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docx
- 文档编号:12362192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18.39KB
第一三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docx
《第一三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三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三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地理导学案—第三章第1、3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前诊断】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
和田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昆仑山北坡最大河流。
下图为40多年来新疆夏季0℃层平均高度变化和河流径流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由图示信息可知,和田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冰雪融水B.雨水
C.湖泊水D.地下水
4.下列有关和田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下游水量比上游大
B.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不存在断流现象
5.台湾经常缺水,在建筑物屋顶都安装了储水桶以备停水时救急(如图)。
台湾经常缺水的自然原因是
A.年降水量稀少
B.年降水量丰富,但境内河流短小、落差大
C.年降水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D.年降水量丰富,但多山地,泥石流、滑坡灾害频繁发生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读图回答问题。
6.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的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设计意图】本诊断设置六个小题,涉及本节重点基础知识,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基础知识的应用。
尤其是对重点内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着重考查。
【课中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2.会判读河流的补给类型图,并能说出河流的补给来源、特点并分析原因。
3.会根据河流水位与其他水位间的补给关系,判断季节及洪水期和枯水期。
4.了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
考点提示:
常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结合区域图或流量统计图及图文信息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意义。
以区域图和河流流量图为载体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体之间的关系。
以区域图和材料信息考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生对本节知识要求掌握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高考回顾】
近5年高考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重点考查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和河流特征,尤其对河流的补给类型和水文特征考查较多。
考查命题注重了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另外全国卷的高考命题在此往往是和其它考点进行交汇后综合考查,注重题目的综合性,提升问题的层次性。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4.【2013·四川高考节选】右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5.【2013·安徽高考节选】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6.【2012·天津高考节选】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
气态水:
数量,分布
(1)存在形式液态水:
数量,分布次之
固态水:
仅在、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水体陆地咸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陆地淡水:
是主体
(3)关系: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请写出上图中A-I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水循坏类型
类型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例证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①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②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③影响局地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④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⑤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4)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着地表形态。
知识点二: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现状:
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浅层地下水。
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2)水资源的分布
衡量指标
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表现
大洲
除南极洲外,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
国家
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位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①数量上: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
,东多西少
时间上:
多,少
(4)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①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的大小。
②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
③促进了人水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1)开源措施:
(2)节流措施:
【设计意图】本节知识点较多,主要采用是填空的方式,督促学生认真回顾课本知识。
【核心突破】
一.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判读
1.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湖泊水补给
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如图3中的纵坐标代表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图1 流量变化曲线图
图2 某次长江洪水过程中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图
图3 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图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3)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
①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②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③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例题1.【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
(1)~
(2)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二.水循环的类型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发生的领域:
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二看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2.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
(1)沼泽地的形成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例题2.【2014·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
(1)~
(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课中探究】
1.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2.城市建设中增加绿地面积、铺设渗水砖等措施对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有何影响?
三.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1.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
原因
措施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2.我国水资源的常见问题及分析思路
(1)南方地区:
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治理)。
(2)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资源型缺水。
(3)西北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例题3.【2011·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km2,其中主岛面积约540km2,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m,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km。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图1 图2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课中探究】
3.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哪些?
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新加坡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但水资源短缺,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了规律总结、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另外设计的的4个问题是对本节知识的延伸,提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知识构建】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2012·全国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
【2014·四川高考】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题。
3.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2015·浙江联考】读某河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河流域最主要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
5.人们在该河修建了多座水库,其根本目的是
A.改变流域气候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流量D.实施跨流域调水
二.综合题
6.【2015·湖南质检】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
但近年来湖泊、瀑布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
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九寨沟降水量柱状图、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
(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
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出现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丰水期,请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环节形成的。
【资料补充】
三峡大坝修建的影响
三峡大坝简介:
三峡大坝,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
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224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1000多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伊泰普水电站第二其为948.6亿度),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三峡大坝的影响:
三峡大坝使全民族受益的事实毋庸置疑,它的功劳也是无可比拟的。
三峡的年发电量和航运效益是很可观的,防洪也是功不可没的。
但它同样近似一把双刃剑,长江三峡大坝的一些副作用必须密切关注。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
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可能跟三峡工程有关。
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它们的洄游受到了影响,而这直接影响了这个种群的繁殖。
除此之外,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的水乡泽国,目前正在承受一场干旱剧痛,大量湖泊裸露出龟裂的湖底。
而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遇到了空前的“水危机”,水域面积仅为去年同期的1/10,创下历史最低纪录。
“水乡”江苏省同样未能幸免,南京溧水石臼湖已经基本干涸,数万亩螃蟹养殖场绝收,人民苦不堪言。
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异常气候,四川和重庆等地出现酷热、大旱以及暴雨等异常天气,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
很多人认为,是三峡工程导致气候发生变化,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及其少见的干旱。
据报道,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三峡大坝附近还有大规模的移民。
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怎样安置移民、安置到哪里合适等并不能忽视。
【设计意图】该资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参考答案】
【课前诊断】
1.B 2.D 【解析】第1题,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减少,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作用,故植被减少会使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第2题,因为地表径流增加是源于植被减少,故稳定径流量的措施应是恢复植被。
3.A 4.C 【解析】第3题,依据每升高1000m气温降低约6℃的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夏季0℃层平均高度越高,说明近地面气温越高,而图中显示河流平均流量与夏季0℃层平均高度呈正相关,说明河流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再结合新疆地处内陆而降水稀少,可排除雨水,则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
第4题,河流径流量受气温影响大,而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温季节变化大,故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内流河是消失在内陆地区的河流,故下游水量逐渐减小。
5.B 【解析】台湾属于降水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是个海岛,河流短小且落差大,流速快,地表径流储存量少。
6.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解析】大盐湖属于内流湖,气候干旱,大陆冰川消融,故补给减少,蒸发旺盛,随着水分的减少,湖水盐度增大。
【高考回顾】
1.D 2.B 3.C 【解析】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主要是要减少水分的蒸发,而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解析】种植土层和砂层空隙小,可以过滤下渗的雨水,对雨水的净化起主要作用。
【解析】读图可知,雨水花园为浅凹绿地,当降雨量大时,可以控制雨洪;植物和各填充层可以净化雨水,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利用。
4.D 【解析】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即为降水最多的季节,由图可知,该地冬季降水最多。
5.C 【解析】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6.B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水循环的构成环节a、b、c、d分别表示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后,将直接导致下渗增加,进而使地下径流增加,而地表径流会减少;由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地表土壤层的持水量增大,从长期来看,蒸发量可能会增大。
【核心突破】
例题1:
(1)B
(2)D【解析】由图可知月牙泉位于古河道上,因此可推测其成因是古河道残遗。
第
(2)题,月牙泉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且该地区一直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因此蒸发增强和雨水补给减少不是主因;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导致近年来干涸的主因。
例题2:
(1)A
(2)C 【解析】第
(1)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
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
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项正确。
第
(2)题,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
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例题3:
(1)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气候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分析区域水资源不足的原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1)题,该国的气候特征,只需将图2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即可;而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可从供应量小、需求量大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
(2)题,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但回答该题时,一定要密切结合该岛国(由经纬度判断为新加坡)的实际情况。
【课中探究】
1.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2.增加下渗量,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一 三节 自然界 水循环 水资源 合理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