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第三册 隧道.docx
- 文档编号:12302813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1.33MB
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第三册 隧道.docx
《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第三册 隧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第三册 隧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第三册隧道
前言
铁路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建设的成败。
为优质高效搞好京沈客专工程建设,提高建设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切实加强客运专线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控制,方便施工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快速掌握主要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重点,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京沈客专辽宁公司组织编制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手册》(路基、桥涵、隧道共三册)及《土建基础接口工程要点手册》,今后将陆续编制站房工程、战后四电工程、无砟轨道工程等系列手册。
《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手册》依据现行的《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发布实施)和《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TZ213、TZ214—2005)编写。
本手册仅供工程建设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检查时参考使用,力求突出重点,简明、实用。
由于受编者水平、时间的限制,错误或不准确在所难免,请在使用过程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本手册编写过程中,中铁十九局、中铁九局、中水集团京沪项目部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09年4月
目录
1超前地质预报………………………………………………………………1
2洞口工程……………………………………………………………………3
3隧道开挖……………………………………………………………………8
4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15
5仰拱及二次衬砌……………………………………………………………22
6防排水………………………………………………………………………26
7监控量测……………………………………………………………………30
8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重点…………………………………………………32
1超前地质预报
1.1工艺流程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图
1.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预报方案的制定依据
研究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和勘探,制定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超前地质工作按照长短结合、上下对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来保证预报的准确性。
2
预报手段的选取
制订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采取长距离控制预报、中距离预报、短距离验证预报。
3
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前制定好不良地质地段应急预案,并制订主要措施表。
4
分析论证
建立一个地质信息系统,收集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编制信息预报成果,并报设计、监理,为变更设计、施工提供决策依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
超前钻探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TSP超前预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洞口工程
2.1隧道洞口段工程
2.1.1施工工序流程
2.1.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边仰坡开挖
①复核施工放样测量资料,核对隧道出入口里程、高程。
②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情况不良时,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
2
边仰坡防护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绿色防护和喷锚防护。
3
截水沟施工
在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排水沟、截水沟施工,其平面位置、开挖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顺畅。
2.2明洞
2.2.1施工工艺流程
2.2.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土石方开挖
①开挖方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仰坡稳定程度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
开挖坡面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和支护。
②开挖的土石方应弃置在不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地点。
2
明洞基础的施工
①边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定的基础上。
②边墙基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核对地基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3
明洞衬砌的施工
①明洞浇注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考虑预留沉降),确保衬砌不侵入设计轮廓线。
②明洞混凝土的灌注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注。
4
明洞的模板施工
①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密实不漏浆。
②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拱架,非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
5
明洞的防排水施工
1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保证排水畅通。
②涂料防水
层材料、涂刷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板的材料及其铺设、搭接、焊缝等符合设计要求。
③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系统顺接。
6
明洞回填
①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施做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进行。
②侧墙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
回填材料、粒径、压实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采用机械回填时,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
2.3洞门
2.3.1施工工艺流程
