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十二古诗歌阅读.docx
- 文档编号:12338334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77.28KB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十二古诗歌阅读.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十二古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十二古诗歌阅读.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十二古诗歌阅读
拉分考点十二
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
(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
(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第1讲
读懂诗歌通诗意,首要任务要明了
准确答题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的,在二轮复习中应继续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这仍是备考“古诗歌阅读”的首要任务。
一、明确考场读懂“标准”——别“求全责备”
1.“读懂”只是相对的
对于一首诗来说,“读懂”可能永远“在路上”。
考场上的“读懂”,仅限于把握了诗的大体内容,思路是什么,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
不要为达不到平时课堂上在老师带领下理解得那么深入、透彻而心急,不要患上“读懂强迫症”。
读懂,只是“懂”而已。
2.咬文嚼字,理解诗意
至少要读三遍,要把时间用在品读语言理解诗意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寻找最直接、最快捷、最牢靠的读懂路径。
3.多方联系,扫除障碍
高考所给的诗歌会尽可能让考生读懂,但绝不可能让考生一览无余,其会在某一处某一点上有障碍,如某一两处诗句或词语,诗的层次跳跃性偏大,诗的感情不是那么明显。
而这些,只要多读几遍,多方联系,“连猜加蒙”,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掌握读懂“两大路径”——要“双管齐下”
1.最直接快捷的路径——善借标题、注释和情语
(1)看标题
古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
唐人作诗,最重标题。
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
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析注释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
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3)抓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命脉。
如2018年浙江高考《送王昌龄》第二句中的“多暮情”、第四句中的“孤”、第十三句“叹息此离别”等,都是“情语”;2018年天津高考《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的“忧道不忧贫”“秉耒欢时务”“即事多所欣”等,也是“情语”。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
有时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
当然,不是诗中所谓的“情语”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2.最准确深入的路径——学会“咬”“嚼”“泡”
读懂诗歌的王道是读懂语言,要遵循诗歌的语言逻辑,深入语言内核。
在景与情构成的“阅读场”中,就诗论诗,咬文嚼字,把高度凝练含蓄的语言“泡开”“还原”,不可太倚重背景资料而知人论世,更不可空凭经验感觉而主观臆测。
对于那些无标题(或“标题不含重要信息”)、无明显情语的诗来说,读懂它只有靠品语言了。
例如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梦江南》: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
玉树夜深歌。
”学生读这首词,常为词牌名“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所迷惑,以为词人写此词时心旷神怡,饶有兴致。
这样一来,作品的基调就完全反了,回答任何问题皆是枉然。
这首词中“江南好”是事实,“城阙嵯峨”也是事实,仿佛高峻威严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词人笔锋一转,“陵前惟石马”“陌上有铜驼”两句将一派衰颓之气道出,瞬时收敛了开篇的高峻之象,转而铺开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慨;最后以“玉树夜深歌”作结,引典入词,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伤。
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在考场上读懂诗家语的直接办法是翻译全诗(词)。
如果不能笔译,起码在脑海中把它翻译两三遍。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蓦山溪
张中孚①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②;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③。
[注] ①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
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
②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
③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
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读懂诗歌]
1.结合注释提信息
从注释来看,作者一生经历多朝,应该是尝遍了人生旅途的酸甜苦辣,词中化用的刘禹锡的《初至长安》和白居易的《长安道》可以印证之。
2.诗歌正文准翻译
关中地势险固,二万人足以抵挡诸侯百万之兵。
我少壮时代喜好功名,横刀立马,锦帽貂裘。
然而,世事变迁,朝代更迭,昔日功成名就之士此刻却像浮萍断梗一样漂泊在江湖上,整日听着他乡的语调,看着异族的歌舞,实在感到厌倦,往事实在是不堪回首,有谁知道呢?
