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2322044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24.24KB
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胜各族自治县中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患儿,男,8岁。
一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眨眼睛,眨眼频率渐高,约半年前起又出现抽鼻子,眨眼、抽鼻子均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加重。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清喉咙,起初声音较少,后来越来越响亮,无法自控,入睡后症状消失。
起病以来无抽搐,EEG示轻度异常脑电图。
若患者同时伴有任性冲动、活动过度及注意短暂,哪种药物最合适()。
A、氟哌啶醇
B、西酞普兰
C、硫必利
D、可乐定
【答案】D
【解析】可乐定对伴有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的抽动障碍疗效较好。
2、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
A、肺纤维化
B、气胸
C、支气管扩张
D、肺气肿
【答案】D
【解析】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远端的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和膨胀而呈持久性扩张,使肺组织弹性减弱,含气量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肺气肿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为,慢性细支气管炎时,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
3、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
A、管理好动物传染源
B、抓好灭蚊、防蚊工作
C、抓好预防接种
D、灭蚊与疫苗接种并重
【答案】D
【解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都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4、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要求对资料保密,以下哪一点是不属于该范畴的()。
A、对研究资料严加保密
B、对研究成果严加保密
C、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D、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答案】B
【解析】医学科研中的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即确保秘密又便于各项科研工作的方针。
保密的内容包括对研究资料的保密,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故选B。
5、CD2的配体是()。
A、VLA-2
B、VLA-1
C、LFA-2
D、TFA-3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CD2分子的了解。
常见错误是选LFA-2,属记忆不清。
CD2与LFA-3(CD58)结构相似,并且二者可以结合。
6、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答案】C
【解析】恒量消除又称零级消除动力学,指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数量的数量消除。
故选C。
7、风湿病的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的()。
A、脂肪组织
B、平滑肌组织
C、骨骼肌组织
D、结缔组织
【答案】D
【解析】风湿病又称为结缔组织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
病变常累及心脏、关节和血管等处,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故选D。
8、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官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血栓
B、血栓形成
C、血栓栓塞
D、梗塞
【答案】C
【解析】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故选C。
9、检测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A、E玫瑰花环试验
B、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C、CD3抗体荧光计数
D、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答案】D
【解析】溶血空斑试验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M,每个空斑表示一个抗体生成细胞,可以体外检测B淋巴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一种方法。
10、伤寒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A、肝
B、牌
C、回肠和空肠
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回肠和空肠”都可受伤寒病变累及,但回肠末段病变才最为显著。
应复习伤寒的病理改变及病变部位。
要点伤寒病变可影响上述各器官组织,但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则见于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11、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12、吗啡不具有以下哪一作用()。
A、体内CO2潴留
B、镇痛
C、镇咳
D、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答案】D
【解析】吗啡属于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镇痛、镇咳作用。
作用于平滑肌,可使减慢胃蠕动、使胃排空延迟。
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加重哮喘。
故选D。
13、医疗损害责任的承担主体是()。
A、医疗机构
B、医务人员
C、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D、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
【答案】A
【解析】医疗事故的损害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是侵权主体。
故选A。
14、患者,男,20岁。
咳嗽伴低热,盗汗,乏力1个月。
X线显示右肺上云雾状阴影。
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肺结核
B、结核性胸膜炎
C、浸润型肺结核
D、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答案】C
【解析】原发型肺结核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哕音;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浸润型肺结核表现为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
15、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A、使用脱水药减轻脑水肿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以上都不是
D、改善通气
【答案】D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
(1)积极防治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病。
(2)改善肺泡通气,排出过多的CO2。
(3)一般不给碱性药物。
1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Cl
D、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渗透压主要是胶体和晶体渗透压组成,其中晶体渗透压占中渗透压的95%,主要调节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胶体渗透压占总渗透的
0.5%,主要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中白蛋白含量多、分子量相对较小,白蛋白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故选A。
17、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
A、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C、兴趣和爱好
D、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答案】B
【解析】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根据需要的对象不同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故选B。
18、可出现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的是()。
A、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
B、受刺激对侧三叉神经病变
C、患侧面神经瘫痪
D、受刺激对侧面神经瘫痪
【答案】C
【解析】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故选C。
19、可出现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的是()。
A、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
B、受刺激对侧三叉神经病变
C、患侧面神经瘫痪
D、受刺激对侧面神经瘫痪
【答案】C
【解析】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故选C。
20、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细菌及毒素
