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学教育三级.docx
- 文档编号:1226278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0.33KB
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学教育三级.docx
《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学教育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学教育三级.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中学教育三级
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认证
(中学教育三级)
自评报告
学院:
专业:
完成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专业负责人签字:
学院盖章: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认证(第三级)
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
本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是专业进行自评工作的参考和依据,请专业按照指导书要求对照认证标准逐条自证达成情况,认真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1.报告结构依照认证标准顺序,分成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及自选特色项目等九个部分,每一部分包括达标情况、主要问题、改进措施三方面内容。
2.报告内容按照指导书要求,紧扣认证标准,逐条用数据和事实举证达成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改进措施。
其中,对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描述不少于1/3,与标准无关内容或不能覆盖全体学生的少数“标志性成果”不列入报告。
3.报告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专业主动开展自评自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积极行动整改。
对于回避、掩盖问题和不足的专业,将被要求重新修改自评报告或中止进校考查。
4.报告所列举证数据和事实要求客观真实,以学校填报的专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与《专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相印证,为认证专家进校开展现场考查提供有效支撑。
5.报告要求以“五个度”为主线,明确清晰给出专业自画像,并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学主体责任落实、实践教学水平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6.报告各部分支撑材料清单格式见附录,相应原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教学文档、教学管理文件、毕业要求和课程评价、问卷调查等放置学校备查。
一、培养目标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本科教学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1.1[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①用单独段落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全文。
②描述和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的情况。
③描述和分析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社会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关系,说明培养目标如何体现国际视野及前瞻性和引领性。
1.2[目标内涵]:
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①描述和分析当前执行的培养目标能够关注师范生职业能力素质结构与发展潜质,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举证说明该预期可以达到或实现。
②描述和证明当前执行的培养目标表述科学规范、可衡量、可达成,体现了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
③描述和举证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学、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培养目标设置工作机制,使目标内涵为本专业利益相关方接受、认同。
1.3[目标评价]:
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
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①描述培养目标定期评价机制,包括评价制度、评价依据、评价周期、评价程序、评价责任机构和责任人、结果反馈等,分析培养目标合理性、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要求的契合度。
说明最近一次培养目标评价情况。
②描述最近一次培养目标修订情况,包括修订时间、改动的内容、改动的理由以及本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积极参与情况。
第二部分:
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逐条对标情况,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对标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第三部分:
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采取的改进措施。
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
………………
二、毕业要求
2.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3[知识整合]扎实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跨学科知识;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能理解并初步运用,能整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
初步习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
2.4[教学能力]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2.5[技术融合]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
2.6[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
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
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
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2.7[综合育人]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
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自觉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进行育人活动,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2.8[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2.9[国际视野]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
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育教学。
2.10[反思研究]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
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
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11[交流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专业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①用单独段落列出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全文。
②列表说明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对应支撑情况并进行分析。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
专业毕业要求1
专业毕业要求2
……
③列对照表说明专业毕业要求对认证标准“毕业要求”11条(2.1-2.11)的覆盖情况并进行分析(专业不宜照搬这11条要求,而应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出自己的毕业要求,并完全覆盖认证标准11条内容)。
专业毕业要求与认证标准毕业要求10条对照表
专业毕业要求
认证标准毕业要求
④对每项毕业要求的内涵进行合理分解,形成可观测、可衡量的指标点,每项毕业要求可分解成多个指标点(建议不多于4个)。
⑤说明专业师德养成体系、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育人能力培养体系和专业发展养成体系建设情况,以及这些体系落实“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的情况。
⑥描述专业毕业要求评价机制的建立情况,分析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
第二部分:
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逐条对标情况,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对标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第三部分:
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采取的改进措施。
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
………………
三、课程与教学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本科教学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3.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符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跟踪对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沿,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
