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少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 5.docx
- 文档编号:12315216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24KB
精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少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 5.docx
《精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少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少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 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少年闰土人教部编版5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条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四件事及人物动作、外貌等描写感受闰土的形象,分层诵读第一自然段,积累语言。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3.通过四件事及人物动作、外貌等描写感受闰土的形象,分层诵读第一自然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
【教学准备】PPT
一、揭题
一、导入
1.师:
从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开始学习写作文了,到了五年级都算是小学阶段的“高材生”了,老师想问问大家,假如让你写一篇写人的文章,你会怎样写?
生1:
写人物的外貌。
生2: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物的特点。
生3:
也可以写两件事。
师:
看来同学们的点子还不少,那大文豪鲁迅写人物又会写哪些内容呢?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近他儿时的一个小伙伴——少年闰土。
课前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你们读了吗?
那老师要检查一下,你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文中一些文言文的词语的意思)
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③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④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⑤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⑥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⑦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⑧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生:
读第一句。
师:
真好!
果然正确又流利。
知道“其间”是什么意思吗?
生:
在这片西瓜地中间。
师:
“项带银圈”的“带”我们现在不这么写。
生:
应该是写戴帽子的“戴”!
师:
大家一起端端正正写一遍。
(生练写)第二句谁来读?
生:
读。
师:
什么是“家景”?
生:
就是一个人的家境!
师:
没错。
就这样用现代词汇去代替理解。
(生读第③句)
师:
知道什么是“值年”吗?
(生迷惑不知)那么“值日”知道吧?
生:
在学校里轮到我打扫的那一天,就叫“值日”。
师:
没错。
轮到打扫的那一天叫“值日”,那么轮到我们家做祭祀的那一年就叫——
生:
(恍然)值年!
(生读第④句,五行(xíng)读成五行(háng))
师:
五行(xíng)不要念错!
再念一遍。
解释一下五行。
“仿佛”就是——
生:
“差不多”。
师:
现在我们说的“仿佛”往往是什么意思?
生:
好像。
小结:
请大家翻开书,再轻轻读读这些句子。
当时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所以读鲁迅那一代作家的文章,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刚才大家用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借助工具的方法来读懂这些词语。
这就是非常好的理解方法。
3、课文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下面根据你对课文的阅读,给大家一分钟时间默读课文,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
(出示练习题1:
认真朗读课文,请按照课文写作的顺序进行排列。
)
相处离别回忆相识
二、读批并重,感知大师文章画面美
1、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说起这段回忆呀,对于作者的确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出示第一段)请你轻轻地读这段话。
(一)环境描写,读出色彩。
(1)谁来读读第一句话。
(随生的朗读及时评价)
(2)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里就浮现自己所描绘的画面。
请你来读出那些美丽的色彩。
(3)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句话。
(二)人物描写,学习批注
(1)谁来读第二三句话?
(2)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几个少年,你会用什么词?
(3)咱们把自己刚才阅读的感受写在这个句子的旁边,这就是批注。
老师选一个词语,你可以用自己的,也可以选择同学的。
(板书机智勇敢)
(4)谁能把这个少年的英雄不凡、机敏读出来。
(三)对比朗读,感受变化
师:
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这段话,你们读第一句,我读后面两句。
大家看,如果第一句描写的是景物,那么第二三句话描写的就是人物;如果说景物是静态的描写,那么人就是;如果读静的景物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就需要用;动静相生,我们就来比比谁读得更好。
(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
三、读中品味,领悟大师文笔妙
(1)作者课文一开头就刻画了一个这样的场景,让我们对少年充满了兴趣。
那么赶紧让我们去见见闰土的真实面貌吧。
(请生找出来读)
(2)眼前的闰土,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你会用一个什么词?
(生:
健康活泼朴实可爱等)
(3)从作者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吗?
想想我们描写人物外貌一般怎么写?
(写眼睛,鼻子、嘴巴、脸蛋。
特别喜欢写眼睛,所有的女同学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所有的男同学都是炯炯有神的双眼,都长一个样。
老师突然想起以前自己看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文中写到,我的妈妈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我的爸爸也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当时老师就很纳闷,难道爸爸妈妈双胞胎?
长得一模一样?
)
而作者这儿呢?
老师读到这儿就想到一位画家丰子恺。
老师带来了他的两幅作品,你们会发现这两位大师在描写人物上有共同点。
(出示图画,生评价)
他们不仅特点鲜明,还很传神,你知道为什么吗?
(引导学生了解抓住人物最大特点来写)
(5)没错,抓住人物最大特点,哪怕是寥寥数笔,也能写的活灵活现,对于鲁迅这位城里的少爷来说,与他年龄相仿的闰土,最大的特点不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闰土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稀不稀奇,那稀奇的是什么呢?
