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年度总结锦集5篇.docx
- 文档编号:12428220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0.79KB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锦集5篇.docx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锦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年度总结锦集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锦集5篇
校本培训总结-08-31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锦集5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校本培训年度总结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篇1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不致于落伍。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新课标解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下面是我通过校本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
专家的观点是:
“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
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莎士比亚说:
“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也要多一点诙谐与幽默,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把机会交给学生。
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
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
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篇2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新课标解读,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下面是我通过校本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
专家的观点是:
“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
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多一点赏识与鼓励。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
莎士比亚说:
“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也要多一点诙谐与幽默,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使学生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中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综合协调能力。
作为学生干部,良好的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要善于团结同学,作为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感情因素,善于激发同学们的热情,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塑造部门强大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要善于社会交往,使各种外在因素都能为本部门的工作开展服务,为本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校内:
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一是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刚分配的毕业生必须拜一名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
二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严格执行《教师听课制度》加强相互听课的组织工作。
每位教师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写出自己的听课心得。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把机会交给学生。
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
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
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
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
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我在思想上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并认真做记录。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任劳任怨。
由中学转调到小学后,我年年接手教毕业班。
每接一个新班,我虚心向班主任教师学习班级管理,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育人方法,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我摸索着将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篇3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决定一个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
因素。
因此,如何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以梅相文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就以高效、有序的校本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构建特色鲜明而又贴近教学实际的课题网络体系为着力点,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为制高点,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在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本学期,在县教师培训中心的领导下,我校围绕培训管理、培训活动、培训保障、培训绩效等问题,进行理念思考与管理创新,坚定不移地走“科研”、“教研”和“学研”一体化道路,着力提高我校校本培训的质量。
为加强经验和成果的积累总结,使我校校本培训再上一个新台阶。
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学校行政领导认真学习教师继续教育文件,研究继续教育工作。
期初,校长室及时传达“师训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全体行政人员认真学习继续教育的相关文件,学习兄弟学校校本培训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并提出我校教师培训的思路。
学校成立了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做到有分工、有考核。
我校成立了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梅相文校长为组长,雷凌隆、陈桂程为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电教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和指导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形成了由校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任课教师构成的校本培训网络化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了教师培养规划,每学期都有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教师校本培训规划,从宏观上把握工作方向,定期召开例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保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教科室制定了校本培训活动方案,具体负责实施。
学校有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有教师参加培训的档案资料。
经过研究,学校推出了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每学期教师个人要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内容有师德修养、骨干层次、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阅读书籍、公开课等,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具体目标。
期末,进行学期总结活动。
教师积极参加县全员培训活动。
本学期,县成教中心组织了全县的全员培训活动,我校教师都能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学习,完成各项作业。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针对性强。
1.开拓创新,形成课题研究能力课题研究是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途径。
我校充分运用和发挥课题研究这样一个载体,来带动校本培训的开展和深入。
为了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我校教科研课题设置了三级网络,即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规定了三级课题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校级课题宏观上应具有前瞻性,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能联系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热点课题。
如本学期我校市级课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12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并以之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各个子课题具体实施部门,通过研究来体现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学科的前沿性。
我校积极动员教师全员参与,做到了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有进步,一批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
结合实际,围绕新课程改革,立足以校为本,努力提高全校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思想认识,在研究实施中,各学段学科整合,学科衔接教学,分层次教育,关注学困生,师生心理问题研究,新时期德育管理的进一步优化、细化,以及评价体系等开展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我校的办学品味,创建特色学校。
如小学部思品、生活、健康课的整合重组、语文与科技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已有成效。
通过校本课程研究的开展,开发和优化了校本资源,积累了校本课程经验,营造了校本文化氛围,开创了制度化、科学化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新局面。
2、努力抓实了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信息服务,为教师研究提供方便。
组织全体教师采用集中和自学的形式,学习20xx年版的《课程标准》,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将自学内容及时记录,写出读书笔记,每月组织检查。
