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病防治.docx
- 文档编号:12281402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3.66KB
通病防治.docx
《通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病防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病防治
装饰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目录
第一章地面工程3
一、砖地面(大理石地面)3
二、地板铺设6
第二章墙面工程9
一、室内大理石墙面9
二、室内瓷砖墙面11
三、涂饰工程15
四、裱糊和软包20
第三章门窗工程24
一、木门窗框变形,木门窗翘曲24
二、木门窗松动25
三、木门窗开关不灵,扇下坠26
第四章吊顶工程28
一、矿棉板吊顶28
二、铝扣板吊顶29
三、石膏板吊顶30
第五章细部工程35
一、护栏与扶手的安装35
第六章轻质隔墙38
一、轻钢龙骨石膏板隔断38
第一章地面工程
一、砖地面(大理石地面):
空鼓;接缝不平、缝子不均;爆裂起拱。
1)空鼓
①空鼓原因:
A、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素浆结合层涂刷不均匀或涂刷时间过长,致使风干硬结,造成面层和垫层一起空鼓;
B、垫层砂浆应为干硬性砂浆,如果加水较多或一次铺得太厚,砸不密实,容易造成面层空鼓;
C、板块背面浮灰没有刷净和用水湿润,操作质量差,捶击不当。
②预防措施:
A、地面基层清理必须认真并充分湿润,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垫层与基层的纯水泥浆结合层应涂刷均匀,不能用撒干水泥面后再洒水扫浆的做法,这种做法由于纯水泥浆拌合不均匀,水灰比不准确,会影响粘结效果而造成局部空鼓;
B、石板背面的浮土杂物必须清扫干净,并事先用水湿润,等表面稍晾干后进行铺设;
C、垫层砂浆应用1:
3~1:
4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厚度以2.5~3cm为宜,如果遇基层较低或过凹的情况,应事先抹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铺放板块时比地面线高出3~4mm为宜。
如果砂浆一次铺得过厚,放上板块厚,砂浆底部不易砸实,往往会引起局部空鼓;
D、板块铺贴宜二次成活,第一次试铺后,用橡皮锤敲击既要达到铺设高度,也要使垫层砂浆平整密实,根据捶击的空实声,搬起板块增减砂浆,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再安铺板块,四角平稳落地,捶击时不要砸边角,垫木方捶击时,木方长度不得超过单块板块的长度,也不要搭在另一块已铺设的板块上敲击,以免引起空鼓;
E、板块铺设24h后,应洒水养护1~2次,以补充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证板块与砂浆粘结牢固;
F、灌缝前应将地面清扫干净,把板块上和缝子内松散砂浆用开刀清除掉,灌缝应分几次进行,用长把刮板往缝内刮浆,务使水泥浆填满缝子和部分边角不实的空隙内。
灌缝后粘滴在板块上的砂浆应用软布擦洗干净。
灌缝后24h再浇水养护,然后覆盖锯末等保护成品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禁止上人走动。
③治理方法:
A、对于松动的板块,搬起后,浆底板砂浆和基层表面清理干净,用水湿润后再刷浆铺设;
