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集.docx
- 文档编号:12377915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6.24KB
论文集.docx
《论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集
厚积方能薄发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应对策略
旧县中学课题组荆有信
我们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文明,一种古老而又朴厚的古文化积淀。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现代文明的高速路上迅跑的过程中遗弃了许多许多的所谓“重负”。
诚然,这样可以让我们奔跑的速度更快,可惜的是更多的后果却是我们的文明越来越贫乏,尤其是在能够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教学中,这种文化的缺失更为突出。
这种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才能使我们在不断的开拓前进中厚积薄发,因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缺失严重
1、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回顾历史,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对修身治国、立身行事、倡导人格修养等十分详备成熟的理论,到儒、道、释多种思想潜移默化,到唐诗、宋词、元曲的各个流派,再到新文化运动,曾经辉煌几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到今天居然断流了。
这种断流,在我们正要和将要继承发扬文明的下一代——学生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为了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笔者就近选取了洛川县旧县镇和永乡乡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及结果。
调查对象
问卷内容
结果统计
小学二年级
你知道我国的“文房四宝”是什么吗?
你用毛笔写过字吗?
8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20%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98%的学生表示从不毛笔写字。
小学四年级
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你都喜欢哪些?
80%的学生回答的是春节、元宵节;50%的学生还回答了中秋节;30%的学生还回答了端午节;回答清明节的仅有15%。
学生最喜欢的是春节和元宵节。
小学六年级
你知道我们延安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吗?
你能说出它的故事或意义吗?
知道宝塔山的有50%;知道黄帝陵、壶口瀑布的有30%;知道洛川会议旧址、枣园的仅有10%;能说出故事或意义的占不到15%。
初中一年级
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你最喜欢的有哪些?
回答知道的有40%;回答知道一点的有50%;表示不知道的有10%
初中二年级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吗?
读过吗?
你最喜欢哪些?
表示知道的有80%;表示看过(包括影视)的有50%;还有1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初中三年级
你知道“四书”和“五经”吗?
你读过一些吗?
能说出一两句名言或格言吗?
表示知道的有90%;读过的仅有10%;能说出名句或格言的只有5%。
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出来,学生喜欢的仅有春节和元宵节的热闹和其乐融融。
不知道历史遗址的大有人在,对民间艺术的漠然,对文学名著、传统经典更是知之了了,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忧心忡忡。
在我们生活方式不断西化的同时,在西方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逐渐的被淡忘甚至遗弃,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后代还能听到、看到多少我们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
2、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缺失
从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到高考制度恢复,再到前些年的应试教育,今天的素质教育,因为衡量学生成才的标准表面在不断变化,然而究其实质,发生的变化微乎其微。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考试的压力,不得不重点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越来越被淡化了。
从此“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退出了我们的启蒙教育课堂,青少年语文教育的面貌大为改观。
语文课本一度在厚古薄今的文化思潮影响下,古汉语的篇幅屈指可数,语文课变成了一堆夹缠不清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文不是议论文就是说明文、记叙文,结构无比清楚,学生写来,不过是一种陈词八股而已,至于儒家经典,即使拿在手中,也是不知所云。
二、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反思
1、历史方面的因素
中国文化注重文以载道。
二十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虽然使文学走入平民间,使白话文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主流,但无疑也给了传统文化致命的一刀,它割断了文言文,也割断了文言文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文艺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哲学,孟子“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开阔苍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对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2、世界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一体化的出现,尤其是加入世贸之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我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有环境被打破,多种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撞击。
从最受孩子推崇的肯德基、汉堡到风靡一时的情人节、复活节、圣诞节,再到令人目不暇接的歌星、影视明星,从各种家电的英文说明到网络中的英语使用,从教学中英语地位的不断攀升到中文地位的一落千丈,不能不说是社会发展使传统文化不断缺失的一个因素。
3、当前教育体制的因素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太上皇”,虽几经波折,仍能够稳坐“宝座”。
担负民族兴亡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的兴亡在于教育。
我们一面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乃百科之母”,但一面又对“重理轻文”束手无策。
很多人在学生时期成为学习的奴隶、成绩的奴隶,毕业以后,更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洞察、对自我价值的定位,有人说,我们是用培养少数天才的方法去残害绝大多数的学生。
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
我们的教育中缺乏什么?