到了暮年,我满头白发,欣喜地回到了故乡。
虽然老马识途,但也为眼前的黯淡萧条景象频频悲鸣。
长安已经几度易主,只有那终南山色依然青青如昔;那些长安道上来往的客人,来一回,就见老一回。
3.找出“情语”易分析
(1)一句“萍梗落江湖”,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身不由己。
(2)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词句传递出多少隐情。
(3)“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借用刘禹锡“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的诗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复杂。
[准做题目]
1.本词主要采用 和 的手法,通过上片对过去功业两成的追忆和下片对白发现实的描述,抒发了重回故里的复杂情感。
解析:
抓住注释和词中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进行分析,上片有“喜”有“厌”,下片有“欣”有“冷”,明显是喜忧对比;注释已经明确本词化用两位前人的诗,是“用典”的手法。
参考答案:
对比 化用(或“用典”)
2.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答:
参考答案:
①上片喜: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是对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追忆;②上片忧:
“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写出了漂泊江湖、流落他乡的落魄;③下片喜: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是重回故里的欣喜;④下片忧: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写出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成都大阅①
陆 游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②外,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櫜③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④。
[注] ①大阅:
对军队的大检阅,即大阅兵。
②雪岭蓬婆:
泛指岷山主峰一带的山峰。
③属櫜(gāo):
佩戴箭囊。
④儒冠误此身:
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儒冠多误身”指满腹经纶的儒生穷困潦倒。
[读懂诗歌]
1.巧借题目提信息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大阅兵场面的诗,阅兵事件一定触动了诗人的理想与愿望。
2.结合注释提信息
(1)点出本诗叙述描写的主要内容——“大阅兵”。
(2)“儒冠多误身”这一典故的解读,流露出了作者为不能早些征战沙场的遗憾。
3.诗歌正文准翻译
我迎着秋天雨后新气,来到成都军队检阅的校场,向远处看成都周围的山峦,一片青碧险峻。
将士们的号令声仿佛传到雪岭、蓬婆山之外,他们的声音足以威震秦川平原、渭水河畔。
军旗的影子随着风闪动,马蹄在雨后经尘不染。
我穿着军装乐亦在此,儒生的衣冠束缚我好长时间了!
4.找出“情语”易分析
尾联抒情。
“属櫜缚裤”,写自己身着军装;“毋多恨”,写乐意为此。
乐意的原因是诗人久抱从戎壮志,恨“儒冠”的“误此身”。
这一联在喜悦中带有感慨余音。
[准做题目]
3.尾联中“毋多恨”的“恨”字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参考答案:
遗憾 兴奋和慨叹
4.诗的中间两联分别是怎样描写大阅兵的?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写景的技巧。
首先要回顾写景的方式方法,然后再看中间两联写了哪些内容。
“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令”和“声”是将士们的号令声,阅兵时,将士们的号令声传到雪岭蓬婆外,震动了秦川渭水滨,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阅兵时将士们的号令声音,突出阅兵时的盛大气势和雄壮的军威。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这两句写到“旗”和“马蹄”,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写,使用白描的手法写了阅兵场上的情形,只看到旗帜偶尔随着风摆动,士兵训练有素,驰马轻捷,渲染出阅兵场整齐、严肃的氛围。
参考答案:
①颔联从听觉角度写,用夸张手法,写阅兵将士们的号令,声传山外,声震远方,渲染出阅兵的盛大气势和雄壮军威。
②颈联从视觉角度写,运用写实(白描)的方法,营造出阅兵场整齐、严肃、动中显静的氛围。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
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③。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 ①韩
(1159—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
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秋。
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③行藏:
出处,行止。
语出《论语》: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后多指出仕与归隐。
[读懂诗歌]
1.巧借题目提信息
题目点出写此诗的背景、环境,暗示作者对诗人潘邠老的赞美或感情共鸣。
2.结合注释提信息
从注释来看,作者是南宋诗人,并且从仕不久即归隐,我们可以揣摩到诗人表达的应该是伤感之情。
3.诗歌正文准翻译
满城的风声雨声,原来是重阳佳节悄悄地临近;我独自登上了吴山,眺望着浩荡的大江。
老眼昏花,看不清景物,我已经不再计较距离的远近;壮心开朗豁达,再不把出仕与归隐放在心上。
自古以来,郊野的景色令诗人们忘情地吟咏;可眼前萧瑟的秋景,却使人黯然神伤。
古今诗人都是如此,与我相仿;我眼看着晚潮澎湃,一片苍茫。
4.找出“情语”易分析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断肠”之苦实为无可排遣的今愁。
今愁正由素志的不能实现而引起,越是写志向远大,不能付诸实现时的愁苦就越大,如果不是因为心情愁苦,诗人是不必冒风雨“独上吴山”的。
[准做题目]
5.第四句紧承上句,采用 的方式(抒情方式),“任”字的使用展现了诗人 的精神风貌。
参考答案:
直抒胸臆 积极旷达
6.论者谓此诗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①“今古骚人乃如许”句收束二联的议论,强调自己和古今诗人有共同的感受,“乃如许”三字以虚写实,蕴含万千慨叹。
