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372216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2.99KB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docx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文学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歌谣、史诗与民间长诗
第一节民间歌谣
一、歌谣的界定与分类
(一)定义
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
歌谣包括“民歌”和“民谣”。
民歌的曲调属于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将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二、民间歌谣的特征
(一)情意真切,袒露心声
(二)格调优美,形式多样
1.四句头
整齐的五言或七言,四、六、八句组成一节或一首。
在南方最为流行,人们通常把它叫做“四句头”。
如《刘三姐》
2.五句子
由七言五句构成一节或—首民歌,这种格调初看和一般四句头山歌差不多,实际上别具一格。
它的头四句似乎已经把话说尽,却又赶上一句,或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或翻出新意,锦上添花,这就使作品情浓意深,更加动人了。
(三)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
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借以抒情或叙事,富于概括力与艺术感染力
三、民间歌谣的价值、传承及其研究
(一)民间歌谣的价值
1.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3.反映社会生活的“小百科全书”
4.影响文人创作
第二节民间长诗
一、民间长诗界说
民间长诗分民间叙事长诗和民间抒情长诗
(一)民间叙事长诗
广义的民间叙事长诗应包括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具有庄严格凋的史诗和后来产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诗。
狭义的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二)民间抒情长诗
民间抒情长诗是人民群众创作、口头流传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歌唱,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也比较灵活,一部分民间抒情长诗主要抒发世俗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情感,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婚丧、生产习俗、宗教活动中的情感抒发,是民间礼仪活动的组成部分。
★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
(1)抒情与叙事
民间抒情长诗重在抒情,没有故事情节,一部分首届连贯的抒情长诗虽然有一定的叙事性,但也只是事件的梗概或情节的片段与若干过去生活的画面,它们的出现不是为了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为了配合主人公的抒情;民间叙事长诗要叙述完整的故事,其故事有头有层,多以主人公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单线递进发展,环环相扣。
(2)限知与全知
民间抒情长诗多以第一人称进行抒情,倾诉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愿望。
民间叙事长诗多以第三人称叙事,被视为全知全能的视角,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叙述不同事件的发展和各种人物的言行,甚至还可以随意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各种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第三节、中国史诗
一、中国史诗的类别
1.创世史诗
以创世神话为基本内容,以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文化之起源、演变、发展为内容的史诗,又称“神话史诗”,如彝族的《梅葛》。
2.迁徒史诗
以民族或支系在历史上的迁徒事件为内容,展示各民族或各支系在漫长而艰难的迁徙道路上的社会生活和族群命运,塑造迁徒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民族英雄、部落首领等人物形象及描绘各民族迁徒业绩的壮阔画卷。
如哈尼族《哈尼阿培聪坡坡》
二、中国三大史诗
1.《格萨尔》
《格萨尔》流传于藏族,大约形成于11世纪,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内容是关于英雄格萨尔一生业绩的神圣叙事。
格萨尔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赛马称王后,率领岭国部落进行一系列征战,他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最后从地狱中救出母亲和爱妃,完成人间使命,一同返回天国。
2.《江格尔》
《江格尔》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人中。
这与历史上卫拉持蒙古人的迁徙足迹密切相关。
所谓卫拉特蒙古,就是在内蒙古和外蒙古之西,居住在阿尔泰山周围的蒙古。
我国新疆卫拉特地区是《江格尔》的故乡。
但最先被发现和记录的不是新疆《江格尔》,而是俄罗斯卡尔梅克《江格尔》,《江格尔》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专门学科
3.《玛纳斯》
英雄史诗《玛纳斯》由《玛纳斯》、《赛麦台》、《赛依铁克》等8部构成。
史诗以玛纳斯及其7代子孙的英雄业绩为主线,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史诗涉及古代柯尔克孜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史、哲学、美学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
