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2374731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75
- 大小:61.28KB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1:
“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2:
教育的概念
1.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3:
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4:
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5:
教育的起源○
单
神话起源说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宗教
学说主张代表人物生物起源说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
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劳动起源说
※巧记:
“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
◆考点6: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7:
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
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
六艺政教合一
中国夏、商、西周庠序校(礼乐射御书数)学在官府
古印度古儒《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宗教教育
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
古埃及文士学校
外国以吏为师
斯巴达军事体育尚武
古希腊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崇文
封建社会
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私学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百家争鸣
官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察举制
汉代私学术”征辟制
中国六学二馆分科教学(经、史、
隋唐律、书、数)科举制
四书(大学、论语、宋以后中庸、孟子)五经
教会学校七艺(三科-文法、修辞、培养教师和僧侣
辩证法,四学-算术、几
西方中世纪何、天文、音乐)
骑士学校七技培养封建骑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
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依法治教。
◆考点9: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单○
简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
“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教育各时期发展特点
古代社会的教育阶级性和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时期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无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法单一
现代社会的教育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专题二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单
◆考点1:
教育学的概念○
单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根本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2)内在动力:
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
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考点10:
教育学的萌芽★
萌芽阶段的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的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
--并没有专门论述
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A.中国
(1)《学记》乐正克——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观点: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学不躐等”:
教学要循序渐进
(2)孔子——《论语》: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墨翟——兼爱、非攻
B.西方
(1)苏格拉底:
“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
(2)柏拉图:
《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从现实世界到达理想世界
(3)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学
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
◆考点11: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人物著作教育观点
1.科学归纳法
培根《新工具》2.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
1.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2.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之父”)3.教学思想:
“泛智教育”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4.教学内容: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康德论教育》
(赫尔巴特的老师)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
卢梭《爱弥儿》浪漫主义自然教育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洛克《教育漫话》1.“白板说”;2.“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
1.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三中心论: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科学教育学之父”)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3.四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
1.新三中心: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或改造;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3.学校即社会;
4.从做中学;
1.教育预备说;
斯宾塞《教育论》2.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巧记:
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
2.“级智夸大独立”(夸美纽斯):
级:
班级授课制;智:
泛智教育;大:
《大教学论》;独立:
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3.“一、二、三、四+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
一:
一本书《普通教育学》;二“学”:
伦理学、心理学;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民主威新分三、四、五步走”(杜威):
民主:
《明主主义与教育》;威:
杜威;新三: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
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考点12: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教育问题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
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
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难度、高速度、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教学过程》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帕夫雷什中学》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能三大领域
※巧记:
木(姆)有目标,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
专题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单
◆考点1:
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相对的)
◆考点2: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
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
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科技革命:
初等教育
第二次科技革命:
初级中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
高级中等
信息革命:
高等教育大众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补充:
(1)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
舒尔茨
观点:
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
(2)社会化理论----提出者:
鲍尔斯和金蒂斯
观点:
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
◆考点3: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简○
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考点4:
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
简
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5: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
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
↓
校园文化的核心
◆考点6:
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专题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单很重要的内容
◆考点1:
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考点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单○简○
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
启示:
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
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
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搞“一刀切”,量力而行)
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
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教育启示:
不同时期不同速,抓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之间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教育启示:
扬长避短,注
重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教育启示:
因材施教)
◆考点3: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014简答题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考点4:
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发论——内在需要(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人发展根本动因)、威尔逊(基因复
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
观点:
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外在力量(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
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
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
观点:
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习是
成长的主要途径。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5: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简○辨○
材
内部因素
①遗传——可能性(物质基础)
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辨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1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②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外部因素
③环境——现实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环境把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④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为什么)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概念】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辨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专题五教育制度○单○辩○简
◆考点1:
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
指国民教育制度
2.狭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它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
单
◆考点2:
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
3.非制度化教育——理念“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考点3: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简
1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考点4: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1.双轨制——英国;2.单轨制——美国;3.分支制——前苏联
发展趋势:
双轨学制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考点5: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学制名称颁布时间特点地位
壬寅学制1902只颁布没有实施首次颁布
癸卯学制1904规定男女不许同校首次实施
1912-1913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192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新沿用至解放初期(时间最长)
学制”“六三三学制”
※巧记:
人颁布,鬼执行,长期戌美国
◆考点6:
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
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
要,是知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
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行列。
◆考点7:
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不是重点同P3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1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考点8:
义务教育制度
1.概念: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2.特点:
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统一性)、免费性(公益性)。
3.产生:
始于近代,发源于德国。
4.我国的发展:
义务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5.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
学制年限:
多种形式并存——“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
专题六教育目的○单○辩
◆考点1: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
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广义: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
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
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
单
◆考点2: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辩
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
德智体个方便的基础;高等几哦啊与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也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师的教学目标居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考点3:
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
单
1.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
观点:
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巧记:
有位公民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 资格证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考试 必考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