B、断裂的板块和边角有损坏的板块应作更换。
2)接缝不平、缝子不均
①出现原因:
A、板块本身几何尺寸不一,有厚薄、宽窄、窜角、翘曲等缺陷,事先挑选不严,铺设后在接缝处易产生不平和缝子不均现象;
B、各房间水平标高线不统一,使与楼道相接的门口处出现地面高低差;
C、分格弹线马虎,风格线本身存在尺寸误差;
D、铺贴时,粘结层砂浆稠度较大,又未进行试铺,一次成活,造成板块铺贴后走线较大,容易造成接缝不平,缝子不均;
E、地面铺设后,成品保护不好,在养护期间上人过早,板缝也易出现高低差。
②预防措施:
A、必须由专人负责从楼层标高标准点处引进标高线,房间内应四边取中,在地面上弹出十字线(或在地面标高处拉好十字线),分格弹线应正确。
铺设时,应先安好十字线交叉处最中间的1块,作为标准块;如以十字线为中缝时,可在十字线交叉点对角安设2块标准块。
标准块为整个房间的水平标准和经纬标准,应用90°角尺及水平尺细致校正;
B、安设标准块后应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设,粘结层砂浆稠度不应过大,宜采用干硬性水泥。
铺贴操作宜二次成活,随时用水平尺和直尺找准,缝子必须通长拉线,不能有偏差。
铺设时分段分块尺寸要事先排好定死,以免产生游缝、缝子不均和最后一块铺不上或缝子过大的现象;
C、板块本身几何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凡有翘曲、拱背、宽窄不方正等缺陷时,应事先套尺检查,挑出不用,或分档次后分别使用。
尺寸误差较大的,裁割后可用在边角等适当部位;
D、地面铺设后,在养护期内禁止上人活动,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③治理方法:
A、对明显大小不一的接缝,可在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用手提切割机对接缝进行切割处理,切割时,手提切割机应用靠尺顺直,切割动作要轻细,防止动作过程造成掉角、裂缝和豁口等弊病。
切割后,接缝应达到宽窄均匀,平直美观;
B、根据板块颜色,沟缝材料中可掺入适当颜料,使接缝与板块颜色基本一致。
3)爆裂起拱
①出现原因:
此种情况春夏气温较高时铺设的地面。
主要是由于地砖与铺设砂浆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致(砂浆的线膨胀系数为10~14×10-6/℃,地砖的线膨胀系数3×10-6/℃,两者相差3~5倍),且铺设时温度越高,铺设砂浆中水泥掺量越多,地砖密实度越大,两者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越大。
尤其是夏天铺设的地砖,进入秋冬季时,随着气温降低,铺设砂浆和地砖逐渐收缩,不同步的收缩变形,最终造成地面砖爆裂起拱。
当铺设砂浆中水泥掺量越高,地砖拼缝过紧,以及四周与砖墙挤紧时,爆裂起拱现象越严重。
②预防措施:
A、铺设地砖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
2.5~1:
3,水泥掺量不宜过大。
砂浆中适量掺加白灰为宜;
B、地砖铺设时不宜拼缝过紧,宜留1~2mm,擦缝不宜用纯水泥浆,水泥砂浆中宜掺适量的白灰;
C、地砖铺设时,四周与砖墙间宜留2~3mm空隙。
二、地板铺设:
地板缝不严;表面不平整;地板起鼓。
1)地板缝不严
①出现原因:
A、地板条规格不符合要求,地板条不直(尤其是长条地板条有顺弯或死弯)、宽窄不一、企口榫太松等;
B、拼装企口地板时缝太虚,表面上看结合严密,或拼装时敲打过猛,地板条回弹,钉粘后造成缝隙;
C、面层铺设至接近收尾时,剩余的宽度与地板条宽度不成倍数,为了凑整块,加大板缝,或将一部分地板条宽度加以调整,即产生缝隙;