②后一句不解说这“如许”的感受究竟如何,而是融情入景,以景写情。
③眼前的苍茫暮色和耳畔的澎湃江潮,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拓展了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回味。
第2讲
辨明易误磨细节,增分策略掌握牢
易错易误
增分策略
1.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准确
人、事、景、物、理5个方面,特征、情感2个角度,全面准确把握形象
2.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牵强
“切分层次,多方联系,注意双向”3策略全面概括情感;
“立足整体考虑,打破思维定式,抓住情语情由”3技巧准判情感
3.滥用术语,表达技巧分析片面
认真审题明方向,层层剖析定术语,立足诗歌详解析
4.望文生义,炼字角度单一
关注特殊用法、景物特征、表现手法、作者情怀和意境
5.以译代析,炼句架空分析
理解句子内容大意,全面把握句子手法,准确判定情感,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6.分析粗疏,语言风格胡乱拼凑
牢记语言风格4方面知识,注重3个细节分析
易错点
(一)——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准确
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概括不全和理解有误两方面的错误。
“概括不全”,即不能筛选出诗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会遗漏人、事、景、物、理等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不能对某一形象进行全面概括,比如对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会遗漏一点或几点。
“理解有误”,即对形象的特征和体现的意义理解有偏差,对形象进行分析时没有联系诗歌内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
[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②烧刍狗③,陌上行人看石麟④。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⑤,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本诗是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所作。
②牧竖:
牧童。
③刍狗:
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
④石麟:
古代贵族墓前的石兽。
⑤东瀛变:
指沧海桑田。
东瀛,指东海。
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
请比较两诗在形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答:
[满分思路] 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两首诗所描写的形象:
诗题
《汉寿城春望》
《春望》
人
“牧竖”“行人”等
诗人“白头”“不胜簪”等
事
诗人春望
诗人春望
景
春景 战后“野草”丛生,“荒祠古墓”等
春景 战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物
野草、荒祠、古墓、荆榛、石麟等
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花流泪、鸟悲鸣等
理
“东瀛变”“还成要路津”
国都残破、山河破碎
情感
汉寿城的昔盛今衰,对大唐江山的忧虑
诗人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在于“春景”,不同点是战后还是战中,“物”——汉寿城(地方)/国都,“诗人形象”——没有直接描写/直接描写,“情感”——汉寿城的昔盛今衰,对大唐江山的忧虑/诗人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容易产生的错误是“要点不全”和“分析不准”等。
战后和战中、地方和国都的不同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
[参考答案] 相同点:
描写春景的荒芜、破败和凄凉。
两首诗都描写了丛生的杂草等。
不同点:
①《春望》描写战中的场景,描写了国都破败的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战后的景象,描写了战后的荒祠古墓、野草荒树、牧竖行人等。
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残破的国都中的生活状态;《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描写了汉寿城的荒凉。
③《春望》刻画了一个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的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描写了汉寿城昔盛今衰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大唐江山的忧虑。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看墓前的石兽。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残缺,石碑断裂,虽然积满尘土,碑文仍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道。
1.运用2步骤、5方面,全面概括诗歌形象
把握诗歌形象,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
把诗歌的形象细化为“人、事、景、物、理”5个方面,“人”指作者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体的物件,“理”指诗歌表达的哲理。
第二步:
筛选诗歌中所有有关“人、事、景、物、理”的词语,细致分析这些词语体现的形象特征。
比如[例一]中《汉寿城春望》的首联,从景物的角度,要筛选出“野草”“荒祠”“古墓”“荆榛”等,再分析提炼形象特点。
2.从特征、情感2角度正确理解形象体现的意义
形象体现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角度。
第一,形象本身的特征,比如景物营造的意境、人物体现的性格特征、事物表现的意义等;
第二,形象体现的情感,比如景物、事物表达诗人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的情感等。
比如[例一]中《汉寿城春望》的尾联,从形象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诗不仅是对朝代的兴废更替的思考,还蕴含着诗人有关兴废相互转化的哲理思考。
