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1.docx
- 文档编号:12233947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41.28KB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1.docx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1
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小数、分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总结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2.在具体情境中,整理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体会各个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复习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3.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复习整理整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运算的法则和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回顾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总结估计的方法,并能进行应用。
5.再次经历通过多种方式验证运算律的过程,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6.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
字母表示数、方程、正反比例、看图找关系、探索规律;再次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运用字母表示某些规律,发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7.在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的优越性,并巩固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8.回顾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在正比例、反比例、看图找关系的回顾与反思中,体会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复习法等。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时数:
八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数、小数、百分数的含义等。
(课本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练习十三的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系统地掌握整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师:
你学过那些数?
生:
说出自己认识和理解的数。
如: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等。
师: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图,说明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1.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的自然数都是有若干个1组成的。
最小的自然数是1,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相反意义的数量,如温度计上的零上摄氏度和零下摄氏度,平面图上的东和西、南和北,海拔高度的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其中一种数量可以用正数表示,另一个与之相反的数量就可以用负数表示。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表示负数时,在正数的前面添“-”,读作“负”,如-1.3,读作负一点三。
3.整数
(1)整数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数位“是指一个数中每一个数所占的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等。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读整数时,都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上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改写和省略一个较大的整数时,都需要在得到的数后面写上单位“万”或“亿”。
改写后得到的数与原来的数值相等,用“=”连接;而省略一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要用“≈”连接。
如:
17075400读作(一千七百零七万五千四百)
四亿四千零五十万三千四百写作(440503400),改写成亿为单位的数是(440503400≈4亿),四舍五入到万位是(440503400≈44050万)。
二、小数
1.小数的认识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如3/10记作0.3,8/100记作0.08,216/1000记作0.216。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读出下面各数。
0.00625.08(指名针对数位顺序表读数)
总结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
写出下面各数
3.6760.32
总结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
“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纯小数与带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循环小数与不循环小数:
在无限小数中,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0.33……,2.1313……。
在无限小数中,小数部分的数字没有一定规律地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Π。
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如1.3737……;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如0.2409409……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1。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1。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较大。
(3)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5.通分和约分
通分: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6.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分母不是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小数: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计算,除不尽的除特殊要求外,一般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8.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或5,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9.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零除外),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四、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通常用“%”表示。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3.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小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小数化成百分数: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3)百分数化成分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约成最简分数。
(4)分数化成百分数: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7页下部分的“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三第5—6题。
学生动笔填在书上,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数的意义、读写法,数的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同学们,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啊?
还有什么疑问吗?
如果有可以提出来,让老师同学一起帮你解决。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三第1—4题。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一)
1.数的意义
2.数的读、写
数的认识3.数的大小
4.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小数基本性质,倍数和因数等。
(教材第77页有关内容,练习十三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填一填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
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
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乘(或除以)10、100、1000……
反之,要把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当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练习:
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002.54.3000
2.因数和倍数:
一个较大的自然数可以写成若干个较小的自然数连乘的积,较小数就是就大数的因数,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能被5整除;一个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这个整数就能被3整除。
奇数和偶数:
不能被2整数的数是奇数(又叫单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又叫双数)。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
12、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4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
12、16的公倍数有48、96、144…其中48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出示:
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生先试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排列法:
把几个数的所有公因数找出来,其中最大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特征法:
如果几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其余各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最小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几个数每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短除法: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学生先试求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排列法:
找出几个数的公有倍数,其中最小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特征法:
如果几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其余各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最大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几个数每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几个数的乘积。
③短除法: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三第7—9题。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
2.在学生总结后教师具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本节课我们对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什么是倍数?
什么是因数?
2、3、5倍数的特征;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公因数与公倍数等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个问题:
数的运算。
板书设计
数的认识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什么是倍数?
什么是因数?
2、3、5倍数的特征
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公因数与公倍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方法等。
(教材第80页的内容,练习十四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系统地理解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根据学生举例教师适当板书,一一列举出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式子)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①什么叫加法?
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分数,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和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是运算。
②什么叫减法?
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吗?
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③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什么叫除法?
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小数(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四则运算的方法。
(根据黑板上学生举的例子来回忆四则运算的方法)
师:
整数、小数加法、减法的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生:
整数,小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在竖式计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就把小数点对齐,然后相同数位相加即可。
(2)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同分母: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整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从末位乘起;不同的是小数乘法最后要点小数点。
(4)说一说整数、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利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a+0=()a×0=()0÷a=()a-0=()
a×1=()a÷a=()a-a=()a÷1=()1÷a=()
注意:
当a作除数时不能为0。
在以上交流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归纳。
4.四则运算的关系。
师生共同概括四则运算的关系,得出: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80页“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十四第1题。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加、减、乘、除运算的意义。
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注意点。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练习十四第2题。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一)
1.四则运算的意义。
2.四则运算的方法。
3.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4.四则运算的关系。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
(课本第81页的例题,“做一做”,练习十四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定律和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运算定律。
问: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1)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运算性质,并与同学交流。
(2)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3)计算下面各题。
①2.5×12.5×4×8②4×+4×57③(21-78)×17④5.03-2.14-1.8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2.混合运算。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
计算:
(710-18×4)÷2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一样)
二、巩固练习
1.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2)请两位选手上台板演。
(3)师生共同评价。
2.完成课文练习十四第3~5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课堂,了解情况,订正存在的问题。
(2)提问: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讲。
第5题。
(1)说一说你的思路。
(2)列式解决问题。
第6、7题。
(1)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说一说算式每一步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明确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但在做题之前应先观察题的特点,能运用我们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一定要简算,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容易把题算错。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十四第3、4题。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c+b×c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等。
(课本第84、85页的例题,“做一做”,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用字母表示数。
(1)请同学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2)教师说明。
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特定意义的公式,还可以表示符合条件的某一个数,甚至可以表示具有某些规律的数,总之字母可以简明的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①用字母表示数时,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
②字母和数字相乘时,要省略乘号,必须把数字放到字母前。
(4)你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数量关系式或计算公式。
A.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如加法交换律:
a+b=c乘法交换律:
ab=ba)
B.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圆柱体的体积:
v=sh长方形的面积:
s=ab)
c.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如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s=vt)
(4)做一做。
完成课本“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并连线,教师巡视。
)
2.简易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
(2)什么叫做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就是方程未知数的数值。
)
(3)解方程。
X-6.2=4.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3.用方程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原计划每小时行走3.8㎞,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2)结合例题说一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为X。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③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
(3)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
(4)全班反馈、交流。
(5)完成课本“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的第1、2、4题。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方程?
在解方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识?
2.用方程解决问题有哪几个步骤?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十五的第3、5题。
板书设计
式与方程
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用列方程的方法设未知数为X。
解决问题的步骤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时间单位等。
(课本第87页内容,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熟练掌握长度单位、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长度单位、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常见的量
二、问:
我们学过哪些量?
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三、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分类整理如下:
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
(㎜)(㎝)(dm)(m)
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2)(dm2)(m2)
体积单位
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3)(dm3)(m3)
容积单位
毫升升
(mL)(L)
(2)说一说。
①什么是长度?
什么是面积?
什么是体积?
②1厘米有多长?
1分米有多长?
1米呢?
③1平方厘米有多大?
1平方分米有多大?
1平方米呢?
④1立方厘米有多大?
1立方分米有多大?
1立方米呢?
要求:
学生用手比划或举例说明。
(3)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有什么联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