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一教案头.docx
- 文档编号:12538378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0.22KB
思品一教案头.docx
《思品一教案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一教案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品一教案头
课题
适应人生新阶段
需2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认识到大学和中学的不同,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特点、要求。
教学
重点
大学学习方法的改变,大学生活的特点
教学
难点
如何确立新的学习方法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开始了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目标上的自我选择。
在这个新阶段中,困难和矛盾将接踵而来。
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因此,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大学生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及所应完成的发展任务,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角色转变,认识大学新生可能碰到的主要矛盾和障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大学生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大学是人生的新阶段,当代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将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特点,新的生活,直接面临三大变化:
学习要求的变化。
第一,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增强。
第二,大学学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增强。
第三,大学学习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
生活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较以前的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是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学习,交友,以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以此加速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第一,离开父母,培养料理生活的独立性。
第二,人际交往,养成选择沟通的广泛性。
第三,适应环境,提升自我内在的可塑性。
社会活动的变化。
第一,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活动正常开展。
第二,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生动活泼。
第三,课余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青年人升入大学之后,意味着“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它既是未来事业的准备,也是未来事业的开端。
一位西方的教育家说过:
“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
”大学学习不是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而是攀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每个学生都要对其特点和规律有所认识和把握,都要不断调整和适应,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的学风
学风是为学之本、立业之基。
所谓学风,是指学习者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风貌。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问题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学习态度问题,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大学生的学风是大学生业务素质的灵魂,它关系到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不久将来的工作和事业。
养成优良的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课题
肩负历史新使命
需2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帮助当代大学生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进而引导其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教学
重点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教学
难点
知行统一,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
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新生必须明确历史使命,成为对社会有所建树的有用人才。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才,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
大学生只有遵循正确的成才方向,努力达到学校教育的成才目标,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完成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他们的崭新形象既是社会的呼唤,又是他们成才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应该成为中国青年的示范表率。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课题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需1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帮助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理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帮助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教学
难点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课题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需1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
重点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教学
难点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点:
深刻的思想性。
明理课。
较强的理论性。
突出的综合性。
鲜明的实践性。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知行统一。
.
课题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需1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想信念
教学
重点
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教学
难点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弄清楚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包含并反映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的。
其次,共同理想又制约着个人理想。
再次,共同理想要依赖于个人理想的实现才能算得真正的实现。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说过,“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威和表面的显赫,而是寻求那种不仅满足一己私利、且能保证全人类幸福的完美理想。
”
马克思从此把为全人类谋幸福作为自己的理想,并具有着坚定的信念,一生不为艰辛,努力奋斗,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课题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需1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
重点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教学
难点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去实现理想。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课程导入: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得好:
“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唯有实践才是连接两岸的桥梁。
”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首先,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其次,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最后,理想的实现需要有献身精神。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源于现实。
①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
无论在个人理想中,还是在社会理想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现实的影子;②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它具有客观依据,符合客观规律,它最终会实现的。
③理想的动机来源于现实。
即来源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成功的欲望。
(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
立志做大事。
立志须躬行。
课题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需课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增强国防观念,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与统一;
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促进自己成才;
教学
重点
理论重点是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知识重点是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教学
难点
如何实现知行统一,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教案编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提示与补充
导言: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又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九五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国家”的多重含义
总结经典作家对爱国主义的描述,可以看出爱国主义应包涵如下要素:
首先,肯定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其次,肯定爱国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再次,强调爱国主义有阶级性,认为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爱国主义,如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等。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力量的源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品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