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上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2334118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57
- 大小:65.11KB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上教案.docx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上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上教案
四年级科学教案
科学第三册全册备课
课时安排:
单元
课次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一单元经历科学
1
1
科学家的工作
1
2
1
学做科学1
1
3
2
学做科学2
1
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
4
2
叶的组成
1
5
3
各种各样的叶
2
6
4
茎的组成
1
7
4、5
各种各样的茎
2
5
单元检测
1
6
十一放假
三单元
电与生活
8
7
正电和负电
2
9
8
电池
1
10
8、9
点亮小电珠
2
11
9
导体和绝缘体
1
10
期中检测
1
四单元
磁与生活
12
10、11
磁铁的性质
2
13
11
指南针
1
14
12
电磁铁
2
15
做个磁控玩具
选学
13
单元检测
2
五单元
声与生活
16
13
声音的产生
1
17
14、15
声音的传播
2
18
15
声音的变化
1
19
噪声与防治
选学
活动
16
单元检测
1
20
天坛里的声科学
选学
16、17
机动
3
18
期末检测
1
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器材
备注
1
科学家的工作
图片、书籍、计算机课件
2
学做科学1
图片、小球、线、橡皮泥、记录表等
3
学做科学2
水槽、温水、冷水、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
4
水到哪里去了
水、布、计算机课件
5
给水加热
酒精灯、水、烧杯、试管、铁价台、木夹等
6
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玻璃杯、玻璃片、温水
7
云雾和雨
玻璃杯、玻璃片、温水
8
声音的产生
能发出声音的各种材料
9
声音的传播
塑料杯、线、气球
10
美妙的声音
玻璃杯、玻璃棒、水等
11
烦人的声音
计算机课件、录像片、图片
12
推力和拉力
尺、纸
13
弹力
橡皮筋、弹簧、注射器等
14
怎样测定力的大小
测力计、钩码
15
沉浮的秘密
水槽、水、橡皮泥、测力计
16
大气的压力
水槽、水、玻璃杯、硬纸片、塑料吸盘
17
摩擦力
砂纸、木块、测力计
18
物体的热胀冷缩
水瓶、热水、吸管、铜球、铁圈、酒精灯
19
勺柄是怎么热的
玻璃杯、热水、勺、蜡烛、铁片、学具材料
20
暖和的房间
计算机课件、图片
21
太阳怎样向地球供热
计算机课件、图片、学具材料
22
保温和散热
计算机课件、图片、学具材料
23
天坛里的声科学
录像、图片等
一、对全册的课程的理解: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反映自然界本质与联系的“科学主题”为教学内容,以从课本中学习与从自然、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相结合为教学途径,以受教育者亲自经历和体验的探究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作为课程组织的主要线索。
努力构建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点科学课程。
二、我认为主要体现三个要点:
1、指导学生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探究为核心,其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该课程具有开放性,课程的评价应该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学习一些浅显有趣的,并与自己学习,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2、过程方法:
体验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
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的欲望。
能主动接纳科学课程,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有序的观察观察、思考、讨论、试验、比较、分类、推理、归纳、辩论、评价等活动。
2、事观察,动手、动脑、动口等的经历。
3、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参与实践活动。
六、教学难点:
1、组织学探究性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
2、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熟练、操作分组实验。
3、指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七、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周围常见的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课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相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经历科学单元
体现新课标:
本单元给学生一次跟着科学家去进行科学探究的历程,通过学习科学家进行工作的过程,为自己今后学习科学,探究科学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科学家的工作
2、学做科学一
3、学做科学二
教学目标: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收集整理资料、做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水杉的过程中做了观察和收集资料的工作;知道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中做了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工作;知道同一个摆,摆动快慢是一致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和摆线的长短有关系。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温度测量水温、体温。
最终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尊重事实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收集整理资料、做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温度测量水温、体温。
最终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尊重事实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难点: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收集整理资料、做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
学会使用温度测量水温、体温。
1、科学家的工作
9月4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学生在了解科学家的工作的过程中。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水杉的过程中进行了观察和收集资料等工作。
知道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中进行了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工作。
体验科学家认识植物的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知道科学家在发现水杉的过程中进行了观察和收集资料等工作。
2、知道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B1的过程中进行了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工作。
教学难点:
体验科学家认识植物的活动。
器材:
图片、书籍、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
如何发现水杉的?
