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2410458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2.44KB
部编一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
《部编一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一下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内容简说:
《棉花姑娘》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课时安排:
19.《棉花姑娘》…………………………………………………………2课时
20.《咕咚》………………………………………………………………2课时
21.《小壁虎借尾巴》……………………………………………………2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
19.棉花姑娘
设计说明本课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
分角色表演,以读代讲,感悟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
(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棉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对棉花的认识。
2.教师简介棉花,出示课文题目。
3.指导学生识记“姑娘”两个字。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
2.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导认读。
(棉花、姑娘、治病、燕子、树干、七星瓢虫、别人、忽然等等。
)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燕子(yānyàn)
治病(zìzhì)
树干(ɡànɡān)
瓢虫(piāopiáo)
5.我知道“治”的部首是,我还知道带有这个部首的字有
6.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7.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生字特点和书写时的注意点。
3.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5.组织全班展示。
四、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生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并巩固。
写生字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卡片,看清字形,然后我范写,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
学习形式不断变化,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较好。
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充分自读自悟,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回顾,巩固旧知。
1.复习课文生字词语。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
3.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仔细看动画,说说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蚜虫,教师简介、总结。
(3)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心情的句子。
(4)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2~4自然段。
(1)引导学生轻声读课文,启发思考:
棉花姑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
(2)引导学生找出燕子、啄木鸟、青蛙和棉花姑娘的对话。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
①引导思考:
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治好了病?
②教师引导学生简介七星瓢虫。
③教师引导理解“惊奇”,指导朗读棉花姑娘的话。
(2)指名读第6自然段。
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像“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这样ɑBɑB式的四字词语。
②教师指导朗读。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的叶子()的棉花()的太阳()的天空
三、分角色朗读。
1.指导熟读课文。
2.组织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
20.咕咚
设计说明:
《咕咚》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
兔子听了之后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也跟着跑起来,最后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明了情况,大家一起来到湖边,看到了真相,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动物们都哈哈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所以教学本课,应按照“读文——识字——学文——述说故事”的思路进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图画导入。
1.设疑:
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
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
师板书课题并教读:
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
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同桌互读课文。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全班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1)说一说用哪种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
(2)积极参与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
于是,在这节课前,我采用了实物做了一个实验,把木瓜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
这是什么声音?
你想知道吗?
接着板书:
咕咚。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的道理。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读词:
咕咚木瓜逃命野牛
大象拦住拔腿就跑
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
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
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
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
“咕咚来啦!
咕咚来啦!
”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4.教师:
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
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
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
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
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
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
唉,虚惊一场。
10.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11.生谈启发:
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12.用下列词语说个句子。
可怕——
13.我会填量词。
棵个只头
一()木瓜
一()树
一()野牛
一()兔子
14.仿写句子。
例:
小兔子跑了起来。
小兔子(飞快地)跑了起来。
大伙儿笑了。
大伙儿()笑了。
15.讨论:
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21.小壁虎借尾巴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和小动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抓住这个优势,我借助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轻松地学习和获得知识。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
1.搜集壁虎的资料。
(师生)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3.制作字词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1.播放视频:
小壁虎趴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让同学们猜一猜捉蚊子的动物是什么,识记生字“壁”。
2.揭题,学习“借”。
指导理解“借”的意思。
(1)你向谁借过什么?
(2)课文中是谁想借什么?
3.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壁虎?
教师相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引导学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标清自然段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生字等。
4.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5.我会按结构分类。
蚊虎姐新
逃蛇借壁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听。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3.启发思考:
小壁虎先后向谁借尾巴?
后来怎么有尾巴了?
4.指导学生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
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梳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6.我能理清课文脉络。
小壁虎的尾巴(),他分别向()、()、()借尾巴,可是他们因为各自的尾巴都()而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最后小壁虎()新尾巴。
四、感情朗读。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
总之,只有让学生熟读课文,才能有所感知,有所感悟,同时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学习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对话的情景。
引导学生用“”画出小壁虎的话,用“”画出其他小动物的话。
2.引导学习小壁虎与小鱼对话的情景。
(1)指名读,学生自由读或分角色读。
(2)指导表演读,理解“摇”。
3.
(1)引导学生读小壁虎与老牛、燕子的对话。
(2)指导表演读,理解“甩”和“摆”。
4.组织小组讨论:
文中各种动物的尾巴分别有什么用途?
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5.引导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照样子,写一写。
飞来飞去
()来()去
()来()去
()来()去
()来()去
三、指导写字。
1.组织认读要求会写的7个字。
2.引导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3.强调笔顺,组织书写笔顺。
4.组织进行组词比赛。
5.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课件出示:
老虎、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讲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
)
3.壁虎没有尾巴,于是就跑去向其他动物借。
你们想象一下小壁虎会怎样借呢?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续讲故事:
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
明确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不同的心情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
3.根据“我的发现”,知道生字的偏旁,一般和生字本身所表示的含义有关。
4.会读会背古诗《画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会读会背古诗《画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学前准备:
制作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导语引入
1.你知道家里卫生间有哪些洗漱用品吗?
2.指名说。
3.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关于洗漱用品的词语。
二、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的词语,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11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卫、刷、梳、巾、擦、皂、澡、盆”。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三、认读生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拓展识词,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词语,并说说这样的字词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第一组动物图片:
猫、猴、狮。
2.指名说说图片上动物的名称,师相机贴生字卡片:
猫猴狮。
3.观察一下,“猫、猴、狮”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
4.指名回答,师总结:
偏旁相同,都是反犬旁。
反犬旁的字大都和兽类动物有关。
5.交流举例反犬旁的字:
狗、猪、狐、狸、狼……
6.课件出示第二组动物图片:
鸡、鸭、鸦。
7.指名说说图片上动物的名称,师相机贴生字卡片:
鸡、鸭、鸦。
8.观察一下,“鸡、鸭、鸦”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
9.指名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偏旁相同,都是鸟字旁,鸟字旁的字大都和鸟类动物有关。
10.交流举例鸟字旁的字:
鹅、鹃、鸽……
11.同法学习虫子旁的字。
12.讨论交流:
生字的偏旁,一般和生字本身所表示的含义有关。
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以下表情:
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你有过这样一些表情吗?
一般是在什么时候?
3.指名说,师相机贴词语:
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4.读词语,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5.引导说话:
师:
你在什么时候很高兴呢?
师:
你做什么的时候高兴呢?
6.小组用“高兴”练习说话。
7.全班交流用“高兴”练习说话。
师生共同评价。
8.生把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并读给同桌听,互改互评。
9.同法用“生气、难过、害怕”练习说话,并写下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1.你能背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指名背,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古诗《画鸡》。
4.师范读,生思考: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动物呢?
5.指名说。
6.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组内互学。
7.逐句朗读古诗,边读边弄清句子的意思,师生互评。
8.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齐读。
9.组内尝试背诵。
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10.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11.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12.全班齐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下 语文 第八 单元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