①说明现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与特点,学分认定的规则。
展示完整的、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列出课程拓扑图,明确课程先修后续关系。
②列出下表中课程体系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在该矩阵中用特殊符号表示对于每项毕业要求达成关联度最高的2-3门课程。
教学环节
专业毕业要求1
专业毕业要求2
专业毕业要求3
……
课程-1
H
L
M
……
课程-2
……
H
……
……
实习-1
……
M
……
H
……
……
……
……
……
注:
H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
③描述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及执行情况。
。
④描述利益相关方参与研讨专业课程设置及认可度情况。
3.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50%,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
①描述和分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各类课程比例结构关系,及与毕业要求契合度情况。
②描述课程结构如何有效落实“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并举例说明。
③描述课程结构相对稳定并能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适当调整情况,并举例说明。
3.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
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形成促进师范生主体发展的多样性、特色化的课程文化。
①描述和分析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对应支撑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情况。
②描述专业课程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情况,并举例说明。
③描述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及执行情况。
④描述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包括教材使用申报、遴选审核、国外优秀教材引入等,并说明建设成效。
3.4[课程实施]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注重师范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注重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与学的改革。
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形式多样,富有成效,师范生“三字一话”等从教基本功扎实。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教师教育特色,有利于养成从教信念、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①描述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制度,以及如何对毕业要求的达成予以支撑。
②描述和分析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等教学环节如何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及师范生学习成果达成度。
③描述课堂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质量反思与持续改进情况。
④描述教师基本技能、教师从教基本功训练以及师德养成教育情况与效果。
⑤描述各类课程考核环节的设计以及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情况。
3.5[课程评价]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
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①描述定期对课程体系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的机制(包括评价制度、评价依据、评价程序、评价周期和评价责任人。
②描述评价反馈机制及采取持续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③描述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情况。
④描述评价与修订过程中,用人单位代表、毕业生代表参与的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逐条对标情况,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对标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第三部分:
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采取的改进措施。
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
………………
四、合作与实践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本科教学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4.1[协同育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①描述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情况
②描述学校与中学合作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形成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情况。
③描述“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成效。
4.2[基地建设]建有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具有良好的校风,较强的师资力量、学科优势、管理优势、课程资源优势和教改实践优势。
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其中,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不少于三分之一。
①以列表方式提供学校和院系与实务部门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情况(包括运行机制、基地设施和承担的教学任务),说明基地是否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
②描述学校利用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培养的相关制度和举措及其成效。
4.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递进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
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
学校集中组织教育实习,保证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上课时数和上课类型。
①描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情况,及实施成效。
②描述教育实习工作规范制定及落实情况,包括课程标准、实施计划、实习手册,评价标准等。
③描述专业组织开展集中组织教育实习、保障实习实训时间、全面评价师范生教育实践成效等方面的情况。
④描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性质、难度、分量体现专业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要求情况,说明过程管理及监控主要形式以及实施效果。
4.4[导师队伍]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
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
“双导师”数量足,水平高,稳定性强,责权明确,协同育人,有效履职。
①描述学校实行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与具体措施,包括导师遴选、实践指导、能力提升、条件保障、考核评价与动态调整等方面。
②描述学校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专门制度与措施。
③描述学校对“双导师”的定期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开展情况及其成效。
④描述学校对“双导师”有效履职的定期考核以及动态调整情况。
4.5[管理评价]教育实践管理规范,能够对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
严格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
具有教育实践标准,采取过程评价与成果考核评价相结合方式,对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反思能力进行科学有效评价。
①描述学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说明对教育见习、实验(实训)、保教实习、课程设计、毕业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情况,及实施成效。
②描述学校依据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具体数据,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情况。
③描述师范生教育实践考核评价方式,及各实践环节对落实培养目标的作用。
④描述实施师范生实践教学个别化教育和指导情况,并进行效果分析。
五、师资队伍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本科教学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5.1[数量结构]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生师比不高于16:
1,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不低于8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于学校平均水平,且为师范生上课、担任师范生导师。
