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docx
- 文档编号:12283799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59KB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docx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一)李将军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
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
“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
里所,止。
令曰:
“皆下马解鞍!
”其骑曰:
“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
”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
①即:
如果。
②用坚其意:
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1)广家世世受射()
(2)因复更射之()
(3)吾去大军数十里()(4)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2.结合所学过的课文《李广》中的语句“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画线句中“陈”的意思并加以解释。
陈: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文:
(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文:
4.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 ;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 的性格特点。
5.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在文中用直线画出来。
(二一)李将军答案
1.
(1)传授
(2)它,代石(3)距离(4)跑 2.“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3.
(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4.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5.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二)帝置酒雒阳南宫
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
“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
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群丞说服。
注释:
①帝:
指汉高祖刘邦。
②上:
尊指刘邦。
③子房:
张良字子房。
刘邦的谋士。
④填:
通“镇”。
⑤饷馈:
军饷。
⑥范增:
项羽的谋士。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帝置酒雒阳南宫置:
安置,安排
B、因以与之与:
赐予
C、连兵百万之众连:
关连
D、此所以为我禽也禽:
同“擒”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5、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②项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6、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
请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二二)帝置酒雒阳南宫答案
1.C 2.⑴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粮道不断,这我比不上萧何。
⑵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3.⑴能够重用人才、人尽其才,同时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
⑵嫉妒人才、怀疑人才,而不能重用人才。
4.说明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扣住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谈自己的体会,语言通顺即可。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三)刺客列传(节选)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
”曹沫曰:
“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⑦其约。
管仲曰:
“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⑧,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
①败北:
战败。
②遂邑:
今山东宁阳县。
③柯:
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
④坏:
倒塌。
⑤北面:
面朝北。
⑥就:
趋向,回到。
⑦倍:
通“背”,违背。
⑧快:
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 )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②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三)刺客列传(节选)答案
1.①替……做事(或侍奉)②结盟(会盟或订约)
2.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
3.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四)有盲子道涸溪
有盲子道涸溪。
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
过者告曰:
“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久之,力惫,失乎坠地。
乃自哂曰:
“嘻!
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
夫大道甚夷。
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盲手道涸溪 道:
②视此省战 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哪些启发?
(二四)有盲子道涸溪答案
1.道:
取道,过(或走)。
省:
醒悟,反省。
2.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
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3.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
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五)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
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
“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
”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
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
人望见,咸异之。
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所制墨,有定直。
酬弗当,辄弗与。
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⑥之曰:
“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
”翁曰:
“嘻!
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
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
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
”客闻之曰:
“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叹息而去。
(高启《墨翁传》,有删节)
[注]①奚汲汲:
奚,哪里。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②黧(lí):
色黑而黄。
③危:
高。
④墨沈:
墨汁。
⑤屦(jù):
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⑥诮(qiào):
讥讽。
⑦玄圭:
黑色的玉。
⑧侪(chái):
同辈。
⑨弸(pénɡ):
充满。
⑩徼(jiǎo):
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躬操杵臼(弯腰)B.人望见,咸异之(感到……怪异)
C.所制墨,有定直(价钱)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仿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而以今墨售于内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B.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C.视之虽如玄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苛政猛于虎也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望见,咸异之②客有诮之曰③试之则若土炭④客闻之曰
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②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5.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
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二五)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答案
1.A 2.AB 3.C
4.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
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5.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六)余幼时即嗜学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
懈怠。
②箧:
书箱。
③舍:
学舍,书馆。
④媵人:
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注)①任末:
人名。
②笈:
书箱。
③或:
有时。
④庵:
茅草小屋。
⑤荆:
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
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
敬佩。
⑧易:
交换。
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媵人持汤沃灌汤:
(2)以衾拥覆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为:
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二六)余幼时即嗜学答案
1.略2.
(1)汤:
热水
(2)衾:
被子(3)负:
背(背着)(4)为:
做(做成)
3.
(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
(成就事业)?
(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
)
4.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七)六国破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过秦论》
1.正面各句的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诸候之所亡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A.
(1)与
(2)句意义不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相同。
B.
(1)与
(2)句意义不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不同。
C.
(1)与
(2)句意义相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相同。
D.
(1)与
(2)句意义相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不同。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以地事秦
A.以有尺寸之地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至丹以荆卿为计
3.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A.然而诸候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B.然而诸候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C.既然如此,那么诸候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D.既然如此,就诸候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
4.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形象地证明的观点是( )
A.薪不尽,火不灭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D。
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七)六国破灭答案 1.B 2.D 3.C 4.B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八)用兵八法
用兵之法:
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
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八)《用兵八法》答案
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
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
(意对即可。
)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二九)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
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
“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三上”文章》作者:
欧阳修)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官僚下属说:
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即读先秦百家著作)、史书,睡着则读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辞。
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绛(谢希深)曾经说:
“和宋公垂同住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
”我因此对谢绛说:
“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
”
注:
(1)钱思公、谢希深、宋公垂:
皆北宋人名。
(2)属思:
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
1.解释加点的词:
少( )语( )惟( )尤( )
2.翻译加横线的两个句子:
(1)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3.上文举了( )件事,其共同点是:
4.请列举一个同样能体现上文这种治学精神的名人的例子。
(二九)钱思公虽生长富贵答案
1.不多;告诉;只有;特别(尤其)。
2.
(1)没有片刻不拿书的。
(2)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3.三。
共同点是:
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甚至连上厕所也读书)。
或:
笃学。
4.(略)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三十)贾人渡河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
渔者曰:
“是许金不酬者也。
”
立而观之,遂没。
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
“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
渔夫说:
“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
”商人勃然大怒道:
“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
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
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
有人问渔夫:
“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渔夫说:
“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
”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3、我们在水中发现了什么微生物呢?
(P18)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A、贾人渡河(gu,经商。
)栖于浮苴(qi,停留。
)
8、我们把铁钉一半浸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过几天我们发现铁钉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在水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B、予尔十金(yu,给以。
)勃然作色(bao,蓬勃。
)
1、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边沿薄、中间厚、透明),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C、向许百金(xiang,刚才。
)黯然而退(an,不舒服。
)
D、舟薄于石(bo,迫近。
)许金不酬(xu,答应。
)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2.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hao”,义项有:
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
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
③作动词:
如“号脉”。
一读“hao”,义项有:
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在声哭。
“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
(1)栖于沲苴之上,号( )焉。
4、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未至,贾人急号( )曰:
……
答:
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如果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便发生月食。
3.文中“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的“诸”与《愚公移山》一文中“ ”一句中的“诸”意思相同,可解释为:
一、填空:
“若,渔者也”一句中的“若”与《陈涉世家》一文中“ ”句中的“若”意思也相同,可解释为:
4.文中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
与“舟簿于石又覆”中的“又”相呼应的语句是:
6、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
5.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作答。
)
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作答。
)
一、填空:
对此,你的看法是:
(三十)贾人渡河答案
1.B
2.
(1)hao,大声哭;
(2)hao,大声叫喊你,3.投诸渤海之尾巴;之于;若为佣耕;你。
4.满分2分。
今(1分);渡河而亡其舟(1分)
5.满分3分。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0.5分),言而无信,人格贬值(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是许金不酬者也;(0.5分),贪财重利,见死不救,太过冷酷(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课外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