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品德解读.docx
- 文档编号:12342506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71KB
新课标品德解读.docx
《新课标品德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品德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品德解读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2011年版)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堂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教授这一门学科的,大多数都是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上个月我到福州参加了(2011年版)的品生、品社新课标研读培训活动,现在我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到人自身,回到儿童的生活,重新赋子它以应有的魅力。
回归于人和回归于生活是同一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就是他的生活,没有离开生活的人,当然也不会有离开人的生活。
我们在更多情况下讲回归生活,是因为这一提法避免导致人的抽象化,理解到每个人都是具体生活中的人。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新课程建设和实践的时间至今十余年,目前对它的“生存状态”还难于做出最后的判断,但是就已有的教学实验情况来看,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
当然实验的结果和反映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然而,就它已得到的肯定来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该是有希望的课程,其应有的魅力会得到释放,它们有可能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首先,
一.它扎根于儿童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这两门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
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
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
儿童在课程中遇到的是他自己、他的伙伴们、以及和他有关联的人;说的是他自己的事、他的生活、以及他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他想了解的事和物。
课程和教材中的人就是他的伙伴和朋友,他们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和探索、一起感受喜怒哀乐,他们在一起交谈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是儿童不感到有心理距离的,因为它只是将儿童自己的生活内容展现在他们面前,其中有他们可以体会到的苦和乐,有他们曾经经验过的喜悦和烦恼,有他们能够理解的道理和知识,也有他们的期望和追求。
为此,儿童会把课程和教材看作是“自己的”,它是一个“自己人”。
去除了以往对课程和教材的疏离感,课程和教材有了亲和力、感染力,其魅力自然而生。
课程和教材以生活为其取向,说明它所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
它以生活为出发点,就是拒绝以某种教条、空洞的理论、个别人的指示为出发点,拒绝以不符合实际的事和人为出发点。
在我们的课程中,生活不再是到处莺歌燕舞,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有美好也有丑恶,有成功也有挫折;生活中的人不都是高大全的英雄,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可爱的地方,也有可恼之处。
生活化的课程反对的是一切不真实的假大空。
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对于这两门课程来说更是如此。
只有真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才会是被儿童所认同的。
课程和教材回归生活也就是要回归真实。
把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给儿童,才能使他们在课程中找到真实,他们才会把课程和教材看作是他们的真心朋友,愿意跟它讲真心话。
我们的课程才能真正有魅力。
生活是感性的生命活动。
课程向儿童展现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向他们灌输那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
因为在那些抽象的道理中,具体的人和事往往都是被蒸发掉了的,成为一种找不到感觉的符号和话语。
面向生活,就是要使儿童们感受到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
这些人和事与儿童的生命“同构”,当他们与儿童的生命“遭遇”时,就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理解、有了体验。
回归生活,就是使课程成为儿童自己的,使课程成为真实可信的,使课程成为有生命的。
二.它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
我们认为,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脑子,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要化育人的心灵。
只有脑子而没有心灵的人是一个机器人。
我们常说“缺心少眼”,其实缺少的就是一种人性,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根本弊病。
我们所说的心灵,它涉及人格的更深层面,它关系到一个人对人、对事、对待世界和人生的基本态度。
新课程由于重视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发展,在新课程的课堂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情意交融感人肺腑的场面,儿童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真心相交,倾情相诉,这都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种时候会使人感到人的心灵是如此的可爱!
课堂生活又是如此的美好!
课程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
三.它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儿童们在这种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快乐和喜悦,这种快乐和喜悦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从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
在课程中的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等,在这种种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它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
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新课程、新教材有许多要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自己作出的表达等等的主动作业,这一切都会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这种自我实现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生活中也易于得到他人(老师、同学)的肯定和赞许。
在新的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都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他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儿童快乐的事。
四.它倡导人性化的道德
道德和道德教育都是历史范畴,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也随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亘古不变的道德。
处于当今社会大转型的时期,道德的发展和变化是必然的。
当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以和平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时期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道德观必然要成为新课程的一种历史选择。
无论是课程标准的制定还是教材的编写都是贯彻了这种基本的道德观念。
此外,新课程重视和关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要改变以往所形成的对待自然的奴役、征服的态度。
长期以来人类都是以我为中心,狂妄自大,对于自然都是以征服者自居,自认为自然可以被人类所彻底战胜。
由于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才开始清醒起来,形成了对待自然的新的伦理道德,那就是关爱自然,保护生态,呵护地球。
新课程认为,以上这些都是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新一代形成的新的伦理道德观。
这些伦理道德都是更具有人性魅力的,它们更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合作,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它们更符合人的求善求美之本性。
新课程倡导这些更富有人性美的道德,它也必然具有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品德与生活教学应把握的几“点”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毕竟年纪小,涉及社会面窄,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
所以我整理归纳了《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点”:
一、教学流程找准回归生活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
如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
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
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老师会喜欢我吗?