B、进食量的多少
C、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D、人体的抵抗力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人体的抵抗力”、“进食量的多少”,这两项因素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情轻重有关系;②选答“未及时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病原选择有效抗生素。
要点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是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
21、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
A、药物的活化
B、药物的灭活
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
D、药物的消除
【答案】C
【解析】药物的生物转化又称代谢,是指进入机体的药物在药酶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
故选C。
22、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有()。
A、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B、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但以细胞免疫为主
D、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是结核分枝杆菌被吞噬并寄生在巨噬细胞内,主要引起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因此,机体对结核菌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非特异性表达结核菌免疫的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而特异性介导结核菌免疫的细胞是淋巴细胞。
23、产生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A、睾丸间质细胞
B、精子细胞
C、睾丸支持细胞
D、生精细胞
【答案】C
【解析】在促滤泡激素(FSH)的作用下,睾丸支持细胞产生一种对睾酮或双氢睾酮亲和性很强的蛋白质,称为雄激素结合蛋白。
24、米面加工过细会导致()。
A、维生素C严重损失
B、维生素B严重损失
C、维生素D严重损失
D、维生素A严重损失
【答案】B
【解析】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可参与糖类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
维生素B1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进食欲。
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食物,它存在于这些食物的外皮上,如果加工过细,就会丢失许多,所以,标准米面的营养价值大于精白米面。
故选B。
25、乙类传染病()。
A、蛔虫病
B、流行性感冒
C、血吸虫病
D、艾滋病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血吸虫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应复习丙类传染病的分类;要点通过复习法定传染病的分类可正确判断传染病的归属。
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熟悉和记忆,可对传染源的管理做出正确判断。
26、患者,20岁,建筑工人。
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
39.6°C,血压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
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
16.2×109/L,N0.80,L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尿蛋白(++++),血小板为
7.3×109/L。
对本例诊断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头颅CT检查
B、检测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的IgM抗体
C、肥达反应
D、肌电图检查
【答案】B
【解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否作正确处理。
预测错误率较高。
常见错误:
选答“肌电
27、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引起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B、冠状动脉痉挛
C、风湿性主动脉炎
D、梅毒性主动脉炎
【答案】A
【解析】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次为冠状动脉痉挛。
故选A。
28、耐碱不耐酸的是()。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霍乱弧菌
D、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C
【解析】霍乱弧菌的典型形态为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和单鞭毛,运动活泼,但无荚膜,亦不形成芽胞,耐碱不耐酸。
29、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播方式主要为()。
A、输血传播
B、肠道传播
C、垂直传播
D、空气传播
【答案】D
【解析】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经过飞沫侵入人鼻咽部。
30、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使血管舒张,维持血压
B、减低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增加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促进肾对钠的重吸收
【答案】C
【解析】血管升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有V1和V2两种受体。
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可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受体主要分布在肾远端小管后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激活后通过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cAMP再激活蛋白激酶A,使上皮细胞内含水孔蛋白AQP-2的小泡镶嵌在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形成水通道,从而增加管腔
31、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是()。
A、抗毒素
B、细菌素
C、干扰素
D、抗生素
【答案】C
【解析】细菌素、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抑制或杀伤作用,抗毒素是细菌毒素的抗体,类毒素是经甲醛脱毒后的外毒素,只有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
32、肌肉组织中,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是()。
A、葡萄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C、丙酮酸羟化酶
D、柠檬酸合酶
【答案】B
【解析】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非平衡反应,分别由己糖激酶(葡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它们反应速率最慢,催化的反应不可逆,是控制糖酵解流量的3个关键酶。
故选B。
33、前列腺素()。
A、肥大细胞产生
B、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C、淋巴细胞产生
D、中性粒细胞产生
【答案】B
【解析】前列腺素主要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34、关于胸腔积液渗出液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胸液李凡他试验(-)
B、胸液多为混浊
C、胸液LDH>200U/L,胸液LDH/血液LDH>O.6
D、蛋白含量≥30g/L,胸液/血清>
0.5
【答案】A
【解析】渗出液胸水特点包括:
外观混浊或为血性,比重>
1.018、细胞数>500×106/
L、胸液李凡他试验(+)、蛋白含量≥30g/
L、符合Light标准。
35、患者出现黑便时,其每日出血量超过()。
A、20ml
B、30ml
C、40ml
D、50ml
【答案】D
【解析】若患者出现黑便,每日出血量最少应超过50ml。
故选D。
36、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A、镇痛、镇静、催眠、呼吸抑制、止吐
B、镇痛、镇静、镇咳、缩瞳、致吐
C、镇痛、镇静、镇咳、呼吸兴奋作用
D、镇痛、镇静、止吐、呼吸抑制作用
【答案】B
【解析】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表现为:
①镇痛作用:
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绝大多数急性痛和慢性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较差;②镇静、致欣快作用:
吗啡能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产生镇静作用;吗啡还可引起欣块感,表现为飘飘欲仙;③抑制呼吸;④镇咳:
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产生镇咳作用;⑤缩瞳:
吗啡可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
⑥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故选B。
37、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答案】A
【解析】考查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2小时内。