它不仅是一部研究古代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研究中国北方乃至中亚民族关系史、文化史的重要口头文献。
民间故事
一、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
(一)分类的可能性
故事情节类型的有限性
(二)“AT分类法”
1、定义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
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一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方法。
5、中国民间故事的分类及类型索引编纂
(1)1931年,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
(2)1937年,(德)沃·爱德哈德(W.Eberhard)《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3)1978年,(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首次展现中国民间故事艺术世界的整体风貌
(4)2000年,金荣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
二、民间故事分类
(一)幻想故事
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
这类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我国十大幻想故事
《求好运》、《田螺姑娘》、《灰姑娘》、《蛇郎》、《青蛙少年》、《兄弟分家》、《两伙计出门》、《狼外婆》、《小鸡崽报仇》、《十兄弟对敌》
(1)魔法故事
魔法故事也叫变形故事。
这类故事情节奇幻,充满超自然的想象,常把生活中某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做可能表现出来。
如猴精、画中女、田螺姑娘、蛇郎、枣核儿等。
(3)动物故事
这类故事以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编织故事、展开情节,借助这些形象间接地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情感。
如猫狗结仇、猴子捞月、稻草人等等。
(二)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
这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展开的叙事,是对民间观念与意识及社会底层生活的一种形象化叙述,表面上其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
(三)民间笑话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凸显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1)揭露与嘲讽笑话
(2)讽刺与幽默笑话
★民间寓言与动物故事的关系
联系:
从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从狩猎到农耕的社会生产变化,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了,在民间口头创作中,有些作品虽然仍以动物作为表现的重要对象,但侧重点已由过去的单纯反映动物的形态、习性、特征乃至崇拜转到了表现人事方面的内容,因而经常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情感、生活体验,逐渐形成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口头故事——民间寓言。
区别:
有无较为明显的讽喻和哲理性,是民间寓言与动物故事的区别所在。
三、艺术特征
1.泛指的主人公,模糊含混的故事时间、地点
2.程式化的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
3.类同的情节构思,“二元对立”的形象
▲民间故事有集体流传的特点
民间故事传承人不同于一般的讲述者,他们是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才能的人。
他们往往从幼年起便喜爱民间故事,喜欢听,喜欢讲;他们大都记忆超群,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在讲故事过程中,他们善于把零散、断片的故事组织、连贯起来,经过生动的描述再传播出去,显示出惊人的集散故事的才能。
研究者将他们称为“故事家”,地方民众则将他们称为“故事篓子”、“瞎话匠”、“讲古儿王”等等。
(1)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少则几十则,多则几百则。
(2)讲述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听众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3)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不是机械、死板地转述,而是能够很好地把握与活用故事程式。
(4)有自己的传承线路。
四、民间故事的价值
1、文化价值
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风貌及心路历程。
民间故事独特地伴随着历史,越是古老的故事,越具有历史的教益和多层的积累,经过不同时代的传承,往往打上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史价值。
2、教育价值
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体现于直接的与间接的两个层面。
直接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各种知识的传授。
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生产知识、社会知识等等。
