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系列笔记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543942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33
- 大小:83.76KB
历史人教版必修系列笔记资料.docx
《历史人教版必修系列笔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必修系列笔记资料.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人教版必修系列笔记资料
历史必修1笔记整理
L.S.M.41July24~30,2015
第1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
1.王位继承的演变(公天下→家天下)
(1)禅让
尧舜禹时期
(2)王位世袭
①开始
启继承父亲禹的王位
②方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③评价
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进步
2.分封制
(1)目的:
巩固国家政权
(2)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3.宗法制
(1)定义
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4)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2.后世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君主专制:
国家政权的主宰在与中央决策方式,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1.秦朝的中央集权
(1)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2)影响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
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3)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2.汉朝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
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3)作用
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3.唐朝的藩镇割据
(1)背景
节度使的设立,节度使享有较大政治自主权和财权,军事力量强大,发展为割据势力。
(2)结果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4.北宋对中央集权的加强(体制上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角逐问题)
(1)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兴科举)
①军事上:
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
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5.元朝的行省制度
(1)背景
疆域空前扩大
(2)概况
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3)意义
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6.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
丞相:
决策,司法,行政
皇权:
设尚书令,侍中,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三省
(3)隋唐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世基本沿袭
(4)宋朝
二府(枢密院,中书门下)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制,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5)元朝
设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宰相权势较大
(6)明清时期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7)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①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设置中朝
②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全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隋唐设门下省,宋代地方设通判等。
三.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孝廉成为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3.隋唐的科举制
(1)背景
世家大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难以为继
(2)意义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促进文化发展,利于中央集权。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产生的原因: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
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2.城邦的基本特征: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雅典民主政治(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1)确立历程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2)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民主遗产
比例代表制、议会制、机会均等原则、任期制原则、差额选举原则、法治原则。
(4)评价
积极方面:
①雅典民主制的伟大创举,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多数人参政,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③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④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②轮番而治的特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③直接民主的形式原始,是小国寡民的产物,难以复制。
综合: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它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也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权利和自身发展能力,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基础上、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2.罗马法
1.起源和发展历程:
(1)习惯法
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极大的伸缩性与不确定性。
(2)成文法:
进步性:
①内容广泛,条纹明晰。
②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现象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落后性:
①习惯法的汇编,掺杂落后的古老习俗。
②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标志: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3)公民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4)万民法
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奴隶不计)的法律,即“万民法”。
(5)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评价
当时:
①稳定社会秩序,调整纠纷。
②保护私有财产,缓解社会矛盾。
③保护奴隶制剥削制度。
后世: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①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
②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第3章近代西方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政体与国体
政体(手段):
(1)君主制:
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
国体(统治阶级→国体)(性质)
总统制,议会制
联系:
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2.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
4.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第一位首相:
沃波尔
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政党制度逐渐建立。
2.美国政府的建立
1.背景
1776年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美国1787年宪法
(1)概述
1787年,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的方案。
(2)评价: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加强了国家权力,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总统共和制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
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4.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共和党(象)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5.美国政府结构示意图
见附录2
三.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过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意义: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四.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2.特点
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
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
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特·英美法德政体比较(附录1)
第4章近代中国
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3.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资本主义
4.起止年代
1840-1842年
5.《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
(2)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
(3)影响
国家主权方面:
①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③中国给予列强片面最惠国待遇
经济方面:
①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
②中国从此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反侵略、求民主、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成为时代潮流。
7.清政府的应对
(1)权力机构的变化
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的设置
(2)洋务运动
①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②设立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3)影响
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鸦片战争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列强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天津条约》
(1)时间
1858年
(2)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十口通商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3)影响
①列强逐渐影响和操控清政府内政外交
②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③便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
④成为外国人在中国实行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北京条约》
(1)时间
1860年
(2)内容
①增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③英法各赔款800万两白银
(3)影响
①继承了《天津条约》既得利益
②威胁北京的安全
③英国在香港势力范围扩大
④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4.影响
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中国半半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日本趁平定朝鲜农民起义之机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2.《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
(2)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危害:
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半半程度。
②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
(1)内容
①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关税、盐税抵押
②设立使馆界
③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⑤该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危害
①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②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斗争
私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西方各国在华代理人
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五.太平天国运动
1.过程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1856年,通过北伐、西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
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目的:
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不能实施的原因
不代表社会生产力额发展方向,是使社会停止在分散小农经济水平上,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理想化与固定化,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3.洪仁玕著《资政新篇》
(1)内容
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②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③开设新式学堂
(2)评价
①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②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③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3)不能实行的原因
①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现实和愿望不能发生共鸣,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②没有一个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条件与环境。
4.特点
①口号上的西方基督教色彩
②平均地权的口号
③截然不同的两套施政方案
④发展资本主义的特色思想
⑤与西方各国的平等交往思想
6.义和团运动
1.时间
1899~1900年
2.口号
“扶清灭洋”
3.失败原因
(1)主观
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2)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评价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的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朝的改革,但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排外的弱点;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
七.辛亥革命
1.中国国同盟会
(1)时间地点
1905年在东京成立。
(2)地位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
1912年春
(2)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
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4.失败
标志: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5.评价
(1)功绩
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失败
①未能改变中国半半的社会性质
②未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③革命果实遭袁世凯窃取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2)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3)主力
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4)性质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
①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与牺牲精神
②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工人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
②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发展前途不同: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2)标志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3)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
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九·国共的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
(1)时间
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
(3)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927年,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3.土地革命
(1)过程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经济建设,发展生产。
(2)意义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3)思想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红军长征
(1)起止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遵义会议
1935年召开.
意义: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抗日战争
1.重要事件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全民抗日救国高潮。
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侮。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1937,年12月,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1937.7~1938.10防御,1938.10~1943.12相持,1944.1~1945.8反攻)
2.胜利原因:
①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③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④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
⑤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3.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
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十一·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2.内战
(1)重要事件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意义
①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②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5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空想社会主义
1.代表思想家
法国:
圣西门、傅立叶,英国:
欧文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工人生活条件与政治权利有限。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动荡。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2.《共产党宣言》
(1)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内容
①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人类运动发展的必然前景(为何科学)
③社会主义实现系于无产阶级的斗争
④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推翻封建制度;发展生产力
⑤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周期性经济危机
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推翻资本主义
⑦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人教版 必修 系列 笔记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