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作业超大全.docx
- 文档编号:12531466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2.30KB
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作业超大全.docx
《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作业超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作业超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的作业超大全
19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_1
单选题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
A. I(V+M)=IIC B. I(V+M)〉IIC
C. I(V+ΔV+M/X)=II(C+ΔC)D. I(V+ΔV+M/X)=IC+IIC
2.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D
A. 少数天才人物的发现所决定的 B. 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决定的
C. 资本主义国家工段阶级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3.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B
A. 扩大进口 B. 扩大出口
C. 稳定原有外贸体制 D. 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4.()指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5.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初是由(D)提出来的
A. J.H.伯克 B. 本杰明·希金斯 C. 罗纳德·麦金农 D. 威廉·阿瑟·刘易斯
6.商业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关系是(D)。
A. 两者都是产业资本的组成部分 B. 两者都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
C. 两者都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
D. 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职能的转化形式或独立形式
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B)
A. 正比 B. 反比 C. 无关 D. 以上均不正确
8.社会化大生产,是由(D)
A. 分工联系起来的 B. 劳动联系起来的
C. 协作联系起来的 D. 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
9.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关于二元结构的改革思路是B
A. 继续大力发展重工业,等时机成熟后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B.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要素分配比例来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 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经济中的积极性
D. 在进一步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强化城乡二元结构
10.在简单再生产中,消费资料的实现条件是(B)
A. I(c+v+m)=Ic+IIc B. I(v+m)+II(v+m)=II(c+v+m)
C. I(c+m)=IIc D. I(c+m)=II(c+m+v)
11.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B)
A. I(c+v+m)=Ⅰc+Ⅱc B. I(v+m)=Ⅱc
C. Ⅱ(c+v+m)=I(v+m)+Ⅱ(v+m) D. Ⅰ(v+Δv+m/x)=Ⅱc+Δc
12.以下不属于区域集团化的组织是(D)。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13.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A)
A. 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 B.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C. 雇佣劳动制度 D. 劳动力对资本的附庸关系
14.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C)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
A.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 资本主义价值形态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 市场经济体制
1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B)
A. 资本 B. 剩余价值 C. 资本家的节俭 D. 扩大再生产
多选题
1.从微观角度看,货币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ABCD)
A. 交易规模 B. 机会成本 C. 利率 D. 预期因素
2.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主要因素(AD)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 B. 资本形态
C. 资本磨损 D.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3.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措施有ABCDE
A. 实行政企分开 B. 企业实行自负盈亏
C. 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 D. 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合理调整关税结构
E. 实行多种形式的工贸结合的经营体制
4.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
ABCD
A. 是人们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
B. 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广泛的市场
C. 能为其它部门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D. 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类技术设备
5.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有(ABD)
A. 利用直接投资
B. 利用间接投资
C. 在国外投资建厂
D. 发行有价证券筹集外资
判断题1234对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不能通过社会直接计算和分配劳动时间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形式以迂回曲折的形式来间接地加以完成
2.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3.个别分工就是企业内部的分工。
4.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货币作为商品买卖之间的媒介的职能。
5.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19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_2
单选题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的实现
A. 产品的售出 B. 社会总产品 C. 资本增值 D. 价值增值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C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C.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D. 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3.兰格模式中,中央计划当局采取()得出“均衡价格”体系。
A. 试错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微调法
4.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
A.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B. 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C. 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 D. 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5.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B)
A. 政府强制政策 B.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 土地国有 D. 土地稀少
6.货币的本质是(B)
A. 纯粹价值符号 B. 一般等价物 C. 流通手段 D. 劳动物品
7.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方式是(A)
A.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以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按资分配 D. 按生产要素分配
8.(C)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A. 价值规律 B. 市场经济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政治制度
9.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A),与周转时间成()
A. 正比、反比 B. 反比、正比 C. 正比、正比 D. 反比、反比
10.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11.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C)
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B. 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 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D. 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A)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C.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 无矛盾
1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
A. 与自然规律相同 B. 不能被把握 C. 被自然规律决定 D.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C)
A.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 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C.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15.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D)。
A. 企业利润 B. 平均利润 C. 垄断利润 D. 超额利润
多选题
1.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就必须明确公有制经济包括ABE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外资经济
D. 港、澳、台经济 E.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2.影响资本主义企业利润率大小的因素是ABCD
A. 剩余价值率大小 B.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
C. 资本周转速度快慢 D. 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 E. 资本家的消费多少
3.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A. 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B. 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C. 劳动力 D. 劳动力健康 E. 政府的介入
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BCD)
A. 危机阶段 B. 萧条阶段 C. 复苏阶段 D. 高涨阶段 E. 滞涨阶段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
