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电信调整报表案例内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2312714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20KB
大唐电信调整报表案例内附答案.docx
《大唐电信调整报表案例内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唐电信调整报表案例内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唐电信调整报表案例内附答案
大唐电信调整报表案例
摘要:
在资本市场中,一些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一而再、再而三地“变脸”,这一方面反映了上市公司人为操纵报表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
本案例通过观察大唐电信从2000——2003年报表“变脸”,讨论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报表“变脸”的原因及哪些事项容易让上市公司用来操纵报表“变脸”,并分析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变脸”的危害性。
案例资料
1、公司背景
大唐电信是国内著名的综合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93年,以邮电部十研究所为背景,以合资的方式成立。
1998年10月公司上市,2000年又合并了原邮电部的多个研究所。
1998——2003年大唐电信的主要财务资料如下表所示:
1998—2003年大唐电信主要财务资料单位:
元
截止日期
1998—12—31
1999—12—31
2000—12—31
2001—12—31
2002—12—31
2003—12—31
公告日期
1999—03—31
2000—02—19
2001—03—08
2002—04—05
2003—04—22
2004—04—16
每股净资产
3.296
3.73
4.84
4.335
4.3557
3.9301
每股收益
0.351
0.404
0.406
0.0822
0.0052
-0.4256
每股现金含量
-0.43
-0.678.8
-0.7094
-0..591
-1.849
-0.35
每股资本公积
1.937
1.936.9
2.9637
2.9637
2.9811
2.9811
固定资产合计
304528831.42
754329143.22
685232541.56
753553960.62
689036029.85
625109551.92
流动资产合计
1462131538.03
1717733109.94
3683542241.60
4135002986.31
4692506530.28
4955286447.43
资产总计
1811620178.72
2514297404.71
4627043526.06
5041600785.80
5573840828.99
5761732132.48
长期负债合计
111280000.00
128839882.53
102160000.00
357600000.00
557000000.00
217600000.00
主营业务收入
903816883.29
1088745130.71
2397623846.86
2051455333.83
2091403076.76
1763831567.53
财务费用
41712851.08
46624577.44
66195860.15
115692390.64
118841942.00
149890059.64
净利润
109871741.39
126308453.64
178439756.90
36100018.51
2263474.93
-186830650.63
2、第一次报表的追溯调整
大唐电信在2001年的年报中对2000年的净利润作了追溯调整。
2001年年报披露“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2000年度列为‘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的募集资金投向的科研费用作为会计差错,已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了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栏己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列。
上述会计差错调整的累积影响数为-123958632.49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358286.05元,可供分配利润-123600346.44元;由于会计差错调整,调减了2000年度的净利润111998821.52元;调减了20Ol年年初留存收益111998821.52元,其中:
未分配利润调减了89599057.22元,盈余公积调减了22399764.30元。
”据此,大唐电信2000年的实际利润仅为对外报告数的37.2%。
3、第二次报表的更正
2002年9月18日,大唐电信发布了半年度报告更正公告,称公司在未经股东大会批准的情况下,在2002年的中期报告中,将收到的关联方资金占用费1766万元,计入了利息费用,同时对其他应收款少计提了坏账准备金。
调整后,公司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43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05829万元,减少15.5%;主营业务利润23569万元,比去年同期的28725万元减少17.9%;实现净利润-1588万元,比去年同期的8239万元减少119.3%。
大唐电信的更正公告公布当日,其股价大跌。
其实,大唐电信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尚有两处疑点:
首先,2001年12月16日一26日,大唐电信董事会以通信表决方式,审议通过了将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元委托泰阳证券进行一年期委托理财,期限为2001年12月28日至2002年12月28日,并授权公司经理班子办理委托理财具体事宜。
大唐电信在2002年年报中披露,在泰阳证券的委托理财1亿元已收回,委托理财技资收益1263万元。
但2003年上交所按照惯例对大唐电信2002年年报进行审核时,对公司1亿元的委托理财提出了质疑(2002年股市行情不好,且很多公司在泰阳证券的委托理财都血本无回)。
其次,2002年7月,大唐电信把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1年半前签订的2亿元“借款协议”形成的全部债权2.17亿元,转让给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大唐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并确认该债权当年收益为2364万元。
