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286618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51.67KB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概述
1、安全评价的定义:
(又称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安全评价的目的:
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能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3、安全评价的意义:
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主要表现在: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膈于提高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三个转变:
①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②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③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4、安全评价依据:
(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2)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3)可接受的风险标准;(4)前人的经验教训。
5、安全评价原理:
(1)相关性原理,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基础;
(2)类推(类比)原理,常用方法有:
①平衡推算法、②代替推算法、③因素推算法(R=PS)、④抽样推算法、⑤比例推算法、⑥概率推算法;(3)惯性原理;(4)量变到质变原理。
6、安全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
(2)公平性;(3)合法性;(4)针对性。
7、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
(1)评价方法;
(2)评价人员的素质和经验。
8、安全评价的程序:
(1)准备阶段;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定性、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6)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9、安全评价规范:
(1)安全评价通则;
(2)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3)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
10、安全评价内容:
(1)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
11、风险判别指标:
常用的有:
(1)安全系数;
(2)安全指标,如①事故频率、②财产损失率、③死亡概率;(3)失效概率等。
12、安全评价种类:
(1)安全预评价:
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是一种预测性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其核心为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守性定量分析,用有关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
(2)安全验收评价:
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是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主要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
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专项安全评价:
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通常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
(5)联系与区别:
①安全评价包括: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②安全预评价在系统设计之前进行,对其后诞生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预测和评价,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指导系统设计,使诞生的系统达到安全要求;
③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现状评价同在系统诞生之后有效寿命期内进行,前者是系统诞生并经过早期故障阶段(试生产)刚进入“系统有效寿命期”时进行,以达标为目标。
后者是在“系统寿命期”的中、后期进行,以持续改进为目的。
从本质上看,安全验收评价是先特殊的安全现状评价。
④专项安全评价是在系统寿命期内(不一定是系统有效期)进行的安全评价。
其目标是多样性的,可以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也可以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
13、故障率、可靠度、故障密度函数
(1)故障率函数λ(t)曲线反映系统的故障强度,分三个阶段:
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障阶段、耗损故障阶段;
(2)故障密度函数f(t)曲线反映系统故障概率密度;
(3)系统可靠度函数R(t)曲线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经整改或维修后可回升;
三、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因果论
(1)事故因果类型:
①集中型、②连锁型、③复合型。
(2)多米诺骨牌原理:
五因素:
①社会环境和管理、②人为失误(88%)、③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10%)、④意外事件(2%)、⑤伤亡(后果)。
2、管理失误论:
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虽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
3、扰动起源论
4、能量转移论:
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
①能量的大小;②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③力的集中程度。
5、轨迹交叉论
该理论的侧重点是说明人为失误难以控制,但可以控制设备、物流不发生故障。
(1)人的事件链:
生理、先天身心缺陷――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后天的心理缺陷――视、听、嗅、味、触五感能量分配上的差异――行为失误。
(2)物的事件链:
设计上的缺陷――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维修保养上的缺陷――使用上的缺陷――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
轨迹交叉理论强度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彩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
6、人因素的系统理论
(1)S-O-R的人因素模型:
包括两组问题:
①危险出现;②危险释放。
每组包含三类心理和生理成分:
①对事件的感觉(刺激S),②对事件的认识(内部响应、认识活动O),③生理行为响应(输出R)。
(2)海尔模型:
四方面相互关系:
①察觉情况,接受信息;②处理信息;③用行动改变形势;④新的察觉、处理、响应。
7、综合原因论
(1)三原因:
①直接原因、②间接原因、③基础原因。
(2)三因素:
①社会因素、②管理因素、③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
(3)事故产生的过程:
由基础原因的“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间接原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与物的偶然因素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定义:
(1)危险因素:
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
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1)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
(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
3、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缺陷。
4、人的不安全行为(13类):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作业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塌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5、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缺少或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6、管理缺陷:
(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
(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4)用人单位的缺陷;(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缺陷;(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
