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成人校业务学习记录.docx
- 文档编号:12228621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17KB
c成人校业务学习记录.docx
《c成人校业务学习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成人校业务学习记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成人校业务学习记录
社区教育中心学习记录
时间:
10月25日
地点:
办公室
出席:
全体人员
内容:
学习文章《提高农民培训效果亟须整合资源》
摘要: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即通过教育与培训把农民从劳动力培养成为人力资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之一。
正是基于这一点,近年来国家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的工作措施就是在农村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目的是让农民能就到业并就好业,以便能让农民从扩大就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又可以解决工业化中对高技能产业工人日益增加的需要。
显然,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安徽省开展这项工作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突出一点就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效益不尽如人意。
原因何在?
还是在于农村职教(训)的资源比较分散,同时缺乏统一协调的体制以及优化使用的机制,也缺乏统一认定的考核与淘汰机构、标准与手段。
比如,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参与的部门有劳动人事、农委、扶贫办、教育、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办学机构更是多种多样。
每个部门或机构都有自己的任务、要求及标准,也都相应地掌握着一批资金(源),但因为分散致使规模偏小,许多培训的人均经费仅有三五百元,且多是利用原有的房屋、场地、教师和设备等,因而这些部门和机构根本无法独立而稳定地承担培训任务,经常是勉强应付或转包给其他方面承担。
由此目前农民培训中普遍出现缺实验设备、缺双师型老师、缺实习场地的三缺现象。
这样一种职教与培训方式是很难培养出合格和优秀的劳动者。
再如,多部门直接参与教育与培训模式又容易产生漏洞,一些办学(训)者常常造假重领培训费,使得本来不多的资金效益更差。
不仅如此,面对众多分散的职教培训机构且由各部门管理,出资部门也实在难以管理到位,只能采取一些不适当手法,如不切实际地以电话询问手段随时抽查,是目前一种普遍做法,而受训者在外地不接电话即视之为假,这就常与事实不符。
管理的不科学又使得那些真正从事办学培训者也会蒙受不白之冤。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不协调不信任,甚至导致出台先培训后发款的政策,使得紧缺的资金更加严重。
这从管理部门来说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但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是一项好的措施。
因为用于农民工培训的钱本来就少,要农民先交款或要培训先垫支,都是一件十分难做的工作。
其结果无疑是不利于农民培训的。
总之,这种情况被视之为“九龙治水,越治越乱”。
虽然大家的出发点不错,其结果却并不是最佳的。
在农村职教(训)中造成“九龙治水”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因对农村职教(训)的重要性是逐步认识的,工作的开展也是逐步推进的,先是由扶贫开发的需要,接着是农委部门对农民工展开技能培训;后来劳动部门按照城乡就业统筹的原则开始把农民纳入到就业培训之中而参与进来。
教育部门介入则是由于近年来农村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以及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之需要,提高了对农村职业学校的重视,在发展职教的同时,利用已有资源开展对农民的技能培训。
其他如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也是由于关心“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加入进来的。
社会的参与主要出自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视角,感到这是一个重要而巨大的商机,因而纷纷加入。
应该说,社会各界参与农村职教(训)是一件好事,应予支持鼓励。
这说明农村职教(训)工作的意义重大。
但要把好事做好,则应规范市场,以便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率和效益。
当前首先要改变政府投入分散使用状况,从实践看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各部门的资金都是统一来自于财政部门。
但要指出的是,统一资源的使用不是要取消各部门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应承担的监管职责,而是要在资源的具体使用上有的放矢,通过一定的机制加以合理使用。
为此就要解决体制的管理问题,并建立一种资金整合利用的机制。
从实践看,既然不是要改变原有资金渠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那么这种体制的突破、机制的创新最好是在县级层面。
因为,对农民的培训无论资金来源于哪个渠道,最终都是要通过县级执行,即是说县级是农民职教(训)资源的具体管理也是直接使用单位。
在县级层面对资源进行整合既不影响到上级各部门参与积极性,又能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操作。
在县级层面对农村职教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建立四大机制。
概括地说,一是构建农村职教培训的资源配置机制。
本着资金渠道不变、统筹规划,各司其责、各记其功,标准统一、严格考核,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原则,对现有政策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有利于职教培训发展的制度安排,形成资金运作更加规范,师资和管理人员配置更加优化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二是构建农村职教培训的投入选择机制,实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参与模式。
政府通过资质认定、资金投入、委托培训、发券自选等方式,培训机构则可实行异地合作、校企联办、订单培训、竞标等形式参加招投标。
各机构可根据培训内容设置相关专业、安排培训时间、选择培训课程等,但考核标准必须统一,职教培训费用与培训质量紧密挂钩。
三是建立农村职教培训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
就考试考核通过率、证书拥有率、就业及收入、资金运用效益、社会认可度、创业情况等内容,结合受训者意见、同行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社会认可度、主管部门的鉴定意见等建立监测网络,对培训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扩大社会影响,促进社会成才观念转变,保障受教(训)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是建立农村职教培训的供需对接机制。
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培训机构拥有资源的调查,建立信息平台,通过供需见面、信息发布的方式,进行基本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目的是沟通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及其相互之间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保证这四大机制能够有效推进,还必须要在县级政府层面成立统一的组织机构。
即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组,专门负责确定对资源使用分配的原则、办法及事后的培训效果、培训机构和状况等进行评价。
政府的相关部门作为职教(训)的裁判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