2003年8月,中国证监会因为ST七砂一案稽查大唐电信。
同时,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部还委托北京证管办(现为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委托理财与债权转让进行专项核查。
结果发现,委托理财收益1263万元并不存在,债权转让收益的确认也不符合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转移应收债权的有关规定的要求。
2003年10月17日,证监会上市公司部发出《关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处理意见的函》,要求大唐电信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同时要求北京证管办对大唐电信的业绩真实性和规范运作进行持续监管。
2003年10月31日,北京证管办向大唐电信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对2002年的年报进行追溯调整,董事会对两个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报送北京证管办经审核后公告。
但直到2003年年报公布,该追溯调整的公告仍未公布。
4、第三次报表的追溯调整
在2003年年报中,大唐电信对2002年报表中的重大会计错误作了更正说明,使2002年的净利润从2280万元降至226万元,相差几近10倍。
①承认债权转让收益确认违背了财政部的规定,收益应该作为其他应收款收回处理,并调增2002年的财务费用。
②大唐电信与沈阳东大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12月25日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将本来计划委托理财的1亿元资金投入到沈阳东大智慧广场小区信息化工程项目(下称东大项目)的开发中。
由于对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产生新的判断,l亿元的委托理财变更了用途,投资收益应调整为其他应付款。
同时,2003年年报显示,截至2003年年末,公司通过该项目收回资金1.13亿元,但未能取得该合作项目结算的充足依据。
分析人士认为,在没有取得结算依据的情况下,1.13亿元回到大唐电信的账户上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大唐电信抽回资金;另一种可能就是双方协商,为了做报表的需要,暂时将资金打回大唐电信的账户中。
5、会计报表调整或更正的背后
(1)从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下表显示了大唐电信1998-2003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1998-2003年主要财务指标单位:
%
项目年份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净资产收益率
-10.83
0.118
1.9
8.4
10.81
10.649
总资产收益率
-3.2911
0.0426
0.7467
4.9974
5.8396
6.065
主营利润率
-10.5923
0.1082
1.7597
7.4424
11.6013
12.156
总资产周转率
0.3107
0.394
0.4244
0.6715
0.5034
0.499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唐电信上市以来的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E逐年下降。
从报表资料看,大唐电信主营收入从2000年到2003年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为20—24亿元左右。
2000年的存货和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5.91亿元、24.35亿元,到2004年中期存货和应收款项净额分别为16.53亿元、l21.46亿元。
存货加应收款项远远大于销售收入,而存货净增加高达10.62亿元。
同时,公司负债合计为35.88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1亿元,财务费用高达1.5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该公司产品销售不畅,负债沉重,盈利能力差。
(2)存货周转慢
2000、2001和2002年,大唐电信的存货分别达到5.91亿元、12.07亿元和12.42亿元,同期的主营业务成本则分别为18.13亿元、14.61亿元和15.06亿元。
表明同期公司的存货,一年之内可以分别周转3.06次、1.21次和1.21次。
存货逐年增加,但存货周转变慢,资产沉淀必然造成资产价值的减损。
(3)应收账款回收慢
在2001年和2002两年内,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16.99亿元和23.39亿元,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51亿元和20.91亿元。
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20和0.89,应收账款回收期分别为298天和402天。
这意味着公司的应收账款一年内分别周转1.2次和0.89次,也就是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花298天和402天才可以回笼一次。
款项回收缓慢,可能会引起流动资金周转不灵,造成财务困难。
(4)现金流量差
表大唐电信1997—2002年的现金流量情况
项目年份
2002年(上)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经营活动
净现金流
-50820
-2594
-31143
-21248
-13458
-119263
投资活动
净现金流
-7101
-40625
-22312
-41252
-8268
-119608
筹资活动
净现金流
38953
49743
73523
38738
70716
271673
现金净流量
-18968
6524
20018
-23762
48990
32802
主营收入
89430
205146
239762
108875
90382
733595
净利润
-1588
3610
17844
12301
10987
43214
分析表中所示数据,在1998-2002年期间,该公司报告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总是“背道而驰”。
这表明,从1999年开始,企业内部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一直很弱,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筹资活动。