A. 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 B.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C.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 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
判断题1.5错误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
2.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3.公有制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4.货币的虚拟化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19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_3单选题
1.社会的性质是由D
A.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 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C. 科学技术决定的 D. 经济制度决定的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B)
A. 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纸币的诞生 D. 垄断的出现
3.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工场手工业实行的是以(D)为基础
A. 生产 B. 分配 C. 人力 D. 分工
4.“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中说明了(C)
A. 商品稀少其价值就大 B.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 使用价值决定一切
5.按劳分配的实质是(D)
A. 按个人付出的社会劳动量进行分配B. 反对剥削,实行平均主义
C. 一切劳动都平等,都没有差别
D. 反对剥削,反对平均主义,承认能力和贡献上的差别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6.以下哪项是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补充C
A. 实行公有制的经济所有制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7.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是B
A. 一步到位,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建设
B. 推进农村城镇化,走“乡镇企业—城镇企业—城市工业”的道路
C. 城乡工业在公平竞争中共同发展
D.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压力,促进农村城市化
8.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有关政府与市场的改革的目标是(D)。
A. 大政府小市场 B. 大市场小政府 C. 强政府小市场 D. 强政府大市场
9.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10.货币资本的循环表明,资本的目的就是(A)
A. 价值增殖 B. 使用价值增值 C. 售卖产品 D. 扩大生产
11.渐进式改革悖论的具体体现是。
C
A. 市场化既是改革的目标,又是改革的障碍
B. 计划化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条件
C. 改革的发动者同时在许多方面又成了改革的对象
D. 既要坚持公有制又要推进市场化
12.资本主义整个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C)
A. “圈地运动”的成功B. 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增殖能力
C. 资本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
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13.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主要职能是B
A. 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B. 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
C. 防止通货膨胀的作用 D. 调节与核算工具的作用
14.要全面认识公有经济的含义就必须明确,公有经济包括D
A. 只包括国有经济B. 只包括集体经济 C. 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D. 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5.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表现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目的在于实现(C)的统一
A. 计划与市场 B. 竞争与合作 C. 公平与效率 D. 集中与分散
二、多选题
1.引起政府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A. 制度和体制方面引起的
B. 由政府对市场的不当替代引起的
C. 政府自身的局限引起的
D. 市场自身的抗拒
2.资本的周转时间为(AD)之和。
A. 生产时间 B. 劳动时间 C. 储备时间 D. 流通时间 E. 销售时间
3.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阶段包括(AB)
A. 简单协作阶段 B. 工场手工业阶段
C. 机器大工业阶段 D. 现代化阶段 E. 高级化阶段
4.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的含义有(AB)
A.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C. 我国处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D. 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相当发达的阶段
5.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
A. 社会的需求结构 B. 社会的产业结构
C. 生产资料所有制 D.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E. 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
三、判断题1.4.5正确
1.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流通中纸币量的多少。
2.纸币作为储藏手段,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4.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由于没有控制市场的力量,价格几乎成为竞争的惟一手段。
5.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相应一年获取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
19春《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_4
单选题
1.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在不同汇率制度下是不同的。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A)决定。
A. 外汇市场供求 B. 金属货币量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西方大国政府
2.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A)。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源泉是D
A. 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B. 附加在商品上的费用
C. 商业店员创造的利润 D. 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在完整的市场体系结构中,不仅要有商品市场,还要有D
A. 零售市场 B. 批发市场 C. 拍卖市场 D. 生产要素市场
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C)两方面
A. 劳动补偿 B. 社会补偿 C. 物质补偿 D. 消耗补偿
6.我国在向二元结构过渡初期采取的战略是。
B
A.轻工业优先发展 B. 重工业超前发展
C. 农业与工业同时发展 D. 基础工业优先发展
7.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对民族资本采取(B)方式,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A. 无偿剥夺 B. 和平赎买 C. 高价收购 D. 按市场价收购
8.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C)
A. 价格 B. 价值 C. 利润 D. 工资
9.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
A.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B. 商品经济
C. 工人地位急剧变化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克服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C
A. 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1.(D)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这与以占有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小商品生产有着本质的不同。
A. 价值 B. 使用价值 C. 交换价值 D. 剩余价值
12.用于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C)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价格标准
13.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还必然存在多种经济成份,这是由我国现阶段B
A. 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决定的 B.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C. 劳动者的劳动还有差别决定的 D. 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决定的
14.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
A. 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 B. 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
C.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15.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A)
A. 高级化或现代化阶段 B. 鼎盛阶段 C. 过渡阶段 D. 崩溃阶段
多选题
1.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CDE
A.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 与公有经济可共存
D. 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E. 是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剩余价值被各剥削集团瓜分为(ABCDE)
A. 产业利润 B. 商业利润 C. 利息 D. 地租 E. 银行利润
3.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主要是由(A)和(B)长短来决定的
A. 生产时间 B. 流通时间 C. 储存时间 D. 购买时间
4.下列属于区域集团化的典型代表的组织是(ACD)
A. 欧洲联盟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是
A. 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 发展商品经济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实行政企分开的要求
D.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要求
E.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判断题1234错误
1.表明工资水平的是名义工资。
2.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总是排斥利润总量的绝对增加
3.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4.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5.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政治经济学 财经类 作业 超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