故选A。
38、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抗原的种类
B、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C、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D、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B
【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39、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B、注射两种球蛋白预防麻疹
C、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D、静脉注射LAK细胞治疗肿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对人血主动免疫的掌握情况。
常见错误是选注射两种球蛋白预防麻疹.认为用人工的方法预防疾病就应该属于人工主动免疫,但注射的是球蛋白应该属于人血被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生物制剂,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4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红细胞减少
B、白细胞减少,m小板减少
C、全血细胞减少
D、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
【答案】D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有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
黑热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伤寒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登革热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要点掌握不同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的特点。
41、下列关于干细胞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肌干细胞具有心肌收缩功能
B、胚胎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非常旺盛
C、组织干细胞具有组织定向分化能力
D、囊胚多能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
【答案】A
【解析】干细胞即为起源细胞干细胞是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的能力,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
组织干细胞具有组织定向分化能力,可分化为相应的组织。
囊胚多能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具有不定向分化的能力。
干细胞还不具备心肌收缩功能,只有经过分化,发育以后才具备收缩能力。
故选A。
42、辅助检查的医德规范包括()。
A、全面系统、全面了解
B、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C、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D、科学分析、切忌片面
【答案】BCD
【解析】辅助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扩大医生的视野、使医生能更快加速、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信息,为提高确诊率和治愈率提供了客观依据。
辅助检查的医德规范的内容包括:
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②知情同意、尽职尽责;③科学分析、切记片面。
故选BCD。
43、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较通过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慢得多
B、兴奋在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单向进行
C、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相同
D、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影响和易疲劳
【答案】C
【解析】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不相同。
4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最主要的特点是()。
A、除极迅速
B、复极时间短
C、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绝对不应期特别短
【答案】C
【解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在于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很长,动作电位的降支和升支不对称。
故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较长,可达300ms左右,期间形成一个平台。
故选C。
45、在机体内环境中,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答案】B
【解析】反馈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前馈较迅速,具有预见性,适应性更大,但前馈控制有时会发生失误,这是前馈控制的一个缺点。
故选B。
46、女性,58岁患者。
因发热、咳嗽、胸闷、气短1周收入住院。
查体:
T37.5℃,R24次/分,口唇发绀。
双下肺叩诊呈浊音、语颤明显减弱、呼吸音消失。
腹部隆起,叩诊移动性浊音(+)。
双侧胸液、腹水呈乳糜样,苏丹染色阴性。
胸液、腹液常规均示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LDH1200U/L,CEA明显增高。
PPD(+)。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胸膜炎
B、恶性胸腔积液
C、结缔组织疾病
D、结核性胸膜炎
【答案】B
【解析】患者合并胸液、腹液,LDH1200U/L,CEA明显增高。
多考虑为恶性胸液。
虽然PP
47、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12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非条件反射不经过,且条件反射的数目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是有限的。
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
48、以下关于医学实践与医学道德修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医学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基础
B、医学实践是检验医学道德修养的标准
C、医学道德实践是促进医学道德修养提高的动力
D、医学道德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ABCD
【解析】医学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医学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基础;医学实践是检验医学道德修养的标准;医学道德实践是促进医学道德修养提高的动力;医学道德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故选ABCD。
49、黏膜坏死脱落而遗留的深达黏膜下层的缺损,称为()。
A、窦道
B、空洞
C、溃疡
D、糜烂
【答案】C
【解析】坏死灶如位于皮肤或黏膜,脱落后形成缺损。
局限在表皮和黏膜层的浅表缺损,称为糜烂(erosion);深达皮下和黏膜下的缺损称为溃疡。
50、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A、全身动脉血压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肾小囊内压升高时,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也减少
C、全身血浆蛋白的浓度明显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高
D、肾小球的血浆流量对肾小球滤过率亦有很大影响
【答案】ABCD
【解析】影响肾小球滤过的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血浆流量和滤过系数。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和肾小囊内压升高均可使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随之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可使滤过平衡位置移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面积减小,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故选ABCD。
51、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有()。
A、实践“人是目的”的伦理价值
B、发挥道德情感的传递作用
C、推动人道主义精神的发展
D、促进医患双方道德境界的提升
【答案】ABCD
【解析】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的相关问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有效的多途径的信息交流,科学地引导患者及家属认定治疗方案及配合治疗,使医患双方形成互信理解的合作关系的过程。
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包括:
①实践“人是目的”的伦理价值;②发挥道德情感的传递作用;③推动人道主义精神的发展;④促进医患双方道德境界的提升。
故选ABCD。
52、当血小板的数量低于下列哪项数值时可引起出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胜各族自治县 中医院 招聘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