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山 茶
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1)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分)
答:
★
(2)根据诗歌内容,概括山茶花的特点,并分析诗人借这意象所表达的感情。
(5分)
答:
参考答案:
(1)映衬手法。
(1分)以雪的洁白来映衬山茶花的艳红、叶的浓绿。
(2分)
(2)特点:
①色彩艳丽,叶深绿,花红艳。
②端庄高雅。
③有坚贞的品质。
(每点1分)情感:
作者借山茶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有着崇高品格的人物的无限景仰与赞赏之情,也寄寓着作者高远的襟怀。
(2分)
易错点
(二)——分析片面,情感品味牵强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分析片面,其中包括:
情感概括缺失,情感理解牵强。
[例二]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①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②
陆 游
东望山阴③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 ①寻河:
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②仲高:
陆升之,字仲高,陆游的堂兄。
③山阴:
浙江绍兴古县名,陆游的家乡。
两首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答:
[满分思路] 解答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类的题目,考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筛选、概括不全。
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意象把握不准造成情感分析错误,二是情感概括不全造成信息遗漏。
要避免这种错误,就要细致分析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营造的意境等,以此确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歌内容
体现的情感
综合分析
岑
诗
题目
对朋友入京的惜别之情
拟写答案时,要把握作者两方面的情怀:
一是对国家的情怀,二是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情怀。
然后区分出情感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身”
报国的胆魄
“从”“向”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
“万里”
“费马蹄”
路途之遥远,行进之艰难,
诗人奋进不息
“觉天低”
对祖国的热爱和报国热情
“军中饮”
惜别时的豪情
“醉里题”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陆
词
“一万三千里”
离家距离之远
“空满纸”
“流清泪”
深切的思家之情
“书回已是
明年事”
自叹徒劳,处境悲凉
“寻兄弟”
对堂兄的思念之情
“愁无寐”“鬓
丝几缕茶烟里”
万里漂泊、年华已逝之慨,
不甘消沉的激愤
[参考答案] 相同感情 借“家书”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不同感情 岑诗:
①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②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入京的惜别之情。
陆词:
①表现了词人离家万里、浪迹天涯的羁旅之愁;②表现了词人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和内心的愤懑之情。
(岑诗)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
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
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穿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
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在醉时写下家书,请你为我传递。
(陆词)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
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
一封家书写满纸。
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一封家信的回复,要等到来年。
遥问家乡红桥下的流水,何日才能乘扁舟去寻找我的兄弟?
我走遍天涯,真的感到衰老疲惫。
愁思满怀,长夜难寐,两鬓已生白发,在茶烟缭绕中虚度光阴令人悲愤。
1.掌握3策略——防止情感概括缺失
要保证对作者情感的全面把握,就要从诗歌描写的具体意象、物象、事件等角度进行逐句细致分析。
具体可运用3策略:
(1)切分层次
即对所给的语言片段进行层次切分。
如一联(两句)就有两层乃至三层情感,两句都要分析,只分析其一,就可能要点不全;上下片写了几句话,就有几个层次,有几个层次就要尽可能作几个层次的情感概括或分析。
(2)多方联系
情感题所给的语言材料,从本身看自然有情感内涵,若与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等联系起来,往往会有另一层情感内涵;若与全篇联系起来,还会有一层情感内涵。
答题时,多方开掘,内外勾连,才能全面分析,答全情感。
(3)注意双向
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词语、句子,其蕴含的情感具有双向性,答题时不能只答出“一向”。
就整篇而言,咏物诗、怀古诗的情感双向较明显;“风雨”“春天”等词语往往具有双关义(象征义),托物言志的句子(联、片)、用典抒情的句子(联、片)往往具有双向性:
前者一物一志,后者分典中情与典外情。
比如[例二]中的陆词,从“一万三千里”“家书空满纸”“书回已是明年事”等可以看出词人羁旅行役的悲凉,从“真老矣”“鬓丝几缕茶烟里”可以看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悲凉和愤懑之情。
这里的情感是通过对描写的景物、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相关的事物等分析、概括出来的。
2.运用3技巧——防止情感理解牵强
(1)立足整体考虑
情感分析题有的立足于全诗(词),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考点 十二 诗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