那就是人文性!
整个社会缺乏人文气息、缺乏人文关怀。
而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比皆是。
相反,我们很多人几乎一辈子都不用的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却在不断提高,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应对策略
1、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近朱者赤”,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获得审美感受,体现人文气息的校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人物雕塑等,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板报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使学生在比较撞击中逐渐培养独力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先哲们进行精神对话、心灵沟通。
3、引导学生阅读传统经典
传统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阅读经典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教会学生做人。
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道家的淡薄名利、虚怀若谷以及佛家的自然清净、宠辱不惊,都可以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已经引起了我们国人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教材的改编、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开展可见一斑,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更是引起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浓厚兴趣。
衷心希望我们能够将这种传统的又是博大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使我们真正厚积而薄发。
传承国粹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旧县中学课题组王淑珍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根。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烈、最为强烈的部分。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我国古代诗词中不乏表现爱国主题的名篇佳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应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以及情景的展现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知明白我国的唐诗、宋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还可以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等逐渐认识到祖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实质。
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便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
并赋予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及深刻性,因此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内心感受,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人民、敬仰古代杰出人物,加强对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人民群众是伟大的,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芒。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
热爱劳动人民、敬仰并学习杰出人物是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表现了诗人对山中寡妇的深切同情,对残酷剥削的憎恨。
再看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则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则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憧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学习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爱祖国首先表现为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事事物物,甚至一草一木,我认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眼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
通过教学使学生享受美感、受到熏陶。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
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
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处处鸟语才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
杜甫在《绝句》中也写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
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也是热爱动物教育的良好教材。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
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
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衬托西湖的美。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现出自己对小草的深情赞美。
贺知章《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
既写出了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
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
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具体直观,而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总之,语文教学应深入挖掘历代诗词作品中爱国主义主题的名篇佳作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因素,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做到既传承了文化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轻松拿下“三分”古诗词鉴赏
旧县中学课题组张天民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
初中学生应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教师不但要教好初中教材中精选的69首古诗词,还要广泛地搜集,引领学生阅读课外大量的诗词歌赋,以便使学生有丰厚的积累,有较高的赏析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没少下功夫,可中考仅三分的古诗词鉴赏考查,却难以突破。
这三分被学生视为难点,觉得面对试题像雾、像雨、又像风,或者只能意会,不会言传。
不仅学生有此感觉,许多老师也觉得鉴赏教学无处下手。
其实在教学中,只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一、抓住诗词中的十个“点”它们是:
1、诗眼;2、题眼;3、意象;4、意境;
5、修辞;6、起承转合;7、炼字;
8、用典;9、表现手法;10、思想情感。
古诗词考查无外乎以上十点,抓住以上十点,是教学的第一步。
二、理清情感
古诗词从思想内容上讲就是写景、抒情,因此理清诗词所传达的情感极为重要,其实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归纳就会发现:
古诗词中常抒发的情感主要有以下九种:
1、漂泊异地的思乡、思亲之情;