这是一种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的模式。
目前,有关方面已在岳西、长丰和埇桥进行农村职教(训)资源整合利用的试点,效果颇佳,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时间:
11月1日
地点:
办公室
出席:
全体人员
内容:
学习《"十二五"时期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解读
刚刚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指引和推动我国继续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继续教育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终身学习框架内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机构,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需求。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在产业、行业、职业、企业及岗位间的流动和转换将持续增大,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素质的提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因此,发展继续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是统筹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改革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放宽学校对招生和入学对象的年龄限制。
加强工学结合,实行弹性学制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度。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二是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农村、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的继续教育,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
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各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四是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机构,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大力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完成“广覆盖、宽领域、多层次”的继续教育网络。
以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专业组织为重点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成一批示范性学习型组织。
继续教育覆盖人群广,教育形式多样,牵涉的机构多。
因此,推进继续教育迫切需要加强统筹协调的机构建设、法律法规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具有统筹协调职能的继续教育管理机构,统一制定法规政策、发展规划、质量标准等。
二是研究制定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律法规。
加快出台终身学习法,从法律上理顺政府、行业、企业、继续教育机构以及学习者等责权关系。
三是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成果作为其职业资格证书更新、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建立从业人员“带薪教育假”制度,解决从业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学矛盾。
四是推动各级政府、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政府投入、公共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资源应优先向弱势群体倾斜,并探索面向他们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券”制度。
五是建立继续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促进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充分发挥学习成果认证对促进终身学习的积极作用。
时间:
11月8日
地点:
办公室
出席:
全体人员
内容:
学习文章《社区教育的活力来自居民》
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范畴内,尤其对青少年来说,社会环境和家庭生活会对他的习惯和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更会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种影响是无形的,也许是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也许来自于跟他一起成长的孩子们,也许源自他所居住的城市带给他的文化视野。
当然,社会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非官方教育机构、开展科普讲座就能实现的,最关键的是改变教育理念,以学生的个性、兴趣为出发点,培养高素质人才。
老师应以引导学生兴趣、培养个性发展为教学宗旨。
我曾经是台湾省高考教育行政专业的第一名,当时教育专业非常热门,于是大家趋之若鹜去学习教育学,可等到高校毕业后,市场的供求关系又发生了变化,教师资源过剩。
所以说,真正能支撑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不是一时的“热门”,更应该真正“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来确定发展方向。
另外,我提过一种社会教育的模式,以社区作为社会教育的单位,也就是“社区教育”。
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每个礼拜都有自己的教育活动,学生们在一个学习的氛围中形成终身教育的习惯,这是社会教育的目的所在。
社区的概念可大可小,我们可以说北京是个大社区,朝阳区是北京的小社区,当然还有更小的社区……好的社区的人文氛围必然是好的,社区里居住的人群层次以及社区的文化活动等都是社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可成立文化小组,提出文化建设或者青少年课外活动的策划或申请,政府会协助进行社区改造计划,从经费和专家各种层面鼓励和支持社区的教育活动。
当然,政府也只能提供部分的协助和政策支持,真正的社区教育的活力,还是来自于居民的自发性的组织活动。
社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很难定性的,其全面推行也不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是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所以说,不可能自上而下去制定方针政策,来指导社会教育的具体实施;而只能在不断的调研和摸索中,通过自下而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和需要,做出相应的政策配合。
时间:
11月15日
地点:
办公室
出席:
全体人员
内容:
学习文章《对农民工培训应提高“瞄准率”》
目前一些地方对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培训“瞄准率”不高,导致这一惠民政策常常遭到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两方面的冷落:
农民工觉得培训内容“用不上”,而用人单位觉得农民工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区别不大”,还是不能真正满足需要。
在培训地点上,目前的培训,特别是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主要是在输出地做,而实际调查发现,这直接导致了培训脱离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培训什么?
培训出来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没有岗位的时候,培训其实也没什么用,起不到作用,做那些无用功干吗?