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原则上不少于3人,具有半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
基础教育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原则上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能深度参与师范生培养工作。
①列表说明专业师资队伍数量、结构、生师比情况,并进行分析(《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有相关数据信息)。
②描述分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学术水平满足师范生培养和专业教学需要的情况。
③以列表方式提供本专业所有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情况,并对高级职称教师投入本科一线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有相关数据信息)。
④描述分析近三年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况。
⑤描述分析近三年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况。
5.2[素质能力]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具有突出的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治学严谨,跟踪学科前沿,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
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
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①描述学校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和素质能力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及这些制度和措施发挥的作用。
②描述常态化学生评教制度与标准,包括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评价,说明学生满意度。
③描述专业教师应用科研成果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④描述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的情况。
5.3[实践经历]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熟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每五年至少有一年中学教育服务经历,能够指导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并有丰富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
①描述学校和院系两级在鼓励教师深入中学一线实践方面采取的制度和措施;
②分析这些制度和措施在激励和保障教师通过实践形成丰富的教学研究成果中发挥的作用。
③以列表的方式呈现专业教师近五年基于实践的教学研究成果。
5.4[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机制完善;建立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合理制定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
高校和中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健全、成效显著。
①描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制定情况及建设实效。
②描述学校和学院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方面的制度和措施
③列表说明近三年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进修访学、中学一线实践锻炼、教学技能与方法培训情况,并对培养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效果进行分析(《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有相关数据信息)。
④简要说明专业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包括组织形式与规模,承担的具体责任,隶属关系,以及责任人)。
⑤描述专业基层组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方法改进等教研活动方面的情况,说明基层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周期,以及近三年在标准所述的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⑥描述学校探索建设高校和中学共同发展机制的情况,以及学校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⑦以列表方式呈现近三年开展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活动情况及结果。
⑧描述分析综合评价结果与校内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的挂钩情况,及对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逐条对标情况,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对标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第三部分:
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采取的改进措施。
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
………………
六、支持条件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本科教学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6.1[经费保障]专业建设经费满足师范生培养需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5%,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高于学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高于学校平均水平。
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更新经费有标准和预决算。
①描述学校和院系保证专业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并逐年增长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
②明确学校在学生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上的生均经费投入额,并说明该类生均经费是否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③列表说明近三年学校和院系用于专业教学的经费收支情况。
年份
收入总数
来源
数额
支出项目
数额
国家
课程建设
地方
教学设备
社会
日常教学开支
创收
教改
其它
学生支持
学生实验
学生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其它
6.2[设施保障]教育教学设施完备。
建有中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在线教学观摩指导平台,满足“三字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远程见习等实践教学需要。
信息化教育设施能够支撑专业教学改革与师范生学习方式转变。
教育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机制顺畅,师范生使用便捷、充分。
①列表说明学校和院系用于专业教学的主要教学实验室、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实验实训设施和实践教学任务。
(《专业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有相关数据信息)
②描述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工作的融合情况。
③描述这些资源是否满足专业教师和学生教学需求,专业与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以及专业设施使用绩效评价考核机制。
6.3[资源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率高。
教育类纸质图书充分满足师范生学习需要。
建有中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库,有国内外多种版本中学教材,其中现行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每6名实习生不少于1套。
①描述和分析专业相关的多媒体教育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满足专业学习需要情况。
②描述或列表说明公共基础设施、图书资源、网络信息服务专业教学的情况和管理情况。
③描述中学教学资源库和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库建设、使用与激励机制。
第二部分:
主要问题(请根据上述逐条对标情况,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分析专业对标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
第三部分:
改进措施(请针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标准条文明确清晰地描述采取的改进措施。
认证专家将视改进情况作出评判)
………………
七、质量保障
第一部分:
达标情况(请用数据和事实逐条自证标准条文的达成情况。
数据描述以本科教学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达成说明,事实描述以具体明确的文件、制度、行为、效果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达成说明)
7.1[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质量要求。
质量保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达成。
①描述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与运行方式。
②描述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质量保障各自目标、任务、职责分工、责任人及对专业质量保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中师范大学 师范类 专业 认证 报告 中学 教育 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