间接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社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及道德规范的培养。
3、心理补偿价值
民间故事对民众的心理补偿,所激起的主要不是官能享受的快感,而是进行生存斗争、进取的欢乐。
这种审美愉悦同我国劳动民众淳朴的道德相融合,具有积极的价值与作用。
民间曲艺
一、概念
曲艺,又称民间说唱、讲唱文学,是以口头叙事为基础,以说唱艺术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民间文学形式。
二、民间说唱的发展源流
1.先秦时期:
俳优与“成相”
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表演可以说是民间说唱最早的萌芽,《礼记》、《国语》、《左传》都有记载。
《史记·滑稽列传》中专门记载了优孟、优旃、淳于髡三位俳优善于调笑,用戏谑的形式向统治者进谏,最终被君王所接受,带有一定的滑稽表演的因素。
▲成相
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
成,演奏。
相,一说是乐曲之意;一说指一种击节乐器。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成相杂辞》十一卷,已佚。
只有《荀子·成相篇》保留了片断。
成相的曲调,由六句组成一章,共三章,句式为三、三、七、四、四、三,中间的四、五两句不押韵,余则有韵。
每章都以“请成相”开头。
清代学者认为这种古老的兼有叙事与抒情的民谣,“即后世弹词之祖”,认为《成相》是后世弹词之类说唱艺术的源头。
2.隋代:
谐星侯白
3.唐代:
“说话”与“俗讲”
4.宋元:
丰富多彩的说唱艺术
宋元时期的各种说唱活动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新的说唱形式,如“诸宫调”、“转踏”、“唱赚”、“道情”、“合生”、“商谜”、“说诨话”、“鼓子词”、“像生”、“杂扮”及各种杂曲小调相当盛行。
5.明清:
说唱艺术的繁荣
明清时期的民间说唱艺术十分丰富,形式繁多。
此时韵文体的民间说唱形式有数来宝、竹板书、快板书等;散文体的说唱则由宋元说话演变而来,主要形式有评书;韵散相间体的说唱形式有弹词和鼓词两大派系。
三、民间曲艺的分类
1.唱故事类
所谓唱故事,是指这一类作品的故事情节主要采用韵文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有腔有调、有辙有韵,并有鼓板丝弦伴奏的称为演唱体,包括大鼓、渔鼓(道情)、弹词、坠子、琴书、宣卷、善书、好来宝(蒙古族)、大本曲(白族)、甲苏(彝族)、八角鼓(满族)等;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并具有一定音乐性的则称为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天津快板、金钱板、赞哈(傣族)、哈巴(哈尼族)等。
(1)宣卷
就是宣讲宝卷。
宣卷起源于唐宋时期的佛教活动。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说唱形式,以江浙沪一带民间最为盛行,大多是在庙会、婚礼、祝寿、过生日等喜庆场面亮相。
内容有佛道故事、民间故事、劝人为善故事、戏剧故事、人神历史故事等。
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多用当地土语演唱。
(2)快书与快板:
快书、快板,是用竹板、铜板或骨板等伴奏,词句合辙押韵、节奏轻快的一种叙事性的说唱形式。
快书类依流布地域、方言采用及说唱风格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曲种。
如在山东省流行的任丘竹板书,上海市郊区流行的锣鼓书,天津市形成并流行的快板书等。
最著名也影响最大的,要数流传全国的山东快书。
快板类也依流布地域、方言采用及说唱风格的不同,而有诸如数来宝、说鼓子、陕西快板等等曲种。
快书和快板在表演形式上均十分简单,一般由演员站着以手持击节的小型打击乐器,自行伴奏说唱。
有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形式,两个人表演的“对口”形式,和三个人或三人以上表演的“群口”形式。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
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
其初专说武松故事,曾名“武老二”。
在传统山东快书书目中,有关武松故事的唱段占了很大的比重,成为整个传统山东快书的基本书目。
2.说故事类:
评书、评话
两大系统,即南方的评话和北方的评书。
南方评话以扬州评话、苏州评话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南京评话、杭州评话以及福州评话。
北方的评书以北京评书为主体。
(1)内容
一是金戈铁马,称为“大件袍带书”,主要表现敌我征战、朝代更替、忠奸争斗、安邦定国等内容,如《列国》、《三国》、《隋唐》、《杨家将》、《大明英烈传》等。
二是绿林侠义,又称“小件短打书”,写结义搭伙、除暴安良、比武竞技、攻山破寨等,如《水浒》又分为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林冲、鲁智深、后水浒六部),每部若干回;此外还有《三侠五义》、《绿牡丹》、《八窍珠》等。
三是烟粉灵怪,主要以神话传说为原型创作而来,多表现神异鬼怪、狐妖蛇仙等题材,以虚幻的艺术形象表现人间现实,如《聊斋》、《西游记》、《封禅榜》等。
四是世情书,讲述现实生活特别是市民生活中的人情世态、悲欢离合等内容,如《啼笑因缘》等。
(2)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
第一,构思巧妙,情节曲折
评书吸引人的内容首先就在于其离奇生动而又合情合理的情节。
但是说书艺人在交代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时,又要注意情节叙述的连贯性,不能使人感到头绪纷乱。
评书的结构手段主要靠“梁子”、“柁子”、“扣子”。
“梁子”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
“柁子”是一部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多种矛盾、多种线索的纽结点和高潮。
“扣子”,南方艺人又称“关子”,北方艺人又称“馈头”,是指书中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处中止叙述、故事打住、暂时悬挂起来,俗称“悬念”,即将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内容事先作个提示或暗示,却不马上作答,在听众心中留下疑团,产生急于知道端底的期待心理。