2.3.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洞门开挖
开挖后的坡面应达到稳定、平整、美观的要求。
2
洞门基础的施工
①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用与基础同级混凝土同步浇筑。
②端墙、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③端墙、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设计要求处理外还应在分界处设沉降缝。
3
洞门附属的施工
①拱墙应与洞内相邻拱墙同时灌注。
②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及验标的要求。
③检查梯、隧道名牌、号标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洞门的模板施工
①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密实不漏浆。
②端、翼墙模板及支(拱)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非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洞门外观质量检测标准参考图
洞门外观质量检测标准参考图
3隧道开挖
3.1全断面法
3.1.1施工工艺流程
3.1.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钻进和爆破
1适用于Ⅰ、Ⅱ级围岩。
②合理配置机械设备,缩短循环作业时间,提高施工
进度。
加强安全控制和通风。
③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开挖轮廓形状和断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拱脚和墙脚以上1米范围内严禁欠挖。
3
支护
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围岩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4
二衬
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90m。
3.2台阶法
3.2.1施工工艺流程
台阶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三台阶临时仰拱封闭工法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分步台阶工法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3.2.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长度和数量
适用于Ⅲ级围岩,台阶长度一般为3~5m,上台阶高度不大于2.5m。
2
上台阶
上台阶施作钢拱架时,采用扩大拱脚和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按设计施作临时仰拱。
3
下台阶
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当岩体不稳定时需缩短进尺,必要时下台阶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仰拱。
4
仰拱及二衬
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筑,仰拱距掌子面距离:
Ⅲ级围岩≤90m,Ⅳ级围岩≤70m,二次衬砌及时施作。
3.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3.3.1施工工艺流程
3.3.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开挖
①适用于Ⅲ~Ⅳ级围岩。
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0.5~1m。
②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
2
支护
①开挖前应在拱部进行超前支护,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
②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设置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距拱部开挖面不超过15m。
3
仰拱及二衬
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注,距离掌子面≤70m。
全断面衬砌时间根据监控量测稳定情况及时施作
3.4弧形导坑左右台阶错开开挖支护法
3.4.1施工工艺流程
3.4.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总体原则
适用于黄土地区隧道以及Ⅲ~Ⅳ级围岩。
台阶长度控制在3~5m。
2
支护
①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配合锁脚锚杆封闭成环,初期支护钢架背后严禁出现空洞。
②工作面若有失稳现象,应及时用混凝土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
3
防排水
做好洞顶、洞门、洞口及洞内的防排水系统工程,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
3
仰拱及二衬
及早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防止大断面隧道边墙向内位移。
3.5中隔壁法(CD法)
3.5.1施工工艺流程
3.5.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开挖尺寸
适用于Ⅳ~Ⅴ级围岩。
台阶开挖长度3~5m。
2
支护
①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壁临时支护,左、右两侧洞体施工纵向拉开间距不大于15m。
②后一侧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③初期支护稳定后分段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临时支护拆除时应加强量测,一次拆除长度不宜超过15m。
。
3
仰拱及二衬
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隧道仰拱和二次衬砌。
3.6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3.6.1施工工艺流程
3.6.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开挖
适用于Ⅴ~Ⅵ级围岩。
每部小断面开挖长度3~5m。
2
支护
①及时设置临时仰拱封闭、步步成环。
②左右开挖小断面底部临时仰拱应保持在同一断面上,螺栓连接牢固,及时施作锁脚锚杆(管)。
③初期支护稳定后分段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临时支护拆除时应加强量测,一次拆除长度不宜超过15m。
3
仰拱及二衬
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隧道仰拱和二次衬砌。
3.7双侧壁导坑法
3.7.1施工工艺流程
双侧壁导坑工法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3.7.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导坑开挖
①适用于Ⅴ~Ⅵ级围岩。
②两侧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20m,独立同步开挖支护,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行作业。
2
支护
①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设置锁脚锚杆,并尽早封闭成环。
②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临时支护拆除时应加强量测,一次拆除长度不宜超过15m。
3
仰拱及二衬
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做隧道仰拱和二次衬砌。
3.8洞身开挖的检验标准、方法及数量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
内容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施工/监理)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1
洞身开挖
欠挖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仪器测量