D、地板条受潮,在铺设阶段含水率过大,铺设后经风干收缩而产生大面积“拔缝”。
②预防措施:
A、地板材料含水率应符合规范要求,材料进场后入库保存,位置要求干燥通风;
B、地板条拼装前,须经严格挑选,宽窄不一、企口不合要求的应经修理再用;
C、为使地板面层铺设严密,铺设前应弹线找方,并弹出地板周边线。
踢脚板根部有凹槽的,周圈先钉凹形槽;
D、面层铺设至接近收尾时,要先计算一下差几块到边,以便将该部分地板条修成合适的宽度。
严禁用加大缝隙来调整剩余宽度。
装最后一块地板条不容易严密,可将地板条刨成略有斜度的大小头,以小头插入并楔紧;
E、对于高级木地板,制作好后六面涂上清漆,使之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F、先完成室内湿作业并安装好门窗玻璃后再铺设地板,木地板铺完应及时遮盖,以免“拔缝”。
2)表面不平整
①出现原因:
A、房间内水平线弹得不准,造成累计误差大;
B、先后施工的地面或不同房间同时施工的地面,操作时互不照应,结果面层不交圈。
②预防措施:
A、施工前应校正水平线,有误差要先调整;
B、地面与墙面的施工顺序除遵守先湿作业后干作业的原则外,最好先施工走廊的地面;
C、人工修边要尽量找平。
3)地板起鼓
①出现原因:
A、室内湿作业刚完,或在交叉作业的情况下铺设木地板,湿度太大;
B、未铺防潮层或木地板未开通气孔,铺设面层后内部潮气不能及时排出;
C、房间内浸水,使木地板受潮起鼓。
第二章墙面工程
一、室内大理石墙面:
饰面不平整,接缝不顺直;板块开裂,边角缺损;空鼓脱落。
1)饰面不平整,接缝不顺直
①出现原因:
A、板块外形尺寸偏差大;
B、弯曲面或弧形平面板块,在施工现场用手提切割机加工,尺寸偏差失控,常见病有板块厚薄不一,板面凹凸不平,板角不方正,板块尺寸超过允许偏差;
C、施工无准备,对板块来料未作检查、挑选、试拼,施工标线不准确或间隔过大;
D、干缝(或密缝)安装,无法利用板缝宽度适当调整板块加工制作偏差,导致大面积的墙面板缝累积偏差过大。
②预防措施:
A、采用“干接”缝的饰面,其板块外观检查不应超过优等品的允许偏差标准,板块长、宽只允许负偏差;
B、认真熟悉图纸,明确板块的排列方式、分格和图案,伸缩缝位置、接缝和凹凸部位的构造大样;
C、做好施工大样图,排好尺寸;
D、板块安装应先做样板墙,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商定和确认后,再大面积铺贴;
E、板块灌浆前应浇水将板块背面和基体表面湿润,再分层灌浆,每层灌注高度为150~200mm且不大于板高的1/3,插捣密实。
待其初凝后,应检查板面位置,若有移动错位,应拆除重新安装,若无移动,方可灌注上层砂浆。
2)板块开裂,边角缺损
①出现原因:
A、板块材质局部风化脆弱,或在加工运输中造成隐伤,安装前未经检查和修补;
B、计划不周或施工无序,在饰面安装后又在墙上开洞,导致饰面出现犬牙和裂缝。
②预防措施:
A、做好加工运输质量保障工作,安装前再一次检查;
B、安装板块应在墙面预埋完成后进行;
C、板块进场后,首先压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空鼓脱落
①出现原因:
A、基体(基层)、板块底面未清理干净,残存灰尘或脏污物;
B、粘贴(或灌浆)砂浆不饱满,或砂浆太稀、强度低、粘结力差、干缩量大,砂浆养护不良。
传统的镶贴砂浆为1:
2或1:
2.5水泥砂浆,用料比较单一,采用体积比,无粘结强度的定量要求和检验,因而粘结力较差;
C、石材防护剂涂刷不当,或使用不合格的石材防护剂,板背变光滑,削弱了板块与砂浆的粘结力。
②预防措施:
A、镶贴前,基体(基层)、板块必须清理干净,用水充分湿润,阴干至表面无水迹时,即可涂刷界面处理剂,界面剂表干后即行镶贴;
