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应用题.docx
- 文档编号:12326800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5.17KB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docx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应用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2.从花上飞走了36只蝴蝶,又飞走了2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3.飞机场上有75架飞机,飞走了63架,现在机场上有飞机多少架?
4.小苹种7盆红花,又种了同样多的黄花,两种花共多少盆?
5.学校原有25瓶胶水,又买回19瓶,现在有多少瓶?
6.小强家有36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
7.汽车总站有33辆汽车,开走了13辆,还有几辆?
8.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9.马场上有39匹马,又来了52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10.商店有25把扇,卖去16把,现在有多少把?
1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65盆,兰花有26盆,菊花有几盆?
12.小青两次画了17个,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33个,苹果有14个,梨子有多少个?
15.家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1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7.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18.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9.学校体育室有6个足球,又买来26个,现在有多少个?
2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8张椅,下午修了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21.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2.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
(两种方法)
2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24.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集了29个,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
(两种方法)
25.汽车里有41人,中途有13人上车,9人下车,车上现在还有多少人?
26.小红有28个气球,小芳有24个气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5个,还剩多少个?
27.小军和小丽做灯笼,小军做了21个,小丽做了18个,送给老师50个,他们还要做多少个?
(两种方法)
28.故事书有74页,小丽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3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两种方法)
29.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先走了6只,又走了7只,现在还有多少只?
(两种方法)
30.小东上午做了10道数学题,下午做的比上午多3道,小东一共做了多少道?
31.小红看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少6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32.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
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
33.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
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
34.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掰了9个玉米,我掰了6个,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35.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
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
36.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37.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38.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
39.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
45.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
(两种方法)
46.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47.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卡塔尔队主场得分3分,客场得分是主场得分的2倍,卡塔尔队的总分是多少分?
48.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
49.小刚存了8元,小兵存的是小刚的9倍,小兵和小刚一共存了多少钱?
50.6个小朋友要折80只纸鹤,每人已折了9只,还要折多少只?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能较快、准确地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
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解决天空中有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为什么?
2、12+3=,哪种方法最容易计算?
3、“解决还剩下多少桶食物?
”用什么方法?
为什么?
4、计算17-4=,哪种方法最简便?
渗透的思想方法
学生主要的训练点计算方法,书写习惯
1、口算。
2、填一填。
(1)1个十和5个一是()。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7=10+()13=()+312=10+()
二、创设情景:
师:
海鸥回来了,小朋友可高兴了。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带着海鸥喜欢吃的食物到海边去喂海鸥,我们也去看看。
三、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说,教师写有价值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3、解决天空中有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为什么?
“12+3=”
(3)怎样计算?
你能想出哪些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汇报:
①接数的方法:
13、14、15
②因为2+3=5,10+5=15,所以12+3=15
③因为15可以分成12和3,所以12+3=15
④因为15-3=12,所以12+3=15
提倡算法多样化,注意突出算法最优化②。
(4)师:
计算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
3+12=15
4、解决还剩下多少桶食物?
“17-4=”的问题。
(1)出示“岩石上的海鸥”主题图
指名学生说图意,并列出算式。
师板书:
17-4=
(2)师:
谁能算出17减4等于多少?
怎样算?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小组汇报:
①接着减数的方法:
16、15、14、13
②因为7-4=3,10+3=13,所以17-4=13
③因为17可以分成13和4,所以17-4=13
④因为13+4=17,所以17-4=13
提倡算法多样化,注意突出算法最优化②。
5、教学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出示算式:
12+3=17-4=让学生计算后,教师说明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12+3=1517-4=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都是先用个位加或减,再合上十位的数。
四、练习:
1、做自主练习的第1题、第2题。
注意一边做,一边说计算过程。
2、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
3、做自主练习的第4题
数一数,再填空可以;列式11+5=16也可以。
4、做自主练习的第6题
注意这是第一次接触“文字应用题”,一定引导学生多读题,充分理解题意。
再列式计算:
17-6=11(条)
5、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4+3=20-10=
15-5=15+3=
15-10=5+12=
6+13=16+3=
2+15=10+7=
18-10=15-3=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学会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说出十几减8、7的算法、算理。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15-8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
2、先算:
10-8=2,2+5=72为什么要加上5?
渗透的思想方法
学生主要的训练点破十法求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出示主题图。
看一看,运动会上举行正在什么比赛呢?
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
这四句话可以归纳一下吗?
生:
女生有15人,分两组比赛,第一组有8人。
男生有13人,也分两组比赛,第一自有7人。
师:
这四句话被分成了两组信息,一组是男生比赛的,一组是女生比赛的,你能分别提出什么问题?
生:
女生第二组有几人?
男生第二组有几人?