生:
头
师:
我周围的朋友有没有戴小毡帽?
生:
没有
师:
他脖子上戴的是什么呢?
生:
银项圈
师:
这也是我周围人所见不到的,你看,原来在描画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人物什么——
生:
特点
师:
最大的特点
总结:
从这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最大的特点来写。
(师提示:
如果眼睛有特点也可以写)
小练笔:
试着描写出作者那时候的样子。
四、创意读文,聆听大师心中情
(一)概括趣事,感知丰富
1、年龄相仿的很快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读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有好几件事,请你快速回到课文中,找找到底有几件事。
然后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引导学生概括)
2、这四件事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让作者觉得是新鲜事、稀奇事
3、感受详略结合
师:
同学们,大家扫读课文中写四件事的部分,从篇幅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
有长有短。
师:
在写法上我们把它叫做——详略结合。
(板书)从这我们可以学到写很多事的时候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都写得那么具体,可以——
生:
详略结合。
(二)品读省略,感受能干
鲁迅先生用4件事来写一个人,可见,用事例来展现人物的特点也是一种好方法。
我们就一起走近文章,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把人物特点写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件事:
雪地捕鸟。
第二天“我”要他捕鸟的时候,他说——
(生读雪地捕鸟)若生读得不够好,引导:
你想呀,闰土再讲这些事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
那哪位同学读出这种神气和自豪来。
(生再读)
在这几句话里,有几个动词,有“扫、支、撒、拉”,这几个词语写出了闰土捕鸟时的机智,所以我认为作者在此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把特点展现出来的。
师:
听了闰土的话后,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师随机点拨:
轻点,你这样会把猹给吓跑的。
它不咬人么?
(生继续读)
师:
不愧是见多识广的闰土。
更妙的是,我们沙地里——(生读)
师:
哎呀,这些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讲话那真是把我们给镇住了,作者这一连串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个见多识广,无所不知的,这个聪明能干的闰土是多厉害呀!
所以,面对这个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闰土,我不由自主的感叹——
生:
(齐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出卖罢了。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
“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生:
四个角的天空。
师:
怎么理解?
这是谁看到的?
生:
作者。
师:
是吗?
把整句话好好读一读再给答案(生读)
生:
是作者和他往常的朋友们,也就是那些富家的小少爷。
师:
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生:
自己家院里的那片天。
师:
这说明了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家里,与外面的世界很少接触,可见他们的生活范围很狭窄。
由此,你想到了那个成语呢?
生:
井底之蛙(坐进观天)
师:
厉害!
看,通过我们的读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看来读书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
师:
面对这个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闰土,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
生:
(齐说)井底之蛙!
师:
因为闰土讲述的无论哪一桩、哪一件,对于我,唤起的一再是这样的感觉(出示)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
什么感觉?
生:
一直一直的“不知道”。
师:
是啊,(指大屏幕)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并不知道、我也没有知道、我素不知道、我所不知道!
你们想想一下闰土在乡下可以捕鸟、看鱼儿捡贝壳,你们觉得作者作为一个城里人、一个大少爷平日里能干嘛?
师:
是啊,多枯燥啊。
师:
他不满的是什么
生:
不能接触大自然
师:
不能接触大自然的有趣的生活感到不满
师:
你说他遗憾的又是什么
生:
遗憾的没有像闰土一样在海边农村里多姿多彩的生活
师:
遗憾的是没有过多姿多彩的生活
师:
你说他向往的又是什么
生:
向往像闰土一样在海边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
向往像闰土一样见多识广
师:
你们不仅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人。
让我们就带着这种不满,这种深深的遗憾和满怀的向往一起来读!
生:
(齐读)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四、缠绵离别,长忆闰土
1、可惜正月过去了,来!
捧起课文一起读最后的离别!
2、我的哭泣和哀求并没有挽留下闰土。
这次一别后,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当我收到闰土托他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没有忘记我,而我的脑海里自然也浮现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当我遭遇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又辗转求学,孤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的伙伴——闰土,想起他,我的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那样的景象。
(全班齐读第一自然)
三十年后,我重新回到故乡,当母亲说闰土要来看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又闪过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画面。
咱们能背的就背,背的就捧着书朗诵!
(齐读第一自然)
总结延伸:
三十年,这幅美丽的画面就烙印在我的心中。
三十年后,再见到的闰土是怎样的呢?
和记忆中的闰土一样吗?
有兴趣的同学去阅读鲁迅的作品《故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少年闰土 人教部编版 精选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4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