”这是张秀兰在返乡农民工较多的河南省一些地方调研时,农民工针对地方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经常提出的疑问。
张秀兰告诉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以为将农民工送进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农民工想的是赚钱,培训只是不得已的手段,政府的服务也不能仅限于培训了事。
”张秀兰说,“所以,解决在农民工输出地培训不能和就业直接挂钩的矛盾,必须靠地方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输入地的企业联系,更多地从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结合农民工个人意愿,开展培训服务,让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真正成为他们个人更好地发展的充电期,而不是仅仅为了让这些返乡农民工有一个地方呆着,不闹事儿。
”
城市劳务市场与企业最接近,信息最完善,由它们和企业一起组织的培训的效果也最好。
在调查中,张秀兰还发现,浙江目前有一些地方将劳务市场和职业教育机构例如中专学校联系在一起,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组织找工作的农民工参加针对性极强的培训,效果很好。
“这是在培训方式上实现了创新。
”张秀兰说,“但是,目前这种做法还非常不普遍,很多地方仍然是‘我培我的训,你招你的人,他找他的工作’,结果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政府组织的很便宜、甚至是免费的职业培训人数寥寥,甚至有的培训根本就没有人去。
道理很简单:
农民工是‘理性人’,他们是瞄着就业市场来参加培训的,你不可能要求农民工好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工作、不赚钱,而在接受没有就业保障的培训。
”
据张秀兰介绍,我国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以浙江为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9.8%,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要占到56.5%;再加上农民工大多从事脏、苦、险的工作,针对农民工开展的职业安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本来十分重要,但实际上,这项工作并未落到实处。
数据显示,在岗农民工有46.7%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有61.4%的人没有任何专业技术证书。
而且,文化程度越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就越少。
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有64.2%,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这一比例仅为43.7%。
“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利国利民。
”张秀兰说,“将农民工的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联系起来,加强企业,也就是用人方的介入,提高职业培训的‘瞄准率’,不仅是解决眼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良策,从长期看,利用这次机会,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进而大范围地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更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
时间:
11月15日
地点:
办公室
出席:
全体人员
内容:
学习文章《应发挥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应当得到大力弘扬和扶持。
社区教育是由社区举办的教育。
有专家认为,中国是个教育大国,但社区教育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卫举例说,在美国,学生在社区大学读书两年后可以进入正规大学学习;成人转岗也可以委托社区大学进行教育。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川说,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环节。
他指出,要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社会文化生活教育讲座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外教育,为成年人提供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等。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参与社区学习的比例并不高。
“如果居民参与率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居民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度、归属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说。
叶忠海建议,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学习的热情。
首先,从源头上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其次,提供与学习内容对口的机会和条件;第三,社区教育工作者与居民通过交流会、听证会建立沟通和互动机制。
时间:
11月15日
地点:
办公室
出席:
全体人员
内容:
学习文章《努力开创成人教育培训发展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加速着教育事业自身的调整,使中国教育拥有了国际化的水平。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和蓬勃发展的3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主要反映在:
扫除文盲成绩斐然,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农村教育培训形成网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2003-2007年每年农民接受实用技术培训超过1亿人次,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职业教育培训蓬勃发展,推动了行业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职工教育的年培训规模达到9000万人次,铁道、交通、钢铁、电力等不少部门行业的年培训率都在35%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有力地推动着我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社区教育与培训快速推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目前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14个,社区教育示范区34个,社区居民的受教育培训率逐年提高,许多城区的居民全员培训率已经达到60%以上;老年教育与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发展引人关注,有力推进了提高生活质量的进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改革发展,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高等人才,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我国民办成人教育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办学体制的改革,2007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9.52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583.50万人;还有民办培训机构2.23万所,884.68万人次接受了培训。
民办成人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多元化和不断增长的非正规的教育学习需求,对于繁荣我国教育事业,改善教育生态,使之更加和谐和充满活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培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包括“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在实现这些宏伟目标中,成人教育培训已成为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的基本途径,是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是组织、推进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和骨干力量。
因此我们所有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都要不断地提高认识,把实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些宏伟目标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和重要使命,把本机构的成人教育培训实践活动同实现这个大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地服务于这个大目标。
要进一步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推进成人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成人教育培训发展;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促进成人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以法治教”的理念,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培训法规体系。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培工委”)组织发布《中国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会责任宣言》,这是中国成人教育培训界纪念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周年的实际行动,亦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举动。
《宣言》号召,培工委的全国会员、理事单位和所有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向全社会作出郑重承诺:
明确责任,不辱使命;诚信办学,尽心育人;规范管理,提高素质;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用自己实际行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这些承诺,既继承了我国成人教育培训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的与时俱进,它昭示着中国成人教育培训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发布《宣言》,就要实践《宣言》;作出承诺,就要兑现承诺。
我们确信,中国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和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努力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开创成人教育培训发展的新局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业务 学习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