7、危险有害害因素的分类: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
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②化学性-③生物性-④心理、生理性-⑤行为性-⑥其它-。
(2)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①物体打击、②车辆伤害、③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⑤触电、⑥淹溺、⑦灼烫、⑧火灾、⑨高处坠落、⑩坍塌、①冒顶片帮、②透水、③放炮、④火药爆炸、⑤瓦斯爆炸、⑥锅炉爆炸、⑦容器爆炸、⑧其他爆炸、⑨中毒和窒息、⑩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类:
①生产性粉尘、②毒物、③噪声与振动、④高温、⑤低温、⑥辐射、⑦其他。
8、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原理:
(1)科学性、
(2)系统性、(3)全面性、(4)预测性。
9、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五、评价单元的划分
1、评价单元:
是为了安全评价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
2、评价单元一般以
(1)生产工艺、
(2)工艺装置、(3)物料的特点特征、(4)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和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3、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①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②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
(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①按装置功能划分;②按布置相对独立性划分;③按工艺条件划分;④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⑤按以往事故资料划分。
(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
4、注意的问题:
(1)保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工作的全面性;
(2)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时,一般不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同时采用。
但同一划分层次上,一般不使用第二种划分方法。
六、安全对策措施
1、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质,并降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队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2、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①直接安全技术措施;②间接安全技术措施;③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④采用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和个休防护等措施。
(2)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
(3)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3、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
(1)厂址及厂区布局的对策措施;
(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5)其它安全对策措施;(6)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7)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4、厂址及厂区布局的对策措施
(1)项目选址:
①自然条件的影响;②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
(2)厂区平面布置:
①功能分区;②厂内运输和装卸;③危险设施/处理有害物质设施的布置;④强噪声源、振动源的布置;⑤建筑物自然通风及采光;⑥其他要求。
5、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的原则;①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A取代或控制用量;B加强密封;C通风排气;D惰性化;②消除控制火源,主要火源有:
A明火、B高温表面、C磨擦或撞击、D绝热压缩、E化学反应热、F电气火花、G静电火花、H雷击、I光热射线等;③有效监控、及时处理。
应做到:
A早发现、B早排除、C早控制。
(2)工艺防火、防爆:
①工艺过程的防火防爆;②物料的防火防爆;③工艺流程的防火防爆;④工艺布置的防火防爆。
(3)自动控制
(4)设备的防火防爆。
关键是材料的正确选择。
(5)工艺管线的防火防爆
(6)其他安全防护:
①通风、②隋性气体保护、③保险装置、④安全监测。
(7)建(构)筑物防火防爆措施:
①生产及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乙、丙、丁、戊5类;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4个等级;③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④厂房建筑的防爆设计:
A合理布置有爆炸危险的厂房、B采用耐火耐爆结构、C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D设置防爆墙、防爆门、防爆窗、E不发火地面、F露天生产场所内建筑物的防爆、G排水管网的防爆、H防火间距、I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疏散距离。
(8)消防设施:
①消防用水;②消防给水设施;③露天装置区消防给用水;④灭火器;⑤消防站;⑥消防供电。
(9)其他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6、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1)防触电:
①保护接零(TN-S、TN-C-S、TN-C)和保护接地(TT、IT);②漏电保护;③绝缘;④电气隔离;⑤安全电压;⑥屏护和安全距离;⑦连锁保护;⑧其他对策措施。
(2)电气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①危险环境划分:
A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B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C火灾危险环境;②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用;③防爆电气线路;④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A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B隔离和间距,C消除引燃源,D爆炸危险环境接地或接零。
(3)防静电对策措施:
①工艺控制;②泄漏;③中和;④屏蔽;⑤综合措施;⑥其他措施。
(4)防雷:
①直击雷防护: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网,D避雷带;②感应雷防护:
A静电感应防护,B电磁感应防护;③雷电侵入波防护;④电子设备防护。
7、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1)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
①选用适应的设计结构,消除或减弱危险:
A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安全距离原则;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B限制机械应力;C材料或物质的安全性;D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E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F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G预防电的危险。
②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
A操作自动化、B装卸搬运自动化、C调整维修的安全。
(2)安全防护装置措施:
①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②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③安全防护装置的选择。
(3)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①操纵(控制)器的安全人机学要求;②显示器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③工作位置的安全性;④操作姿势的安全要求。
(4)安全信息的使用。
8、锅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1)锅炉安全对策措施:
①锅炉设计;②锅炉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③锅炉使用;④锅炉检验;⑤安全阀;⑥压力表;⑦水位表。
(2)压力容器安全对策措施:
①压力容器设计;②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③压力容器的使用;④压力容器检验;⑤压力容器的主要安全附件:
A安全阀、B爆破片装置、C紧急切断装置、D压力表、E液面计、F测温仪表、G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连锁装置等。
