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彩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2542428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60KB
大班幼儿彩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
《大班幼儿彩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彩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幼儿彩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彩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陇县实验幼儿园张银霞
内容摘要:
教师的“导”和幼儿的“学”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
我们利用本园彩泥特色特色课程的优势,探讨教师在大班彩泥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该课题能顾及到每个幼儿具有不同认知水平、能力发展水平、认识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实际,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幼儿的优势和潜能。
关键词:
彩泥教学 指导策略 导语 回应策略 教学评价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彩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
大班幼儿由于知识面的开拓,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造型活动,而对创作活动更加感兴趣,这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活动。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育问题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应从自身寻找原因,认真开展自我剖析,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一、存在的问题:
我们结合我园的日常彩泥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中的彩泥教育,观察了解了教师的指导,发现了几个问题,如:
注重导语运用的程式化,忽视其目的性、趣味性;注重模仿性操作,忽视起探索性操作等……这些现象与观点实质上反映了教师将幼儿主体与教师主导对立起来,重视幼儿主动探索性操作不够。
二、具体问题分析:
从教师组织彩泥教学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来看,主要有以下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
共性问题:
1、教学内容来看:
很多的教师选用彩泥活动,因为彩泥颜色鲜艳,而且准备方便,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做在泥工板上。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单调,呆板。
彩泥活动形式也不够丰富。
2、从教师的导语来看:
(1)简单重复:
例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经常会请很多幼儿来说一说。
但当有的问题孩子回答不上来时,有些教师心里很着急,于是会请很多的孩子来说,直到说出教师心中的答案为止。
“你说,你说,你说……”之类的所谓导语,初听起来,似乎也在引导,其实只在同一层面徘徊,没有任何指导价值。
(2)模棱两可:
有时对幼儿回答的几种答案,一时不能下结论,似乎这样有道理,那样也有道理。
其实在这些答案中,或是片面的,或有明显的错误。
而教师受“多元”观点的影响,采取折中的办法,或用含糊其词的办法来掩饰心中的不安。
3、教师的回应策略:
(1)漠然处置:
对幼儿的问题不闻也不问。
(2)蜻蜓点水:
对幼儿的问题轻轻点过,没有及时抓住究底。
(3)避重就轻:
对有价值的问题捕捉不到而对无关问题穷追不舍。
(4)束手无策:
面临幼儿问题,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5)答非所问:
没有针对幼儿的问题做出应答,而离题千里。
因此,孩子缺少了必要的支持,丧失了活动的兴趣。
4、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常按部就班的开展泥工活动,对彩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缺乏观察、操作、思考、交流。
有时对幼儿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还有包办代替的现象。
5、教师对教学评价:
(1)由于缺乏对彩泥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常常因幼儿完成作品的时间参差不齐,而放弃了评价这一重要环节。
(2)因教师对年龄阶段儿童的美术表现的心理特征的认识不够,不能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客观地评价幼儿的作品,只能作一些空而大的评价或说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
你捏得真好!
真美丽!
颜色真好看……等,很少有帮助改进的建议性意见。
(3)评价的方式非常单一,多以教师讲评为主,幼儿自评和互评的机会很少,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使教学评价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4)评价中缺少教学,往往把评价作为一种结束,而未认识到教师中很主要的反馈环节。
个性问题:
从教师自身的观念我们认为还存在问题:
主要是教师对新纲要理解的偏颇。
(1)有的教师认为:
新纲要中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因此,指导的太多将束缚孩子的思维。
对个别幼儿的指导缺少方法,照顾全体的能力较弱。
(2)有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讲解示范过于具体细致,教学中灵活性、启发性成份更少。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反思是为了完善。
面对我们教师在彩泥教学的指导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唯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一年来,我们以下几方面入手,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
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彩泥教学牢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美术教育观,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不断追求新的发现。
(二)自我反思,自我定位
所谓: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教师越是能够认清自己,就越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
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努力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促使每位教师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突破。
(三)共性问题,重点突破
对教师中存在问题最严重、最普遍的共性问题。
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大班泥工教学的具体方法: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2、在彩泥活动中,我们不仅进行彩泥教学。
我们还利用彩泥进行鱼缸装饰、服装装饰等。
3、2、组织活动的设计上:
4、我们利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
我们保证每星期都精心设计一次集体教学,帮助幼儿获得技能上的支持。
每周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区域活动或小组教学,让幼儿自由选择。
5、3、教师引导策略
6、
(1)导语
7、幽默诙谐 教师应为幼儿交谈或讨论想法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室里就可提供一个支持性环境。
如让孩子们商量活动方案时,老师不妨用幽默的口吻说话,有时更会吸引孩子的注意。
8、精练明确 语言太繁,一是孩子听起来太费劲;二是太费时。
例如在彩泥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滔滔不绝,可留给幼儿操作的时间却很少。
因此,我们要认真设计好教师的引导语,力求精练而又有意义。
9、丰富多彩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使人听了后,不但没有厌烦之感,反而觉得新鲜有趣。
10、
(2)回应策略
11、深化策略 判断幼儿生成的问题有价值时,教师采取强化、鼓励的策略,并灵活调整原有计划,追随幼儿思维,求得意外收获。
迁移策略 判断幼儿生成的问题有潜在价值时,教师应进行点拨,引向显性价值方向。
12、留疑策略 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无法判断作出取舍时,可坦诚相告,建议师生共同对疑难问题探究解答。
13、(3)指导策略
14、A、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15、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
”如:
在彩泥《蝴蝶》活动中,我提出了“蝴蝶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蝴蝶的头上有什么?