还订阅了《浙江教育》、《小学教师》等大量教育教学期刊,供老师学习借鉴教科研前沿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本学期教师还人人订阅了一份以上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杂志,以获取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个人和合作的教科研水平,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在“校本科研、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模式下,我校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任务,努力实现培训与研究相结合。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边反思,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艺术水平。
为实现“教师与课改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成才”的目标,要求教师自觉做到“五个一”,即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认真读一本理论书籍,写好每两周一篇的教育随想,上好一月一次的研讨课或讲座,每学期摘抄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广大教师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潜心研究课堂,积累教学案例,努力创建学科特色。
同时,我校聘请校外特级教师和名师加盟,通过“名师结对,师徒结对”等活动的开展,扎实提高年青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指导教师以自学的形式学习《课程标准》,变传统的教育观为新课程下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平时利用周一例会的时间,电教处组织了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3、抓过程,重落实,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提升教师素质。
通过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为把科研工作
落到实处,我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
教师们有了学习、讨论、反思、总结、提高的机会。
通过教育教学案例交流,通过相互探讨,老师们转变了教育理念,增强了科研意识,在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教师们主动地研究新课程,研究课堂教学,全身心地投身于教科研的洪流之中。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别教科研论文评比,成果显著。
本学期,我校出台了《华南实验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积极扶持教师钻研教育教学。
一学期来,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教育科研论文评比,在泰顺县组织的论文评比中成果显著。
另外,我校教师积极撰文投稿,论文发表成果累累。
学校注重加强对拔尖人才的考核。
各类骨干教师能调整好课务,认真参加每次培训活动,认真完成学习、实践、研究等作业。
学校按照文件精神,期末,成立考核小组,对拔尖人才进行了跟踪考核。
对于新上岗教师,我校主要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可以是“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引导他们尽快站稳讲台,形成教学规范。
积极支持、鼓励他们参加各项培训活动。
学校及时给予外出培训的老师经费报销,按时上交各项培训费。
学校领导主动关心、鼓励和支持教师培训,学校及时上交了各项培训费。
对骨干教师的考核,有奖惩记载,津贴发放与考核实绩挂钩。
二、下学期校本培训工作的一些设想
1、要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深入调查研究,为学校各项工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理性思考,充分发挥教科室在教师培训中的引领作用。
2、认真落实科研课题的开展,通过开设汇报课、探索课,展示研究成果。
3、与教务处等各职能处室协作,举办一些活动,如教学研讨课、教学案例评比、专家讲座、外出参观培训等,向教师们传输最前沿的理论,让教师掌握最精湛的授课技艺,让教师成为富有个性的、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
4、积极倡导微观研究、反思性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深入坚持开展并提高活动的成效。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搞校本培训不仅是为了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搞校本培训的过程,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不懈地努力,三魁镇小的校本培训的道路必然会越走越宽广!
校本培训年度总结篇4我们学校目前有16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72位专任教师,其中女教师25名,男教师47名,50岁以上老教师18名,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40岁,是一所大规模的农村中学。
学校硬件基础差,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是我们学校的劣势,但是学生人数的减少为实现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为电化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便利。
以新课程改革为平台,以电化教学为抓手。
我校基础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水平拓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不仅给我校发展带来了新资源,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思路、新突破。
为了搞好远教工作,我们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不等不靠,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发展。
我们在没有任何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下面将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向大家做个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我们对实施远程教育的认识十分到位,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是促进我们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目前条件下迅速提升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缩小与城区学校差距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校认真落实市、县远教办的指示精神,真抓实干,克服困难,确保实施工作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
去年我校就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挂帅,副组长为徐永学,将学校的教务、政教部门骨干都纳入到小组中来,并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早在20xx年我们学校就建成了30台电脑的微机室,由于没有技术过硬的管理员,微机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教师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低下。
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这个局面,首先是新资源给老师们带来的震撼,为了提高老师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拓宽获取资源的途径,20xx年学校微机率先接入了互联网,20xx年我校在经济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4000多元,对老微机室的微机进行升级改造,将微机室改造成教师电子备课室,今年学校又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
正是在这种不等不靠,勇于开拓的思想支配下,我校在电教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为学校远程教育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训,落实校本有了先进的电教设备只是起步,老师们掌握电化教学的技能是落实应用的根本,为此学校健全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自觉学习远程教育知识和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并对学习和使用情况实施奖惩,与教师的晋职、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积极性。
如参加优质课比武的教师必须具备自己制作或修改课件的能力。
作为学校领导,应该是老师的老师,在业务上你要求老师会的,校领导应该先会,这样你才有能力去指导老师。
从学校微机接入互联网后,学校部分领导开始通过网络自学电脑知识,从上网搜索资源到申请电子邮箱、申请QQ,再到建立自己的博客;从文字编辑到ppt的制作;从学习对系统的维护到系统的安装,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花在了电脑的学习上,通过学习把经验传授给老师们,让他们快速入门,少走弯路。
在领导的率先垂范,刻苦钻研的影响下老师们学习电脑知识的热情也大大提高。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学校立足于校本培训,走着“边学边教,边教边悟,边悟边用”的校本培训路子,充分利用我校的微机室,有计划、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远教资源运用、课件制作、从网上获取信息等方面的培训。
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4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合格。
视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分成三个层次分批培训,要求基础较好的与基础较差的教师结成对子,实施“一帮一”,最终达到人人会使用的目标。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集中组织信息技术校本培训20次,参培教师80%。
如今,我校教师已基本熟悉计算机操作、网络搜索与资源下载、分类贮存技术,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奠定了较好的师资基础。
我校经常开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公开课的活动,通过课前说课、课后评课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了的应用能力。
三、建设资源,落实应用资源是应用的保障,没有资源就谈不上应用。
由于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荷重,如果为准备一节课需要3节课的时间去找资源,恐怕没有老师愿意去做,没有可用的教学资源哪来教师应用电化教学的热情?
因此我校高度重视资源建设工作,学校培养侯保忠老师为电教专职管理员,集中精力搞好资源收集、开发、制作、整理工作,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现在我们学校是英特网、天网结合,并且在全校形成教育资源建设的网络,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师教学资源的来源,从而缩小了我们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资源上与城市学校的距离。
今后,我们将逐步建立适合教学第一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培训 年度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