(3)压力管道安全对策措施:
①压力管道设计;②压力管道的制造、安装;③压力管道的使用;④压力管道检验。
(4)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
①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②起重机械使用的基本要求。
9、其它安全对策措施
(1)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2)安全色:
①红(禁止、危险);②黄(警告、注意);③蓝(指令、遵守);④绿(通行、安全)
安全标志:
①禁止标志;②警告标志;③指令标志;④提示标志。
使用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原则:
①醒目清晰;②简单易懂;③易懂易记。
标志应满足的要求:
①含义明确无误;②内容具体有针对性;③设置位置;④应清晰持久。
(3)贮运安全:
①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对策措施。
(4)焊割作业安全
(5)防腐蚀:
①大气腐蚀;②全面腐蚀;③电偶腐蚀;④缝隙腐蚀;⑤孔蚀;⑥其他。
(6)采暖、通风、照明、采光。
10、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1)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
①物料和工艺;②工艺设备;③通风净化;④应急处理;⑤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现场急救;⑥其他措施。
(2)预防缺氧、窒息的对策措施
(3)防尘对策措施:
①工艺和物料;②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③通风除尘;④其他措施。
(4)噪声控制措施:
①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②噪声源的平面布置;③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个体防护。
(5)振动控制措施:
①工艺和设备;②基础;③个体防护。
(6)其他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①防辐射(电离辐射)对策措施;②防非电离辐射对策措施:
A防紫外线、B防红外线(热辐射)、C防激光辐射、D防电磁辐射;③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④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防护措施。
11、其他对策措施:
(1)体力劳动;
(2)定员定编、工时制度、劳动组织;(3)工厂辅助用室的设置;(4)女职工劳动保护。
七、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2)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①规范人的安全管理、②规范专业技术的安全管理、③规范设备和物的安全管理、④规范生产环境的安全管理。
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1)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
(2)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3、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
(1)安全培训教育的四个层面:
①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培训、②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③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④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2)安全教育方式:
①入厂教育(40学时),三级:
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②日常教育;③特殊教育。
4、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
(1)安全投入;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3)安全设施配备。
5、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
(1)常用的安全管理方法:
①人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②有害作业分级管理;③安全巡检“挂牌制”;④现场“物流”定置管理;⑤现场“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⑥工作票制度等。
(2)安全管理的重点:
①重大危险源;②特种设备;③特种作业;④安全标志。
6、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
(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动态表现:
①监督、②检查。
(2)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
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安全检查的原则:
①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②企业自查与上级督查相结合。
(4)安全检查的形式:
①职工自查;②对口互查;③综合检查;④专业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⑤季节性检查;⑥节假日检查;⑦夜间抽查;⑧日常检查(包括岗位自查和管理人员巡查)。
(5)安全检查的“四定”:
①定措施;②定负责人;③定资金来源;
讲座
故障树分析(FTA)技术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的,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
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一般来讲,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也是以故障树分析为主要标志的。
1974 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核电站危险性评价报告,即“拉姆森报告”,大量、有效地应用了FTA,从而迅速推动了它的发展。
1数学基础
1.1基本概念
(1)集:
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说,集就是具有某种共同可识别特点的项(事件)的集合。
这些共同特点使之能够区别于他类事物。
(2)并集
把集合A的元素和集合B的元素合并在一起,这些元素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为AU B或A+B。
若A与B有公共元素,则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出现一次。
例若A={a、b、c、d};
B={c、d、e、f};
AUB= {a、b、c、d、e、f}。
(3)交集
两个集合A与B的交集是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所构成的集合,记为A∪B或A+B。
根据定义,交是可以交换的,即A∩B=B.A
例若A={a、b、c、d};
B={c、d、e};
则A∩B={c、d}。
(4)补集
在整个集合(Ω)中集合A的补集为一个不属于A集的所有元素的集。
补集又称余,记为A’’ 或A1.2布尔代数规则布尔代数用于集的运算,与普通代数运算法则不同。
它可用于故障讨分析,布尔代数可以帮助我们将事件表达为另一些基本事件的组合。
将系统失效表达为基本元件失效的组合。
演算这些方程即可求出导致系统失效的元件失效组合(即最小割集),进而根据元件失效概率,计算出系统失效的概率。
布尔代数规则如下(x、Y代表两个集合):
(1)交换律X·Y=Y·X
X+Y =Y +X
(2)结合律
(3)分配律
X·(Y ·Z):
(X ·Y)·Z
X+(Y+Z)=(X+Y)+Z
X·(Y+Z):
X -Y+X·Z
X+(Y·Z)=(X+Y)-(X+Z)
(4)吸收律X·(X+Y):
X
X+(X·Y):
X
(5)互补律X+X =Ω=1
X·X =φ(φ表示空集)
(6)幂等律X·X=X
X+X=X
(7)狄.摩根定律(x·Y)’’ =X’’ +Y
(X+Y) =X’’ ·Y
(8)对合律(X’’ )’’ =X
(9)重叠律X+X’’ Y=X+Y=Y+Y ’’X
2故障树的编制
故障树是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门组成的,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表示。
这些符号可分逻辑符号、事件符号等。
2.1故障树的符号及意义
(1)事件符号
①矩形符号:
代表顶t=事件或中间事件,见图8—1(a)。
是通过逻辑门作用的、由一个或多个原因而导致的故障事件。
②圆形符号:
代表基本事件,见图8—1(b)。
表示不要求进一步展开的基本引发故障事件。
③屋形符号:
代表正常事件,见图8—1(C)。
即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发挥正常功能的事件。
④菱形符号:
代表省略事件,见图8一l(d)。
因该事件影响不大或因情报不足,因而没有进一步展开的故障事件。
⑤椭圆形符号:
代表条件事件,见图8—1(e)。
表示施加于任何逻辑门的条件或限制。
(2)逻辑符号
故障树中表示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符号称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或门:
代表一个或多个输入事件发生,即发生输出事件的情况。
或门符号见图8—2(a),或门示意图见图8—3。
②与门:
代表当全部输入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才发生的逻辑关系。
表现为逻辑积的关系。
与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 安全评价 考试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