍容不迫,辞义典雅等,是《论语》文章的闪光处。
授课时应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那些要素。
(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
但是这一方面的内容不要偏离语料的主题,不要扯得太远。
(4)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古文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便与必修的语文学习配合,但是也不要偏离本课程的宗旨。
学
生活动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师活动
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
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
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
孟子(前372~前289年),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学者。
思想要点:
一是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二是宣扬民本思想。
三是提倡仁政。
荀子(前313~前230年),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服自然的思想。
认为人的是邪恶的——性恶论,所以弘扬“克己复礼”的思想。
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墨子(前468~前376年),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
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非攻”“尚贤”“明鬼”等。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人,曾做过周守藏室官员。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
并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辨证宇宙观,认为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不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
提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观。
提出“为而不有”“至公无私”“致虚守静”“柔弱胜刚强”人生观。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这种思想是基于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
感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
认为“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
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
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
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
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lún:
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堂检测
标注字音
佾:
()沮:
() 耦:
() 舆:
()耰:
()
怃:
()殆:
() 荷:
()蓧:
()芸:
()
答案:
佾:
yì 沮:
jù 耦:
ǒu 舆:
yú 耰:
yōu
怃:
wǔ 殆:
dài 荷:
hè 蓧:
diào 芸:
yún
布置预习
预习一至三则,梳理文言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基础知识。
课后反思
周至一中教案(高一、高二)
年级:
科目:
授课人:
日期:
课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基础知识。
2.翻译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总结主题。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预习检查
形式结果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长沮、桀溺耦而耕(桀同“杰”)
2、是鲁孔丘与(与同“欤”,语气助词,吗)
3、而谁与易之(而同“尔”,你)
4、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辟同“避”,躲避)
5、植其杖而芸(芸同“耘”,除草)
6、使子路反见之(反,同“返”,返回)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辩论、操作等
1、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整理文言基础知识。
2、合作探究,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感受孔子精神。
①.在选文2中,孔子提到“鸟兽不可与同群”,那么“鸟兽”是否就是指长沮、桀溺?
如何理解孔子的这番感叹?
②.选文3中写到楚狂接舆对孔子的嘲讽之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请简要分析。
③.如何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④.子路问津中,到底是谁来指点谁的迷津?
教师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梳理课文内容
(一)翻译第一则
1、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译文】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
"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
"见孔子后,出来说:
"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
明确: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则
(1)耦而耕:
两个人合力耕作。
(2)问津:
津,渡口。
寻问渡口。
(3)执舆:
即执辔(pèi)。
(4)之:
与。
(5)辟:
同“避”。
(6)耰:
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7)怃然:
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
“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
子路说:
“是孔丘。
”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
子路说:
“是的。
”
长沮说:
“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
“你是谁?
”
子路说:
“我是仲由。
”
桀溺说:
“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
子路说:
“是的。
”
桀溺说:
“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变它呢?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
”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孔子怅然若失地说: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
”
明确:
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
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则
(1)殆(dài):
危险。
(2)趋:
快步走。
(3)辟(bì):
通“避”,躲避。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
“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
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算了吧,算了吧。
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明确: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读一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
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了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了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合作探究
1.在选文2中,孔子提到“鸟兽不可与同群”,那么“鸟兽”是否就是指长沮、桀溺?
如何理解孔子的这番感叹?
孔子提到的“鸟兽”,并不是指长沮和桀溺,文中说到的“鸟兽不可与同群”一语是一种客观的叙述,是为下文作铺垫,即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鸟兽同群,就得同人相处,避世是不可以的。
孔子的这番话表明了他力图改变社会现实、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社会理想和可贵的精神品质。
2.选文3中写到楚狂接舆对孔子的嘲讽之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请简要分析。
接舆的歌中透露出一种对社会的无奈,他对“往者”和“今之从政者”都失去了信心,可以说这正是他选择避世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说孔子是“何德之衰”。
3.如何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一句出自有“楚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凤歌》,意思是说过去的事情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变。
接舆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已经过去的就算了,希望他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了。
后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两句就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格言,但含义与原来已经完全不同了。
现在的意思是说人不能一味追悔既往,而应奋发努力,争取今后有所作为。
四、深层探究
1.子路问津中,到底是谁来指点谁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乱,整个世界都像滔滔洪水泛滥一样,谁能挡得住呢?
谁又能治理好这种泛滥,像传说之中的大禹一样,使天下重归太平呢?
没有!
所以,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走救世是徒劳无益的。
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是,既然不能救世,那我们怎么办呢?
要么就随波逐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过且过——这是长沮、桀溺们反对的,其实也是孔子反对的;要么就避开那些坏人而寻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这是孔子的观点,所以他带领学生离开鲁国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也绝不后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这也是长沮、桀溺们所反对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举世皆浊,你到哪里去寻找净土呢?
世人皆醉,你到哪里去寻求清醒的人呢?
所以,与其避人,不如避世。
连整个浊世都避开了,隐居于山林之中,与鸟兽同群,管它世道变成什么样子。
这就是长沮、桀溺们的观点,说到底是隐士的哲学。
从理论上说,长沮、桀溺们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说他们在指点孔子、子路的迷津也无不可。
但从实践中说,我们就不能不认为孔子的话也有道理了。
事实上,避开整个世道而与鸟兽同群办得到吗?
人毕竟不可以都去做“狼人”啊!
正如孔子所说: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作为一个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隐居是不可能的。
就是长沮、桀溺,不也并没有到山林之中去与飞禽走兽同群,而还在耕田种地,食人间烟火吗?