B、粘贴法砂浆稠度宜为6~8cm,灌浆法砂浆稠度宜为8~12cm(坚持分层灌实),
C、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板材防护剂涂刷,并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涂刷;
D、注意成品保护,防止振动、撞击等外伤,尤其注意避免镶贴砂浆、胶粘剂早期受损伤。
2、室内瓷砖墙面:
用水房间墙壁泛潮;饰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墙面出现“破活”,细部粗糙;空鼓脱落;板块开裂、变色,墙面污染。
1)用水房间墙壁泛潮
①出现原因:
A、施工无组织,穿墙管道在防水完成后安装,或现划现凿,穿墙管道渗漏;
B、传统的密缝粘贴,形成“瞎缝”,板缝几乎无法塞进砂浆,仅在表面用水泥擦平缝,板缝仍是渗漏通道;
C、传统的沟缝材料为普通水泥净浆,硬化后干缩率大,容易在板缝部位产生裂隙或在净浆与面砖之间产生缝隙;
D、普通贴砖是靠板块背面满刮水泥砂浆(或水泥浆)粘贴上墙的,它靠手工挤压板块,粘结砂浆不易全部挤满,尤其板块的4个周边(特别是4个角)砂浆不易饱满,以致留下渗水空隙和通路。
②预防措施:
A、贴砖应在墙面预埋完成并防水施工合格后进行;
B、管道安装不得在墙内设置接头,不宜使用铸铁管、镀锌管,应使用塑料管;
C、采用离缝法粘贴瓷砖,板缝宽约2mm左右,可增强板缝的防水能力,阴角部位打卫生间专用防水防霉密封胶;
D、瓷砖与门窗框接缝部位预留约宽5mm的凹槽,填嵌卫生间专用防水防霉密封胶;
E、为保护室内装修,与水紧邻的房间,其墙面找平层和防渗层质量保证同用水房间。
2)饰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
①出现原因:
A、无预排砖,盲目施工;
B、瓷砖外观尺寸偏差较大;
C、墙体、找平层不平整、不垂直;
D、传统的密缝粘贴方法使砂浆嵌填困难,一部分有砂浆,一部分无砂浆,粘贴面积越大,板缝的积累偏差越大。
②预防措施:
A、踏踏实实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先弹竖线、水平线及表面平整线,然后挂线粘贴;
B、瓷砖进场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干压陶瓷砖》(GB/T4100.5)的规定;
C、宜采用离缝法粘贴瓷砖,板缝宽约2mm左右。
3)墙面出现“破活”,细部粗糙
①出现原因:
A、大面积施工前无样板间,盲目施工,发现问题太晚;
B、墙面凸出物、管线穿墙部位用碎砖;
C、瓷砖切割无专用工具,非整砖切割粗糙,边角破损。
②预防措施:
A、门窗洞口尽量安排整砖,减少切割;
B、墙面凸出物、管线穿墙部位不得用碎砖粘贴,应用整砖上下左右对准孔洞套划好,套割吻合,凸出墙面边缘的厚度应一致;
C、为防止饰面出现“吊脚”,在墙面粘贴前应确定楼地面线,宜地面板块压墙根板块;
D、配齐工具,避免切割出现“犬牙”破碎或歪斜,切割边宜藏进找平层或被整砖压边。
4)空鼓脱落
①出现原因:
A、基体(基层)、板块底面未清理干净,残存灰尘或脏污物;
B、粘贴(或灌浆)砂浆不饱满,或砂浆太稀、强度低、粘结力差、干缩量大,砂浆养护不良。
传统的镶贴砂浆为1:
2或1:
2.5水泥砂浆,用料比较单一,采用体积比,无粘结强度的定量要求和检验,因而粘结力较差;
C、粘贴砂浆厚薄不均,砂浆不饱满,操作过程中用力不均,砂浆收水后,对粘贴好的瓷砖进行纠偏移动,造成饰面空鼓。
②预防措施:
A、进场瓷砖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B、瓷砖粘结砂浆厚度一般控制在6~10mm(宜为6~7mm)左右,过厚或过薄均易产生空鼓;