讨论问题:
(1)科学家发现一棵奇特的树后,首先做了什么工作?
(2)科学家怎样收集事实资料?
(3)科学家怎样提出猜想?
(4)科学家最后怎样得出结论?
2.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左侧方框中的文字进行对应。
3.组织科学家工作故事会。
4、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要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收集整理资料、作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工作。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汇报
讨论交流
汇报
学生交流准备的资料
讲故事
布置作业
用科学家的方法认识一种课外植物。
板书设计:
1、科学家的工作
这是什么树(问题)对树进行观察采集标本作观察记录猜想
查找相关资料对标本进行研究发现了原已经灭绝的植物水杉
2、学做科学一
教学时间:
9月11日星期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等环节。
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系,而与摆的轻重没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系,而与摆的轻重没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发展观察、猜想、设计实验、获取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等能力。
教学难点:
在探究摆的活动中能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教学准备:
图片、小球、线、橡皮泥、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认识摆
1.出示做好的摆,并让他摆动起来。
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什么物体像它一样运动?
师讲解伽利略的故事
学生发言
研究摆
适时指导
2.请一名学生来操纵摆
3.用自己的材料制作一个摆,亲自数一数10秒内摆动次数。
4.你有什么发现?
5.根据猜想验证
摆线长短或重物不同
生数摆的摆动次数
学生动手制作
研究
汇报
小组讨论
猜想
生验证
交流
体验
5.请你设计一个摆,让这个摆在10秒内摆动10次、12次
学生操作
深入思考
交流收获
7.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教学反思
3、学做科学
(二)
教学时间:
9月15日星期一
设计思想:
温度是水发生变化的条件。
本课首先指导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然后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初步具有定量观察的能力。
为后面研究水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奠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温度。
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
发展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
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准确测量温度。
发展他们乐于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器材:
水槽、温水、冷水、温度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了解什么是温度
1.请分别把两手放在两边的盆中(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再把两手放入中间的盆(温水)中,两手各有什么感觉?
2.桌上有块毛巾、金属物等物体,它们的温度一样吗?
用手摸一摸,感觉如何?
3.思考:
用手感觉,能不能确定物体的冷热程度?
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温度?
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温度吗?
4.讲解:
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确定物体的温度可以使用温度计。
5.看实物:
你认识这些温度计吗?
活动、体验
交流感受
讨论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1.我们先来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小组边看插图边讨论,如何测定水的温度。
练习。
2.请一些小组到台前讲解测量方法并演示。
3.讨论:
测水温与测气温有什么不同?
4.请同学们测定各种容器中水的温度,并记录。
看谁测量的动作最正确,观察得最仔细。
5.汇报结果。
6.总结:
水温一样。
小组讨论练习
观摩、评价
测量活动
第二次测量水温
1.各容器中的水放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同学们再次逐一测量,记录结果,看你能发现什么?
2.汇报测量结果。
测量
讨论、比较
应用知识
布置作业
1.我们已经学会怎样测量水温、气温,你们知道我们的体温怎样测量呢?
下节课每个人拿一个体温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9月25日星期四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水温如何测试
学生说一说
学习测量体温
1.身体是否健康与体温有密切的关系,医生常通过了解病人的体温帮助诊断病情。
你知道应用什么样的温度计?
怎样测量体温吗?
