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2395114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35.37KB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习题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
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黄翼B孙国华C陆志伟D陈鹤琴
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问卷法B观察法C个案法D书面调查法
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A纵向研究B追踪研究C横向研究D横断研究
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心理发展与教育》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C《心理发展》D《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
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B集中观察C重点观察D分散观察
三、判断题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
2.普莱尔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据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
()
5.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
四、思考题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
一、1.《一个婴儿的传略》2.19世纪后半期3.普莱尔4.霍尔5.《教育心理学》
二、1.D2.AD3.CD4.A5.BD
三、1.√2.×3.×4.×5.√
四、略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习题
一、单选题
1.“如果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
”这个论断说明了()。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埃里克森强调人格结构中理性()的调节作用,他认为,通过这种调节作用,个体可以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危机,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A自我B本我C超我
3.()认为,自我对话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乔姆斯基D班杜拉
4.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生正面临()心理危机。
A信任对怀疑B勤奋对自卑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D亲密对孤独
5.( )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自我B.超我C.道德伦理D.本我
6.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形成了守恒概念B自我中心C能够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推理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2.最近发展区:
3.年龄特征:
三、分析题
1.几个3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捉迷藏。
其中的一个孩子将自己的头梦在被子中,而整个身子都露在外面。
但是,他相信自己藏得非常好,小伙伴是不可能看到他的,因为他自己看不到他们。
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用什么理论或观点可以解释孩子的这种想法?
你能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2.有些小学生有“说谎”、“偷东西”的现象,作为教师的你如何来看待这些问题?
四、研究与设计
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有什么特点?
请你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建构理论,为小学低年级设计一堂活动课,并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
1.如何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
2.结合所学理论,谈谈你对心理发展的认识。
答案
一、B、A、B、B、D、A
二、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3.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就是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
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三、1.(供参考)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来解释。
因为3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凭借表象来进行思维,并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现和理解环境中的事物。
能够根据物体和事物的不同性质来对他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他们的思维有着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所看到的世界与他们所看到的完全一样。
当注意集中在问题的某一方面时,不能同时将注意转移到其他方面。
因此,他们自己不能看见了,就认为小伙伴都无法看见他。
类似这样的例子有:
例如孩子将自己喝水杯里的开水倒入鱼缸,并说:
“鱼儿也要喝水。
”等。
2.(供参考)对于小学生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要注意积极引导,而不能一味地惩罚,更不能以此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定性。
因为小学生的自我和超我都还在发展,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本我的控制,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所谓的“道德问题”,如说谎、偷东西等。
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应把这种问题的性质看得过于严重,不要因此而否定孩子的品德和人格,但同时要注意及时地发现、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要使这种行为逐渐成为习惯。
要特别重视关于纪律、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使这些东西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超我中,以此指导他们一生的行为。
四、(供参考)。
在活动课设计中应注意几点:
1.重点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不只是被动的听讲,并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手脑并用,强调思考、分析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将知识学习与生活需要相互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2.提供有教育价值的各种活动,配合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需要,使学生依照自己本身的能力来选择所从事的活动,重视学生的个别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尽可能地照顾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让他们置身于较轻松的自然环境下和鼓励、合作的气氛中,按照各自能力的发展水平来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活动设计方案略)。
五、略。
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习题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据调查显示80%幼儿、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人际关系不佳、语言发展迟缓等都是由于________失调引起的。
2.观察是一种有________、有________、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3.小学生善于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记忆策略来增强记忆的效果。
4.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三种思维的基本单位。
5.通常以词的出现为界将整个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划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阶段。
6.根据新形象的形成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儿童三岁时,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5至7岁时正常视力应为1.0。
()岁时视力发育已基本完成,不会再有大的变动。
A 5~7 B 6~7 C 7~8 D 8~9
2.小学低年级儿童()已相当成熟,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还处于正在发展阶段,儿童常常会不清楚或忘掉由他人给定的目的。
A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C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
3.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记忆要明显优于()记忆,他们擅长记忆具体的事物,而对于公式、法则、规律等还不善于记忆。
A 具体形象 语词 B 语词 具体形象 C 语词 语词 D 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
4.小学生的思维结构包括()。
A思维的目的B思维的自我监控C思维的材料,D思维过程
5.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这种观点是()理论的说法。
A社会学习论B环境论C先天决定论D环境与主体相互作论
6.想象的构成方式有()
A黏合B夸张与强调C拟人化D典型化
三、思考题
1.论述学习活动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向儿童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要求儿童找出两张图片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浅谈儿童在观察图片中的特点,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3.随着儿童的发展,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语词记忆和形象记忆有些什么变化规律,在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规律?
