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 至善路上.docx
- 文档编号:12546581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28KB
徜徉在 至善路上.docx
《徜徉在 至善路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徜徉在 至善路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徜徉在至善路上
徜徉在“至善”路上
----李口小学视导汇报
本学期,我校以“止于至善,静待花开”为理念,崇尚“处处有学问、时时可问学”,以制度促规范、以文化积底蕴、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走内涵与外延互动发展之路,形成了人文教育精品化、教学管理精致化、校园文化精美化、艺体活动精彩化的喜人局面。
一、人文教育开新花,精品不俗
以文化人,安全固人,活动育人,不断丰富德育载体。
1、常规主题立根
以责任心的培养为核心,低年级实行“三五四”工程,即:
从卫生、事务、语言三个“点”入手,落实五行“动”(说、看、捡、装、查)、和四“步”骤(微笑、站稳、问好、离开),使学生形成“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书包我整理”“问候用语我来说”的文明习惯。
中高年级重点从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制定“校园十做到”“家庭十不准”和就餐“五不”,通过家校携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
以常规教育为突破口,做到“一班一书五分钟”。
为锻炼学生团队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操,提升正能量,学校在中高年级开展“国旗班”创建活动,把国旗班创建和魅力班级紧密结合,提出了“飒飒英姿、仪式规范、主持到位”三个具体要求,目前我校已有三个班级被命名为学校“国旗班”。
为了真正将好习惯落到实处,学校组织人员依据小学生十二个习惯编写的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一书。
教材以小学生12个习惯为蓝本,融合儿歌、音乐、名人名言、故事、绘画、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把学生的12种习惯儿童化、系列化、口语化。
目前此教材已进入使用阶段。
与此同时学校还总结出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四步流程,即“明确要求——制度激励——强化训练——活动促进”。
在教育过程中强化人人包,事事包,处处包的“三包”责任管理。
精致的系列,悉心的指导,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分钟是“五分钟的晨会”,利用短短的五分钟晨会时间交流总结、常规教育、发现典型及时表扬鼓励,学校每周一次进行常规检查,纳入班级月考核,每月一次进行评定。
通过晨会这一形式,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读懂学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们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
短短五分钟,是服务,是交流,更是管理。
2、人文微课开花
为了达到“细雨化育、润物无声”,实现人文教育高目标、低重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用孩子的视野观察、思考,学校创新了人文教育思路,从人文教育微课开发入手,在学生可感性、可读性和可模仿性、可持续性上寻新思路,实现“短、平、快”,提倡鼓励“10分钟教育模式”,使每个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很短的时间、不同方式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教育与指点。
同时,学校还鼓励班主任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开发“微产品”,实现“微体验”;关注个性化,推动“微人文”。
低年级确定每周每班有“影视课”(卡通片)、中高年级有“阅读课”、“多彩晨会课”。
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阅读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人文教育开新花,朵朵娇艳是精品。
仅本学期就有49篇人文教育活动报道在省市县通讯网络上报道。
戴晶晶老师的主题班队微课在片大赛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
二、校园文化呈亮点,精美不绝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深度、速度。
学校建构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体现传统和现代、美化和教育化、显性和隐形相融合,实现了三园三块三墙“三个三”的校园亮点文化。
1、三主题园(孝园、吉园、寿园)。
孝园又称海棠园,也是学习区。
据载海棠的棠也可是高堂的堂,所以该园又称“孝”园,整个园以栽植海棠树为主,围绕“孝”,做足文章,从孝源、孝论、孝道等解起,突出展示了古代和现代孝故事,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敬孝道。
吉园又称桂园,也是生活区。
以桂树为主,取桂花吉祥如意之意,因此又名“吉园”。
停坐至善亭内,流连嬉戏山旁、徜徉怡心长廊,品读24史介绍简介,欣赏24节气图解,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心旷神怡,沁人心脾。
寿园又称竹园,也是运动区。
以栽植竹子为主,取意“拔节有声、快乐成长”。
又取“快乐运动,健康长寿”之意。
2、三个版块(安全文化、班级文化、排球文化)
安全文化怡人。