何况,他们不仅耕田种地,而且还“耦而耕”,二人并肩劳作,进行改变世界的努力。
反过来说,正因为天下不太平,我们才于心不忍,汲汲于救世之道。
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心在作驱动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课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长沮(jǔ)桀溺(jié)执舆(yú)
B.辟人之士(pì)荷蓧(diào)木铎(duó)耰而不辍(yōu)
C.怃然(wǔ)食黍(shǔ)孰为(shú)何德之衰(shuāi)
D.植其杖而芸(yún)论语(lún)奚自(xī)今之从政者殆而(tái)
【答案】 C(A沮:
jù,B辟:
bì,D殆:
dài。
)
2.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B.趋而辟之(快步走)
C.杀鸡为黍而食之(吃)
D.见其二子焉(介绍、引见)
【答案】 C(给……吃)
布置预习
1、完成习题三
2、预习四、五则。
课后反思
周至一中教案(高一、高二)
年级:
科目:
授课人:
日期:
课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基础知识。
2.比较分析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类人物的异同。
能力目标
1.诵读课文,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预习检查
形式结果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
1、遇丈人(古义: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今义:
岳父。
)
2、子见夫子乎(古义:
旧时对老师的称呼。
今义:
是指因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
3、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
到。
今义:
达到(某种程度),导致(某种结果)(多用于否定或反问);引出另一话题。
]
4、子路从而后(古义:
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
今义:
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
5、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
第二天。
今义:
明天。
)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辩论、操作等
1、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合作探究,分析作品内容,学习孔子精神。
①.如何理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②.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人生态度。
④.本文是如何塑造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
教师活动设计
一、复习
二、梳理内容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五小节
1、后:
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
通“现”,使……拜见。
4、明日:
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
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
使……洁。
8、乱:
使……乱。
9、仕:
做官。
石门:
10、地名。
鲁国都城的外门。
11、晨门:
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一)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
“您见到我老师了吗?
”
老人说: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
”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
“这是位隐士啊。
”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
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
“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
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
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
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
至于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
(二)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
”子路说:
“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
【评析】
1、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
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
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
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
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2、“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关于荷蓧丈人这句话,历来有两种说法。
吕本中《紫微杂说》中说:
“四体不勤二句,丈人自谓也。
”朱熹《论语集注》中说:
“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
”如果按前一种说法,即使是“丈人自谓”,也是一种揶揄之辞。
因为丈人实在是从事农耕的人,过着自耕自食的隐居生活。
若说这样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所谓揶揄之辞,就是借说自己来揶揄子路与孔子这类人。
但是,从整个情节和语意看,还是后一种说法较为合理,是批评子路不从事生产事业而到处游说。
然而,从后边紧接着一句话:
“孰为夫子?
”看来,又似乎直接批评孔子。
意思是:
“你的老师四肢不勤,五谷不辨,算什么老师?
”即便这话直接针对子路而言,实际上也是暗指孔子,用这话表达自己与孔子政见之不同。
从口气来看,荷蓧丈人的话是很气愤的,可见,他自己的政治见解是深思熟虑的,而对孔子的观点也是了如指掌的。
2、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消极避世之人。
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积极入世),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这两类人物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
但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则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
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3、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人生态度。
提示:
孔子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即
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4、本文是如何塑造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
文章所选取的这几个小段可以说是孔子为国分忧的思想境界的体现,人物形象也塑造得有角有棱,文中塑造这一人物形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手法:
(1)正面体现
文中直接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境界,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先哲形象,由人物自己的话来体现其内心世界,说服力极强。
(2)侧面衬托
所选的这几段文字以正反两方面的衬托阐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文中仪封人和晨门的话语都是正面叙述,交代出了孔子改变天下无道现实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那种悲剧性的执著。
另外长沮、桀溺和接舆的话则作为孔子的对立面出现,那种消极避世的处世态度和孔子的积极入世观点形成强烈对比,凸现了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
四、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不仕无义”?
儒家学说的支柱是伦理,试图用固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来维系社会的安定。
朱熹说“人之大伦有五”: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
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
“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
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
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朱熹说:
“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
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
”儒家认为“行义”和“行道”是不同的,“行道在君,必在遇而后行;行义在我,遇与不遇皆然。
”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
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
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
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
言之成理即可。
(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
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
在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无差异。
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着。
)
五、文言知识总结
1.词类活用
子路从而后(后: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杀鸡为黍而食之(使动用法,使……吃)
欲洁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净)
2.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子路曰:
“为孔丘。
”
子曰:
“隐者也。
”
(2)倒装句
奚自?
(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谁,作介词“与”的宾语,前置。
)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介词结构“于丧”后置。
)
(3)省略句
至,则行矣。
(“至”前省略“子路”。
)
子路行以告。
(“以”后省略代词“之”,代这件事。
)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整篇课文内容来看,世人对孔子当时积极入世的态度和做法褒贬不一。
可见,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困难重重,理想难以实现。
B.“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是晨门对孔子执著精神的赞美。
C.桀溺的“耰而不辍”,表明他当时农活很忙,没有时间停下手中的活与子路交谈。
D.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来刻画孔子的勇于担当匡救天下的责任而不言放弃的形象。
E.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人与孔子是完全对立的,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相同点。
【答案】 CE(C项,根据语境,桀溺的“耰而不辍”,表现了桀溺的傲慢无礼,对子路的蔑视,更是对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下 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