2.认识温度计,简介构造和用法。
3.请学生练习测量自己的体温。
学生发言
练习测体温
探究:
分别测量自己剧烈活动前后、和热水前后的体温。
学生测量
作业:
测量自己一天中不同时刻的体温。
二、植物的叶和茎单元
教学内容:
4、叶的组成
5、各种各样的叶
6、茎的组成
7、各种各样的茎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观察叶的形态和结构、茎的形态和结构。
知道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和茎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了解叶有多种变态和茎有多种变态。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感受植物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的意义,体会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体会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发展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观察叶的形态和结构、茎的形态和结构。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初步了解植物身体组成、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养成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课题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叶的组成
叶的共同特征的图片或课件、几种植物叶的标本、实物投影、实验材料等。
采集几种植物的叶
各种各样的叶
多种植物叶的标本或图片、实物投影、实验材料等。
搜集各种各样的植物叶的图片。
茎的组成
茎的共同特征的图片或课件、几种植物茎的标本、实物投影、实验材料等。
采集几种植物的茎。
各种各样的茎
多种植物茎的标本或图片、实物投影、实验材料等。
搜集各种各样的植物茎的图片。
4叶的组成
9月29日星期一
教学设计:
叶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识别植物的标志之一。
在学生亲近自然的生活,或从其他途径,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植物的液的外形特征。
叶的外形特征、结构和叶的功能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是以植物的叶为例,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的共同特征、叶片的结构和叶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叶与光的联系。
教学目标:
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知道一个完整的植物叶主要是由叶柄、叶片、托叶组成的;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对叶的组成的观察能力及归纳和概括叶的组成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植物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2、实验材料:
保险刀片、芹菜叶的实验装置、一些经过处理的芹菜叶。
学生准备:
采集一些植物叶或搜集一些叶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人新课
观察几种植物的叶(单叶)的组成
1、观察杨树叶
(1)问:
杨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这片柳树叶也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
2、观察柳树叶
3、问:
柳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这片柳树叶也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
5、比较杨树叶和柳树叶组成的共同特征
问:
杨树叶和柳树叶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这两片树叶都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
6、看书:
p14
提问:
这些植物的叶和杨、柳树叶的组成有什么共同特征?
讨论、交流
小结:
完整叶和不完整叶。
观察杨树叶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比较杨树叶和柳树叶组成的共同特征,试着归纳。
观察、比较、归纳。
观察叶片的内部构造。
1、观察杨树叶的内部构造。
(1)问:
由外往里观察,杨树叶的内部
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组织学生观察交流。
小结:
叶片的组成。
2、观察柳树叶
3、观察其他树叶
4、总结:
叶片是由表皮、叶
肉、叶脉组成的。
5、讨论:
叶子这样的结构都有什么
作用呢?
6、汇报交流作用
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叶片的组成。
作业
采集树叶,制作标本。
教学反思
在观察叶的内部构造时,还不能看得很清楚,教师要能演示幻灯片效果会更好。
板书设计:
4.叶的组成
叶片叶柄托叶
表皮叶肉叶脉
5、各种各样的叶
10月10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后了解几种变态叶的特征,感受不同的植物的叶在形状、大小、结构、叶汁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知道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具有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叶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具有制定分类标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植物变态叶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学生准备:
采集一些植物的叶,搜集一些植物的变态叶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一、复习:
叶和叶片的组成?
二、导入新课:
看看你们手中的叶子,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
(可以这样问: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
新授:
三、制定标准给叶子分类:
(一)给叶分类
1、学生制定标准
2、汇报都有哪些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制定情况适时引导。
3、教师引导从形状、叶脉特点来分类。
4、竞赛:
按不同标准给叶分类:
看谁的分类方法多。
5、各组汇报。
(二)变态叶
(1)教师拿出实物:
仙人掌
问:
同学们,看看仙人掌的叶在哪儿呢?
你还知道有哪些特殊的叶子呢?
(2)小结:
不少植物的叶都有变态的现象,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
把一组人的叶子放在一起看看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都有哪些标准。
学生汇报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汇报
学生观察并搜集资料
四、
五、植物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提问:
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植物的叶做成的吗?
