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跟踪检测六十五 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docx
- 文档编号:1228950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98.57KB
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跟踪检测六十五 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docx
《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跟踪检测六十五 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跟踪检测六十五 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跟踪检测六十五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
跟踪检测(六十五)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
1.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
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
(1)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
(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装置W产生二氧化碳,通过装置X除去氯化氢,进入到装置Z中;装置Y产生氨气,进入装置Z中,且要防倒吸,因此要连接E。
(5)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是在氨水中溶解度较大。
这样操作可以得到浓度较大的碳酸氢铵溶液,提高反应速率和碳酸镧的产率。
(6)一般正盐的稳定性强于对应的酸式盐,所以欲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可以在相同温度下探究两者的稳定性,也可以给正盐更高的温度加热进行探究。
如题中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受热温度较低,应为La(HCO3)3;根据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可知,碳酸镧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所以碳酸氢镧一定在更低的温度下发生分解,所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B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A中后变浑浊。
答案:
(1)分液漏斗
(2)A B D E C
(3)NH3·H2O+CaO===Ca(OH)2+NH3↑或
NH3·H2ONH3↑+H2O
(4)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的HCl
(5)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6)La(HCO3)3 B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A中后变浑浊
2.(2018·浙江4月选考)某兴趣小组以废铁屑制得硫酸亚铁铵后,按下列流程制备二水合草酸亚铁(FeC2O4·2H2O),进一步制备高纯度还原铁粉。
已知:
FeC2O4·2H2O难溶于水,150℃开始失结晶水;H2C2O4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请回答:
(1)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②,H2C2O4稍过量主要是为了抑制Fe2+水解
B.步骤③,采用热水洗涤可提高除杂效果
C.步骤③,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NH4)2SO4和H2C2O4
D.步骤③,如果在常压下快速干燥,温度可选择略高于100℃
(2)如图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步骤③中的抽滤和洗涤。
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洗涤操作只需考虑一次):
开抽气泵→a→b→d→________→c→关抽气泵。
a.转移固液混合物;b.关活塞A;c.开活塞A;d.确认抽干;e.加洗涤剂洗涤。
(3)称取一定量的FeC2O4·2H2O试样,用硫酸溶解,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折算结果如下:
n(Fe2+)/mol
n(C2O)/mol
试样中FeC2O4·2H2O的质量分数
9.80×10-4
9.80×10-4
0.980
由表中数据推测试样中最主要的杂质是________。
(4)实现步骤④必须用到的两种仪器是________(供选仪器:
a.烧杯;b.坩埚;c.蒸馏烧瓶;d.高温炉;e.表面皿;f.锥形瓶);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实现步骤⑤,不宜用炭粉还原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3)由测得的数据n(Fe2+)=n(C2O)=9.80×10-4mol可知试样中不含杂质H2C2O4,又因试样中Fe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0.980,故主要杂质为(NH4)2SO4。
答案:
(1)BD
(2)c→e→b→d (3)(NH4)2SO4
(4)bd 4FeC2O4·2H2O+3O22Fe2O3+8CO2+8H2O
(5)用炭粉还原会引进杂质
3.(2019·青岛调研)氮化镓(GaN)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应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已知:
(ⅰ)氮化镓性质稳定,不与水、酸反应,只在加热时溶于浓碱。
(ⅱ)NiCl2溶液在加热时,先转化为Ni(OH)2,后分解为NiO。
(ⅲ)制备氮化镓的反应为2Ga+2NH32GaN+3H2。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氮化镓,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滴加几滴NiCl2溶液润湿金属镓粉末,置于反应器内。
②先通入一段时间的H2,再加热。
③停止通氢气,改通入氨气,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④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氨气,直至冷却。
⑤将反应器内的固体转移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1)仪器X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该套装置中存在的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中选择NiCl2溶液,不选择氧化镍的原因是____。
a.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镍能均匀附着在镓粉的表面,提高催化效率