坚持校园“让每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理念,学校推出“四新”活动,安全板报内容新,安全手抄报设计新,安全标语创意新,安全知识牌高速更新。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想出了许多极具创意的标语,制作出造型不一的标语牌,让校园处处“春”意盎然。
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仅有的空间,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精心构思、设计了校园“走廊文化墙”,以美丽的图画和精致的文字,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
内容涵盖面广、色彩明丽,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像一幅有“主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给原本沉闷的长长走廊,带来了活跃和灵动。
班级文化引人。
以学生为主导,以“建温馨家园、创开心乐园”为主题,四十个班级四十种花,表达鲜明花语精神,妙趣横生的自我介绍,才华横溢的艺术天地,难忘美好的精彩瞬间,韵味十足的美文诗篇,既注重总体协调,又处处彰显细节的完美;既注重简约美观,又充分体现出实效与特色。
排球文化醉人。
着眼个性,立足排球。
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打造排球文化。
在这儿,你可以看到排球队员的取得成绩时的英姿,可以看到排球的四大基本动作:
发球、垫球、传球、扣球的基本要领。
你甚至可以看到一场激烈的排球赛——运动员高高跃起,奋力扣杀、拦网,静止的画面却传递出比赛的激情。
这儿,凝聚着李小传承下来的排球精神和对排球运动的无比热爱。
这些文化,不仅是李小校园里的一道道美丽的好景致,也是李小深化教育内涵的一个窗口。
三墙(校园主旨墙、儿童诗画墙、班级创意墙)
校园主旨墙。
教育无处不在。
学校多次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定位和主旨版面设计,旨使之与校园建设相得益彰,更能体现学校教育的主旨,几经易稿,图案进行了推敲,小样设计反复修改,最后定稿制作上墙。
学校内涵发展目标、校训校徽、特色打造、办学理念等均跃于墙上,为学校发展定好位。
谋好路,为学校代言。
儿童诗画墙。
为使学生在唐诗宋词陶冶情操,我校自创儿童诗画墙。
有夕阳西下诗人对江海的吟诵;有岸边送友依依惜别的画面,更有老翁雪中垂钓的孤独…一幅幅场景,一段段欢歌,无不承载着陶冶情操、开发思维、发展语言的重任,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一行行端庄大方的文字中,在一幅幅鲜明精美的图画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润。
班级创意墙。
在校园多姿多彩的班级创意墙一定会吸引住你的眼球。
40个班级,各具独特风格。
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主体简明、质朴,有的格调高雅,韵味悠长,也有的欢快明朗彰显了童真、童趣、以及童年的美好梦想。
展示墙上美术作品居多,低年级侧重了粘贴画、儿童画,高年级有素描和国画,还有栩栩如生的剪纸。
这些展示虽然有些稚嫩但经也不失气质和高雅。
除了美术作品,还有笔酣墨饱的毛笔字,有端庄秀气的楷书,更也有稚气未脱的水彩字。
不仅展示了班级也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目前学校俨然变成了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已建成有花、有草,有树、有木,有亭、有廊,有诗、有画,有情、有意书香校园,传承民族传统,营造奋发向上、文明健康、崇尚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上,做到显性指导隐性熏陶。
对显性熏陶的采取识、记、练、考;对隐性的采取五个一:
一会(开室外主题班队),一台(校园文化故事演讲台)一诵(诵千古美文做儒雅少年)一做(给父母做家务培养孝心)一倡( 绿色校园倡导爱家爱校),有效地放大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从功效
三、规范教学多出彩,精致不凡
以举办“桂花杯”教学节文主线,突出体现在真实情境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实现精致高效。
A、教学常规6+5
1、加强质量监控,减轻学生负担,实现1+2。
建立教学常规专项检查制度,每个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既看教法设计,更看学法指导;既重视课前备课,更重视课后反思。
两次作业集中检查,从老师作业的设计,规范批改到学生的作业习惯、作业质量,进行细致地分析并及时反馈,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集体备课形式,为教师减负增效,实现3+2。
集体备课达到既“增效”(提高课堂效率)又“减负”(减轻教师负担)的目的,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达到顺其自然。
主要抓好1)是个人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做足“自备”功课。
2)是交流讨论要精简实用,集体备课的中心环节是“交流”。
交流的过程宜简不宜繁,主要抓好两个“点”:
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设想和教学方法,在交流中善于思考,甄别,遴选,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能不加选择,盲目套用;其二,要做到资源共享,开诚布公,不存私心,把好的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推荐给大家,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因此集体备课的交流讨论不局限特定的形式,灵活自然,随时、随意就某一章节的教学展开交谈,用要简短的几句话抓住要点,既节省时间,又具有时效性。