每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每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随机检
测量
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测量
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平行检查
随机检
2
隧道底开挖
欠挖
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测量
每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每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随机检
隧底地质核对
应符合设计要求
地抽描述
每处检查一次
每处检查一次
随机检
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检测标准参考图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检测标准参考图
4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
4.1超前小导管注浆
4.1.1施工工艺流程
4.1.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成孔
沿隧道周边布设,环向间距不大于40cm,外插角控制在10~150
2
密封
清孔后顶入加工好的注浆钢花管,周圈缝隙用塑胶泥封堵,并用棉纱将孔口堵塞,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孔口露出喷射混凝土面15cm。
3
检验及封堵
注浆浆液配合比符合要求,注浆压力控制在1.0Mpa以内,观察工作面及管路漏浆情况,并及时封堵。
4.2大管棚
4.2.1施工工艺流程
4.2.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管棚布置
管棚沿隧道周边布设,环向间距30~50cm,,外倾角1~50,管棚开孔径向误差不应大于5cm。
钢管钻进的偏斜角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管及接头
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不小于6mm,节长3~6m。
接头宜采用15cm长丝扣连接,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应错开1米。
3
注浆
注浆浆液配合比符合要求,注浆初压控制在0.5~1.0Mpa以内,终压应控制在2.0Mpa以内。
4.3喷射混凝土
4.3.1施工工艺流程
4.3.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工艺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必须紧跟隧道开挖及时施作。
2
材料
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符合要求。
3
喷射
①分段分片自上而下顺序喷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不得超过10cm,边墙不得超过15cm。
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②混凝土喷射终凝2h后,应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③喷射混凝土厚度、表面平整度、1d强度、28d强度满足验标相关要求。
4.4锚杆
4.4.1施工工艺流程,
4.4.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打孔
孔位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杆体插入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锝95%。
确保锚杆数量和长度符合设计。
3
填充
①砂浆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
②锚杆安设后其填充砂浆终凝后应立即安装托板,拧紧螺帽。
4.5钢架
4.5.1施工工艺流程
4.5.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架设
①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间距满足设计要求,钢架安装后利用锁脚锚杆定位。
②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底部不得有虚渣。
相邻钢架及各节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
施工
钢架外缘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喷混凝土密实。
4.6钢筋网的施工要点
序号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要点
1
钢筋网布置
①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
②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4cm混凝土后再铺挂。
3
混凝土施工
钢筋网要被喷射混凝土包裹,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0mm。
4.7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的检查标准、方法及数量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
内容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施工/监理)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1
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
1、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2、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
3、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2/3。
4、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100mm。
检查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凿孔或无损检测测量厚度。
每一作业循环检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应从拱顶起,每间隔2m布设一个检查点。
见证检查或按施工单位检查断面的20%抽查。
随机检
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开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全部
全部
随机检
冬期施工要求
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5℃。
测温
全部
全部
随机检
外观质量
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锚杆头钢筋无外露。
观察、敲击。
全部
全部
随机检
喷混凝土强度
喷射混凝土的早期(1d)强度、28d强度符合要求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每一喷射循环检查一次
见证检测
随机检
2
锚杆
锚杆
安装
1、锚杆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
3、锚杆数量符合设计。
4、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
现场尺量
全部
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20%的比例抽查。
随机检
3
钢架
钢架安装
1、钢架间距和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架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得小于4cm,表面覆盖层厚度不得小于3cm。
3、沿钢架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初喷层顶紧,钢架与初喷层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
观察,测量
每榀检查
每榀检查
随机检
4
钢筋网
安装及
施工工艺要求