具体到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6亿元和一7.10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7亿元和3.90亿元,但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别为13.31亿元和21.04亿元,长期借款分别为3.5亿元和5.48亿元。
2002年的短期借款比上年增加58%,长期借款比上年增加56%,这主要是因为2002年的应收账款增加所致。
公司的长期借款大多为3年期还贷。
同期,公司的财务费用分别为0.95亿元和1.15亿元。
同期的投资收益分别为0.24亿元和1.39亿元。
其中,近90%的收益来自委托理财。
比如,2000年和2001年,公司曾分别将0.2亿元和1亿元交给华夏证券委托理财。
可问题是,这违背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意愿,因为如果要获得委托理财的收益,这些投资者大可将资本投入各种基金,而不必投向大唐。
(5)对报表利润的进一步的疑虑
大唐电信2002年的净利润从2280万元被调整为226万元,即便这200多万元利润,也是通过合并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大唐微电子技术分公司,下称大唐微电子)而获得的。
但大唐微电子2002年报表利润是由于对于2002年发生的450万元研发费,按照信息产业部规函[1999]355号文转发国家计划委员会会计高技[1999]491号《国家计委关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移动通信手机SIM卡专用芯片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并经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唐集团分摊研究开发费用的批示暂没处理,而使大唐微电子2002年的管理费调低450万元形成的,这使合并会计报表的大唐电信增加427万元利润。
讨论与分析
1、上市公司多次调整或更正报表的深层次原因。
2、结合本案例,说明哪些事项容易被上市公司用来操纵报表“变脸”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多次变脸说明什么?
其危害性何在?
4、结合你所在单位的实际,谈谈如何认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一、上市公司多次调整或更正报表的深层次原因?
答:
上市公司多次调整或更正报表主要原因是避免账面亏损,实现扭亏为盈。
根据我国《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者财务状况异常时,将进行特别处理,特别处理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2个月,当上市公司在ST后继续亏损构成连续三年亏损时将暂停上市资格,停牌,特别转让处理。
为了维持上市资格,避免被退市,公司管理层就会利用财务报表重述,操纵会计差错更正,对利润进行平滑处理,避免账面亏损。
具体原因为:
(一)巨大的利益驱动
上市公司多次调整或更正报表的行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这是上市公司多次调整或更正报表的内在动因。
1.申请上市、配股及避免股票被摘牌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申请上市及配股都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及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
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多次调整或更正报表而获得上市资格及配股要求。
更严重的是,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
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保留其上市主体资格宁愿账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
2.扩大其融资能力
公司上市后可以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为获得信贷和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实现管理层的利益需求
上市公司管理层不仅拥有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都头顶着耀眼的政治光环。
(二)低廉的造假成本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收益很高,而会计造假成本却很低,会计造假违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
(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使得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随意性较大,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二、结合本案例,说明哪些事项容易被上市公司用来操纵报表“变脸”?
答:
对于业绩差的公司,他们通过操纵报表来掩盖其业绩的下滑,但在资本市场的监管下,它们又不得不被动的去纠正其错误或者舞弊,导致报表的多次调整或者更正。
用来操纵报表的事项: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处理
会计准则规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开发过程中的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费用化。
而且该无形资产成功后,已经费用化的研发费用不得再予以资本化。
大唐将研发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或计入长摊费用,导致净利润虚增。
2.关联方资金占用费的处理
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关联方通过支付资金占用费的形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上市公司取得的资金占用费应该冲减当期的财务费用。
如果资金的使用费超过了银行一年期的银行利率支付的金额,超过的部分应该计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所以大唐应该将该部分调整财务费用。
3.委托理财
4.费用挂账
大唐微电子应该承担的SIM研发费用在接到国税局批示核销之前,没有进行处理,从而使大唐微电子的管理费用降低了450万。
为合并报表贡献了427万的利润
5.坏账准备的计提
利用会计估计变更,随意计提坏账准备,从而实现利润的调节。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多次变脸说明什么?