3)是做好“二次备课”。
在听取其他老师不同的、新颖的教学设想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善于结合自己班级的学生实际和教学实情制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3、实行随班巡查,落实“巡查制度”,实现2+1。
值日人员每日巡查两次校园,检查班级教学常规实施、“晨诵午读”的落实、课程计划的执行、教师教学行为等,做好巡查记录,作为教师评优评先、重要依据,更作为每周一次例会的通报的必说内容。
B、校本教研内外兼收
1、建立校本研修制度。
做到定地点、定时间(每周二下午三四节课为数学组教研时间;每周三下午三四节课为语文组教研时间)、定内容(读书论坛、外出学习汇报、听课、评课、观摩专家课例及讲座、集体备课、校本培训、课题组活动等)、定发言人(全体教师轮流做庄)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敢说,爱说、会说。
2、推行“草根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自下而上”,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每周把问题统一送交给教研组,再由教导处、教研组组织骨干教师、筛选出针对性强、具有研究价值的小专题,采用“磨课”、“辩课”等方式开展活动,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
3、凸显“课堂是主道场”的理念。
通过“本周我主讲”,强化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同课异构课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让老师在真实情境中研究,在主战场历练,在听课、评课、反思中积淀。
学校还通过骨干引领、名师引航,师徒结对发挥名师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系列教学竞赛有效调动和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为高效课堂注入新的能量。
4、校本教研,课题牵动。
坚持以市级科研项目《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为契入点,以研究为抓手,突出“学生学习心境变化,自主探究和主动创新”为主线;强化“教师的组织设计,指导学法,鼓励发现”为辅助,达到整个过程中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学与教相辅相成,一明一暗,两条线脉络分明,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
以“启心,倾心,潜心,畅心,开心”体现学生在课堂行动心境变化设计为入境,自学,合作,展示,拓展五个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环环相扣,但不能割裂的教学环节,让课堂在教师的导学、导行中,在学生自我调控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乐趣。
通过使用该模式,推行了“三悦工程”,打造了学校“课题欣悦、教师愉悦、学生欢悦”的科研氛围。
同时,学校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积极申报省市县课题,确保级级有课题、人人有课题。
目前有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1个,县级课堂22个。
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青蓝工程”“超蓝工程”。
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5、实施“外引内培工程”。
“牢根基、重培养,不拘一格塑人才”。
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骨干教师确定为本校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
“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出外学习进修,及时总结本学科的学术经验,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专家前来指导,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教学水平的提升。
目前为止,学校共有全国和谐教育名师1人。
省级赛课获奖教师5人。
市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教学能手1人,教坛新秀2人。
C、“六化”创新教研
为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我校在规范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同时,创新教研思路,以“六化”来推进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常态化。
按照“集中安排,分散组织”原则,学校把“人人一堂公开课”、研讨交流等活动合理分配到每周二、周三两个半天的教研活动中,学期初即对整个学期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集中安排,形成“菜单”为把校本教研变成一种常规每次活动均采取“确定主题→拟定方案→学理论文章→自主设计→集体备课→研个性化设计→课堂实践→评课评课→反思感受”,然后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教师在循环渐进的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使教师在长期的参与过程中养成自觉的教研意识,将教研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教研课题化。