2、叶子还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讨论说出
教学反思:
10月17日星期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叶和人类的关系,知道叶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并且能够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制作叶标签的方法知道叶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
媒体
学生活动
一、实物导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这是什么?
漂亮吗?
叶的书签
叶书签
二、了解叶书签的制作方法
1、学生讨论怎么制作的
2、小结:
我也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叶书签送给别人。
3、制作叶书签: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学生用自己采集的叶子制作
三、紫甘蓝的实验
学生做变色的实验。
6、茎的组成
10月19日
教学目标:
知道茎的共同特征是:
茎上有节、节上有叶和芽。
具有对茎的共同特征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和概括茎的共同特征的思维能力。
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茎的共同特征。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观察并归纳出茎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实物:
竹、狗尾草、柳等的茎。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观察植物茎的组成
1.观察竹的茎
(1)观察图片——竹
(2)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交流、汇报
(4)小结:
讲解茎的特征
观察竹的茎
学生思考、表达与交流
实物
2.观察狗尾草和柳的茎
(1)观察——狗尾草、柳
(2)讨论:
如何观察,观察那些地方?
(3)这些茎有共同的地方吗?
(4)小结:
都有节,节上有叶。
学生观察狗尾草的茎。
学生思考
实物
观察茎的内部构造
1.观察一种茎的内部构造
(1)要观察其内部构造
(2)分组观察
(3)汇报发现
(4)小结:
主要有树皮和
木质部。
看书:
问:
你还知道了什么?
观察内部构造
思考,表达与交流
实物
板书:
6、茎的组成
竹的图和茎的组成:
10月24日星期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认识植物茎的作用
1.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1)讨论茎的作用
(2)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3)设计实验,验证
(4)汇报实验的结果。
讨论、交流看法。
汇报结果
植物的茎
红墨水
2.茎还有没有其他作用?
(1)观察植物的整体,以拓展视野。
(2)教师课提出质疑。
(3)总结:
茎的作用。
观看媒体
讨论,质疑
视频资料
3.应用:
有的人把晾衣绳拴在大树上,你觉得这样妥当吗?
分组交流、发表看法。
4.观察作业。
日常观察
7各种各样的茎
11月2日星期五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陆生植物的茎在地面上的几种生长方式;了解几种变态茎的特征;知道茎的变态与环境有关系;知道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初步具有自己制定标准对茎进行分类的能力。
感受不同植物的茎在形态、构造、功能和生长方式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多彩的植物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变态茎的特征以及植物的茎在地面上的几种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己制定标准对茎进行分类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植物的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媒体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
茎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我们曾经给叶分过类,你们还记得怎么分的吗?
学生回答
给茎分类
1、观察植物茎的生长方式。
2、根据茎在地面上的生长方式给茎分类:
3、学生活动:
利用不同的方法给茎分类。
4、汇报分类结果
学生观察,并回答。
分为:
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
认识茎的多样性
1、你还记得植物的叶有哪些特殊的吗?
2、植物的茎有没有呢?
3、学习变态茎。
4、观察植物的变态的茎。
5、搜集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变态茎。
学生回忆,回答。
说说变态茎的特点。
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教师问:
植物的茎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2、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植物茎的例子?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7各种各样的茎
分类(略)
三、电与生活
单元教学内容:
第8课正电和负电
第9课电池
第10课点亮小电珠
第11课导体和绝缘体
单元教学基本标准:
(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通过正电和负电、电池、点亮小电珠、导体和绝缘体的教与学,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究电的兴趣。
2、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树立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树立严谨踏实、求真求实、尊重科学、感受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二)能力
1、初步具有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2、初步具有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连接简单电路和辨别导体和绝缘体。
(三)科学知识、技能
1、知道正点和负电的性质、电池的种类和特点。
2、了解电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正负面影响。
3、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
4、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师大 小学 科学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