c.为了能更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4)步骤③中制备氮化镓,则判断该反应接近完成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步骤⑤中检验产品氮化镓固体洗涤干净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镓元素与铝同族,其性质与铝类似,请写出氮化镓溶于热的浓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装置A制取氢气,装置C制取氨气,液体与固体作用且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制氨气,则仪器X中的试剂是浓氨水。
(2)过量的氨气进入装置F与稀硫酸反应,则装置F中会产生倒吸。
(3)NiCl2溶液在加热时,先转化为Ni(OH)2,后分解为NiO,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Ga与NiO制取催化剂Ni的化学反应速率;生成的镍能均匀附着在镓粉的表面,提高催化效率。
(4)步骤③中制备氮化镓,发生的反应为2Ga+2NH32GaN+3H2,过量的氨气被硫酸迅速吸收,氢气不溶于水,会产生气泡,故反应接近完成时,可观察到装置F中几乎不再产生气泡。
(6)可以理解成GaN与水反应生成Ga(OH)3和NH3,虽然很难,但在热的浓NaOH溶液的环境下,NaOH与Ga(OH)3反应生成GaO,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答案:
(1)浓氨水 球形干燥管
(2)装置F中会产生倒吸
(3)ab
(4)装置F中几乎不再产生气泡
(5)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产品氮化镓固体已洗涤干净
(6)GaN+OH-+H2OGaO+NH3↑
4.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3H2O,M=288.0g·mol-1}是一种新型的优良补铁剂,绿白色晶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乳酸亚铁。
已知:
①几种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Al3+
3.0
5.0
Fe2+
5.8
8.8
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由烧渣制备绿矾晶体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③由绿矾(FeSO4·7H2O)制备乳酸亚铁涉及下列反应:
FeSO4+Na2CO3===FeCO3↓+Na2SO4
2CH3CH(OH)COOH+FeCO3+2H2O―→
[CH3CH(OH)COO]2Fe·3H2O+CO2↑
请回答:
(1)滤渣2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操作a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洗涤绿矾粗产品的具体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题干信息,欲制备较纯净的FeCO3时,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仪器A中存放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室温下,将所得的乳酸亚铁成品用无水乙醇进行浸泡2次,从而得到精制产品,选择用无水乙醇进行浸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5)该学习小组同学用KMnO4滴定法测定样品中Fe2+的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发现结果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查阅文献后,小组同学改用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进行测定,反应中Ce4+的还原产物为Ce3+。
测定时,先称取0.576g样品,溶解后进行必要处理,用0.1000mol·L-1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如表:
滴定
次数
0.1000mol·L-1Ce(SO4)2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1
0.10
19.85
2
0.12
21.32
3
1.05
20.70
则产品中乳酸亚铁的纯度为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解析:
硫铁矿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滤渣1为SiO2,Fe2O3、Al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2(SO4)3、Al2(SO4)3,在Fe2(SO4)3、Al2(SO4)3中加入过量的Fe粉,Fe2(SO4)3生成FeSO4,在NaOH溶液作用下控制pH为5.0,使Al3+转化为Al(OH)3沉淀,滤液2中为FeSO4、Na2SO4,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绿矾(FeSO4·7H2O)。
(1)滤渣2为生成的Al(OH)3和过量的Fe粉。
(3)由信息③可知Na2CO3与FeSO4反应制备FeCO3,由于Na2CO3碱性较强,将FeSO4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更易生成Fe(OH)2,故仪器A中存放的试剂为Na2CO3,Fe2+易被空气氧化,故装置C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B而氧化Fe2+。
(5)第二次滴定误差大,数据舍去,第一次和第三次两次滴定消耗0.1000mol·L-1Ce(SO4)2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19.75mL+19.65mL)÷2=19.70mL,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可得关系式:
Ce(SO4)2~Fe2+~[CH3CH(OH)COO]2Fe·3H2O,n{[CH3CH(OH)COO]2Fe·3H2O}=n[Ce(SO4)2]=0.1000mol·L-1×19.70×10-3L=1.97×10-3mol,产品中
[CH3CH(OH)COO]2Fe·3H2O的纯度为×100%=98.5%。
答案:
(1)Al(OH)3、Fe
(2)关小水龙头,加洗涤剂浸没滤渣,缓慢均匀流过,待液体流到布氏漏斗导管口时,再抽滤,重复2~3次
(3)碳酸钠溶液 防止空气进入装置B而氧化Fe2+
(4)可去除产品表面的有机杂质、降低产品溶解损耗、乙醇易挥发便于干燥等
(5)乳酸根的—OH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98.5%
5.三氯氧磷(PO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POCl3,反应原理为P4(白磷)+6Cl2===4PCl3,2PCl3+O2===2POCl3。
PCl3、POCl3的部分性质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
PCl3
-112
75.5
遇水生成H3PO3和HCl
POCl3
2
105.3
遇水生成H3PO4和HCl
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下(某些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去):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用来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顺利进行,还需补充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
(4)反应时,需严格控制三个条件:
①先制取__________,缓慢地通入C中,直至C中的白磷消失后,再通入另一种气体。
②C装置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为60~65℃,除加快反应速率外,另一目的是______。