2、士途不顺、贬官流放后的怨恨、愤懑之情;
3、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4、对田园风光,大自然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5、朋友离去的孤独、失落、伤感之情;
6、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献身的爱国、报国之情;
7、面对百姓疾苦产生的怜悯、同情之情;
8、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变化无常的伤感、悲痛之情;
9、敢于追求,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昂扬之情;
理清以上情感,再次面对“某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之类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胸有成竹,回答起来也会游刃有余了。
三、明确古诗词常用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以声写静、以动写静、化静为动、托物言志、巧用修辞、引用典故、通感除了这些就是“炼字”动词妙用,数词妙用,达到准确而又新奇。
奇巧而又传神。
四、把握诗词中创设的意境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诗人所着力创设的,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常常揪住读者的就是古诗词中那一个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意境。
可是如果认真研究便会发现诗词中的意境有:
1、清幽、宁静之境;
2、闲适、恬淡、自在之境;
3、清爽、明丽、开朗、明媚之境;
4、悲凉、凄清、冷寂、萧索、苍凉之境;
5、孤寂、冷寞之境;
6、欢快、美好、热闹之境。
认真品味诗词中所描绘的种种景物,察物色、观物态、悟物理、知物情,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这时就会觉得景在眼前,意境在心中。
种种意境明朗可见、可辨、可感。
有关对意境考察的试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古诗词赏析虽然初中考察只占三分,可我们老师、学生不能轻视、更不能回避,我们要怀着对华夏文化的热情、对文化精髓的浓厚兴趣去学习、研究它。
只要师生共同准确把握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考点、领悟情感、把握手法、深入意境,古诗词的美感会尽收眼底,华夏文化的无穷韵味我们定会领略一二。
关于“月”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旧县中学课题组杨德平
“月”自古以来,一直成为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它的内涵相当丰富,宋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中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慨,其中还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期望,这句中的“婵娟”亦指“月”,“月”代表着思念。
“月”在古诗词中可以代表人们相当丰富的情感。
对于“月”文化的追寻,可以不分文体、不分时代的去捕捉,根据所包含的情感,其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表现思念、思乡、思亲之情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表现一种豪情壮志(可上九天揽月)
3、可以表现一种美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
)
4、表现一种凌云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表现一种离愁别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表现爱国壮志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表现一种怨恨之情(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8、表现人生哲理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月”还可以代表一种文学流派(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代表宋词中的婉约派诗句)。
那么既然“月”的古诗词可以表现如此丰富的感情,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何不用有关“月”的诗词来表达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具体作法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来做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搜集情况并对之表现不同的情感或内容,进行了分门别类后,这样对于“月”文化的探究就显的比较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我们在表达不同思想感情时灵活的去运用它,其对于能搜集的情况分门别类地编成一个小册子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的去朗读,品味,赏析,背诵。
并可以以“月”文化知识竞赛的形式去学生参与到对其的探究中来。
其次,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灵活地用有关“月”的句子(其中既包括古诗词,现代诗词,现代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所学文章中的体现的思想感情。
也可以用有关“月”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学习课文后的启示、感想等。
别外,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以“月”为话题写出不同体裁的作文,别外在自己的习作中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用月来描绘景色或者抒发情感等。
综上所述,我们既可以达到对“月”文化的深入理解、探究,还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包括作文)灵活而大量地运用“月”文化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这一文化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成功渗透。
当然对于“月”文化的渗透还需要根据所学课文的文体及内容等灵活地对待,且不可盲目运用。
送别诗教学点滴
旧县中学课题组孙君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
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千的一件事。
在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篇课文前,我先让学生查找已经见过和学过的送别诗。
结果学生从平时读书和所学的古诗文中查找到了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送梓州李使君》、高适的《别董大》、戴叔伦的《送人游岭南》、韩愈的《送桂林严大夫赴任》等等。
我给学生们介绍,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友人或亲人分别后,常常相隔很长时间才能见上一面。
所以分别时总是恋恋不舍,千言万语欲说还休。
想到要远走天涯海角,惜别之情难以抑制。
分别后,相思之情就常常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总有无尽的愁思。
我们以前学过的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典型的代表。
我们大多数学生都是寄宿生,可能常常在外,很少回家,学完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学生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经历,也改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朋友和亲人的离别和思念之情。
那么如何改写呢?
这就要根据诗句的内容发挥想象而写成的。
那怎么才能把一首诗改写成一篇小文章?
关键就是要把诗句的内容想象成一幅画面或一段情景,然后根据这幅画面或情景进行描写,把想象的内容写活就行了。
引导学生从收集的送别诗中选择一首进行改写。
比如我们要改写送别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第一步,要多读古诗,看一看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赠汪伦》这首主要写了李白将要离开,做为李白的朋友---汪伦踏歌来相送的事情。
后两句则写出了汪伦对李白的情。
第二步,根据诗句想象以下,如果要画成一幅画,画上应该有什么?