其危害性何在?
答: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多次变脸说明以下几点:
1.明知道错误,还要犯错,然后再改正,说明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和操纵性。
会使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失去信心。
2.对于财报使用者来讲,对于这种频繁变脸,要保持警惕,这很可能传递了上市公司的舞弊信号。
3.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来讲,这种行为会影响监管机构的权威性,扰乱资本市场秩序。
四、结合你所在单位的实际,谈谈如何认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答:
经济改革的中心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者。
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政企分开,企业之间横向的经济联系,又将复杂多样,出现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
在此情况下,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的来往帐目、财政收支势必复杂起来。
无论微观的、宏观的经济管理,都要充分运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反映经济情况,预算经济前景,监督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下面以本人工作的高校XXXXX学院为例,谈谈如何认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发展
首先,省教育厅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了解各大高校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使各高校能够合理使用省上拨付的专项资金。
例如,省上在拨付专项资金之前,需要学校填报专项资金预算,根据各大高校填报的预算,进行宏观调控和下拨专项资金。
其次,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需要了解会计信息。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对会计信息越来越关注。
债权人是企业信贷资金的提供者,债权人提供信贷资金的目的是按约定的条件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收人,即债权人关心的主要是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基于此,他需要了解资产与负债的总体结构,分析资产的流动性,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从而做出向企业提供贷款、维持原贷款数额、追加贷款、收回贷款或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
例如,学校现在需要贷款为教工建房,此时银行需要了解学校的运营情况、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分析学校是否还有持续偿还债务能力,从而判断是否给学校继续贷款。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出资者虽然不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出资者除包括现有出资者外,还包括潜在的出资者,对于潜在的出资者来说,其主要是根据财务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各种投资机遇、估量投资的预期成本和收益以及投资风险的大小,作出是否对该企业投资的决策。
学校预计在2020年升博升大,需要大量的科研、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董事长根据财务会计信息,决定加大对引进人才的资金投入,减少其他方面的投入。
再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会计信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失败往往是须臾之间的,及时的会计资料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强化内部管理的资料,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证明资金的管理是企业在任何经营阶段的首要任务,与资金相关又能够反映资金运作的就是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扩展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信息涉及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群体。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会计职能的发展
现代会计的职能也己不再是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而是要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参与经济管理,真实反映经济活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防范经营风险。
会计在反映、监督的基本职能上,派生出了预测、决策、分析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加重要了。
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的扩大、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要求会计提供更加真实、及时、详细的会计信息,对会计核算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也越来越重要。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监督经济活动,使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实现预期的目标。
”任何单位,不论规模大小,进行会计工作都应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的章法即规章制度,所以国家设计和制定并颁布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会计人员就必须遵照执行,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上述监督职能的体现是事中与事后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监督要体现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即事前监督,即对预测和计划进行检查。
因此,会计监督通过价值指标既要进行事后监督,又要进行事中和事前监督。
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优化经营管理、降低劳动耗费。
为适应这一要求,会计除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核算信息外,更要充分发挥其对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职能。
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对各备选方案的经济性、周期性进行论证分析,编制决策会计报告,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除此之外,财务会计还要能合理预测和揭示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实现从事后业绩报告型向事前业绩预测型转化。
3.会计工作手段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过去,会计的工具就是算盘、笔墨、纸张,这种手工方式显然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会计手段现代化。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果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这在世界上被称为第五次会计革命的浪潮”。
电子计算机不但能替代大量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现代化了的会计工作手段,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也突显了会计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生产越是社会化,会计越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唐 电信 调整 报表 案例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