(板书)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学生思考、列式。
板书:
15-8=
13-7=
师:
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
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生1:
可以用想加算减。
8+7=15,所以15-8=7
生2:
破十法。
15分成10和5,10-8=2,2+5=7
生3:
连减法。
15-5=10,10-3=7
生4:
多减再补。
15-10=55+2=7
3、重点“破十法”
哪种方法好理解呢?
好,破十法比较好理解,我们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这个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破十法的过程板书出来。
学生说熟练。
15-8=先算:
10-8=2,再算2+5=7
4、练习“破十法”
13-7=先算:
10-7=3,3+3=6
三、小结方法,总结提升
教师小结:
观察今天学习的减法是什么样的减法呢?
(十几减8、7,板书),我们要学会用破十法解决,其余的方法也可以用,但是破十法要掌握。
四、自主练习巩固方法
1、第1题:
计算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想加算减法
2、第2题:
看图计算,体会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说算理。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发现被减数变大,减数不变,差也变大,并且和被减数变化的幅度一样。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15-8=7
想加算减。
8+7=15,所以15-8=7
破十法:
15分成10和5,10-8=2,2+5=7
连减法:
15-5=10,10-3=7
多减再补:
15-10=55+2=7
教学效果(教师做自我评价)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
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
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
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
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四、说教法: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
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
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
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第二层:
分一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三层:
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
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
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
说一说,提高认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1.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都有过用钱的经历,从小就知道钱是好东西,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已经认识人民币了。
3、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重点,用钱、换钱,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通过师生交谈、问答法、课堂交流法,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理解知识。
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
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三:
学情分析:
(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
小学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障碍上:
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并不全面,这节课就是要系统学生的知识,认识各种人民币,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3、动机和兴趣上:
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
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拓展应用,加深认识、反馈总结。
(一)情境导入
设计思路:
实物导入——情景产生问题——凸显解决问题策略
课始,教师出示存钱罐,问:
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
存钱罐)说的对,这是老师小时候用的存钱罐,漂亮吗?
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存钱罐?
看来,大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存钱罐。
咱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知道吗?
对,咱们国家的钱是归全国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这时,教师就板书课题。
然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3个教学环节:
小组交流初步认识—全班交流再次认识—拓展介绍深化认识
要想分类数,那得先会认,认识人民币的小朋友举手,太好了,课前老师让你们带的钱带来了吗?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将你带来的钱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说清这2件事,课件出示:
1、你这张钱面值是多少?
(也就数字是1角还是5元,这也是钱的正面)2、你这张钱的图案是什么?
活动一:
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倾听、指导,发现素材。
活动二:
全班交流。
学生展示钱币并介绍,教师组织其他同学倾听、提问,并注重与学生对话,适当解读,如图案。
通过同样面值的不同式样介绍套数及人民币的收藏价值,根据交流先后分区域板书。
(大面额的教师提供)大面值的教师现场提供。
活动三:
换零钱。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么多人民币(指板书)如果要给他们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几类?
为什么?
(竖线隔开,板书元角分,介绍人民币的单位)
生活中常常要换零钱,比如乘公交车。
我现在有1元钱(出示)要换成成角的。
现在各组准备成角的钱和我换,1角、2角、5角都行,但合起来得和我这1元相等。
(小组讨论、凑钱)现场兑换,方案不同,都是10角。
板书:
1元=10角。
推想一下1角是多少分呢?
板书:
1角=10分
关于人民币,你还知道那些知识?
或者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适当拓展介绍,如:
人民币的地位、趣闻、爱护等)
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发现了1元=10角,1角=10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拓展应用,加深认识
1、认一认,填一填。
自主练习第1题
2、数一数,填一填。
小组活动后展示,同学评价,教师总结。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1元=1角=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人民币的小卫士,爱护和使用好人民币,下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既简明,又突出重点,让学生看上去一目了然,能很清楚地看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三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苏教版第二册的内容。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兑换练习。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学生自主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首先进行活动一:
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
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怎样认识的?
②买文具。
出示情景图。
小组内交流:
你想买什么文具?
怎么付钱?
如:
有的同学想买柜台中1元钱的圆珠笔,有的同学想买1角钱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
有几种方法?
全班交流,把不同的付钱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
看到同学们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引导学生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呢?
从中让学生发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位关系
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
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
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③小组内做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如用1元换10角,1角换10分,1张5元的币换5张1元的币等等,在游戏中学习小面额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④出示情境图,问:
1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
能找回多少钱?
让学生说一说。
3、猜价格游戏
师: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
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4、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0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又走来几只小鸡?
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
求还剩几只?
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
(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出示图片小鸡图】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
走来几只?
一共是几只?
你是怎么算的?
(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
你是怎么算的?
(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
(引导学生叙述题意:
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谁会列式?
你是怎么想的?
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
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
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
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
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
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
【出示图片做一做1】
学生摆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