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docx
- 文档编号:12523545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32.62KB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docx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
情。
教学难点:
对“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等词语的理解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拓展阅读、课外资料的展示,了解孔子、老子。
交流
所收集的孔子、老子的名言。
3、学写12个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理解“学习是无止境的”。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古代的大思想家,他们是谁呢?
2、千百年过去了,孔子和老子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敬重呢?
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在课文《孔子拜师》里,去揭开这个秘密。
二、整体研读
1、故事里,老子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给你什么印象呢?
默读课文,划起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注明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三、重点研读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谈孔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个句子:
⑴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曲阜与洛阳相距上千里啊,那时,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孔子是靠着双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几个月到洛阳求学。
想一想,这一路上,孔子会遇上些什么呢?
对啊,这一路走来,不简单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句子,再来感受孔子求学路上的艰辛。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想: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
“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
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
谈老子☆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整体回顾课文,感悟孔子、老子的高贵品格看板书总结:
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让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断,再次感受两位思想大师的高尚品格吧!
四、拓展阅读
1、过渡:
正因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们的佩服与敬重。
孔子门下有许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了《论语》。
而老子撰写的《道德经》,这两本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后,大家可以去找来读读。
2、学习是无止境的。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为了学问,也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同到文章中去读读这些故事吧!
阅读天地二)
五、小练笔学习无止境,生活处处需要学习,读书、做人……你的身边,有没有一些刻苦求学的人和事呢?
请你写下来。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紧扣课题,引入新课①教师提示课题:
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
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
b。
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
孔子是怎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拜师?
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①认读生字。
a。
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
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
给这些生字组词。
b。
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
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复习词语①卡片抽读。
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
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
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
认识?
指导书写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
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
点。
“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①活动总动员。
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
命名。
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
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
组织。
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
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1、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1、教师提示课题:
17、孔子拜师。
2、感悟题意:
⑴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
⑵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
孔子是怎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拜师?
怎样拜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认读生字:
⑴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⑵指名认读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⑴给这些生字组词。
⑵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1、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
文。
2、孔子为什么拜师?
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⑴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
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课外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卡片抽读。
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2、组内检测。
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2、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3、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4、品读升华。
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
“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五、布置实践活动
1、活动总动员。
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活动筹备。
⑴命名。
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
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⑵组织。
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3、拟定活动计划。
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4、交流活动计划。
六、课外作业了解孔子其他方面的资料,论著等。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3课时
教师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
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
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
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
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
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提问:
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
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
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
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
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③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Ⅰ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
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
老子说:
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
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四、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五、再读全文,再感受《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
2、课前作业检查:
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
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
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
孔子拜师。
质疑:
谁?
干什么?
那么在拜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
要求:
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出示词语,认读。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
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
如孔子、老子等。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齐读。
师:
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师:
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
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
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交流读书感受。
谈孔子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c、孔子想: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于是上前行礼……
d、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
个学生。
”
e、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f、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谈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
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生交流,综合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生汇报。
学生谈感受。
师:
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三、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背诵孔子的著名言论,积累名言。
五、生字指导:
“尘”:
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
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
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
右边是“受”,不是“爱”。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更多资料。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6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
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
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谈孔子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谈老子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3.引入:
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3.师引读。
演读感悟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拓展活动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走进孔子,老子。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7一:
热身运动师:
同学们,咱们上课之前先来个热身运动,把你积累的孔子名言跟大家分享吧。
生汇报交流二:
读课题师:
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吗?
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孔子拜师师:
课题为什么用拜师,而不用求师、认师呢?
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服,崇敬、佩服。
甚,到了极点。
谁在读课题请跟老师书空师:
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求知路上的不易。
听风声、雨声、雷声。
学生认真听师:
假如你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
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
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
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
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
不好,我得赶路。
师:
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
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
师:
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
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
求学艰辛啊,像这样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齐说:
日夜兼程。
师:
像这样顶风吃饭在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齐说:
风餐露宿。
师:
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读师:
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会读这个句子?
生: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
她读得怎么样?
生:
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
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师:
那你读一读。
还有谁来读?
师:
她读得怎样?
生:
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
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
师:
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由朗读师:
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师:
谁能够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呢?
师:
你喜欢读谁的话?
你呢?
一生读孔子的话,一生读老子的话。
两个学生分角色读师:
请你再来读读老子说的第一句话。
生1读生2读:
你是——师:
你们喜欢谁的读法?
生3:
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
所以“你是——”
三位学生分别带着疑问来读一读师:
好,读出了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
你喜欢谁的话?
师:
谁再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
生4:
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
可是老师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4:
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
现在是三年级——生4:
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5:
还要考博士。
师:
学习就完了吗?
生6:
还要考研究生。
师:
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生:
学无止境。
师:
谁能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师:
你还特别喜欢那句话?
生1读: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
非常好,非常有礼貌,彬彬有礼,有礼有节,值得大家学习。
生2: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师:
求知心切呀。
生3: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
这个老子真高兴,因为他终于见到了孔子。
我们来看,句子中有一个词:
迎候,什么是迎候。
迎迎接、侯等候。
合起来,迎候的意思是?
生说师:
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老子,您老已经70多岁了,请您坐在车上等候可以吗?
生:
不行,我坐在车上等候,表示我对你的不尊重。
师:
多么谦和、知礼的老子呀!
假如你就是老子,你会怎样迎候孔子?
指生上台表演师:
咱们现在要在现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我们同坐两个先试一试。
学生试着表演,师相机指导。
请一组上台汇报。
师: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在洛阳城外。
。
。
。
。
。
上前行礼,问道:
学生表演。
第三段师:
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
孔子怎么学?
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师:
孔子是怎么学的?
生: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
如果用课后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
温故而知新。
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知道及时复习巩固,真了不起。
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实事求是,没有不懂装懂,学得实在。
师:
老子怎么教?
生: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师:
真是无私呀,不怕孔子超过他。
老子还会怎么教?
生:
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下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
生:
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
生:
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
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
师:
我们来齐读这句话。
老师领读,孔子怎么学?
生读老子怎么教?
生接读师:
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生:
孔子的学问很渊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
我夸老子:
老子非常无私,毫无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过他。
生:
我夸孔子:
他勤学好问,又谦虚。
生:
我夸孔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拜师 孔子 拜师 教学 设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