“扣子”实际上是性格冲突、矛盾纠葛的焦点,常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
(3)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
第二,形象生动,形神兼备
评书所选取的人物其性格常常超群出众,有许多特异过人之处,都是一些传奇性人物,或大奸大恶,或至善至美,或智勇双全,或忠义无双,这与它取材于民间口头传说,富有传奇色彩有关;人物又有较强的个性特征,类型化与个性化结合。
更重要的是说书艺人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以形似见长,而以神似取胜,不厌其烦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正面描绘、侧面烘托、两相对比、重笔渲染等使之栩栩如生,形象丰满。
(3)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
语言叙议结合,生动多姿
评书、评话是一种语言艺术,其语言表现力极强。
评书的语言首先是通俗易懂、口语化的,常常运用许多生动传神的口头语汇,易于被听众所接受。
评书还常使用浅显又极形象的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等。
评书还善于把叙述、描写和议论结合起来,尤其是不断地对人物作画龙点睛式的评论,以表明作者的态度。
3.说笑话类
——相声
四、相声艺术
(一)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具有喜剧的说唱艺术。
它以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郁而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相声的种类
相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我们从表演人数和形式上把它分为单口、对口、群活三种。
(1)单口相声
又叫单活、单春、单笑话,是由一个人表演的,脚本必须有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诙谐幽默的格调。
表演者通过讲述故事或画龙点睛的点评,抓哏取笑,自己系包袱、自己抖包袱,与观众进行交流。
传统的单口相声有《官场斗》、《连升三级》、《化蜡千》、《小神仙》等。
(2)对口相声
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甲演员叫“逗哏”,乙演员叫“捧哏”。
哏者,即滑稽有趣的言语或动作。
对口从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三种。
“一头沉”两位演员的分工是,以逗哏的叙述为主,以捧为辅,前者叙述故事情节、人物经历,居统领地位,后者则不断提问、评论,起呼应衬托作用,二者配合默契,完成表演。
“子母哏”,甲乙两人无主次之分,担负的任务相同,通过互相争辩,揭露矛盾,组织包袱。
“贯口”,其特点是逗哏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常对捧哏演员一口气叙说一连串事情,或数出一连串事物,语言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轻快流畅,悦耳中听。
这类相声段子,一方面给人以有益的社会生活、文化地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以流畅的语言、多变的节奏给以活泼、聪慧、隽永的美感。
(3)群活相声
又叫群口相声,一般由三人(或多人)表演,除了捧哏、逗哏之外,还有一个叫“腻缝”,作用中从中调停,滑稽取笑。
传统的“群活”有《扒马褂》、《训徒》等。
★相声技艺四要素:
说、学、逗、唱
说:
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等。
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
学:
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
摹拟方言,又叫“倒口”,过去也叫“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
逗:
就是抓哏取笑。
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
唱:
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民间小调。
但“太平歌词”才是相声本门的演唱,其它形式的唱可归纳到学,而非唱。
▲相声特有的艺术手段——包袱
包袱从构成的艺术手段来分有两类,一类是从情节构思和人物思想性格出发,与内容有直接关系的,称为“肉里噱”,它是构成相声基本内容和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类是借助语气趣味和修辞手段构成,叫做“外插花”,与内容无甚关联的,诸如谐音打岔、自相矛盾、答非所问、强词夺理等。
“现挂”,是“外插花”的一种主要方式,指演员根据演出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情境里,联系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现场进行即兴发挥,现场挂上的包袱,这种包袱被称做“挂口”。
五、民间曲艺的特点:
1.民间曲艺为叙述体的口头文学,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
2.民间说唱演唱简便、灵活,具有轻便性
3.民间说唱的语言朴素易懂,具有通俗性
民间戏曲
一、概念
民间小戏是由劳动民众集体创作并演出的一种有歌有舞、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小型综合性艺术,属于代言体。
通常称为“二小”,即小旦、小丑,或“三小”,即小旦、小丑、小生戏。
二、民间小戏的特色
1、创作演出是草台班底、地摊演出,具有简便性
民间小戏是劳动人民业余创作,“业余自编,闲中扮演”是其特色。
民间小戏的观众主要为某一地区的当地民众,表演是以小集团为基础的。