”“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
”“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
”“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
“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
怎样过马路?
”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如:
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
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凸现活动引领体验感悟的链接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显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在哪里》一课时,可以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让学生周末时间走出家门,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
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
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
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
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三、挖掘资源提升品生教育的着力点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应该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充分开发教材内容,大量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
四、拓展延伸践行品生形成的落脚点
品德于生活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上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不断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这是品德课教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学生践行品德形成的基石。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准备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整理玩具、用过的东西放回遇原处等,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
这样,拓展到课外去,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上四点便是我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几点归纳建议。
下面我和大家谈谈创设品德与社会课实效课堂教学情境几点尝试。
创设品德与社会课实效课堂教学情境几点尝试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能将台下的观众牢牢地吸引,让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随着主持人情绪的变化或悲、或哀、或怒、或喜;一首好听的乐曲,只要前奏一响,就能拨动起听众的心弦,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
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在实践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情境的:
一、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描述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并且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不但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如在教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在蓝天下”第二课《放飞和平鸽》时,我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和平鸽的故事”,和平鸽是如何成为和平的象征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创设情境,以自己的“多情”来感染和打动学生,点燃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火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精彩的有说服力的图片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充分调动学生最直观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教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河水”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一课时,我在创设情境时引用了一组图片:
吉林雾凇、西湖全景、九寨沟风景、黄山四绝等我国各地比较出名风景的图片,立刻就把学生带入风景绮丽的大自然中,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体会、一起探究。
三、利用经验创设情境
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
如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一课《男生和女生》,我在上课开始,直接出示一个表格,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等描述一下。
学生填表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
“通过上面的交流,你能发现什么?
常用来描述男生的话有哪些?
常用来描述女生的话又有哪些?
有哪些话既可以用在男生身上,又可以用在女生身上?
”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通过对比,学生发现男生和女生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同点。
从而让男生和女生能够学会在与异性交往中,去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提高审美能力。
四、利用资源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时结合学生身边的资源,如课内外的一些活动,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的情境。
如在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第一课《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时,结合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如扔一张废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等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请学生自己分析、点评。
同时再启发他们思考:
假如你是环卫工人,你会怎么办?
假如你是外商,到中国洽谈、投资,你还会选择中国吗?
假如……对这些问题,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讨研究。
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利用表演创设情境
在讲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时,课前我带了一件绘有京剧脸谱的文化衫,一上课,首先请一位事先已经交代好的孩子在课堂上学唱了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智斗”中胡传魁的一段唱,学生们立刻被这特别的课堂导入吸引过来。
我借机问学生:
“刚才同学唱的是什么戏?
”有的学生说是京剧,还有学生说是豫剧……学生纷纷举手竞猜,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国粹的兴趣和欲望,为整节课开了个好头。
六、利用历史创设情境
在讲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溯源”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
“你们知道古人都是用什么记事的吗?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心存疑惑的学生不解品德老师为什么问了这么一个与本课毫不相干的问题,紧接着我又问:
“你们听说过仓颉吗?
他与我们的汉字有什么联系?
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怎样?
然后从汉字的背景引入,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自然,通过这些相关文化情境的介绍,学生就会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愿望和乐于学习的信心。
我在给学生上品社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比较轻松的,它不需要像语数课那样的严谨缜密,课堂气氛相对比较活跃。
记得那一回,我们教到六年级上册《不能忘记的耻辱》这一课,我打开幻灯片,在《不平等条约》那几张里,密密麻麻地打着中国历史上的多个不平等条约,每个条约都写得那么细——签条约的年月日、清政府的赔偿款项、割让的土地、外国的特权等列得那么详尽,孩子们看了,每个人的脸都绿了“可恶的英国!
”“小日本混账!
”等骂声在班里此起彼伏。
我又放了一个片子,内容是昔日圆明园、火烧圆明园、现在圆明园的对比,这下孩子们更是怒不可遏了。
这时,我适时地提出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耻呢?
”“因为清政府太腐败了!
外国侵略者太野蛮了!
”“对,那么要怎样才能让祖国不再被欺负呢?
”“要好好学习!
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全班异口同声地答道。
最后再总结:
“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孩子们对我上的品社课的评价是,没有长篇枯燥的大道理,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爱上这门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去创设情境,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都要紧扣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品教师也要审时度势,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课堂效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品德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