把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落实在细节上。
坚持从细节出发,把眼光多盯在“小问题”上,确立小课题,全面实施小课题战略,先后进行了“课堂实效的点面结合研究”、“阅读方式研究”等课题,使教师在教研中提高专业素质。
教研案例化。
为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架起沟通的桥梁。
该校把案例研究作为重要的校本研究方式,每次组内公开课之后,首先要求作课教师认真撰写“全景式案例”,本组其他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听课认识写出“片段式案例”。
然后,组织教师利用案例展开讨论研究,使教师在写案例的过程中,自觉回视教学,理性反思,从而完成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
教研制度化。
这学期学校对语、数、英、科学四门学科的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细化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理念。
学校下发了新的备课本,根据各教研组实际情况,以手写备课和电子备课相结合形式做好备课工作。
要求备课内容做到“五备五点四突出”:
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备重点、备难点、备知识点、备能力点、备教育点;突出细化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内容教学环节,突出关注学困生,突出课堂练习设计。
教研系列化。
学校以“细化目标,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市课模培育项目《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为主体,围绕深度课题,扎实推进各教研组深度教研模式的研究,建立研究体系,加强整合力度,校紧紧围绕“设标、达标、验标”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
并通过开展县内外“校际携手”活动、外聘教育专家作专题讲课、主动承办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等多种“走出去、请进来”渠道,开展活动,为老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
反思日常化。
学校要求教师增强自我反思意识,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养成自我反思习惯。
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要在量的基础上,要在质上求发展。
多记录教学一得和教学一失,以此来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D、双语阅读“动”在其中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构建特色书香校园为努力目标,通过深入广泛地开展语文、英语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环境促动,两室飘逸书香。
精心布置两室。
(学校阅览室,书香教室)两室应有独具个性、有响亮而动人的读书口号,有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教室里有班级书橱,有张贴的“新书排行榜”,有学生的双语读书成果、名言警句,让他们每天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生活。
(二)课程带动,师生徜徉书海。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并纳入课表。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尝试性开展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静心自读课。
在时间上,做到“浪漫四步曲”:
首曲——晨间轻音乐,每天早读十分钟,诵读年级推荐古典诗词;次曲——午间协奏曲,中午20小时,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续曲——每周畅想曲,在阅读指导课上与老师同学畅谈一周阅读收获;尾曲——双休交响乐,精读经典名著,自由品读,书写感受。
(三)活动拉动,快乐书香童年。
举行“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通过举行讲故事比赛、读书演讲赛、读书手抄报评比、图书跳蚤市场、诗文诵读展示赛、好书漂流活动,读书报告会与讲座、评选书香班级、书香教研组,树立起读书活动先进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典型,推动全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坚持开展“经典诗文周周诵”活动,并落到到实处。
(四)表彰推动悦读焕发光彩。
学校将把课外阅读纳入到教师、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采用口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设立课外书阅读的“段位”评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予以段位升级,并发给证书。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读书评价的方法,评价班级的“读书大王”、“读书小博士”、“读书小明星”等。
将开展了“星级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比,树立典型,激励表扬,并予以适当书籍奖励。
四、社团活动展新姿,精彩不断
以“阳光体育活动”“传统体育运动”“特色课间悦动”的三动为突破,着力打造“六个一”品牌。
一品:
有品位。
“排炫球舞,精彩童年。