画上应该有诗人李白、汪伦、小船、码头、小河、小草、小道;如果想象成一段情景,就应该有对话、拥抱、挥手等等。
第三步,根据画面或情景具体想一想他们俩互相说了写什么?
做了些什么?
最后,把这些连起来想一想,把它当作一篇文章写下来,一篇改写的《赠汪伦》就完成了。
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了电影《怒潮》中的《送别》: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以及李叔同(弘一法师)根据外国歌曲的曲调填词的《送别》,它曾作为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以便更深地理解“送别”之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能激励学生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评李杜优劣论正确认识李杜成就
旧县中学课题组李海英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早就提醒大家必须将李、杜两人一并重视,“李杜并重”是比较公允的观点。
然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于李优杜劣的评论真是浩如烟海,既有抑李扬杜,又有抑杜扬李的。
我认为,正是因为李杜之在中国,是根深蒂固地植入生活里,他们的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会有这么多的文人墨客来探究这一问题。
一、我们现在就来回顾一下历史上的“李优杜劣论”
先从李杜生前的评价入手。
李白生前就有诗名。
杜甫称赞他是“白也诗无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魏颖在《李翰林集序》中说:
“白与古人争长,三守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可见李白诗歌在当时的流传与影响,是非常之大。
杜甫生时名气没有李白的大,但也并非不为人所知。
可见李杜各自有所长,这一时期,李白似乎更抢风头。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
元稹对李杜的各自所长,论述比较中肯,但是不够公道。
事实上,李白的乐府歌诗写得要比杜甫好,元却说“差肩于子美”而已;杜甫的律诗写得要比李白要好,元把他们两人的成就拉得异乎寻常的大。
白居易的评价倾向同于元,但是他并不贬低李白,比较客观。
他明确指出“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
才英奇矣,人不逮矣”“杜诗最多,可流传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这是在并列的基础上,认为杜有过李处。
后来的韩、柳等人对于李、杜都持有并重的观点。
宋初诗坛上,杜的地位并未高于李。
北宋中期,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几个文学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欧阳修不仅喜欢李白的天姿,而且喜欢李白诗歌的丰富想象和壮大气魄。
在《读李集效其体》中,他集中表述了这一点。
当然,他并没有因此而贬低杜甫。
朱嘉等人也对李白极为推崇。
王安石、苏轼和欧阳修他们不同,他们门更推崇杜甫,不仅喜欢他的诗歌,更赞赏他的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中,代表北宋诗坛杰出成就的主要作家,虽然在个人欣赏趣味上有所偏爱,但都不存在着李杜孰优孰劣之争。
南宋时期,可能由于因为同样有春家国之痛的缘故,南宋一些爱国者是很推崇杜诗的。
如李纲在《王校正杜子美集序》中说“平明读之,未见其工;怡亲更兵火丧乱之后,诵其诗如出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其语之妙也!
”他之所以赞赏杜甫的,乃在于他的忠于祖国,而并非仅仅在于句法用词上。
但是抑李并非当时的普遍倾向,多数人还是两人并称,并不扬此抑彼。
两人并称得到了陆游、严羽等大家的支持。
到了蒙古族统治的元朝,诗人中如方回、刘康忠、周权等,对李白的评价都很高。
元人对李白的诗风极为推崇,评价也很高。
在清人编著的《元诗选序》中说:
“宋诗多沈!
近少陵;元诗高轻扬,近太白?
”可见元人较推崇李白,与他们的诗风有关。
明代,崇尚李白的倾向有增无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刘基、高启、王世贞、杨慎、李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偏重于李白。
如高启在《夜间谢太史读李杜诗》云:
“前哥《蜀道难)),后歌《逼仄行》……”明人比较重李轻杜,主要偏重于诗歌的艺术及风格,这均与当时的学术思想有密切的联系。
清代对两人的看法,从主流来看,还是李杜并重。
如钱谦益说:
“唐之李、杜,光焰万丈,人皆知之。
然杜虽独有千古,而李之名终不因此稍减。
读者但觉杜可学而李不敢学,则天才不可及也?
”但也有部分人比较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