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式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启示2.docx
- 文档编号:12319832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40KB
蒙台梭利式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启示2.docx
《蒙台梭利式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启示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式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启示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台梭利式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启示2
蒙台梭利式教育对特殊教育的启示
摘要: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是0~6岁。
它包含心里胚胎期和个性形成期,这也是发现特殊儿童和对他们进行初期干预与治疗的关键时期。
在此阶段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特殊儿童进行尽早发现及初期干预,以为后来更好的教育这些特殊儿童奠定基础。
家庭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学校的专业素质与培养方式、社会的支持与环境对特殊儿童教育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教育模式对当今的全纳性教育有着引导与启发的作用。
另外,蒙台梭利重视的感官教育启示我们要在特殊儿童发展早期对其进行必要的感观教育与培训,她注重儿童的独立发展,希望通过儿童自主学习来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启示我们在特殊教育中,特教老师也应做到注重特殊儿童的独立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她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在社会中生活。
关键词:
蒙台梭利、教育阶段、早期干预、环境联系与影响、全纳性教育、独立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的五大理论
一、环境适应论
“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力和能力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是精神胚体,有赖于环境的保护、滋润;儿童是个探索者,依赖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印象来建构其心智;童年之秘隐藏在儿童的环境中,唯有透过开放的环境,才能将真正内在的潜能发展出来;环境是教育的工具,所以预备一个适合儿童各项能力发展的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育环境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构成的,要让孩子适应着三方面的环境的同时驱动孩子的成长。
所有的儿童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特殊儿童因为特殊的心理或生理构造、会更容易被敏感的事物产生影响和不同方面的作用。
现在我们从侧面参考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来探讨一下:
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这三大要素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首先,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最早受到启发和影响、最早形成习惯和思维的场所。
蒙台梭利提出:
“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儿童的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针对时弊,人们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自己的发展规律,没有给儿童一个积极的精神生命。
人们有意无意的压制儿童。
”当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大多数正常的儿童提出来的,但是我们把知识迁移运用,就会发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特殊儿童。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先天或后天的生理心理缺陷给整个家庭造成各方面的影响。
这时候家庭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和认知想法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有的家庭对自己的孩子失去希望把孩子圈养家里不与外界进行联系,不给予正确的方法引导,不再去咨询治疗方法。
那么这个孩子就失去了存在和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家庭把孩子的世界完全垄断了,永远只是一个带着缺陷无法生存和自理的特殊人。
然而有的家庭有比较正确思想和认知,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
虽然自己的孩子存在缺陷也没有彻底绝望还存在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去咨询治疗和引导方法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接近正常人的世界、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以上便是家庭对孩子截然不同的思想态度、不同的思想态度必定会给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后者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帮助孩子消褪对世界的恐惧和不安,慢慢养成良好的思维认知和生活习惯。
这就是不同家庭对孩子的不同影响和不同作用。
另外家庭参与对特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益处,朱迪斯.班杜拉-乌兹就提出,它的益处在于:
“它提供了儿童信息的来源;最少限制环境;家庭对干预方案的投入;儿童的安慰和安全保障”。
其次,学校是一个人接受专业教育、受到深层次的培养、接受适合自己和逐渐养成人生态度的场所。
蒙台梭利有这样的信念:
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他声称:
“低能儿童非社会之外的人类,他们即使无法得到比正常儿童更多的教育,也应和正常儿童所得得教育一样多”。
这个时候,学校尤其是特殊学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特殊教育学校,会用自己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感为自己的学生打造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弱点和长处,从而量身定做的教育方式会给予他们很大的良好影响和作用。
蒙台梭利还主张供给学生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有准备的环境。
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便起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
老师的专业素质和品质以及对学校教育规划的执行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老师的动作和举止都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力。
学校不仅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开启新的思维和教育方式,老师也要树立全新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全方面发展学生的技能、引导学生接近正常人的世界。
最后,社会是提供一切资源、蕴藏一切机遇、造就成功与失败的场所。
针对特殊儿童、社会中的福利帮助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等方面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关爱。
蒙台梭利提出要给儿童一个真实和谐的发展环境。
这就要求人们在社会中要树立一个平等尊重的社会观念,这样特殊人群的价值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才会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福利机构要给予困难家庭一定的资助。