C、施工顺序为先墙面后地面;墙面由下往上分层粘贴,分层粘贴时还需回旋式粘贴(即四面墙同时粘贴),这样粘贴能使阴阳角紧密牢固,比墙面砖全部贴完后再贴阴阳角要好得多;
D、当采用水泥砂浆粘结层时,粘贴后的瓷砖可用小铲木把轻轻敲击,瓷砖粘贴20min后,切忌挪动或振动;
E、离缝粘贴瓷砖,有助于预防瓷砖空鼓脱落。
5)板块开裂、变色,墙面污染
①出现原因:
A、瓷砖运输保管过程中遇水,受草绳、纸箱等有色液体污染;
B、瓷砖质量不好,材质松软,吸水率大,湿膨胀也大,产生内应力而开裂;
C、瓷砖在运输、操作过程中造成隐伤,有隐伤的瓷砖加上湿膨胀应力作用,出现裂纹;
D、瓷砖材质疏松,施工前瓷砖浸泡不透,粘贴时,砂浆中的浆水或不洁净水从瓷砖背面进入砖坯里,并从透明釉面上反映出来,造成瓷砖变色。
②预防措施:
A、鉴于瓷砖开裂、变色、污染关键在材料质量,材料进场严把质量关;
B、瓷砖粘贴前一定要用水浸泡透,将有隐伤的仔细挑出,操作时不要大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伤,并随时将瓷砖面上的砂浆擦拭干净;
C、重视成品保护。
三、涂饰工程
⑴水性涂料:
涂料流坠;刷纹或接痕;饰面不均匀;涂层颜色不均匀;变色、褪色;施工沾污。
1)涂料流坠
①出现原因:
A、基层过湿或表面太光滑,吸水少;
B、涂料本身粘度过低或对水过多;
C、一次施涂太厚,流坠的发生与涂膜厚度的3次方成正比;
D、涂料里含有较多的密度大的颜、填料;
E、墙面、顶篷等转角部位未采取遮盖措施,致使先后刷的涂料再转角部位叠加过厚而流坠;
F、涂料施工前未搅拌均匀(上层的涂料较稀)。
②预防措施:
A、控制涂料含水率不得超过10%;
B、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
C、控制施涂厚度;
D、转角部位应使用遮盖物,避免两个面的涂料相互叠加;
E、施涂前应将涂料搅拌均匀;
F、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保证施涂质量。
2)刷纹或接痕
①出现原因:
A、基层处理不当,基层或腻子材料吸水过快;
B、刷子、辊筒过硬,或刷子陈旧,毛绒短少,涂刷厚薄不均;
C、涂料本身流平性差;
D、涂料的颜色与基料的比例不合适,颜、填料含量过高;
E、基层过于干燥、施工环境温度过高;
F、施涂操作不当,搭接部位接痕明显。
②预防措施:
A、基层处理后涂刷与面涂配套的封闭涂料,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商品腻子,薄而均匀地满批腻子。
腻子干燥后要用砂纸磨平,清除浮粉,方可进行涂料施工;
B、根据所用涂料选用合适的刷子或辊筒,及时清洗更换工具;
C、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机增稠剂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
D、调整涂料的颜色与基料的比例,增加基料用量;
E、避免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施工;
F、正确操作:
a、涂料施工应连续不断,由于乳胶漆干燥较快,每个涂刷面应尽量一次完成,间断时间不得超过3min,否则易产生接痕;
b、在辊涂过程中,向上时要用力,向下时轻轻回带。
3)饰面不均匀
①出现原因:
A、抹灰面用木搓子搓毛面,致使基层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
B、局部修理返工,造成基层补疤明显高低不平;
C、基层各部位干湿不一,基层渗吸不均匀;