③反应物必须干燥,否则会在C装置中产生大量的白雾,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写化学式)。
(5)反应结束后通过下面步骤测定POCl3产品中Cl的含量,元素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
Ⅰ.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POCl3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的AgNO3溶液40.00mL,使Cl-完全沉淀;
Ⅲ.再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硝基苯,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Ⅳ.然后加入指示剂,用c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为VmL。
[已知:
Ag3PO4溶于酸,Ksp(AgCl)=3.2×10-10,
Ksp(AgSCN)=2×10-12]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装置A中产生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或2H2O22H2O+O2↑);B装置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还有平衡气压、干燥O2(或平衡气压和除去水,防止PCl3和POCl3遇水反应引入杂质)。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l-+MnO2Mn2++Cl2↑+2H2O。
(3)C装置为氯气和白磷发生反应的装置,反应结束后会有氯气从冷凝管a中溢出,污染空气,需要吸收处理;同时,POCl3和PCl3遇水会发生反应,为使实验顺利进行,需要在a仪器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外界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内。
(4)根据题意可知,要先制备出三氯化磷,然后其被氧化为POCl3,所以先制取氯气,缓慢地通入C中,直至C中的白磷消失后,再通入氧气。
②由于PCl3的沸点是75.5℃,因此控制温度60~65℃,其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PCl3气化。
③POCl3和PCl3遇水会发生反应,均生成氯化氢,遇到水蒸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所以反应物必须干燥。
(5)根据题意可知,NH4SCN的物质的量为0.001cVmol,则与之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cVmol,而总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所以与氯离子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0.001cVmol,因此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0.001cVmol,则产品中Cl元素的含量为×100%。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平衡气压
(2)4H++2Cl-+MnO2Mn2++Cl2↑+2H2O
(3)在a仪器后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4)①Cl2 ②防止PCl3气化 ③HCl
(5)×100%
6.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名称
相对分
子质量
密度/
(g·cm-3)
沸点/℃
水中
溶解性
苯甲酸
122
1.266
249
微溶
乙醇
46
0.789
78.3
溶
苯甲酸乙酯
150
1.045
213
难溶
环己烷
84
0.779
80.8
难溶
环己烷、乙醇和水可形成共沸物,其混合物沸点为62.1℃。
合成反应: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6.1g苯甲酸、20mL无水乙醇、25mL环己烷和2片碎瓷片,搅拌后再加入2mL浓硫酸。
按图组装好仪器后,水浴加热回流1.5小时。
分离提纯:
继续水浴加热蒸出多余乙醇和环己烷,经分水器放出。
剩余物质倒入盛有60mL冷水的烧杯中,依次用碳酸钠、无水氯化钙处理后,再蒸馏纯化,收集210~213℃的馏分,得产品5.0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冷却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流出。
(2)加入环己烷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反应中,分水器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且下层液体逐渐增多,当下层液体高度距分水器支管约2cm时开启活塞放出少量下层液体。
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加入碳酸钠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碳酸钠处理后,若粗产品与水分层不清,可采取的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50mL B.100mL
C.200mLD.300mL
(6)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根据题给信息“环己烷、乙醇和水可形成共沸物,其混合物沸点为62.1℃”可知环己烷在合成反应中的作用为在较低温度下带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右进行,提高产率。
(3)分水器中上层是油状物,下层是水,当油层液面高于支管口时,油层会沿着支管流回烧瓶,达到了使反应物冷凝回流,提高产率的目的。
因此当下层液体高度距分水器支管约2cm时,应开启活塞,放出下层的水,避免水层升高流入烧瓶。
(4)合成反应结束后,圆底烧瓶中主要含有苯甲酸乙酯(产物)、苯甲酸(未反应完)、硫酸(催化剂)、乙醇、环己烷,水浴加热除去乙醇和环己烷,剩余的物质主要为苯甲酸乙酯、苯甲酸、硫酸。
加入碳酸钠溶液可和苯甲酸、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溶液分层;经碳酸钠溶液处理后,若粗产品与水分层不清,可加入食盐,进一步降低酯的溶解,该操作为盐析;然后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吸收部分的水,再进行蒸馏,接收210~213℃的馏分。
(5)由题表中的数据可计算出苯甲酸的体积约为5mL,则圆底烧瓶中溶液的体积约为5mL+20mL+25mL+2mL=52mL,而圆底烧瓶中所能盛放的溶液的体积应不超过圆底烧瓶的2/3,故应选择容积为100mL的圆底烧瓶。
(6)m(乙醇)=(0.789×20)g=15.78g,设苯甲酸乙酯的理论产量为x,则
122g 46g 150g
6.1g 15.78g(过量) x
解得x=7.5g,则产率=×100%=×100%≈66.7%。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b
(2)在较低温度下除去产物水,提高产率
(3)确保乙醇和环己烷及时返回反应体系而下层水不会回流到体系中
(4)除去苯甲酸和硫酸 加氯化钠进行盐析
(5)B
(6)6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新课改省份专用跟踪检测六十五 大题考法3物质制备型综合实验 高考 一轮 复习 化学 新课 省份 专用 跟踪 检测 六十五 大题考法 物质 制备 综合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