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修订.docx
- 文档编号:12319938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23KB
教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修订.docx
《教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修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修订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和讨论,了解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的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2、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3、“三个有利于”标准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三、教学建议与教学时数
本章教学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可组织学生阅读《邓小平文选》中与本章有关的论述、学习江泽民与本章有关的论述以及有关的党的重要文献,放映《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等光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可组织学生参观有关改革开放的成就展览,开阔学生的视野。
或选择改革开放的典型单位,组织学生就近进行社会调查,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或课外讨论。
本章课堂理论教学4课时。
导入: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及其指数”、“恩格尔系数变化”、“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等图表直观表现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入改革开放主题。
中国改革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其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它的进程和内容都有哪些方面?
我们如何评判改革的得失成败?
以及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新时期,我们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作出清晰的回答。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案例1:
改革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1848年—1920年前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建党、夺权;②1921年前后—1949年前后,主要任务是在孤立的苏联一国建设社会主义;③1950年至今,在此期间出现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却取得了辉煌成就。
2、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面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三种不同选择:
①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共同性。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被模式化,要求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既要改革落后的生产力,又要改革超越的生产关系。
②不同选择:
A、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最终大多数国家发生剧变。
做出这一选择的国家是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国家已陷入重重危机,柬埔寨由于大搞阶级斗争,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首先亡党。
此后其他国家虽然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维持了一段时间,但在政治经济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以后,实行苏联模式所产生的巨大差距明显地摆在国人面前,到1989年,大多数国家发生了历史性逆转。
B、选择了改革道路,但未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最终仍然发生了剧变。
这一类国家主要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这些国家大多数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改革,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十年改革、匈牙利的“静悄悄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等,但由于这些国家的改革目标一直不明,改革时断时续,无法持久深入。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这些国家掀起了新的一轮改革热潮。
在经济体制改革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这些国家转而优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它们逐渐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由于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长期实行苏联模式,经济没有搞好,又犯过许多历史错误,在轻装上阵,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反对党的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步步退却,而已被搞乱了思想的广大群众在“民主选举”中自然倾向于反对党。
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共产党纷纷下台也就在所难免。
C、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革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作出这一选择的主要是中国。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东国家积极进行改革之际,我国却在搞阶级斗争,轰轰烈烈地进行“文化大革命”,置身于改革潮流之外。
与苏东相比,我国落伍了。
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这前,我国各条战线都遭受了空前的破坏,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国内形势相当严峻。
国际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与它们的差距拉大了。
面对国内国际的重大挑战,当时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一条是继续坚持“左”的指导思想,遵循“两个凡是”,狠抓阶级斗争,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另一条是恢复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改革不同结果:
①两种结果:
15个国家,10个失败,5个成功②两种改革观:
A、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态度:
全盘私有化—以公有制为主体。
B、对多党制的态度:
支持—反对。
C、对多元化的态度:
拥护—反对。
D、对开放的态度:
全盘西化、全面开放—扬我之长,西学为用。
问题:
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从中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点评: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存在多样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这一体制后来被模式化了。
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①只有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只有坚持正确的改革路线,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模式导致经济没有搞好,是苏东剧变的基础性原因,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是苏东剧变的关键。
邓小平说:
“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十分混乱;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扭转当时混乱的状态,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2、国际背景。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情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
(二)改革开放的性质:
新的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其性质基本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逐渐变得同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因此,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必然要发生社会变革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改革就是一场新的革命。
邓小平说:
“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
改革的性质可以从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对象、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原则和改革的方法的阐述中获得清楚的理解。
(1)改革的对象是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应当把社会主义制度同表现这种制度的具体体制区分开来。
(2)改革的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3)改革的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改革的方法是要有秩序、有领导地进行;要在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必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从以上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对象、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原则和改革的方法的阐述中,可以归纳出改革的性质。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包括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无论从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引起的巨大作用看,还是从其所引起的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变革的深度和广度看,都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因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
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革命胜利后,又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伟大革命。
而社会主义改革,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所以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
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存在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不存在解放生产力问题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邓小平指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这种矛盾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正是这两种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给以高度的评价,同时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面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对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上的理论贡献,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三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四是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和性质。
他认为,我们已经建设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看是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但这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常常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
这具体表现为生产社会化的实现程度、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以及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整体的统一性、计划性与各经济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之间的矛盾;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要前进,就需要不断地否定自身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其内在的基本矛盾运动在总体上是非对抗性的,并且摆脱了私有制社会所固有的对抗性、盲目性、自发性,成为可以被人们所认识、掌握、预测并能及时调节、控制的过程。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完全可以依靠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因素的增长,通过社会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总结起来,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概括为四方面:
一是提出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适应还是矛盾的新的标准。
二是突破了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三是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结论:
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63)“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说: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
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随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
改革的实质在于体制创新,而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
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
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改革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革命。
同时,改革引起了整个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不能不引起人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的重大转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也不能不是一场革命。
但是,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暴力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变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改革不是根本制度的重新选择,而是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改革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在改革中必须把握好以下关系:
第一,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才能保证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抵制那些以改革为借口去动摇乃至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只有对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具体体制进行改革,才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都要把握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改革具体体制的关系,树立长期改革的思想。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经历了从确立生产力标准(1987年党的十三大)再到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继承了,而且发展了生产力标准。
因为:
1、它把生产力标准具体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衡量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就为各项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
“三个有利于”中“生产力”是基础,“综合国力”是生产力的全面体现,而“人民生活水平”是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发展的目的,三者全面地体现了生产力标准,这样就可以防止对生产力标准作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
3、“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生产力标准、政治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成为统一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这里是把生产力标准同社会主义的政治标准结合起来。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利益标准。
由此可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的新发展。
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三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而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1、发展是目的。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
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说“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因为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2、改革是动力。
要发展就必须改革。
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
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
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3、稳定是前提。
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
1994年初,江泽民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思想。
这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
按照这一方针就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目前处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度时期,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这种情形下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尤为重要和及其艰巨。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基本原则:
一是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二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三是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讨论,我们比较深刻了解到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的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不行”(邓小平)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案例2:
古典经济学家的思索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TheoryofAbsoluteCost
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从工场重工业中看到了分工的利益,然后联系社会,将分工和专业化原则进一步推广到国际经济领域,提出了国际分工理论,即著名的绝对优势理论。
简言之,各国取最优,各国均得利。
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里生产小,就应当去买而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缝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为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为自己缝衣服,它们都感到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他人处于有利的职业,然后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别人的产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产品更有利。
这种使用用于家庭分工的原则斯密认为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他主张如果一种产品从外国购买便宜就不应当自己生产,而应当发展本国处于优势地位的生产,用自己的商品去交换这种商品。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Cost
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成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简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对外开放就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接互补,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相互衔接。
对外开放是我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1)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2)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结论:
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不仅完全符合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这是因为:
1、完成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要求我们对外开放。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肩负着既要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
实现这个任务,存在着不少困难,如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
要妥善地解决这些困难和矛盾,就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以合理地利用外资和国外的市场和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加速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
2、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要求对外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可以与各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3、实现工业化,完成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化要求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改变目前仍然明显存在着的二元经济结构,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
二元经济结构突出表现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同低度发展的农业并存,农业人口仍然占人口的多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不高。
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一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换取外汇。
即通过国际市场的转换机制,沟通农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循环关系,把在国内相互争夺资金转变为通过国际市场的相互促进,从而为矛盾的解决提供条件。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修订 教案 第七 社会主义 改革 对外开放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