4.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5.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6.你如果是小学低年级教师,将怎样考虑儿童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工作?
7.为什么说直观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8.小学儿童对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目,常常不能正确辨认,这是为什么?
答案
一、1.感觉统合,2.目的、计划,3.复述、动手操作、组织,4.语言的准备期、语言的发展,5.表象、概念、语言,6.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二、1.D 2.B 3.A 4.ABCD 5.B6.ABCD
三、(略)
第四章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习题
一、填空题
1.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 、 、 和四个方面。
2.小学生在班集体中选择朋友,表现出明显的 和 特点。
3.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从形式上看包括 、、三种心理成分。
4.小学生自我评价的 性、 性和 性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发展。
5.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选择题
1.小红在小学二年级时,常因小事与同学吵架,升入三年级后,这种现象便逐渐减少了,这说明小红的情感()得到发展。
A、丰富性B、深刻性C、稳定性D、可控性
2.小学五、六年级的儿童,择友的标准主要是()。
A、直接接触关系B、接受关系C、敬慕关系D、其它关系
3.下列人际关系属于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是()。
A、亲子关系B、同学关系C、师生关系D、领导关系
4.自我评价属于()范畴。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调节
5.小学生评价自己的言行时,更多地看见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不足,这表明
儿童的自我评价缺乏()。
A、独立性B、全面性C、社会性D、稳定性
三、判断题
1.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际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
2.在人际交往中,小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异性同伴。
()
3.自我意识各成份之间的发展是同步的。
()
4.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呈现出一条非常理想的上升曲线。
()
5.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
四、思考题
1.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2.小学教师中普遍有这样的议论:
“小学儿童越小越讨喜,好管;越大越讨厌,难管。
”这是为什么?
3.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自我意识?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和积极的社会性品质?
答案
一、填空题
1、内容、深刻性、稳定性、可控性;2、同质性、趋上性;3、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4、独立、稳定、全面;5、性格。
二、选择题
1、D 2、A 3、B 4、A 5、B
三、判断题
1.×2.×3.×4.×5.√
四、思考题
略
第五章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习题答案
习题
一、判断题
1.能力就是智力。
()
2.知识越丰富,能力越高。
()
3.智力高的人创造力强。
()
4.男性比女性聪明。
()
5.场依存型的儿童更喜欢社会定向的职业。
()
6.冲动型的儿童多采用整体性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
()
7.个体的认知方式无好坏之分。
()
8.气质有好坏之分。
()
二、名词解释
1.智能
2.超常儿童
3.气质
4.性格
5.认知方式
6.场独立型
7.场依存型
三、问答题
1、智能的个别差异有哪些表现?
如何针对儿童智能差异进行教育?
2、如何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3、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分析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4、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因“性”施教。
答案
一、判断题
1.×2.×3.×4.× 5.√6.√7.√8.×
二、名词解释
1.智能:
泛指智力和能力,它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2.超常儿童:
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走过正常儿童水平,智商在130以上,则被称为超常儿童。
3.气质:
指人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4.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5.认知方式又叫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6.场独立型:
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
7.场依存型:
信息加工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心理分化水平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三、问答题
1、智能的个别差异有哪些表现?
如何针对儿童智能差异进行教育?
