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
- 文档编号:1238672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8.08KB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上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第一章他山之石——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国英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第二节:
我国香港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课程标准的特点,《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的内容
2、了解香港课程标准与内容、建议。
3、了解台湾地区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课程目标与内容。
三、教学过程:
1、总体介绍:
这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解读》由我为各位老师来讲解,自从接到进校的通知只有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来备课,厚厚的200多页,没有参考书,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完全凭着我自己的理解,所以对于这本书我也不比各位老师多懂些什么。
只不过我比你们早学习了半个月的时间。
很多老师也比我有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今天在这里就班门弄斧了,今天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们就相互学习,也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下面我来说一说对于这本书我们的学习目标。
这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背景》有三章,下篇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也有三章。
其中下篇是这本书的重点。
我们分两个半天来完成。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上篇中的三章和下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也就是说,今天上午我们要学完五章的内容。
留下下篇的第三章《20XX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在第二次学习也就是(8月25日)再学。
首先我们学习上篇的第一章:
他山之石——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
2、完成目标一——学习第一节美国英语语言课程标准改革
有以下几个知识点:
(1)类别纵向:
全国性课程标准,州级课程标准和学区课程标准
横向:
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学习机会标准
(2)称谓不同:
标准、学术标注、教育标准、内容标注等;使用最多的是学术标准。
(3)美国课程标准发展历程:
①1983年4月在《国家处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提出了“国家危机”引发社会反思,这是制定标准的先声;②1991年美国发表了《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的联邦政府文件,提出了实现六项全国教育目标的四大战略,其中一项为制定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和测定标准③1994年正式生效的《2000年目标:
美国教育法》法案,正式提出应咋中小学教育领域面向全体学生,编订各州各地区自愿采用的课程标准;④20XX年以法律形式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基础法案,各州也都制定了自己的母语课程标准。
⑤20XX年6月,美国公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份全国范围内(非法定,由各州自愿采用,目前超过一半以上的州都已采用)的母语课程标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
(4)课程标准的特点:
1、严谨性2、明晰性3、可测性4、具体性5、全面性6、学术性7、均衡性8、可控性9、累积性10、挑战性。
(5)《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的结构
三个部分:
k——5年级标准;6---12年级英语语言艺术标准;6——12年级历史社会研究科学技术学科标准。
第一部分又被分成3块:
一二部分分成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语言四块,第三部分主要分成了阅读、写作两块,每一块都有一系列的“升学和就业准备”固定标准。
呈现标准的四个模块:
阅读标准(包括文学作品、信息文件、阅读标准和k——5基础技能;写作标准、口语和听力标准,语言标准)
(6)《共同核心州立标准英语》的内容特点:
以四个模块的方式呈现:
1、阅读标准部分(注重文学类作品和信息类文本和文学类作品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阅读文本的复杂性和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增长。
2、写作
部分(不仅强调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写作要求,也强调写作对阅读和研究的回应3、口语和听力标准部分,强调灵活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会合作、倾听表达评价病整理相关信息4、语言标准部分(强调语言规则、强调语言的有效使用和词汇量)
2、完成目标二——第二节我国香港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
(1)香港《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
香港1971年开始实行小学义务教育,1978年全面实施免费强迫的九年义务教育并非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分小学、中学两个阶段,其具体的课程文件分别为《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中国语文科小———小六课程纲要,1990年编订,分为甲部“课程”,乙部“教学建议”丙部“附录”三部分,该纲要目标要求及其内容条目清楚明确
(2)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第一套新课程标准——《中国语文课程指引》
①《中国语文课程指引》简介:
小一至小六主要由概论、课程架构、课程规划、学与教、促进学习的评估、学与教的资源六部分组成。
②课程目标与内容:
分四层第一层为课程宗旨(相当于中国语文教育的总目标)第二层为“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第三层为“学习范畴目标”。
小学从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四个范畴提出阶段目标;第四层存在于学习翻出里,表述为学习要点或学习层面,有的也渗透在教学原则中(学习要点共有四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二是能力三是策略,四是兴趣态度习惯,每个范畴的教学建议以阅读为例:
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
③课程评估:
1、尽量全面,以能力为主2、重点由教师定,根据各学习范畴的学习目标和实际教学情况。
4、完成目标三——第三节我国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标准
(1)背景:
①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日据时期,禁止使用中国语文和文字。
②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1959年推广国语工作完成,1967年8月台湾教育部公布《九年国民教育纲要》1968年9月正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小学国语课程标准》,1972年、1983年、1985年、1993年、1994年对其修订,1998年《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颁布,20XX年在台湾国民中小学全面实施,诞生新课标——《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国语文课程纲要》
(2)《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国语文课程纲要》
1架构:
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分段能力指标、分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实施要点五部分组成。