D、材料批号、质量不一,计量不准,涂稠度不当;
E、施涂任意甩搓,接搓部位涂层叠加过厚;
F、由于脚手架遮挡,施工操作不便,造成施涂不均匀。
②预防措施:
A、抹灰面层用铁抹子压光嫌其光滑,木抹子则太粗糙,排笔蘸水扫毛会降低面层强度,最好用塑料抹子或木抹子加钉海绵收光,使之大面平整,粗细均匀;
B、重视基层成品保护,避免成活后再凿洞或损坏,局部宜用专门的修补腻子;
C、基层干燥一致,砂浆抹灰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
D、涂料使用前应搅拌均匀;
E、施工接搓应在分格缝部位;
F、脚手架离墙面不得小于30cm,脚手架妨碍操作部位应特别注意施涂均匀。
4)涂层颜色不均匀
①出现原因:
A、不同厂同批涂料同时使用;
B、使用涂料时未搅拌均匀或任意加水;
C、基层处理差异,光滑程度不一,有明显接搓,致使吸附涂料不均匀,涂刷后由于光影作用,造成墙面颜色深浅不一;
D、由于脚手架遮挡,施工操作不便,造成施涂不均匀;
E、操作不当,反复施涂或未在分格缝部位接搓,任意甩搓又未遮挡;
F、成品保护不好。
②预防措施:
A、同一工程选用同一厂家的同批材料;
B、由于涂料易沉淀分层,使用时必须将涂料搅拌均匀并不当任意加水。
一桶乳胶漆宜先倒出2/3,搅拌剩余的1/3,然后倒回原来的2/3,再整桶搅拌;
C、基层表面的麻面、小孔,事先应修补平整;
D、脚手架离墙面不得小于30cm,脚手架妨碍操作部位应特别注意施涂均匀;
E、施涂要连续,不能中断,衔接时间不得超过3min,未遮挡受飞溅沾污部位应及时清除;
F、涂饰工程应在安装工程完毕之后进行,施涂完毕要加强成品保护。
5)起粉、泛碱、脱皮、咬色
①出现原因:
A、基层处理不到位,含水率过大;
B、施工温度未控制好。
②预防措施:
A、对内墙基层处理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要求基层施工应平整,抹纹顺通一致,涂刷前,将表面油污等清理干净;
B、对存在色差大的基层,适当增加基层满刮腻子的遍数;
C、无抹灰顶棚应根据室内墙面水平控制线测量后统一弹线,用白水泥(有强度等级加环保胶搅拌腻子,统一找平);
D、面层涂刷时,基层含水率不得超过10%;
E、选择质量好的环保型涂料,及时索要合格证,每匹涂料颜色料和各原材料配比必须一致,应按说明书进行稀释,不得随意加水,使用时应及时搅拌均匀,防止沉淀;F、控制好施工温度,应在10℃以上。
6)变色、褪色
①出现原因:
A、涂膜的变色和褪色与基料和颜料有关;
B、基层太湿,碱性太大,尤其是新近修补的墙面;
C、乳胶漆与相邻的聚氨酯类油漆同时施工(聚氨酯类油漆中含有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会严重导致未干透的乳胶漆泛黄;
D、面涂与底涂不配套,面涂溶解底涂,发生“渗色”;
E、内墙涂料用于外墙;
F、施工现场附近有能与颜料起化学作用的氨、SO2等发生源。
②预防措施:
A、应选择耐候耐碱的基料和颜料;
B、涂饰基层必须干燥,砂浆基层pH值要小于10,含水率不得大于10%;
C、宜用高品质的聚氨酯或醇酸树脂油漆,待彻底干燥候再刷乳胶漆;
D、施工时,检查面涂与底涂是否配套,避免发生“渗色”;
E、内墙涂料不能用于外墙;
F、使氨、SO2等发生源远离施工现场。
7)施工沾污
①出现原因:
A、施工管理差,施工场地脏乱差;
B、分色部位未贴分色胶粘纸带,界限不明,致使油漆涂刷到不应刷到的部位;
C、油漆成膜干燥后才清除沾污。
②预防措施:
A、提高管理,坚持文明施工;B、分色部位应先贴分色胶粘纸带,并经检查确认平直后再行刷漆;C、及早清擦被沾污部位,并注意成品保护。
四、裱糊与硬包
(1)壁纸翘边原因及预防。
原因:
接缝处未刷胶或胶液较少,局部边缝未压实,干后出现翘边现象,发现后要及时补胶压实;
