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2451445
- 上传时间:2023-04-1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32.93KB
高三月考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理综试题 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8月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Mg:
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代谢增强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
C.细胞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有序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2.右图曲线表示不同pH对三种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活力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增加的量来表示
B.乙酶的活力不受pH影响
C.pH由6降至2,甲酶的活力不变
D.与乙酶相比,甲酶和丙酶的适宜pH范围较窄
3.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利用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
C.胡萝卜可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
4.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中(不考虑细胞质DNA),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BC段细胞的名称可以是初级性母细胞
B.图乙中,基因重组发生在BC段
C.图乙中CD段染色体和DNA数量比都是1:
2
D.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乙图表示减数分裂
5.关于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B.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的转录产物可以不同
C.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真核生物由原核生物进化而来
6.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在失重状态下,因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尖失去了向地性
C.同种鸟类间可通过鸣叫传递信息,说明鸟类高级神经中枢具有语言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膜磷脂、膜蛋白都与突触兴奋的传递有关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淀粉、蛋白质均为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与的中子数相等.
C.硅酸凝胶、氯化钠注射液属于胶体.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NA个甲醛分子所占体积约为22.4L
B.电解足量CuCl2溶液时,若电路中转移2NA电子,则阳极一定生成1molCl2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原子数均为3NA
D.0.1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边烧杯中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还原性:
Al>Mg>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
Cl2>Br2>I2
C
试管中白色固体先变淡黄色,后变为黄色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
Cl>C>Si
10.能说明元素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强于元素Y的原子的事实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位于元素Y的上一个周期
B.元素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元素Y的含氧酸
C.分别加热H2X、HY至500℃,只有HY发生分解
D.元素X与Y同主族,相同温度时其单质与铜反应分别生成Cu2X和CuY
11.寒冷的冬天,经常使用暖宝宝,暖宝宝中装的是铁粉、活性炭、无机盐等物质,打开包装以后,可以连续12个小时释放热量,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铁作负极,电极反应为:
Fe–3e→Fe3+
C.其发热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D.活性炭作正极,电极反应为:
2H2O+O2+4e→4OH-
12.M是一种冶疗艾滋病的新药(结构简式见右图),已知M分子中-NH-COO-基团(除H外)与苯环在同一平面内,关于M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易溶于水
B.M能发生加聚反应
C.M的分子式为C13H12O2NF4
D.M分子内至少有1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3.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mol/L
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mL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
n(Na2CO3)=1:
3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
n(Na2CO3)=1:
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
15.如图所示,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它接触面粗糙,则
A.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
C.物块共受3个力作用D.物块共受5个力作用
16.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正弦交变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出端交流电的频率为
B.电流表的示数为A
C.电压表的示数为V
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W
17.如图所示,一圆心为、半径为的圆中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和,电荷量均为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对称,和点的连线与间的夹角为,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与的交点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的场强为0
B.点电势高于点电势
C.点电荷在点所受电场力与点不同
D.点电荷在点具有的电势能小于在点具有的电势能
18.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块面积均为的矩形金属板,平行、正对、竖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间距为。
水流速度处处相同,大小为,方向水平,金属板与水流方向平行。
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水的电阻率为,水面上方有一阻值为的电阻通过绝缘导线和电键连接到两个金属板上,忽略边缘效应。
则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A.
B.
C.
D.
1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在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
B.以前甲始终在乙的前面
C.末两车相遇D.末两车相距最近
20.在太空中,许多卫星因能量耗尽而报废,成为太空垃圾,所以被称为“垃圾卫星”。
“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量,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假设“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
B.“轨道康复者”的周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的倍
C.站在赤道上的人用仪器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
D.“轨道康复者”要在原轨道上加速才能“拯救”更低轨道上的卫星
21.如图甲所示,导体棒置于水平导轨上,所围的面积为,之间有阻值为的电阻,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
导轨所在区域内存在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规定磁场方向竖直向上为正,在~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导体棒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和~时间内,导体棒受到的导轨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B.在~内,通过导体棒的电流方向为到
C.在~内,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为
D.在~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8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处由静止释放.
(1)(2分)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下图所示,则.
(2)(2分)实验时,将滑块从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2分)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4)(2分)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图象.(选填“”、“”或“”).