答:
儿童的智能差异表现为以下方面:
1.智能类型的差异性上;2.智能水平的差异性上;3.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性上。
我们应该在教育活动中仔细观察每个儿童的能力倾向,并给予适当的激发与关怀;由于大多数儿童处于正常智力水平,我们应该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大多数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同时分辨出超常、正常、落后的分布,因材施教;同时要关注并着力培养那些智力早熟者,但也不能那些的儿童,他们有的可能是智能晚熟者。
2、如何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答:
首先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使他们意识到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面与消极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气质的积极品质,防止消极品质的产生。
其次,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最后要注意和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3、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分析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答:
首先生物因素是造成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差异的前提。
另外,导致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更多的是社会因素: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父母对于男女孩的教育方式有差异;其次社会现实也是造成男女性别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对男女的差异的形成更为深刻、突出和显著。
教育对男女两性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4、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因“性”施教。
答:
首先要在教育中指导学生发扬男女性别各自的优势,克服劣势;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针对学生具体对象具体分析;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第六章学习的理论观点
习题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1.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分为()。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与机械学习D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
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A新旧知识的联系B认知结构C知识建构D自主探究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除了材料有逻辑意义、学习者的积极心向,还包括()。
A概括性联系B非人为联系C学习者的认知结构D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4.旨在发掘人类的心理潜能,强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是()最根本的目的。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主义D行为主义
5.()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认知主义D行为主义
二、名词解释
1.强化:
2.程序教学:
3.发现学习:
4.有意义学习:
5.先行组织者:
三、分析题
1.如何帮助刚进入一年级的新生尽快掌握课堂常规,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
请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你希望同学们都能讲文明、讲礼貌,你如何选择一个榜样?
四、研究与设计
1.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设计小学数学《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请说明设计思路。
答案
一、BBDAC
二、1.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的发生概率。
2.20世纪由斯金纳所创立,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3.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经过自己的探索寻找,以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4.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5.它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三、1.将课堂常规先划分为一个一个小的、具体的目标,如课前准备、上课发言举手、认真听讲等具体目标,然后通过逐步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对于达到目标的儿童给予及时强化。
通过消退则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即通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在塑造行为时要注意这样一条原则:
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向新的行为延伸。
对于能在一节课保持良好行为的学生,就应该在超过一节课的时间再予以强化。
(也可以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来说明。
)
2.研究表明,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个体的观察学习。
同时,人们倾向于注意那些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拥有权力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而社会地位较低、能力较弱、权力很小且缺乏吸引力的榜样则难以成为模仿的对象。
作为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时间,集体选举本班男女生各一名,这两个榜样不仅讲文明礼貌,而且人缘最好的、担任一定的班级或学校职务、学习成绩也很突出的同学,并且授予他们为“班级文明小明星”。
四、设计思路:
因为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周长的概念,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了,那么可运用说明性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第一阶段:
呈现先行组织者。
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周长、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个包摄性更高、更广的知识来引导,提供正例;第二阶段:
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
通过教师的讲授、动手测量等手段来学习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第三阶段:
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通过整合协调的原则,提示新知识正方形周长计算与长方形周长计算之间的关联,使学习者将新知识扩充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具体设计略。
第七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
习题 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和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 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有、、、、
。
二、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
2. 归因
3. 成就动机
4. 自我效能感
5. 附属内驱力
三、思考题
1.有人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好了。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以后你当了本门专业的小学老师后,你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一、填空题
1.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2.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归因:
指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3.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4.自我效能感:
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三、思考题
1.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唯一的条件。
因此,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存在动机与效果不太一致的情况。
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略)
(1)从知识的角度:
强调学习内容的知识性、探索性和实用性使学习内容具有知识性、探索性和实用性
(2)从组织教学的角度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进行表扬和批评: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运用表扬和批评,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④适当开展竞赛,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八章知识的建构
习题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安德森将广义知识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另一类为。
2.学习“dog”的意思是狗,这属于。
3.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的关系。
4.规则学习有两种形式:
和。
5.加涅从学习结果分类的角度来看,程序性知识包括对内调控的和对外办事的。
二、选择题
1.陈述性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A概念学习B图式学习C符号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
2.规则的学习以()先决条件。
A高级规则B定义性概念C具体概念D辨别
3.奥苏伯尔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区分为意义同化的三种模式是()
A辨别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4.根据迁移的层次,可分为()
A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B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态度和情感的迁移、能力的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5.原先学过“鱼”的概念,现在学习“草鱼”的概念,是()
A并列结合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辨别学习
三、判断题
1.知识整合的实质就是,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组成网络状的知识体系。
()
2.认知策略属于陈述性知识,但是智慧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
()
3.“我很喜欢他。
”这是一个命题。
()
4.人的长时记忆保持的是句子本身而不是它的抽象意义。
()
5.图式也是陈述性知识的重要表征方式。
()
四、思考题
1.如何来促进学生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2.如何来促进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把握?
3.请举例谈谈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
4.请举例谈谈如何实现知识整合?
5.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为促进知识迁移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陈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儿童 发展 教育 心理学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