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电信公司招聘《行政能力测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2293201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9.89KB
矿区电信公司招聘《行政能力测试》试题.docx
《矿区电信公司招聘《行政能力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电信公司招聘《行政能力测试》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区电信公司招聘《行政能力测试》试题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A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故选A。
2、下列药品中,没有杀毒消菌作用的是()。
A、生理盐水
B、紫药水
C、双氧水
D、碘酒
【答案】A
【解析】该题要求选出没有杀毒消菌作用的药品。
A项中生理盐水的作用是避免细胞破裂,它的渗透压和细胞外的一样,所以不会让细胞脱水或者过度吸水。
B项中的紫药水又称甲紫,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消毒剂,和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
C项中的双氧水用途分医用、军用和工业用三种,日常消
3、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
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A项,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朴素唯物主义否定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
B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
C项,辩证唯物主义则是用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
D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从题干的诗可知,在古代欧洲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A项正确。
4、下列观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A、生物在代代相传的繁育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变异
B、变异的长期积累,导致各个物种出现千变万化
C、变异是长期存在、逐步发展的,进化是逐渐发生的
D、生物进化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幸者生存”
【答案】D
【解析】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核心观点的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D项符合题意。
5、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
其主要原因是()。
A、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
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
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
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雨水降落到地面
【答案】C
【解析】闪电时,发生的化学变化会使空气中的一些氧气变成臭氧。
雷雨后,空气中就弥漫着少量的臭氧,因为它能净化空气,使空气清新。
故选C。
6、以下园林建筑中,不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A、承德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圆明园
D、拙政园
【答案】D
【解析】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均为皇家园林,只有拙政园不是,它是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兴建的住处。
所以答案为D项。
7、“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
()
A、被动性
B、针对性
C、强制回复性
D、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与执行
【答案】C
【解析】请示是必须答复的,答复的文种也因隶属关系不同而不同。
故选C。
8、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A、青政办〔2004〕190
B、青政办〔2004〕190号
C、青政办〔2004〕第190号
D、青政办-2004-190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格式。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
其中,年份表达需要用六角括号,并且不需要将“年”字带上,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且不添加虚位,不加“第”字,但要添加“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B、这一观点将工业和环境理解为主观的
C、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D、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象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工业和人的环境,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认识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正因为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把
10、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A、青政办〔2004〕190
B、青政办〔2004〕190号
C、青政办〔2004〕第190号
D、青政办-2004-190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格式。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
其中,年份表达需要用六角括号,并且不需要将“年”字带上,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且不添加虚位,不加“第”字,但要添加“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解析】
“民以食为天”,说明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
所以,本题A项正确。
B、C、D项观点错误。
因为历史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关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故选A。
1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
C、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
D、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答案】D
【解析】要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关键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才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13、古人信奉“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朝代更替源于五行相克。
周朝尚红色、属火,那么秦朝尚黑色、属()。
A、金
B、木
C、水
D、土
【答案】C
【解析】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周属火,秦克周,根据五行相克“水克火”,故秦承水德,因此C项正确。
14、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15、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
A、生动多样的标题
B、细致公正的调查
C、简明扼要的前言
D、陈述详细的主体
【答案】B
【解析】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查报告的生命。
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査,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故本题答案选B。
16、固定资本设备的大修理费用应包括在()。
A、生产资本中
B、固定资本中
C、流动资本中
D、流通资本中
【答案】B
【解析】大修理费用开支较大,这部分支出的费用,其实已经转移到固定资本的价值中去,故应属于固定资本的价值。
故选B。
1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B、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察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18、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A、灵活性
B、原则性
C、程序性
D、整体性
【答案】D
【解析】
“木桶原理”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条中,其最短的一根木条决定木桶的容积,因此构成木桶的木条应长度均衡,才能使木桶成为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增加容积。
“木桶原理”强调的是整体性的重要。
19、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A、灵活性
B、原则性
C、程序性
D、整体性
【答案】D
【解析】
“木桶原理”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条中,其最短的一根木条决定木桶的容积,因此构成木桶的木条应长度均衡,才能使木桶成为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增加容积。
“木桶原理”强调的是整体性的重要。
20、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答案】A
【解析】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21、市水利局向市财政局请求增拨水利建设经费应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函
C、报告
D、申请书
【答案】B
【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市水利局和财政局是不相隶属关系,应该用函。
22、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
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应负过失致死的责任
D、因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A
【解析】张某出于杀害李某的目的实施了杀人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认识错误而使杀人行为没有得逞,应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选项A正确。
张某的行为并非不能预见原因所致,选项B不正确。
C选项的主观条件与题目不符,不正确。
由题目
23、我们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循环的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体现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
故选B。
