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教师版.docx
- 文档编号:12367940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00.66KB
9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教师版.docx
《9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教师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教师版
2011年9、10月份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
必修三专题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0分)
1.(2011年10月潮汕两市期中联考18题)2010年11月16日,经由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中国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喜好密不可分
B.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
C.“文化大革命”中一统天下的“样板戏”大多是现代京剧
D.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概括它
【答案】B
【点拨】
【结束】
2.(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33题)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答案】D
【点拨】《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上林赋》是西汉武帝时期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作品。
本题正确排序应是D。
【结束】
3.(2011年10月苏北四市摸底4题)欧文忠《盘车图》诗云: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文人画,重视写意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D.人物画,形神俱备
【答案】A
【点拨】
【结束】
4.(2011年9月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22题)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二郎神是金色,窦尔墩是蓝色……。
你认为“金色脸”表示()
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桀骜不驯D.威武庄严
【答案】D
【点拨】中国古代的色彩有一定的等级色彩,象金色这样的色彩象征---高贵、光荣、华贵、辉煌。
仅扮神仙,且是德高望重的神仙方可用, 如东海龙王、如来。
【结束】
5.(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23题)“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议论的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庭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份上书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C.政府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管理 D.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答案】B
【点拨】材料中一直说的是“雕印”,并非活字印刷,可排除A项;材料中有“传之虏(对敌人的蔑称)中,大于朝廷不便”,但是由此并不能反映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况且这句话也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句。
此题的难度体现在B项的干扰迷惑。
但是如果能注意到B项的表述是“完成式”,就可以排除。
欧阳修的上疏正是指出书籍出版业所存在的问题,还未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D项比较好的反映了材料之意,材料中的现象引起欧阳修的重视进而上疏强调雕印文集需经“官司详令”,足以看出“雕印文集已经影响到政府管理。
但是D项略有不妙之处是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文化传播方式前后的对比,何来“变化”?
既然是材料型选择题,要求根据材料反映了什么,而答案却是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的结合,似有不妥。
【结束】
6.(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6题)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点拨】
【结束】
7.(2011年10月江西师大附中月考6题)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
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答案】D
【点拨】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A项是唐朝高适所作《蓟中作》;B项是唐朝岑参所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项是唐朝高适《燕歌行》;D项是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
故此题应该选择D。
【结束】
8.(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11题)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答案】A
【点拨】本题较简单,根据所学8世纪左右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地区,符合本题。
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在北宋时完善开始应用于航海等领域;火药与火器在唐末战争中使用,BCD三项的发明时间上不相吻合。
【结束】
9.(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18题)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
“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
【答案】C
【点拨】
【结束】
10.(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35题)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B
【点拨】根据所学,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比如都江堰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
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
3、整体观计算方法先进,观测记录精确。
4、受到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5、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统治阶级还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据此ADC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B项。
【结束】
11.(2011年9月唐山市摸底25题)我国古代纸发明于西汉的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
A.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176一141年的“放马滩纸”。
保存至今
B.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汉代遗址发掘出,年代约在公元前73—49年的“罗布卓尔纸”,后毁于战火
C.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
”。
汉兴,有纸代简。
至和帝时,黎伦工为之。
”
D.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记载:
“俗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
”
【答案】A
【点拨】
【结束】
12.(2011年9月南京市学情调研5题)“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B
【点拨】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项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D项与材料不吻合,本题选B项,“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
【结束】
13.(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34题)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下图),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
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答案】D
【点拨】图中的文字应是甲骨文,隶书产生于秦,字形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而甲骨文是在民国初年时才被发现。
据此符合所说的是D项“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结束】
14.(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4题)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同治、光绪年闯,京剧走向成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答案】C
【点拨】
【结束】
15.(2011年10月惠州市调研14题)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答案】C
【点拨】
【结束】
16.(2011年10月温州十校联合体4题)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
②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
③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点拨】
【结束】
17.(2011年10月潮汕两市期中联考17题)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D
【点拨】
【结束】
18.(2011年9月安徽泗县高三质检20题)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根据所学可知,由高雅、贵族化逐渐通俗、平民化。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19.(2011年10月潮汕两市期中联考39题)(29分)学习中国古代史,宋代是无法绕过的一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
“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材料二宋代没有国家分配土地的制度,土地买卖流转频繁。
官府热衷于审核土地买卖契约、租佃契约是否齐备。
财富流动迅速频繁,“贱不必不贵,贫不必不富”……自古认为务农才是“本”,宋人却提出士农工商皆本业。
11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唐天宝年间一年铸钱大约32万贯,到宋神宗时期已经多达500万贯。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
材料三欧阳修称宋代的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居官者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缺乏家世背景的平民,若能脱颖而出,则得以进入仕途。
欧阳修4岁丧父,买不起纸笔,拿芦苇秆在地上画着学字。
范仲淹也是断齑画粥,坚持学业。
《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是科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
——以上材料引自邓小南《宋代是“积贫积弱”,还是历史上最辉煌时期》
材料四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
材料五陈寅恪先生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造成材料一所述宋代“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5分)。
除材料二提及的内容外,请从不同角度再举三例说明宋代的经济繁荣。
(3分)
(3)从社会变迁过程的角度看,概括材料三最能反映出宋代社会的一个什么特点,并作简要说明。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6分)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令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5分)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对宋代的整体认识。
(2分)
【答案】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的不断扩充,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兵权收归中央则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总分4分)
(2)原因:
土地买卖流转频繁(不抑兼并),财富流动频繁;商业环境相对宽松,(4分,每点2分);人们观念改变;社会相对稳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等(任答1点1分,本问总分5分)
商品种类增加;市坊不再分离;商品交易时间限制被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市镇;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丝织品品种繁多;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等。
(每点1分,总分3分)
(3)平民化,居官者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平民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考中进士的平民出身者多于官僚出身者。
(4分,如答公平等方面得2分)
(4)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了封建专制;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
(名称和说明各1分,答其它方面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总分6分)
(5)丰富的物质生活;发达的科技;自由的生活方式;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社会;通过奋斗能够获得成功的社会;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市民素质高;开阔的对外视野等。
(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第1点2分,余每点1分,总分5分)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如“宋代虽积贫积弱,却是历史上最辉煌时期”,(2分,仅答一方面得1分)
【点拨】
【结束】
20.(2011年10月苏北四市摸底21题)(13分)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
……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
……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
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
……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并且监视附近各桥梁的守卫是否尽忠职守,如有失职,则严惩不怠。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之地的主要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元朝杭州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城市的主要特色。
(5分)
(3)据材料三,你是否认同钱穆对行省制度的看法?
并说明你的理由。
(2分)
(4)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3分)
【答案】
(1)古都,是文化中心;前朝文人相对集中;元代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
(如果答出“经济重心南移”同样赋分)(3分)
(2)打破市坊界限;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
(任3点3分)文化中心;商业中心。
(2分)
(3)认同:
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性。
(2分)
不认同: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分)
(4)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经济管理;促进文化繁荣。
(3分)
【点拨】
【结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各地 历史试题 汇编 必修 专题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