2、内容上关注底层民众,切入日常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广大的劳动人民是民间小戏的真正创作者和观赏者,民间小戏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戏中角色通常是乡村男女、樵夫、工匠等“小人物”,其内容大多反映乡村民众的生活,表现民众对劳动的热爱,对黑暗现实的抗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能够获得最广大的观众的认同。
3、在艺术形式上,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淳朴亲切,具有灵活性和乡土性。
民间小戏多用乡音土语,生动地表达出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具有通俗、纯朴、亲切的美。
★小戏的角色一般是“二小”——小旦、小丑。
“丑”代表农村中的劳动男子,“旦”代表农村妇女,整由小旦、小丑对唱和表演,所以又称“二人戏”或“对子戏”。
有的为“三小戏”——人物有小旦、小丑外加小生,“小生”大多为游荡公子、流氓地痞、迂腐儒生、地主富人等,在戏中是配角,是小旦、小丑揶揄的对象。
三、民间小戏的源流
1.从民间歌舞发展而来
(1)以歌为主的民间小戏来源于民歌,大多是吸取了民歌的曲调与唱词,再增加人物,扩充情节,发展为小戏剧目,如晋中秧歌《偷南瓜》、《卖元宵》,陕北秧歌《秃子尿床》,晋北二人台《走西口》等,都是在原来民歌的基础上虚构角色,增添细节,构成了曲折离奇、动人心弦的戏曲剧目。
(2)以舞为主的小戏,往往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扩展戏路,扮演出来。
如山西“左权小花戏”最初的形态是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社火时,站在原地边舞边唱,目的是祈祷娱神;到了明末清初,增添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成为小花戏的雏形。
2.从民间说唱发展而来
将民间说唱的叙述体转为代言体,具体说来,就是叙事性较强的剧目,大都吸取了民间说唱的特点,将叙述体转为代言体,不再是说唱者一人跳进跳出,代替各种角色,而是用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代替剧中人物说话,戏剧因素不断增加,成为新的表演艺术。
如东北的“二人转”,山东的“吕剧”,江苏的“锡剧”等。
3.从民间宗教活动中形成戏剧
由宗教仪式嬗变为小戏,这是民间小戏产生的较为普遍的一条途径,全国许多小戏是从宗教仪式的庄严神秘和气氛中走出来的。
四、民间戏曲的分类系统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各民族、各地区民间小戏丰富多彩,从剧种来说多达360余种,我们根据民间小戏的流传情况和传统称谓把它分为六个系统:
1、花灯戏系统
主要流传在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各地和贵州、四川、湖南、广西部分地区。
它的形成来源于民间灯舞,最初是当地农民庆贺丰收或春节期间演出的“跳灯”,也就是平地围灯,边歌边舞,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表演故事的灯戏。
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
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
其演出特点是以唱为主,说白很少,以旦、丑为主要角色,唱腔质朴明快。
比较重要的有四川灯戏、贵州花灯戏和云南花灯戏。
代表性剧目有《拜年》、《三访亲》、《刘三妹挑水》等。
2、花鼓戏系统
主要流传在我国南方,湖北、湖南和安徽等省,都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
重要的有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凤阳花鼓戏、皖南花鼓戏、商洛花鼓戏等。
其演唱特点是演唱时有人帮腔,有锣鼓伴奏。
代表性剧目有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湖北花鼓戏《卖棉纱》、《绣荷包》,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等。
3、采茶戏系统
主要流传在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它是歌舞性很浓的民间小戏,起源于采茶灯,也叫茶篮灯,主要是描写采茶人的劳动,是民间茶农采茶叶时所唱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的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表演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伴随着有趣的舞蹈动作,小丑要走“矮子步”,小旦要表演“扇子花”,增加了视觉艺术成分。
代表性剧目有《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等。
4、秧歌戏系统
从表演的角色看,秧歌戏的主要角色有三类:
丑(丑、老丑、搽旦)、旦(小旦、正旦、老旦)、生(小生、须生、武生、老生)。
一个剧的主要角色一般只有两、三个,戏中角色的搭配以生、旦、丑或者小丑、小旦为常见。
丑角是小戏中比较重要的角色,他表现的是民众认为人性中丑的一面,比如爱占小便宜、刻薄、贪图享乐好吃懒做等等。
丑角的表演是最灵活自由的,艺人的即兴创作的能力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秧歌戏的特点是化妆表演,重舞不重唱,动作很大,大扭大作,在表现民俗风情、社火情趣方面很有魅力。
代表作有《刘三推车》(太原秧歌)、《送樱桃》、《打酸枣》、《看秧歌》、《偷南瓜》(祁太秧歌)。
5、道情戏系统
道情主要以唱戏为主,至今仍保留有说唱痕迹,所演剧目多以“三小戏”为主,行当主要有生、旦、丑,没有大净、架子花脸等行当,不演武功戏,擅长演喜剧。
道情戏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伴奏乐器以坠胡(又称坠琴)为主弦,另有琵琶、二胡、大小三弦、曲胡、笛子、笙、唢呐、闷子、低胡、中阮、大提琴等。
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锣、小锣、梆子、堂鼓等。
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间文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