像什么?
”“蝴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蝴蝶的家在哪儿?
”“蝴蝶在干什么?
”等问题。
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带着问题去想象,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16、B、启发点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17、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困惑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幼儿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以将鼓励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
“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
18、C、拓展升华,激活幼儿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
19、如:
活动《有趣的蜗牛》中,当幼儿制作了一只蜗牛的主体后,我就提出有趣的启发性的语言:
“你做的这只蜗牛是蜗牛一家中的哪个成员?
蜗牛宝宝和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蜗牛宝宝为什么哭了?
谁来帮助它?
”“蜗牛喜欢在哪儿玩?
”等等,幼儿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出现了创作的高潮:
“我现在要做蜗牛爸爸,蜗牛宝宝骑在蜗牛爸爸的背上去动物超市”“我是做蜗牛宝宝的图书破了在哭,小鸟、蝴蝶都来安慰它”“我做的是蜗牛一家去春游”。
幼儿边说边做,其乐无穷,非常快乐。
20、D、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21、a、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2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
因此,我们在制作活动,让幼儿有充分感知的机会。
23、b、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
24、在一次食物制作活动中,教师没有传统的教授幼儿制作水饺,面条等,而是让幼儿自由发挥。
可以制作出小动物,蔬菜或装饰食物等等。
幼儿的创作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25、
26、c、给幼儿自由表现主题内容的机会。
27、在《狮子》泥工活动中,有的幼儿做的是《狮子在做杂技舞》;有的幼儿做的是《狮子睡觉》;有的幼儿做的是《狮子与小朋友游戏》等。
28、d、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
29、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的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30、4、评价策略
31、我们应重视作品的展示与交流。
只有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发现孩子的特点,才能引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教育才有效。
而展示交流是最直接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互补缺陷,学习借鉴,求新求异,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
32、
(1)正面评价,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33、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
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34、
(2)突出优点,增强幼儿创新欲。
35、幼儿的彩泥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36、(3)灵活多样,引导幼儿自由评价。
37、结合幼儿的表征水平、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将同伴间的讲评转变为相互欣赏,从关注幼儿的作品转移到关注幼儿的所思、所想、所说、所为的动态变化上来。
将随机讲评与集中讲评更灵活的相结合,来实现由而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目标。
38、(四)个别原因,引导自纠。
39、由于教师的学历、资历及能力等因素的不同,教学中反应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我们一方面做到每节课后写评析,对照目标全面反思活动的整个过程。
通过经常性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达到自纠的目的。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的利用互相观摩、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教师自主的相互学习交流中将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一步步推向澄清,获得自我成长。
四、效果分析
1、教师的彩泥指导观念得到了明显转变,教师指导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以素质为中心的培养目标,针对幼儿的兴趣和心理特征,进行启发诱导,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寻找问题答案,并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
总结出了:
“观察——记忆——联想——创造”、“体验——回忆——联想——创造”、“欣赏——谈话——联想——创造”等效果较好的彩泥教学模式。
在观摩活动中,教师所上泥工《装饰花瓶》和《制作相框》受到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2、幼儿参加彩泥活动的兴趣很浓。
表现在我们班孩子喜欢彩泥活动,常常有小朋友问:
老师今天做不做彩泥……只要听到下节是彩泥活动,就会高兴得跳起来,叫起来。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彩泥活动的参与热情非常高。
而在特色小组活动,孩子们更是不肯落下一次,表现出了对彩泥活动强烈的兴趣。
五、结论及反思:
在彩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教师的指导策略还富有随机性,怎样利用彩泥教学提高教师的随机调控能力、教学和机智及生成孩子感兴趣的新课题的能力;怎样帮助教师提高反省意识和反省技能等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纲要》(试行)
2、《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
3、《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六大原则》、《上海教育》2001年第6期(半月刊)赵慧
4、《对"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王皓
5、《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探讨与实践》林至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幼儿 活动 教师 指导 策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