既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指南,“球道”、“球礼”、“球气”、“球韵”得以研究,“致力于“炫舞排球”,把排球运动分为“律动排球”、“舞韵排球”、“快乐排球”、“动感赛场”四个篇章。
从以球育德、以球增智、以球审美、以球健体”四个层次,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不断丰富“健我体魄、悦我身心、启我心智、美我心灵”的特色内涵。
老师们每天利用两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训练,一二年级练习原地拍球、运球,熟悉球性,三四年级训练自抛自垫、对墙垫球,五六年级则开始训练双人对垫,下手发球。
为增强排球训练的娱乐性,学校自编了一套排球操,将排球的基本动作,如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贯穿其中,整套操节奏轻快、动作舒展,学生在韵律中掌握了排球运动的基本要领。
全校学生人手一个排球,随着动感的音乐,踏着轻快的节奏,在操场上跳起欢快的排球操,充分展示出学生健康阳光的精神风貌,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做到普及与提高结合。
学校建立三层排球队伍。
班级成立排球小队,年纪组建排球中队,学校组建排球代表队,开展多种以游戏为主的排球活动,使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
组织单人、小组、班级之间等小型灵活多样的排球联赛,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班级对抗比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挑战赛。
使赛场上龙腾虎跃,奋力拼搏,赛场下热闹非凡,喝彩声高潮迭起成为同学们的享受,成为同学尽情的乐趣,让排球成了孩子们生活中最好的伙伴。
通过比赛,唤起了师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们娴熟的排球技巧,极佳的排球意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令人叹为观止。
学校还把排球运动分为“律动排球”、“舞韵排球”、“快乐排球”、“动感赛场”四个篇章。
通过师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精彩的特色展演来炫排球。
丰富多彩的排球活动,使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排球的磨砺,享受到排球带来的欢乐,帮助学生发现自己,陶冶自己,体验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在市阳光体育排球联赛中,我校男子排球队代表泗阳县参赛获季军,在县中小学排球赛中我校男排获亚军,女排获第三名。
一点:
有亮点。
我校大课间活动改以前的“两操一舞”(广播操、排球操、骑马舞)的单调,为“继承广播操、结合传统项目、融合现代经典、舞动特色打造)的按年级分别为学生们配置了飞盘、蹦蹦球、呼拉圈、空竹、长短跳绳和各种球类等健身器材和娱乐用品。
特色大课间活动采取以班为单位,鼓励和激发学生们“玩”的兴趣,按低、中、高年级组对活动进行集体展示,并对表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和班集体进行奖励和表彰。
课间时分操场上,伴随着活泼轻快地音乐旋律,全校师生济济一堂,活力无限:
踢毽子、打陀螺、跳大绳等传统项目样样精彩;跳棋、五子棋、象棋等特色项目棋棋叫好,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品种项目球球火热;广场舞、现代舞、民族舞等经典项目舞舞交融…课间让校园变得欢乐而温暖。
老师和学生同场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同时让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和保护下进行锻炼,降低了学生发生危险的几率。
如今走进李小的校园,大课间活动到处都是孩子们快乐、活泼的身影,整个校园一片欢歌笑语,呈现活力四射,热情飞扬。
一题:
有主题。
主题节日活动有主题。
四大节日节节生花(阅读节,垫高你的智慧;体育节,点燃你的激情;合唱节,放飞你的梦想;科技节,增长你的才干);三大传统个个精彩(中秋节,圆出你的精彩;国庆节,抒写我的中国梦;重阳节,孝出你的感恩)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通过年级兴趣组的活动,发现好苗子,培养社团梯队人才,建设社团活动资源库。
一式:
有形式。
玩转球类,阳光沐浴下茁壮成长;科技制作,智慧棋类,开启孩子智力的又一扇门;群舞蹁跹,歌声嘹亮,捕捉百花园中艺术的精灵;经典诵读,快乐写作,吮吸书海营养,成长自我风采;弹拨涂鸦,吹奏描画,动手动脑有动心。
“合唱节”“体育节”“阅读”“体育节”等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开展了各项竞赛活动,评比出多个项目的优胜者,真正让“精彩活动”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好伴侣。
一台:
有平台。
排球英姿、棋坛较量、平台对决、百灵欢唱、书海探航、快乐英语、简画涂鸦、纵横科普、社会实践、时新运动,块块出新,块块出彩。
如今一到大课间,跑、跳、投,抽、拉、舞,精彩纷呈,有滋有味。
出彩的活动,铸就出彩了的社团。
男女子足球队在县足球联赛比中获好成绩,羽毛球队力挫群雄,喜获全县冠军,乒乓球队过关斩将获第七名,象棋队再传捷报,获全县小学组第二的成绩。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
我们有理由相信:
李小人有人文的滋润,文化的润泽,教学的内化,活动的激发,徜徉在至善的路上,一定能聆听到花开的声音,而且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感受到成熟的喜悦。
2015年11月8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徜徉在 至善路上 徜徉 至善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