教育机构要降低对特殊儿童的要求,积极引导家庭让孩子入学。
医疗机构要定期检查这些孩子的状况帮助他们的康复和治疗。
只有这样,特殊儿童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反如果社会贬低他们、忽视他们,就会使无数人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将无从体现。
其实这三个要素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其中若哪一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合理都会很大程度的阻碍特殊儿童的发展和进步。
二、个别化的教育
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标,独立是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
帮助孩子独立的方法:
放手让孩子去做、尊重的态度、适时的指导、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鼓励。
在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内容中,她极为重视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幼儿正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是良机,使其兴趣爱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
.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
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
这也启示我们要在特殊儿童发展早期对其进行必要的感观教育与培训,这对智障儿童的性格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智障儿童感官教育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智障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智障儿童感官教育原则和方法,因此我国在学习和借鉴蒙氏感官教育方法时,要做好感官教育的本土化工作,正确对待特殊儿童的个别兴趣爱好,努力创造条件予以最大限度的利用。
另外,她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目去学习,让他们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这一点体现出他很注重儿童的个别化发展,希望通过儿童自主学习来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特殊教育中,特教老师也应做到注重特殊儿童的独立发展,培养他们的特长,让她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在社会中生活。
此外,她认为应把握儿童的敏感期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让儿童获得学习效果。
所以在特殊教育中,老师应及时把握学生的敏感期,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但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特殊儿童个别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孩子的成长像一盆植物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要了解它的性能,给它营养,适当照顾,它自己就会不断茁壮成长。
三、循序渐进的儿童发展理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
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这是蒙台梭利对儿童最深刻的认识。
根据蒙台梭利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八种发展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8岁)
2、秩序敏感期(1-4岁)
3、感官敏感期(0-5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动作敏感期(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由这些儿童的发展阶段看来,我们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应该遵循的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够心急,要对他们充满耐心和信心。
只有通过大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四、阶段性吸收性心智理论
儿童的心理是有吸收力的心理。
儿童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
儿童从一出生就进入了心理胚胎期(0—3岁),她认为,儿童这时凭借下意识的感受能力,能积极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有选择地进行吸收,使之成为他们心理的一部分。
0—3岁是无意识吸收,3—6岁是有意识吸收。
蒙台梭利描述到:
从出生到6岁,儿童具有像“干”海绵一样的吸收的大脑。
但又不同于海绵,海绵能吸满水,而大脑的吸收是无限的。
在这时,我们就应该对孩子施加一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他的心智达到更好的水平。
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可根据周围的环境来塑造自己的性格,并成为他们个性的一部分。
因此,处于心理胚胎期的儿童需要适宜的环境时,成人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充满爱的、健康和谐的环境,多感受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环境是靠多方面来共同构建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去努力做到这一点。
由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对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得到了这样一种启示,对特殊儿童来说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第一阶段即0~6岁这个时候。
它又可分为心理胚胎期和个性形成期,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是建立在生物本能论基础上的。
由此来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同步,儿童成长受其内部潜能驱使,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本能,可以通过环境来构建自己的心理世界。
同时,每个儿童具有心理胚胎期和吸收力心理,在0~3岁时儿童的心理受到一种内在生命力及创造力的驱使而吸收外界刺激进行发展;这种发展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来获得信息,教育者要应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提供有准备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在3~6岁这个时期,蒙台梭利观察到了儿童承受急剧的身心发展。
他们发现第一阶段的孩子是实际的和感性的发现者,同时也是参与心理自我构建和建立功能性独立的学习者。
蒙台梭利介绍了几种学说来解释这个工作,包括吸收性的头脑,敏感时期和正常化。
同样,特殊儿童也存在这一时期,并且,这一时期是发现特殊儿童和对他们进行初期干预与治疗的关键时期。
与学龄儿童不一样,婴幼儿不能集中在学校一地进行分组和观察。
因此与这些婴幼儿经常接触的家长和专业人员对他们表现出的任何需要早期干预服务的征兆都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特殊儿童的发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的是确认婴幼儿是否需要早期干预或者是潜在的需要”。
在这一发展阶段里,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对特殊儿童进行尽早发现及初期干预,以为后来更好的教育这些特殊儿童奠定基础,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够更好的融入和适应这个社会。
五、全纳型的教育:
蒙台梭利曾在其医疗实践经验中形成这样的信念:
“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她曾阐述了她对低能儿童教育的看法,声称:
“低能儿童并非社会之外的人,他们即使无法得到比正常儿童更多的教育,也应和正常儿童所得的教育一样多。
”这与当今特殊教育中倡导的全纳性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全纳性教育就是对每个儿童在其应进入的班级进行教育的承诺。
