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2237425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24.21KB
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竖河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所体现的是()。
A、智育过程规律
B、体育过程规律
C、德育过程规律
D、美育过程规律
【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规律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故选C。
2、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是()。
A、教师荣誉
B、教师公正
C、教师良心
D、教师义务
【答案】B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故选B。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答案】C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故选C。
4、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下列不属于教育公平内容的是()。
A、起点公平
B、过程公平
C、资源公平
D、结果公平
【答案】C
【解析】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
它包含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三者是个统一体。
故选C。
5、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这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启发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
【答案】A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题干所述为原型操作阶段的特点。
故选A。
6、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答案】C
【解析】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的设计形式,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的呈现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故选C。
7、教学设计的最高表现是()。
A、创造性
B、易控性
C、突显性
D、预演性
【答案】A
【解析】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故选A。
8、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班委会
B、开展班级活动
C、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D、确立了班级工作计划
【答案】C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故选C。
9、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的规则”这是()的观点。
A、杜威
B、布卢姆
C、布鲁纳
D、斯金纳
【答案】C
【解析】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的规则”,这句话出自布鲁纳的教育论著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效的学习理论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教学,但是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最可靠的起点,从中可以发现按师生的心理过程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来阐明教学的一般原理。
杜威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学过
10、从()角度,可以把课程规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A、课程的组织核心
B、课程管理制度
C、课程存在形式
D、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答案】B
【解析】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管理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故选B。
11、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扮演好()。
A、授业解惑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答案】C
【解析】教师不仅要扮演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教育活动中要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故选C。
12、课堂教学是教学的()。
A、唯一组织形式
B、重要组织形式
C、基本组织形式
D、辅助形式
【答案】C
【解析】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故选C。
1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答案】C
【解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故选C。
14、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凝固功能
C、教育功能
D、约束功能
【答案】C
【解析】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功能。
15、以下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特点的是()。
A、对象客观性
B、执行内潜性
C、操作外显性
D、结构展开性
【答案】B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故选B。
16、按照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对相似的易混淆单词分别做出正确反应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系列学习
C、言语联想学习
D、辨别学习
【答案】D
【解析】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
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故选D。
17、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等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书面言语
B、独自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对话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等特点。
故选C。
18、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选B。
19、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选B。
20、()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
A、教师知识储备
B、个性
C、教学风格
D、师德
【答案】D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道德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
故选D。
21、学校常常运用“不准随地吐痰”
“不准乱扔垃圾”等道德禁令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从德育层次的角度说,这属于()。
A、道德理想教育
B、道德原则教育
C、道德规则教育
D、道德境界教育
【答案】C
【解析】从层次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22、林黛玉的“清高、率直、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特质,属于其()。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答案】C
【解析】奥尔波特将性格特征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其中,共同特质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而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
故选C。
23、从本质上来说,德育过程是()。
A、个体与环境统一过程
B、个体与社会统一过程
C、个体与教育统一过程
D、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故选D。
24、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A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生从贵族到平民无所不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故选A。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26、教育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体现的功能属于()。
A、个体享用
B、经济发展
C、文化选择
D、个体谋生
【答案】A
【解析】斯宾塞强调教育对于个人生活的价值,他认为社会进化到今天,快乐、幸福已成为人类应有的目的,所以,“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
斯宾塞认为多数人的个人利益是最重要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可以说只是个人的事情,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
故选A。
27、《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是“情形之一”?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不关心集体的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28、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A、写作
B、跑步
C、骑车
D、跳舞
【答案】A
【解析】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故选A。
29、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答案】C
【解析】识记内容,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故选C。
30、()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A、建构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A
【解析】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是建构主义的思想。
认知主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过程的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本身的重要性。
故选A。
31、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的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A、强制
B、完成任务
C、自愿、量力
D、制定数额
【答案】C
【解析】
《教育法》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自愿、量力的原则,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
故选C。
32、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想发挥主导作用,其前提是()。
A、树立育人观念
B、有正确的学生观
C、真备科学的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答案】B
【解析】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
故选B。
33、“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答案】B
【解析】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是体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故选B。
3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故选C。
35、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故选B。
36、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要更多地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多地面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抽象,反对脱离实际的说教”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卢姆
【答案】A
【解析】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经验为中心开设课程。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故选A。
37、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答案】A
【解析】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故选A。
38、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答案】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可以说,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故选B。
39、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答案】B
【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实现作出的决定。
故选B。
40、()不属于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态。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综合课程
【答案】D
【解析】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故选D。
41、《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仅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
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C、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D、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教育法》指出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具体包括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故选C。
42、我国的德育是广义的概念,它包括道德教育和()。
A、思想政治教育
B、认知教育
C、审美教育
D、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A
【解析】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
因此,只有A选项属于广义的德育范畴。
故选A。
43、《爱弥尔》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苏格拉底发明“助产术”、卢梭代表作《爱弥尔》。
故选D。
44、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要照顾学生的()。
A、个性差异
B、年龄特征
C、能力差异
D、创造能力
【答案】A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宥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故选A。
45、发现式教学法最大的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答案】D
【解析】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使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但是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太耗费时间,会使教师有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故选D。
46、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故选B。
47、红丽去商场逛街,觉得一条连衣裙特别漂亮。
但最终没有买下它,回到家后红丽总是能够想起那条连衣裙具体的样子来。
红丽的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答案】A
【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红丽对连衣裙具体形象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故选A。
48、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
C、认知结构
D、图式
【答案】B
【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故选B。
49、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答案】B
【解析】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有:
体育课、课余体育培训、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运动竞赛等,其中,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故选B。
50、学生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从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分,可分为()。
A、冲动型、沉思型
B、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C、灵活型、迟钝型
D、内控型、外控型
【答案】B
【解析】学习过程受环境的影响程度,体现出学生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由此可将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故选B。
51、“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成长”
“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D
【解析】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杜威的主要观点有: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故选D。
52、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源自于()。
A、桑代克试误说
B、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
C、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D、苛勒完形顿悟说
【答案】C
【解析】斯金纳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故选C。
53、德育方法的运用应该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
A、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B、年龄特点和学习效果
C、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
D、个性差异和学生愿望
【答案】A
【解析】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故选A。
54、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学者是()。
A、严复
B、王国维
C、梁启超
D、蔡元培
【答案】A
【解析】严复在19世纪末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救国论不仅在中国首倡“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新教育,而且对民国初年兴起的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故选A。
55、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主要观点是()。
A、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B、学习直接经验必须以间接经验为基础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D、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答案】D
【解析】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主要指的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故选D。
56、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
D、《教育法》
【答案】D
【解析】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教育基本法是《教育法》。
故选D。
5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B
【解析】题干意指听说的不如自己亲自看到的,因此是直观性原则。
故选B。
58、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A、终身学习
B、和谐教学
C、生态教育
D、以人为本
【答案】D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放到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故选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基础知识 上海市 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 招聘 教育 基础知识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