24、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25、今年如火如荼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上,各地农村结合自身优势,各显神通,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举办方式,打开农村的大门,帮助自身发展更上一层楼。
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分析自身问题,解决发展问题体现了()哲学道理。
A、量变产生质变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不平衡性
【答案】C
【解析】结合自身问题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故选C。
26、根据事由:
“××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决定
【答案】C
【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结合题干分析,“××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是一个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周知的事项,适用通告。
故选C。
27、“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答案】B
【解析】
“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
故本题选B
28、折柳送别,借柳寄情,古人常以“柳”指代“留”,来表达惜别之情。
下列选项中的“柳”没有表达此种情感的是()。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B、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C、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D、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答案】C
【解析】C项中,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冬柳》中写道: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这首诗写的是在寒风中零落枯槁的冬柳,寄寓了诗人自伤的情怀,并无惜别之情。
其他三项均寄情于柳,表达惜别之情。
其中A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B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折杨柳》,D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杨柳》。
因此C项当选。
29、下列各项中属于收文处理程序的是()。
A、签收、拟办
B、签收、核稿
C、登记、催办
D、拟稿、签发
【答案】AC
【解析】收文处理程序主要包括有:
(1)收进阶段,包括签收、登记、启封、分发、摘编;
(2)阅办阶段,包括审核、拟办、批办、承办、注办、组织传阅、催办、查办;
(3)办毕公文的处理,包括清退、暂存、销毁、立卷归档等。
拟稿和核稿不属于收文处理程序,所以排除BD。
30、根据规定,场地使用费在开始用地的()内不调整。
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需情况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间隔期应当不少于()。
A、5年1年
B、5年3年
C、10年5年
D、3年2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场地使用权及其费用管理。
根据规定,根据规定,场地使用费在开始用地的5年内不调整。
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需情况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调整时,调整的间隔期应当不少于3年。
故选B。
31、下列谚语不能反映天气规律的是()。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C、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D、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答案】B
【解析】A项,太阳的情况反映了云层变化的状况,早上大气层比较稳定,朝霞出现说明水汽丰富,辐射增加,对流频繁,所以朝霞出现就说明要变天了;晚霞出现正好相反,说明是地表低层的尘埃经过阳光的反射出现了晚霞,所以外出不用担心。
B项指春雨有助于农业丰收,不反映天气规律。
B项当选。
C项,日出时呈红色,说明空气中水汽甚多(太阳光经过水汽时,发生散射,只有红光能够射到我们眼中),如此丰富的水汽一般是阴雨天气造成的,因此为风雨将临的征兆。
D项,晕是日、月光穿过卷层云中的冰晶时,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
而卷层云通常出现在锋面前部,在它的后面,就是锋面所造成的云雨区。
所以,日、月晕的出现,就意味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
32、人们做事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在下列成语中,体现了这一哲理的是()。
A、刻舟求剑
B、守株待兔
C、掩耳盗铃
D、画龙点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矛盾。
刻舟求剑反映了主人公忽视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守株待兔犯了将偶然性当作必然性的错误;掩耳盗铃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存在或者改变形状。
画龙点睛突出了重点,体现了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故本题选D。
33、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
A、完全物权与限定物权
B、主物权与从物权
C、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D、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答案】C
【解析】以物权支配力的范围为标准,可将物权分为完全物权和限定物权。
从设立目的角度对限定物权再分类,可将限定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不同,可将物权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根据物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可将物权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
故选C。
34、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的事由、请示事项和()三部分组成。
A、请求的结束语
B、目的
C、意见
D、计划
【答案】A
【解析】请示的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请示缘由,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二)请示事项;
(三)请示结语。
故选A。
35、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
A、发文机关标志
B、标题
C、主送机关
D、抄送机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处于公文版头的位置;标题和主送机关处于公文主体的位置;抄送机关属于公文版记的部分。
故本题选A。
36、“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对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较长时期来说,改革使人人受益体现方向的前进性;伴随眼泪和痛苦体现道路的曲折性。
故选B。
37、发送给抄送机关的文件,以及在报刊上公布的文件,可视为()。
A、副本
B、正本
C、存本
D、修订本
【答案】A
【解析】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公文复制本或正本的复份。
38、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
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
A、自我价值
B、群体价值
C、外在价值
D、社会价值
【答案】A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故选A。
39、组成生态系统的角色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下列属于同一角色的是()。
A、空气、阳光、人类
B、绿色植物、蓝藻
C、蚯蚓、鱼类
D、蜣螂、蘑菇、硝化细菌
【答案】B
【解析】A项,空气和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人类属于消费者。
B项,两者均属于生产者,当选。
C项,蚯蚓属于分解者,鱼类属于消费者。
D项,蜣螂和蘑菇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40、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B、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
C、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D、以上都正确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故选D。
41、下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
A、将水泥路面改为柏油路面
B、铺设人行道路时使用透水砖
C、兴建人行天桥
D、拓宽城市道路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的透水性均不强,故即使将水泥路面改为柏油路面,路面仍然有积水,不能缓解城市内涝。
B项正确,铺设人行道时使用透水砖,下雨时雨水可以渗透到土壤里,可以缓解城市内涝。
C项错误,兴建人行天桥雨水照样流到路面上,而不能渗入地下,故不能缓解城市内涝。
D项错误,拓宽城市道路,周围绿化带减少,聚集在道路上雨水增多,不但不能缓解城市内涝,还会加剧城市内涝。
故选B。
42、近些年,粉尘爆炸的事件屡见不鲜。
以下不属于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的是()。
A、干燥的微粒粉尘达到一定浓度
B、空气含氧量达到21%
C、40毫焦的火源
D、一定的油蒸发变成蒸汽后和空气充分混合
【答案】D
【解析】D项是汽油爆炸的最关键因素,当选。
43、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A、沉没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答案】C
【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故选C。
44、下列关于标题表述正确的是()。
A、《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
B、公文标题中的“事由”的意思是解决问题的原因
C、《××市统计局关于开展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的通知》
D、公文标题由事由、文种组成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
缺少发文机关名称。
B项错误。
公文标题中的“事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发文,即公文针对的对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C项正确。
D项错误。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
故本题选择C。
45、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B、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D、与1月份零度等温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能力测试 矿区 电信 公司 招聘 行政 能力 测试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