而且,它意味着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而不是像传统的特殊教育模式中所做的那样让学生离开教室。
特殊教育教师和支持人员要同普通教育教师紧密结合,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蒙台梭利曾创立“儿童之家”,儿童之家是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更具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够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
这对全纳性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
第一,我们应当尊重每个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能接受应有的教育。
全纳性教育应当给予孩子充分自由,让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
第二,全纳性教育应当创立和谐温馨的学校环境,让学生的身心能在放松的环境下得到发展。
第三,在这一全纳性教育模式中,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要培养自己接纳的胸怀。
“为了让全纳性实践成为现实,所有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教师、治疗师、辅助人员——必须接受教育所有儿童的责任。
但是这非常困难,因为教师已经对只教部分学生产生了习惯。
只要教师和管理人员拘泥于这些过时的范式,全纳性环境就不能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
爱——是安全感、是关注、是接纳、是认同。
爱的意义:
是人生命的基本需求,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自由——是儿童的行为、意志、心理、情感、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
自由的意义:
表达了儿童在环境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表达了儿童在人格上的尊严和身体上的尊严。
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约定。
规则的意义:
为儿童建构安全感,保护了儿童成长的空间,排除了暴力与权力。
平等——是保护和构建文明、公平精神的唯一方法。
平等的意义:
保障儿童的人格不卑微、不狂大。
蒙台梭利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以儿童为主。
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
①以儿童为中心;②提供充分的教具;③不“教”的教育;④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⑤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1、将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
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蒙台梭利说:
“每个儿童都可以选择适合他自己发展阶段和当时学习兴趣的材料学习”。
儿童也是老师——蒙台梭利说:
“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每个人都要走一程儿童之路。
”“教师必须不断向儿童学习”
2、提供教具支持教育手段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
蒙台梭利教室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孩子自我学习的乐趣。
3、不“教”的教育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蒙台梭利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主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蒙台梭利说:
“学习动机来自儿童的内部,为了满足内在成长不同层次的需要,逐渐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4、将教师居于主导的地位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力。
蒙台梭利说:
“提供孩子的需要和满足孩子的需要,首先要知道孩子有哪些需要。
”“老师不必说什么,不必花太多力气,也不必严厉,但是,她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
能够适时的上前去帮助儿童或离他远一点。
5、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也就是所谓的“儿童敏感期”。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掌握儿童的“敏感期”,而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
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蒙台梭利研究发现:
当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会产生一种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幼儿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他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的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
蒙氏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
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与环境的关系:
蒙台梭利研究指出:
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包括教育)中出现的,环境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环境与儿童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实现。
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将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
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1、宣扬蒙台梭利教育,弘扬蒙台梭利精神
2、为特殊孩子提供有准备的教学环境
3、关注与把握特殊孩子的敏感
参考文献:
a朱迪斯.班杜拉-乌兹《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205-206
b朱迪斯.班杜拉-乌兹《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30
c利,哈米尔;卡罗琳.埃弗林顿《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学——在全纳性教育环境中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02
组员:
鲍文陈辉付丽丽冯驭宇高少华高晓晓
分工:
鲍文:
担任组长,负责给各个组员分好所需查找的资料,其次进行筛选与整理。
组织组员进行商讨,并且整理成系统的小组看法。
陈辉:
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组织和最后的审查与修补,同时查找好蒙台梭利在特殊教育工作方面的教育经验与发展。
付丽丽、高少华:
负责收集蒙台梭利的生平事迹与幼儿教育的大致理论,并且收集好资料后与组员进行商讨形成我们这组对蒙台梭利的评价。
冯驭宇、高晓晓:
负责查找相关资料,搜集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并将这些理论创新与特殊教育工作联系起来。
评价:
鲍文在组织组员工作的过程中组织能力强,并且,工作时认真严谨,工作效率较好。
高少华在工作中经常会提一些积极的建议,在最后将整个资料做得总结上也是做得十分突出。
付丽丽在此次小组活动之中,能够主动的去做事,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收集材料的时候也是会表现出她强烈的合作精神。
陈辉同学,在小组中对待工作十分严谨,在对资料进行修补时十分有耐心。
冯驭宇在小组中,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出将全纳性教育融入特殊教育之中,创造力强。
高晓晓作量大,但还是耐心认真地继续完成她的工作,同时,高晓晓的工作效率在小组里也是十分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蒙台梭利式 教育 特殊教育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