1、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2、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底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3cm。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铺设。
观察、凿孔检查或仪器探测
每循环检查5处
每循环检查5处
随机检
5仰拱及二次衬砌
5.1施工工艺流程
仰拱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5.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要点
1
仰拱
①仰拱应紧跟开挖面施作,尽快形成封闭环。
Ⅳ、Ⅴ级软弱不稳定围岩施工时,仰拱距开挖面应不超过40m,同时超前二次衬砌施工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②仰拱施作应一次成型,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应按设计做防水处理。
③仰拱填充严禁与仰拱同时施工,宜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施作。
2
二衬
1钢筋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垫块4个/m²。
模板台车的刚度、尺寸、安装符
合要求。
②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拌和、运输符合要求,混凝土塌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泌水率等符合要求。
混凝土标养和同条件试件符合规定。
③二次衬砌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④二次衬砌的厚度严禁小于设计厚度,衬砌的轮廓线严禁侵入设计轮廓线。
⑤二次衬砌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要求。
衬砌混凝土结构表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⑥混凝土养护不小于14天。
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二衬台车
二衬钢筋绑扎及二次衬砌成型
仰拱施工
6防排水
6.1施工工艺流程
6.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要点
1
洞口及地表防排水的施工要点
①在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排水沟、截水沟施工,其平面位置、开挖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顺畅。
②洞口附近和浅埋隧道应整平洞顶地表,不得积水。
地表坑洼、钻孔、沉坑、裂缝等处应填土分层夯实。
防止渗漏。
③隧道上方附近避免设高压水池,防止水土软化。
2
洞内排水的施工要点
1洞内排水水沟的布置、断面及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与洞外排水系统顺接,
确保排水顺畅。
②洞内施工反坡排水,或在膨胀性、湿陷性地层中施工时,可根据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
集水坑、抽水机的能力应满足要求。
③水沟沟身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符合规定,盖板应铺设齐全平稳顺直。
3
结构排水控制要点
①围岩渗漏水采用引排和封堵相结合的措施,清除基面外露钢管及钢筋头,用水泥砂浆抹平,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进行检查。
②排水盲管的材料、尺寸、布置、连接符合是设计要求,③防水板应超前二次衬砌一个模板台车长度铺设,防水板铺设范围及铺挂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设时防水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④防水板接缝采用热熔焊接成双焊缝,搭接宽度15cm,焊缝的宽度不应小于15mm。
焊接完按规定采用冲气式检查。
⑤止水条安装位置、接头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止水带固定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排水半管安装示意图
暗钉圈固定缓冲层示意
分区防水示意图
固定模板用螺栓的防水做法
1-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条;4-工具式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
两种典型止水带断面结构示意图
止水带常用接头形式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示意图
隧道防水板铺设质量检测标准参考图
隧道防水板铺设架质量检测标准参考图
7监控量测
7.1施工工序流程
7.2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质量控制要点
1
制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值,成立监控量测工作小组,及时掌握使用先进仪器设备。
2
隧道开挖时要及时对工作面地质变化和围岩稳定情况观察,察看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浅埋地段要做好洞顶地面观察和沉降监测。
3
测点在开挖面施工后及时安设,并尽快取得初读数,测点布置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或洞外水准基点联测,每15~20d应校核一次。
4
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断面间距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形式、开挖支护方式等确定,一般Ⅲ级围岩30~0m,Ⅳ级围岩10~30m,Ⅴ~Ⅵ级围岩5~10m。
5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
按位移速度≥5mm/d,测2次/d,在1~5mm/d,测1次/d,在0.5~1mm/d,测1次/2~3d,在0.2~0.5mm/d,测1次/3d,在<0.2mm/d,测1次/7d。
隧道结构应力、应变监测频率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及反馈结果确定。
6
监测结果分析采用散点图(时态曲线)和回归分析法,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安全性评价,并提出实施意见指导施工。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
拱顶下沉量测示意
8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重点
序号
项目
安全管理重点
1
隧道
施工
一般
安全
控制
①安全控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有关规定。
②制订冬季施工的安全防护方案。
③任何人进洞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④进洞前进行登记并接受洞口值班人员检查,经班组长点名,并执行进洞挂牌、出洞摘牌制度。
⑤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若情况严重,要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⑥在洞口或适当处所,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
⑦隧道掘进时要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在浅埋段指派专人观测地面变化有无沉降,确保施工的安全。
⑧洞内所有作业台车必须制作牢固,临边要有栏杆防护,底部行车空间必须有限宽限高标志。
井、沟、坑处要进行安全防护,并设置警示标志。
⑨隧道内作业人员要穿反光背心。
⑩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政府部门颁发的操作证。
2
洞口
土石
方施
工安
全控
①洞口段土石方开挖时,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及时清理危石、危土。
②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安全控制检查要点第三册 隧道 质量 安全 控制 检查 要点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