23.(9分)为了研究白炽灯(4W、4V)的实际消耗功率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
A.电压表(0~2V,内阻)
B.电压表(0~15V,内阻)
C.电流表(0~1A,内阻约)
D.定值电阻
E.定值电阻
F.滑动变阻器
G.学生电源(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
(1)(2分)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定值电阻应选用_________(均用序号字母填写);
(2)(3分)在研究功率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并且多次测量,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3)(4分)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写出电压表读数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__________。
若小灯泡的电功率为,则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
24.(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点位于斜面底端,段斜面光滑,长度为,段足够长,物体与段斜面、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从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运动到点时撤去力。
求:
(1)物体上滑到点时的速度;
(2)物体最后停止时距离点的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有射线,与轴正方向夹角为,与轴所夹区域内有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二象限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其它区域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有一质量为、电量为的带正电粒子,从轴上的点沿着轴正方向以初速度射入电场,运动一段时间后经过点垂直于射线进入磁场,经磁场垂直轴进入偏转电场,过轴正半轴上的点再次进入匀强电场,已知,不计粒子重力,求:
(1)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从点运动到点所用的时间。
26.(14分)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试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经上述反应,2.5g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7.(14分)有A、B、C、D四种物质,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是酸式盐,C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和G相遇有大量白烟生成,D通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对A、B、C、D四种物质的水溶液进行下列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图所示(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
(3)G在同主族同类物质中稳定性最强____,也是沸点最高的。
(判断正误填“是”或“否”)
(4)A溶液中加入D,A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变黄,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写出C与过量B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 。
(6)C与D溶液恰好反应,假设生成气体全部逸出,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7)25℃时pH=9的B溶液和pH=9的G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___________G(填>,<或=)。
28.(15分)
(1)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
右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
①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填“CO、CO2”或“HCHO”)。
2HCHO(g)+O2(g)=2CO(g)+2H2O(g)△H=。
②甲醇制取甲醛可用Ag作催化剂,含有AgCl会影响Ag催化剂的活性。
用氨水可以溶解除去其中的Ag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已知:
CO(g)+2H2(g)CH3OH(g)△H=-akJ•mol-1。
①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OH)=0.8mol·L-1,则此时v正v逆(填“>”、“<”或“=”)。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CO和2mol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关系如下:
时间(min)
5
10
15
20
25
30
压强比(P后/P前)
0.98
0.90
0.80
0.70
0.70
0.70
则0~15min,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消除SO2对环境的污染。
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91∶9
1∶1
1∶91
pH
8.2
7.2
6.2
1根据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性。
②在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填字母)。
a.c(Na+)>c(HSO3-)>c(H+)>c(SO32-)>c(OH-)
b.c(Na+)=2c(SO32-)+c(HSO3-)
c.c(H2SO3)+c(H+)=c(SO32-)+(OH-)
d.c(Na+)+c(H+)=c(SO32-)+c(HSO3-)+c(OH-)
29.(10分)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现,当向小球藻的离体叶绿体培养体系中供给Pi、ADP、NADP+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糖;当向体系中供给ATP、NADPH([H])时,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合成糖。
请回答:
(1)光合作用包含两个阶段,即_______阶段和_______阶段。
以上实验说明:
。
(2)上述实验中,利用ADP的场所是,消耗ATP的场所是。
(3)卡尔文用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14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
在适宜的条件下,当CO2浓度为O时,光反应也不能进行。
请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予以验证(只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
30.(10分)激素的正常水平以及激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现分别向正常人和甲亢病人(甲状腺机能亢奋,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疾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连续取血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得到如下图曲线所示结果.请问答:
(1)在正常的机体内,下丘脑不能直接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而是通过调节垂体间接完成,这种调节形式称为调节,同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还会通过调节机制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2)注射TRH后,正常人血清TSH明显升高的原因是;
而甲亢病人无TSH升高反应,其原因是。
(3)通常采取抽取血样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
某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偏低,当注射TRH后血清中TSH无反应,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
31.(9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雌花既可接受同株的花粉,又可接受异株的花粉。
玉米的子粒颜色(黄色和白色)由一等位基因A、a控制,甜度(甜和非甜)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现将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在亲本植株上收获子粒(F1),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判断:
子粒颜色中_______为显性,玉米甜度中_______为显性。
(2)甲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乙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
(3)玉米子粒表现为甜是由于可溶性糖不能及时转化为淀粉而引起的,这一事实表明控制甜度的基因是通过控制实现对甜度的控制。
(4)要进一步研究基因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可以选择(甲或乙)植株上所结的黄粒非甜玉米与白粒甜玉米进行杂交,如果后代,表明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32.(10分)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长势喜人,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
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入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和杂草的种间关系是。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
(4)水稻收获后,农田弃耕,很快就变成了杂草和昆虫的乐园。
农田的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二)选考题:
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示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6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分子动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
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9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质量为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在活塞的右侧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大气压强。
现将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取。
求:
(1)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
(2)加热到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实
线所示,从此刻起,经波形图如图甲虚线所示,若波传播的速
度为,则(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
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
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这列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周期为
C.时刻质点沿轴正方向运动
D.从时刻开始质点经通过的路程为
E.处的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
(2)(9分)由透明体做成的三棱柱,横截面为有一个锐角为的直角三角形,如图乙所示,AC面镀膜,经透明体射到AC面的光只能反射。
现有一束光从AB面的D点垂直AB面射入透明体,经AC面E点反射后从BC面射出透明体,出射光线与BC面成角.
求该透明体的折射率;
若光线从BC面的F点垂直BC面射入透明体,经AC面E点反射后从AB面射出透明体,
试画出经E点后的光路图,并标明出射光线与AB面所成夹角的角度(不用列式计算)。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则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中的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在光电效应中,如将单色光的光强减强,不影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可由铀()经过2次衰变而产生.
E.大量氢原子处在的能级,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
(2)(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楔形物块上有圆弧轨道,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球以速度向物块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圆弧小于且足够长.求:
(1)小球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
(2)物块的最终速度。
38.【化学---选修模块: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化合物A是一种农药生产的中间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C不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有(填字母)。
a.取代b.消去c.加成d.氧化e.加聚
(3)F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5)写出B到C的离子方程式。
(6)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技术主要包括。
(2)如图为倒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月考理综试题 含答案 三月 考理综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