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点及阅读练习答案定稿.docx
- 文档编号:12475437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1.66KB
议论文知识点及阅读练习答案定稿.docx
《议论文知识点及阅读练习答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知识点及阅读练习答案定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知识点及阅读练习答案定稿
议论文知识清单
一、议论文的定义
议论文又称论说文、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二、议论文三要素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论点解决的是“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的是“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要解决的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1、特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肯定或否定),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找准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同时应注意一些总括性词语:
总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些告诉我们„„,这些词后面往往就是论点。
3、注意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在于:
中心论点是统帅,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说明中心论点的。
分论点是从不同角度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对于中心论点来说,它是道理论据。
4、注意区别中心论点(或论点)和论题。
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它们是根本不同的。
(二)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形式。
辨析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是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科学的统计数据图表,它的特点是概括简洁,紧扣论点边叙边议。
在文章中事实论据有的具体叙述,有的概括叙述,具体的事实论据容易辨认,概述的事实论据有时容易忽略,阅读时应细心辨认。
对一篇文章中所列举的几个事实论据,要能够分析事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分析事例排列的合理性,以及详略安排等特点。
理论论据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为人们所熟悉的、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
议论文引用的名言(包括谚语等),除做论据外,有的也用来作论点,有的作为结论语,起到强调中心论点的作用;也有在引用名人的话时既包含事实论据,又包含道理论据,不能将一切名人的话都视为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应当是读者比较熟悉或为社会所普遍承认的。
2、简析论据的作用:
这是事实/道理论据,在文中论证了…观点。
3、补充论据:
①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
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②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
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三)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
1、明确论证思路或论证过程。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和巧妙串联。
语言表述为:
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
2、辨析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语言表述为:
①举例论证:
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②道理论证:
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
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三、论证方式
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批驳对方论点主要用三种方式:
(1)直接驳斥对方论点;
(2)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3)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论点。
四、结构层次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根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可以分为“纵式”和“横式”两大类。
纵式:
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
常见的“纵式”结构有“层层深入”式。
横式:
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常见的“横式”结构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等。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概括性、抽象性以及准确性、严密性、鲜明性、严谨(绝大多数、若干)
六、分析重要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1、开头(引论)的作用有: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或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作为xx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增强可读性。
2、结尾(结论)的作用有: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七、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
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
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其次确定本段在文中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议论文关键词语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它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即它在句中、篇中具有揭示中心的作用,或在文章的结构上具有标志性的作用。
这需要结合文章的上下语境去把握分析。
2、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逻辑关系,即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如“往往、可能、大多、一般情况下”等。
这就需要从论述是否周密全面、判断是否恰如其分、语言是否武断绝对等方面去考虑。
重点句子主要指:
揭示文章观点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关联的呼应句;显示文章结构的总分句、鞭辟入里的哲理句。
八、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1)品味议论语言,一般是考查其准确、严密性,提问方式一般是:
分析词语有何作用,或问词语能否去掉。
(2)前者表述方式可套用“结合文意说明用该词表达了什么意思+使用该词使语言准确严密”格式;后者和说明文此种题目回答格式相仿;
(3)有时也考查语言生动性。
这需要注意词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反复、排比等。
练习:
谈 骨 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
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
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嗟!
来食!
”(喂,来吃!
)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
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
相关链接
①文天祥殉国前,在衣带上写绝命诗,前四句是: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
②唐雎在秦王面前,不畏强暴,以死相拼,不辱使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气”在文中的含义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列举了三个事实论据,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①文天祥誓死不降元
②穷人宁愿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
③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4、文中三个事例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因为这三件事与孟子的几句话是一一照应关系。
5、本文题目的作用是:
提出论题
6、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本文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第2、3、4段,引用孟子的话阐释骨气的含义,第5、6、7、8、9段通过文天祥、穷人、闻一多三人的具体事例论证中心论点。
第10段总结全文,并联系实际强调无产阶级是有骨气的。
7、文后“相关链接”附有两则材料,请你再写二则。
(提示:
古今中外有关“骨气”的事例和名言,都是“链接”的内容,但不得抄录本文句子。
)
事例:
刘胡兰宁死也不说出共产党人的秘密。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为“五斗米折腰”。
司马迁身受宫刑,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国威。
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吉鸿昌自制“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挂在胸前,昂首阔步地走在美国大街上。
王二小宁死也不给鬼子带路。
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也不愿被俘。
秋瑾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就义。
名言: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8、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如何培养“骨气”,使之成为有“骨气”的人?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
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笛卡尔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3分)
读书人是幸福人
2、文章第一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结合上下文,谈谈“精神的不平等”具体指的是哪些内容。
(4分)
读书人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不读书的人不能拥有这些。
3、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
(4分)
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得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居里夫人学得科学探究;从《繁星春水》学得对母爱童真的讴歌,从张海迪学得自强不息的精神
4、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知识的增广
(2)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5、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怎样对待“读书”这一问题。
(5分)
答案要点:
一定要好读书,读好书;读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读专家、学者、老师推荐的书。
博览才能广收。
宽容是美德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
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
“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
“我杀老佛爷的马。
”就勃然大怒而起:
“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
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
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⑤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宽容是美德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
1)引用故事引出论题:
宽容;
2)引用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3、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是什么?
(请分别用8个字概括)
周恩来:
_____严以律己,宽以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世民:
_____不计旧恶,量才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始皇:
_____不计前怨,广纳贤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__________,其作用是_举慈禧太后和当今社会一些人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了“人不具备宽容美德的人不能成大器,立大业”的观点,从而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
5、第②段是从__正________面进行论证,第③段是从__反____面进行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对比论证__________。
6、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先用周恩来的美德故事引出“宽容”论题,并提出中心论点—宽容是美德;再列举李世民、嬴政的例子和慈禧太后、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例子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中心论点;然后补充论证“不能盲目论证”,使论述更严密;最后再一次强调中心论点,并发出号召。
7、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请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启示:
不能怜悯蛇一样的恶人。
(或:
从依法惩治恶人得民心方面举例即可)
知止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
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
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
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
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
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
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
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
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
他说:
“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
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
“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
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
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
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
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
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
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钱”“权”都是如此。
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
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
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分)
1.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或:
不能从社会上取得过多利益,应适可而止。
)
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做人应该培养“知止”精神。
3、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简要分析。
(4分)
举例论证(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正反论证)。
通过列举王安石的反面例子和华盛顿的正面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要“知止”这一观点。
4、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用“我”因贪吃石榴而腹泻的故事,引出论题:
知止。
(2)用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5、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分)
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了中心论点,强调自觉培养“知止”精神。
6、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文章先用“我”因贪吃石榴而腹泻的故事,引出论题:
知止。
并阐释“知止”的含义;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阐述“知止”的含义,突出了中心论点,强调要自觉培养“知止”精神。
7、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3分)
自我雕琢
①有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每天晚上把所有的木桶擦拭干净并摆放整齐。
然而,令男孩生气的是,他放好的木桶往往一夜间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为此,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孩子,木桶太轻了,要想不被风吹倒,只有加大它的重量。
”男孩苦思冥想了好久,他挑来一桶桶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
从第二天开始,那些盛满水的木桶就再没有被风吹倒过。
②漳州石雕园的石雕造型优美,形态各异。
其中“自我雕琢”的石雕寓意深远:
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手握铁锤,刻苦磨炼,为拥有完美的形象不懈地自我雕琢,不断地自我提高,以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种情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
因为这座石雕寓意非同一般,给参观者思考与启迪。
③木桶、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昂扬奋进,一步步登上成功的殿堂。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徐悲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议论文 知识点 阅读 练习 答案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