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助学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2227408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53.16KB
第六单元助学方案.docx
《第六单元助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助学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助学方案
一、文学资讯
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
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
第二十八课《醉翁亭记》
第二十九课《满井游记》
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本文是一篇清新写景小品,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拘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或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第三十课《诗五首》之《饮酒》,作者陶渊明,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诗人在田园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静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行路难》作者李白,诗中描写世路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作者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边陲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二、知识梳理
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
原文重现
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好像)鸣珮环,心乐(以……为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格外)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以之为,用……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相当于“而”)出,为坻(水中高地)为屿,为嵁(不平的岩石)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相当于“来”)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映)石上。
佁然(呆呆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感到凄凉)神寒(感到寒冷)骨,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深)。
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于是)记之而去(离开)。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怒己,曰奉壹。
古文今译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文言词语
2词语:
下见小潭(“见”通“现”,文中句意为:
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
)
一词多义:
①可:
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
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
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
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
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
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
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古今异义:
①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
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今常用义为“往”。
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例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
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例句:
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
例句:
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下见小潭。
④斗: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
例句:
斗折蛇行。
⑤蛇:
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例句:
斗折蛇行。
⑥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例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例句:
凄神寒骨。
⑧寒: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例句:
凄神寒骨。
⑨空:
名词“空”用作“游”的状语,“在空中”。
例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
形容词“近”带宾语“岸”,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环:
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四面竹树环合。
彻:
形容词充当“阳光”的谓语,深深透过;日光下彻:
译为:
太阳光直射水底。
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
(应为“以全石为底”。
译:
以整块石头为底。
)
省略句:
(余)以其境过清。
(译:
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清凉。
)
文句理解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
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
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石奇、水清、树绿。
环境清幽,景物奇美。
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隔篁竹,伐竹取道。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
水清鱼乐。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鱼影、日光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
⑵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⑶鱼情态的句子:
似与游者相乐。
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动静相应。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⑵恰当映衬。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⑶借景抒情。
“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
幽深冷寂;心情:
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
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闻声见形)(水→石→树→鱼)(溪身→岸势)(气氛→感受)1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考题重现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各有何特点?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特点:
幽静
整体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描写心情的句子:
“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动静相应。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⑵恰当映衬。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
⑶借景抒情。
“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7.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8.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水的清。
9.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
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0.默写填空:
(1)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
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2)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隔篁竹,伐竹取道。
(3)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5)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
⑵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⑶鱼情态的句子:
似与游者相乐。
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
原文重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降职或远调)守巴陵郡。
越(到)明年(第二年),政通(顺利)人和(和乐),百废具(通“俱”,全,都)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在)其上。
属(通“嘱”)予作文以(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在洞庭一湖。
衔(连接)远山,吞(吞噬)长江,浩浩汤汤,横(广远)无际涯(边);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也,前人之述备(详尽)矣。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北通巫峡,南极(尽)潇湘,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观赏)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像那)霪雨(连绵的雨)霏霏(繁密),连月不开(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冲向)空;日星隐耀(光辉),山岳潜(隐藏)形;商旅不行,樯(桅杆)倾楫(桨)摧(折);薄(迫近)暮冥冥(昏暗),虎啸猿啼。
登斯(这)楼也,则有去(离开)国(国都)怀乡,忧谗(诽谤)畏讥(讥讽),满目萧然,感极(极点)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起,动),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美丽的鱼)游泳;岸芷汀(小洲)兰,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时)长烟一(全)空,皓(皎洁)月千里,浮光跃(闪烁)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荣耀)辱偕(一起)忘,把(持,执)酒临(对着)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心(思想感情),或(或许)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何哉?
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己悲;居(在)庙堂(朝廷)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地方)之远则忧其君。
是(这)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古文今译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
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们大概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文言词语
1.字音:
浩浩汤汤[shangshang]芷[zhi]
2.词语:
“具”通“俱”,全,皆。
“属”通“嘱”,嘱咐。
古今异义:
①微:
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
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一词多义:
①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
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
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⑤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⑦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
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
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
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
那,予观夫巴陵盛状;发语词,不译,夫环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去:
离开,去国还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为:
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词语活用: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句意: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本课成语:
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
政事通遂,人们和乐。
信任国泰民安。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判断)
这些就上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色。
倒装句: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
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译:
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
)
②多会于此(状语后置,“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置。
正常的语序因为应为“多于此会”。
译:
大多在这里聚会。
)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定语后置,“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
④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谁”是介词“与”的宾语,疑问句中常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译:
我和谁一道呢?
)
微斯人,吾谁与归?
要不是这种人,我又同谁在一起呢?
省略句:
(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其”即洞庭湖。
译:
(它)连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文句理解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些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9.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
10.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
11.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暗,(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1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会觉得)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的了。
1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
1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15.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青绿。
1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
17.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玉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遗忘了,(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19.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唉!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2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22.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
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2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他们一定会说“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24.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
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
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
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悲)景色二:
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
“宠”:
提升;“辱”:
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
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由白天到黑夜。
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
(以物喜,以己悲。
)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
以物喜,以己悲。
(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单元 助学 方案