预防措施:
①裱糊基层要干,含水率应小于9%。
清除表面油污、灰尘。
必须用腻子将表面凹凸不平处刮平整。
②若基层表面粗糙和干燥,必须均匀地喷刷一遍醇酸清漆,待手按不粘时,即可开始铺贴壁纸。
③根据实际情况刷粘结胶液,一般可在壁纸背面刷胶液(根据不同壁纸,有的应事先浸水方可刷胶),若基层刷得薄而匀,须略等一些时间再上墙,效果较好,但不能让胶液完全干后再上墙,这样容易引起翘边。
④裱糊壁纸宜用壁纸专用胶。
壁纸施工前,应做样品试贴。
⑤选用合适的工具裱糊壁纸。
为了使壁纸接缝严密,在空纸上墙后,可根据不同类型壁纸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平压实,挤出多余的粘结胶液,并用湿毛巾将余液擦掉。
压沿边缝用力均匀,不宜过大,防止把胶液挤压干结而形成无粘结性。
擦胶毛巾不宜过大,防止把胶液挤压干结而形成无粘结性。
擦胶毛巾不宜太湿,避免水由纸边渗入基层冲洗胶液而降低粘贴强度。
⑥阴角壁纸应搭缝施工,纸边搭在阴角处,搭接宽度一般不小于2--3mm。
⑦阳角处严禁接缝,壁纸应裹过阳角不小于20mm,包角壁纸必须用粘结力较强的胶液。
(2)壁纸墙面接缝明显原因及预防。
原因:
裁纸时尺寸误差或切割时未压住钢板尺走刀,将纸裁少及剪裁壁纸时,操作失误造成边不直、不光结、有毛刺,要求施工操作中要认真细致割切工具要锋利。
预防措施:
①裁割壁纸时,尤其是裁割较厚的壁纸,必须做到纸边直而光洁,不出现突出和毛边。
②裱糊壁纸前应先试贴,须掌握壁纸的性能后再进行全面铺贴,对无收缩性的壁纸不许搭接,收缩性较大的壁纸,裱糊时可适当多搭接些,以便收缩后正好合缝。
③壁纸裁割前应复核实际尺寸,裁切时尺子压紧壁纸,刀刃贴紧尺边,手劲要均匀,一气呵成,在裁割中严禁变换持刀角度,且不能用力过猛,损坏墙面。
④裁割壁纸一般可放长10--20mm,粘贴时先对齐上边,在下边将多余部分用尺压住后裁割掉。
⑤要使壁纸不离缝,赶压胶液工序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应由拼缝处横向往外赶压,不得斜向来回或由两侧向中间推挤,保证接缝严密不离缝。
(3)壁纸墙面污染、不洁净、斜视有胶痕预防措施。
①要求操作工人的手、手使工具(开刀、壁纸刀、白色抹布)及切割台面保持清洁。
②施工中要及时擦洗所赶压出的胶液,完工后要用清水及干净毛巾彻底擦洗一遍壁纸墙壁面。
③为防止其他工序污染墙面,对已完成的壁纸墙面用塑料膜予以遮盖。
(4)壁纸墙面透底有包原因及预防。
原因:
墙面基层处理不彻底,其表面有尘土、腻子包及水泥疙瘩等。
预防措施:
①壁纸粘贴施工前应对墙面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并刷一道底胶。
②对局部深色墙面,用白厚漆覆盖。
③对局部凹凸部位要打磨修补,要求墙面基层平整光滑,线角直顺。
④满刷底胶应保证薄厚均匀,无流坠。
(5)壁纸墙面有胶包、皱褶、气泡原因及预防。
原因:
墙面基层含水率过大,形成气泡,施工中赶光压实不到位,局部胶液没赶出形成胶泡,将局部刺破压出气体胶液再压实壁纸,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壁纸皱褶的部位需抻平压实;
预防措施:
①不同壁纸应采用不同的工艺操作,使用不同的工具由里向外刮或滚压,将多余的胶液和气泡赶出。
②基层必须干燥,含水率小于9%,凹陷处用石膏腻子或大白、滑石粉、乳胶腻子刮抹平整。
③基层的油污、灰尘应除净。
④涂刷胶液必须厚薄均匀,要防止漏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病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