2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层“基本理念”即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层“课程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以十大基本能力为基准,课程目标依次为:
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等等第三层“分段能力指标”按十大基本能力,三个学习阶段和六大能力指标项目细化课程目标。
3教学建议:
“教学原则”相当于大陆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教学理念上文道统一,教学内容上听说读写相互融合,教学方法上启发诱导。
4评价建议:
台湾课标中年的“学习评量”相当于大陆的“评价建议”更重视“定量评价”应采取“定性评价”为宜。
第二章历史回顾——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
一、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节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沿革和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十年回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课程的设置,语文教育改革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发展和变化。
2、了解十年课程改革的成就和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导语:
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了国际视野下的母语课程标准发展变革,第二章我们将学习历史回顾——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
本章有两节内容,
1、完成目标一——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沿革
(1)语文课程设置的确定:
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都是经学和科举的附庸与工具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才作为独立学科,语文的含义:
“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言文学”等理解,叶圣陶等前辈把语文教育课程定为“语文”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佳偶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把语文课外活动提到应有的高度,2000年教育部对1992年大纲试用稿做了修订20XX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XX年4月5日,召开课标修订工作会议,20XX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通知,19个学科的课标诞生,20XX年秋季执行,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整体看取得了重大成就。
(2)教育改革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发展和变化
①教育目标上的发展和变化:
语文教育目标经历了从笼统向明确,具体的发展过程
1904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中就规定了“中国文学”的教育目标,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对中小学目标作出了简单规定,更突显了语言文字实用性的价值,1923年教育部批准《中小学课程纲要》小学教育目标“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分阶段性,强调语文知识的同时强调了文法的重要性,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52年、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2年颁布小学、中学各学科大纲,20XX年启动课程改革,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目标更具体,渗透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②教学内容上的发展和变化
(语文到底该教什么?
)20世纪初期,统一模式,分析文章,老师讲解每一篇文章都是按照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段落分析、写作方法的模式讲解,忽视了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
20世纪中期,语文汉字受“左倾”错误思想,语文教学内容政治化倾向明显。
20世界60年代后,提出了注重双基,这是一大进步,但过于注重基本知识的教学,1978年的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读写训练,20世纪90年代,用语言学理论来改造语文教学内容,20XX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口语交际河综合性学习纳入了语文教学的内容。
③教学方法上的发展和变化
清末新政时期主要采用讲解法,清末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的传入有一定模式可循;五四时期,白话文逐渐被引入语文教材,欧美的教学方法又不断地引入如“自学辅导法”,分组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自学风气逐渐兴盛,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渗透,“红领巾教学法”成为中小学的基本模式(负面影响使很多教师不管是上什么样的语文课都采用“红领巾”模式教学法,注重文学形象和时代背景的分析,却忽视学生的语文训练;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没有改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学方法在不断进步;20XX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充分体现语文的长早性和综合性,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2、完成目标二——学习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十年回望
(1)十年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
语文教材建设研究向纵深发展;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得到调整;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受到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更趋于全面性。
(2)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教材等同于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一切交给学生;鉴赏文章写作之美就是反复诵读课文。
第三章现实诉求——转型期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期待
一、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唤。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2、明确社会转型期价值失落对人文教育的呼唤;
3、了解多元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渗透。
三、教学过程:
1、完成目标一: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1)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要求学习者不但要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能有效识别、提取、处理各种信息只有这样不会再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迷航,要求人们整体增强民主意识,法治精神,提升参与各项事务的能力。
(2)经济发展对现代人的要求:
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主体性,以自觉主动的积极心态迎接竞争的挑战;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形势,现代人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回应:
语文课程的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 标准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